“请奏无效,下一位!”

  在李承乾的印象中,侯君集应该是那种不甘屈居于人下的人。

  所以,他才会跟瘸子走到一起,最终掀起谋反的篇章。

  而在这之前,李承乾自问与侯君集的关系还算融洽,虽然没有走上跟他合作谋反的那条路,但也算井水不犯河水。

  可是如今,李承乾却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何会突然针对自己。

  本着想不明白就走一步看一步的原则,李承乾在深深看了眼侯君集之后,就轻飘飘的丢出了这句:“请奏无效,下一位!”

  我擦!

  他怎么又来!?

  众臣听到李承乾这话,脑袋瞬间就宕机了。

  而一旁的李世民,也露出满脸的诧异表情。

  他原以为李承乾会跟应对张玄素那样,对侯君集的请奏予以强烈的回击,没想到,李承乾却再次祭出了无赖战术。

  这不仅让李世民大感意外的同时,还让李世民对李承乾产生了一种古怪的欣赏。

  因为他在以往的皇帝生涯中,从未体验过这种令群臣脑袋宕机的战术。

  毕竟玄武门那件事后,他在面对群臣的时候,总是如履薄冰。

  所以才会出现张玄素这种以‘忠耿直言’标榜自己的大臣。

  可是,这一次与之前那次明显的不一样。

  有了张玄素的前车之鉴,众臣已经明白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李承乾主政,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李承乾与李世民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李世民偶尔也会一意孤行,但李世民对臣子却很宽容。

  而李承乾则是那种趁你病,要你命的狠角色。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嫉恶如仇的君主,对臣子来说,绝对是世界末日。

  所以,在李承乾使用无赖战术的下一刻,率先反应过来的大臣,便立刻对他义愤填膺:“太子殿下若是这样主政,那这朝会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没错!臣等上奏一事,太子否决一事,那这朝会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太子一言决断好了!”

  “是啊太子,您不能这样做,这不符合朝会的规矩!”

  “陛下,您快说句话啊!不能让太子再胡来了!”

  听到众臣义愤填膺的谏言,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板着脸看向李承乾,再次开口道:“太子,朕需要一个解释!”

  “父皇.”

  “请太子称陛下!”

  李承乾:“.”

  李世民:“.”

  父子俩互相对视,皆是不语。

  片刻,李承乾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扫了眼群臣,才不疾不徐地道:“既然陛下要孤给你们一个解释,孤就给你们一个解释,刑部侍郎侯君集接到密报,说孤建立的锦衣卫,参与了多起谋杀案件,请奏陛下彻查锦衣卫。”

  “在这里,孤想问侯侍郎,你所谓的密报,可提供了证据?”

  侯君集微微一愣,旋即正色道:“回太子,虽然那密报没有提供实质的证据,但密报上面提供的内容,与锦衣卫昨晚在长安的行动,十分吻合。故而,臣才请奏陛下,彻查锦衣卫。”

  “这么说,你还是没有证据对吗?”

  “回太子,臣刚刚已经”

  “行了!”

  还没等侯君集把话说完,李承乾就摆手打断了他:“孤听得非常明白,你说没有实质证据,只是道听途说,觉得有些巧合,就对锦衣卫产生了怀疑!”

  “这”

  侯君集再次一愣,而后看向李世民。

  却听李世民沉声道:“即使是怀疑,也应该查清真相,还死者一个公道。”

  “好!那就查!”

  李承乾也很干脆,直接道:“孤准许刑部侍郎对锦衣卫进行彻查,但有一个条件,陛下得答应孤!”

  “什么条件?”

  李世民皱眉问道。

  李承乾淡淡一笑:“如果刑部侍郎查不出证据,或者锦衣卫比刑部先找到几起命案的证据,从今以后,锦衣卫将不再是东宫的锦衣卫,而是大唐朝廷的锦衣卫,拥有独立查案,监察百官的权力!”

  “什么!?”

  众臣闻言,不禁大吃一惊。

  就连李世民都忍不住眼皮狂跳。

  若是让锦衣卫拥有监察百官的权力,那太子的势力将会进一步增强,这如何能让李世民接受?

  所以,只是吃惊了一瞬,李世民就果断拒绝道:“不行!”

  “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朝廷有御史台监察百官已经够了!”

  “可御史台不会查案啊?”

  “查案有大理寺和刑部,不需要锦衣卫!”

  “但他们查案的能力.”

  “够了!”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暴喝打断了他:“朕才是皇帝!”

  哗!

  此言一出,全场肃静。

  就连李承乾都不由闭上了嘴。

  很明显,他已经触碰到了李二的底线。

  就算李二之前一直在跟他妥协,但在这件事情上,李二已经表明了态度,不会再妥协。

  因为李二的百骑司就是类似于锦衣卫的存在,他知道锦衣卫监察百官的影响。

  所以,李承乾想要用锦衣卫震慑百官,短时间内恐怕是不可能了。

  而就在气氛逐渐变得紧张的时候,房玄龄忽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冷不防的开口道:“太子今日不是要跟番邦各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吗?不妨先把这个条约签订了,查案的事,就交给刑部侍郎去办吧?”

  “对对对,先把军事同盟条约签了,那些番邦使臣还在外面等着呢!”长孙无忌也随声附和道。

  其余众臣闻言,互相对视,也没有多说,然后便自顾自的回到了原来的队列。

  却听李世民又语气缓和的道:“既然番邦各国愿意跟我大唐攻守同盟,那就让他们进来签约吧!”

  “诺!”

  鸿胪寺卿唐俭闻言,连忙应诺而退。

  很快,他就带着高昌,于阗,疏勒,康国等二十九国的使臣,从殿外走了进来。

  “吾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大唐太子殿下!”

  “众使者平身!”

  李世民淡笑着抬手示意,而后扭头看向李承乾。

  却听李承乾直接了当的道:“岑司长,将准备好的同盟条约,拿出来给诸位使者看,若无异议的话,那就签字吧!”

  “遵命!”

  岑文本应了一声,当即让人将准备好的同盟条约,一份一份的发给二十九国的使臣。

  虽然二十九国的使臣早就商量好了,答应大唐提出的条件,但马上就要签条约的时候,依旧有使臣提出了异议。

  却听高昌国使臣率先开口道:“尊敬的大唐太子殿下,外臣有一事不明,您提出的条件之一是,让我们国家用大唐的钱币,可据外臣所知,大唐的铜钱好像并不多,我们若全部采用大唐的铜钱,大唐有那么多铜钱吗?”

  “是啊大唐太子,我们国家虽然小,但人口也有十几万户,您可考虑清楚了?”于阗国使臣也出言附和道。

  而李承乾则哑然一笑,似乎早已有所准备。

  却听他笑着道:“诸位使者误会了,我大唐的钱币,可不光只有铜钱,还有一种刚刚发行的新货币,名为银票。此银票不仅流通方便,还能兑换等额铜钱,或者金银。”

  “这”

  各国使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敢问大唐太子,此银票是何种样式,能否让我们先看一看?”高昌国使臣再次开口道。

  李承乾淡淡一笑:“有何不可?”

  说着,抬手示意马周道:“户部尚书,去将我大唐最新发行的银票拿出来,供诸位使臣观看。”

  “诺!”

  马周应诺一声,当即就让人端着一张张制作精美,花纹别致的银票,出现在各国使臣面前。

  “我的天呐,这也太好看了吧!”一名使臣见到银票,不由惊呼出声。

  其余使臣也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

  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钱币,当即就被钱币的样式,花纹给吸引到了。

  却听康国使臣惊疑不定的道:“敢问大唐太子,此‘银票’是何种材料制作的,为何我们从未见过?”

  “银票的制作工艺,是我大唐的最高机密,自然不能轻易告诉你们。而且,你们看那银票上面的花纹,有明暗多处防伪标记,是专门拿来辨别真伪的。”

  “当然,辨别真伪的办法,在你们签订同盟条约之后,大唐便会告诉你们。可以说,除了我大唐,任何国家都造不出这样的银票,你们可以放心使用。”

  李承乾耐心解释道。

  各国使臣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一个个拿起银票,仔细感受,欣赏,最终被银票深深的吸引。

  隔了好半晌,才听疏勒国使臣若有所思的道:“敢问大唐太子,这银票上面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符号?什么符号?”

  “就是这像汉字‘口’一样的符号,我看每张银票上面都有,而且不止一个,有的甚至有几个‘口’。”

  “哦,你说的那是零,是我大唐专门为银票设计的数字,一百两银票就是一后面两个零,一千两是三个零,以此类推。”

  李承乾恍然笑道:“你们看那托盘里,应该有专门介绍零到十的数字。”

  “哇!真的有啊!这也太神奇了吧!大唐不愧为大唐,居然能设计出这么简便的数字!”有异国使臣第一个发现了托盘中的介绍,不由惊呼出声。

  而如此一幕,看得周围的大唐百官,一个个脖子伸得老长,满脸的好奇。

  虽然他们早就听说李承乾弄出了银票这种东西,但拥有银票的人,依旧是少数。

  所以,他们大多数跟这些使臣一样,也是第一次观看银票。

  却听疏勒国使臣再次开口道:“听大唐太子的意思,这一百两银票,可以兑换一百两大唐铜钱,或者金银?”

  “没错!”

  李承乾点头道:“无论任何人,拿着银票,都可以兑换等额的钱币!”

  “此言当真?”

  “君无戏言!”

  “好!这些银票我们疏勒国都要了!”疏勒国使臣当机立断的说道。

  其余使臣反应了一瞬,也跟着附和起来。

  “我高昌国也要!”

  “还有我康国!”

  “大唐太子,我们”

  眼见一个个使臣争先恐后的索要银票,周围的大唐百官,不禁再次面面相觑。

  虽然这银票看起来确实是好东西,但就这么白白送那些番邦异国,真的是好事吗?

  大唐现在可不富裕啊!

  然而,正当房玄龄准备站出来阻止李承乾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笑着开口道:“诸位使者,先不要着急,且听孤把话说完!”

  “莫非大唐太子反悔了?”高昌国使臣眨着眼睛问道。

  原本他还以为这是大唐的什么圈套,没想到,居然是这么大的好处。

  如果这些银票真能兑换大唐的钱币,或金银,那他签订盟约之后,第一时间就会将大唐发给他的银票,兑换成金银,然后偷偷运回国内。

  毕竟什么银票也比不过真金白银。

  至于大唐要求他的国家必须使用银票,他也有很多办法应对大唐,反正就是使劲儿薅大唐的羊毛。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终究会落成一场空。

  却听李承乾接着开口道:“孤从不做后悔的事。我大唐也一向重诺。孤之所以让你们别急着索要银票,是想提醒你们,先看盟约的内容,免得产生什么误会!”

  “这”

  众番邦使臣闻言,不禁互相对视,然后连忙拿起托盘中的盟约,仔细查看。

  等到看完盟约上的所有内容,众番邦使臣才恍然大悟。

  这银票不是白送的!

  他们得拿真金白银来换!

  “不是大唐太子,你让我们拿等额的金银来换这些纸?”高昌国使臣当即露出不悦的表情,质问李承乾道。

  其余各国使臣也反应过来似的,露出不满的表情。

  “是啊大唐太子!这些银票虽然精美,但看材质,就跟纸差不多,你让我们拿金银来兑换,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大唐太子,若同盟条约是这样,我们就不签了!”

  “对!我们都不签了!”

  “呵呵.”

  面对各国使臣的义愤填膺,李承乾十分淡定的笑了笑,旋即扫视他们道:“你们可以不签,我大唐也不会强迫你们签,但孤得提醒你们,我大唐的炮弹,可不长眼!”

  “万一哪天落在你们国家,那纯粹是误会,希望你们不要大惊小怪,毕竟意外时常都有!”

  “大唐太子!你是在威胁我们吗?”高昌国使臣愤然道。

  李承乾淡淡看了他一眼,然后摇头道:“不是威胁,是友好的提醒”

  “哦对了。”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还有一件事,孤也得提醒你们,以后我大唐的任何商品,你们都必须使用银票购买。如有违规,无论是售卖者,还是购买者,一律处以死刑!”

  “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不用我大唐的商品,反正我大唐的精美瓷器,华丽丝绸,可口茶叶,高端饰品,先进农具,包括火药武器,都不愁销路.”

  “这这这”

  各国使臣听到李承乾这番话,惊愕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也太毒了吧!

  简直是在断他们的财路!

  要知道,他们虽然是各国的使者,但他们每次来大唐,都会采购大量的唐朝商品,运回国内赚取差价。

  如果大唐规定他们必须使用银票购买大唐的商品,那他们就不得不用金银来兑换大唐的银票了。

  除非他们真的像李承乾说的那样,不用大唐的商品。

  但是,这可能吗?

  随着江陵的蓬勃发展,大唐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奇商品,而这些商品,他们只要运回国内,就能获得几十上百倍的收益,这如何能让他们放弃?

  所以,李承乾现在用的,其实是阳谋。

  只要各国无法放弃这庞大的利益诱惑,他们就会被利益驱使着妥协。

  果然,在经历了一阵强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康国使臣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率先开口道:“敢问大唐太子,您刚才说的购买火器,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只要你们签订同盟条约,得到了我大唐的信任,我大唐便会考虑售卖火器给你们!”

  李承乾面带微笑的说道,心想我说考虑,又没说真的答应。

  要想我大唐将火器卖给你们,除非我大唐造出了更先进的武器,否则门儿都没有。

  “当然,就算是购买火器,你们也必须用银票购买!否则绝无可能!”李承乾又补充了一句。

  康国使臣愣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那天在城外观看军事演习的场景。

  那种毁天灭地的既视感,即便是现在想起来,都让他不寒而栗。

  如果大唐用火炮对付他们国家,不用想也知道,他们国家的军队肯定招架不住。

  所以,只是稍微犹豫,他便暗牙一咬的答应道:“好!我康国愿意签订盟约!”

  “马尔罕,你怎么”

  高昌国使臣似乎很意外康国使臣会答应签订盟约。

  但康国使臣却抬手打断了他想说的话,一脸严肃地道:“我在来大唐之前,我们国王就交代了,一定要跟大唐和平共处,我不想康国与大唐发生战争,也希望能得到大唐的帮助!”

  说完这话,他便不再理会高昌国使臣,毅然决然的拿起托盘里的毛笔,在同盟条约上签了字,并盖上了康国的印鉴。

  “好!”

  李承乾见康国第一个签订了盟约,顿时拍手叫好。

  而其余各国的使臣,虽然依旧有些不情不愿,但有了康国打样,他们的不情不愿,也没有持续太久。

  只见除了高昌,于阗,疏勒三国的使臣还在犹豫不决,其他各国的使臣也相继签订了盟约。

  而正当众人以为李承乾会等待高昌,于阗,疏勒三国的使臣签订盟约的时候,李承乾又突然下令道:

  “好了,盟约签订的时间到了,除了已经签订盟约的各国盟友,其余没有签订盟约的使臣,可以离开了!”

  “什么?!”

  高昌,于阗,疏勒三国的使臣闻言,大吃一惊。

  却听高昌国使臣连忙道:“大唐太子,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没有考虑清楚”

  “没有考虑清楚就不用考虑了!”

  李承乾一个冷眼扫过去,旋即沉声道:“我大唐又不是求着你们签。另外,再送你们一句话,叫过时不候!”

  说完,大手一挥:“来人!将他们赶出朝堂!”

  “不不不,我们考虑清楚了,我们要签!我们要签啊!”

  眼见殿外的金吾卫鱼贯而入,高昌,于阗,疏勒三国的使臣,顿时慌了神。

  要知道,如今签订盟约的国家,几乎都在他们国家周围,一旦这些国家与大唐展开军事行动。

  那对他们国家来说,绝对是灾难。

  毕竟他们国家与这些国家也经常发生战争。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后悔,李承乾都没有搭理他们,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金吾卫拖出大殿。

  直到他们消失在殿门口,李承乾才笑着环顾签订盟约的各国使臣:“首先,恭喜你们,加入东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