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

  目送杨师道与云端离开后,李世民不由无奈地叹了口气,旋即扭头看向身旁的长孙无忌,怅然若失地道:“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

  “朕现在是越来越理解朕父亲了,想必当年的朕与他,就像现在的朕与承乾,他真的越来越优秀了啊!”

  这是李世民第一次承认李承乾的优秀,也是第一次认识到李渊当年的艰难。

  一个天策上将的儿子,一个无敌战神的儿子,带来的结果是一样令人坐立难安的。

  只见长孙无忌也深深的叹了口气,道:“要不,还是与太子和解吧,让他真正行使他太子的权力,您看如何?”

  “可是朕不甘心啊,朕才三十多岁,你知道朕有多少想做的事,还没有做完吗?”

  “臣”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其实,陛下可以和太子商量着做你想做的事,父子同心,难道不好吗?”

  “呵,商量着做,朕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李世民冷冷一笑,旋即一脸阴沉地盯着长孙无忌,又道:“当初你劝朕八百人就八百人的勇气,去哪了?”

  “可是陛下,今时不同往日,我们现在站的位置是太上皇的位置.”

  “什么太上皇!?朕永远不可能做太上皇!”

  还没等长孙无忌把话说完,李世民就炸毛了,只听他杀气十足地强调道:“朕告诉你,永远不可能!”

  “这”

  长孙无忌顿时语塞。

  气氛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

  其实,李世民的心情,长孙无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也就骗骗自己而已,哪里能够当真。

  毕竟问题摆在那里,如果不去解决,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峻,真到了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恐怕就是下一次玄武门了。

  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承乾的胜算,正在越来越大。

  虽然李世民在军事才能这方面,肯定是要强过李承乾的,但在武力值,以及军备方面,绝对是要逊色李承乾的。

  所以,父子俩真的走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威望和大义这两方面的问题。

  而威望和大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李承乾是两样都不占优势的。

  毕竟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摆在那里,忠孝仁义。

  哪怕李世民曾经将这个道德标准踩在脚下摩擦,也不能否认这个标准的巨大作用。

  所以,从这两方面的问题去分析,李世民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除非他把李承乾逼急了,破罐子破摔,就要走他的老路。

  但以他对李承乾的了解,以及他的政治觉悟,是不可能把李承乾逼急的。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必须要想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压制李承乾的成长。

  尽管他之前已经试过很多办法压制李承乾了,但每一次都会让李承乾绝地反击,甚至变得更强。

  这也是他惆怅的主要原因。

  “你说,朕如果现在削去他的兵权,会怎样?”

  沉默了半晌,李世民忽又沉沉地开口道。

  却听长孙无忌连忙道:“陛下千万别这么做!”

  “为何?”

  “不是,陛下您想想,太子目前正在为大唐开疆拓土,稳定边陲,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您若因为担心太子势大,削去他的兵权,这不是昏君所为吗?”

  “你说什么!?”

  “陛下息怒,且听臣把话说完,当初白起攻打赵国,乐毅攻破齐国,都是因为君主担心他们势大,才下令他们半途而废,这也为以后的秦赵战争,燕齐战争,留下了不必要的麻烦。”

  “难道陛下想要我大唐边陲永不安宁吗?”

  “这个.”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然后有些烦躁地道:“那你说怎么办?朕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逆子坐大,然后回来逼迫朕吧?朕说了,朕不是太上皇,朕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可是.”

  “启禀陛下!兵部尚书侯君集求见!”

  就在长孙无忌准备再说两句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

  只见李世民微微蹙眉,旋即沉声问道:“何事?”

  “回陛下,据兵部尚书所言,好像是因为高昌国那边的事!”

  “高昌国?”

  李世民下意识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只见长孙无忌也一脸疑惑,于是摆手道:“让兵部尚书进来!”

  “是!”

  门外应了一声。

  很快,侯君集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臣,参见陛下!”

  “嗯,侯尚书免礼!”

  李世民点了下头,旋即直接问道:“朕适才听闻,高昌国那边有事发生?”

  “回陛下,确实有事发生,臣刚刚接到长安那边的消息,高昌国意欲对我大唐开战!”

  “你说什么?!”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由满脸诧异地道:“那麴文泰是疯了吗?还是老糊涂了,居然敢对我大唐开战?”

  “回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高昌国因为焉耆国与我大唐修路的事情,对焉耆国不宣而战,致使焉耆国损失惨重,而焉耆国国王则马不停蹄的跑到长安,让我大唐主持公道,当时陛下因为辽东的战事,无暇顾及,就让内阁去处理。”

  “而内阁经过商议后,决定还是太子处理比较稳妥,因为焉耆国与我大唐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是太子主张的。”

  “可是,太子听闻焉耆国的事情后,大为恼怒,并让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亲自来大唐给个说法,并赔偿三倍粮草.”

  “等下,这赔偿三倍粮草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侯君集说完,李世民就好奇地打断了他。

  却听侯君集耐心解释道:“据太子那边传来的消息,好像是西域同盟军的粮草,被高昌国,还有西突厥劫掠了,而且整整劫掠了六次.”

  “这”

  听到这话,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不由面面相觑。

  难怪李承乾会恼怒,这高昌国和西突厥的胆子是真的大。

  也幸亏李承乾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否则以李承乾的脾气,非要灭了这两国不成。

  但现在的问题是,明明是高昌国,还有西突厥挑事,大唐因为顾及其他战场,没有跟他们一般见识,怎么他们还越跳越欢了?

  却听侯君集仿佛看穿了李世民二人的疑惑一般,又道:“高昌国之所以意欲与我大唐开战,是因为高昌国国王麴文泰,不仅没有亲自来大唐,而且还派了一个十分低微的小官来羞辱我大唐。说什么‘苍鹰在天上飞翔,野鸡在荒草中躲藏,猫在唐间悠游嬉戏,鼠在洞里偷吃东西,各得其所。难道就不能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天地吗?’

  后来经内阁众臣解读,这是根本没将我大唐放在眼里。故而,内阁众臣一致认为,这是宣战的挑衅!”

  “岂有此理!”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勃然大怒:“为恶不诛,善何以劝!明年发兵攻打高昌国!”

  “陛下息怒,我大唐目前已经在多线作战了,再对高昌国作战,恐怕对我大唐不利啊!”长孙无忌连忙道。

  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难道你要我大唐在撮尔小国面前,丢尽颜面吗?”

  “不是的陛下,臣的意思是,不如将此事交给太子,让太子去处理,反正之前也是太子让麴文泰给一个说法的”

  “赵国公这话,恕在下不敢苟同!麴文泰拂的是我大唐的面子,也是不给我天可汗面子!理应由陛下处理,如果再让太子去处理,那麴文泰回一句,你大唐难道是太子做主吗?这不是更加羞辱我大唐和陛下了吗?”

  “你!”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不由怒视侯君集:“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此事怎么能这样想!?”

  “不是在下想得冒失,而是高昌国的狂妄,赵国公没理解!”

  侯君集面对长孙无忌的怒视,表现得非常平静,只听他淡淡道:“什么老鹰在天上飞,野鸡在草中藏,各有各的活法,说白了就是,劝我大唐别多管闲事!这样狂妄的言论,不正是证明麴文泰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吗?如果我大唐与高昌国开战,他会奉陪到底!”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大唐还不跟高昌国开战,还有何脸面主导西域诸国?”

  “可是,现在的情况,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大唐不宜多线作战,而且,薛延陀才刚刚覆灭,大军需要在当地稳定局势,就连太子也没有贸然覆灭吐谷浑,而是在伏埃城稳定局势,怎么能再次远距离作战呢?”

  长孙无忌据理力争道:“更何况,高昌国的背后还有西突厥,我大唐根本没有那么多军队和粮草,开启灭国之战.”

  “灭一个撮尔小国,需要多少军队和粮草,给我三万兵马,定叫高昌不复存在!”

  “你!”

  “够了!”

  眼见侯君集与长孙无忌争论不休,李世民终于还是发火了;“朕刚才已经说了,明年发兵攻打高昌国!”

  话音落下,又扭头看向侯君集,沉沉地道:“侯尚书,朕任命你为西域道大总管,从李绩那里调配三万兵马,让张公谨协助你,前去高昌!”

  “是!”

  侯君集立刻领命,然后又想起什么似的,道:“陛下,还有一件事,臣不得不提,万一西突厥出兵协助高昌国,臣应该如何应对?”

  “这个.”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然后看了眼长孙无忌,蹙眉道:“如果西突厥出兵协助,可调集薛延陀驻军,听你指挥!”

  “陛下!”

  长孙无忌大骇,刚想张口,就听李世民不容置疑地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臣,领旨!”

  侯君集当即拱手行礼,同时心中冷冷一笑。

  果然如他所料,李世民最终还是选择削去了李承乾的兵权。

  虽然不是明着削权,但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了。

  而自己,也终于可以离开李世民,主导一次灭国之战了。

  他李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灭了个东突厥吗?自己不仅要灭高昌国,甚至连西突厥也要灭!

  等自己灭了这两国,看谁还说自己是什么李靖学徒!

  一个连参加玄武门都不敢的孬种,凭什么被这么多人推崇?

  还有李承乾,凭什么看不起自己?

  每次都针对自己!

  这次,自己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侯君集不比任何人差!

  心中下定了决心,侯君集二话不说的就转身离开了。

  而目送他离开的长孙无忌,则脸色阴晴不定的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至于李世民,同样也没有说一句话。

  虽然长孙无忌之前的分析,不是没有道理,但现在的情况是,他不得不压制李承乾了。

  哪怕李承乾确实在为大唐开疆拓土,但谁说开疆拓土就一定要他一个太子了?

  别人不也一样可以吗?只不过就是要慢点而已。

  毕竟对李世民来说,现在的情况是,慢点比快点好,因为高句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难打。

  他根本做不到李承乾那么高的效率。

  如果再让李承乾这么灭国下去,他这个天策上将就要成为一个笑话了。

  所以,哪怕是牺牲掉一部分国家的利益,他也要遏制住李承乾的势头。

  而侯君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李绩并没有在李承乾与他中间站队,但李绩对李承乾的欣赏,跟李靖如出一辙。

  所以,想要让李绩遏制李承乾的势头,几乎不可能。

  但侯君集不一样,通过之前的观察,李世民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承乾对侯君集并不亲近,甚至有点厌恶。

  每次侯君集一发言,他都是毫不留情的怼回去。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反正让侯君集去遏制李承乾,李世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就在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陷入沉默的时候,李孝恭一脸兴奋地跑了进来,道:“陛下!好消息!刚才孙代音派人来传信,他同意投降我大唐了!”

  “真的?!”

  李世民瞪大眼睛,顿时满脸惊喜的走上前,确认道:“孝恭!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千真万确!他让我们明日带兵前去白岩城受降!”

  “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忍不住仰头大笑:“好好好!好啊!这个孙代音很识时务!朕明日要重重的赏他!”

  原本因为李承乾的事,十分郁闷的李世民,顿时一扫阴霾。

  而长孙无忌,也没有在这时候,多说一句。

  因为他知道,现在跟李世民说什么,他估计都听不进去。

  另一边,白岩城。

  李祁成功完成了孙代音交代的任务,并好吃好喝的将相里玄奖供着,就等明日开城投降的时候,再放出来为自己表功。

  然而,正当李祁满心欢喜的回到孙代音的住处的时候,令人惊骇交加的一幕,骤然出现在他眼前。

  只见孙代音的住处,围满了打着火把的红衣士兵。

  而这些红衣士兵,如果他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渊盖苏文的亲军。

  可是,渊盖苏文的亲军怎么会出现在白岩城呢?

  莫非渊盖苏文来白岩城了?

  这怎么可能,为什么自己一点消息都没有?

  就在李祁惊骇交加的时候,一道冷冷的声音,忽地从侧面传来:“李主簿,去哪里忙了啊?”

  “这”

  李祁浑身一激灵,不由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独眼冷面的将领,正似笑非笑的朝自己走来:“金,金将军,你怎么”

  说到这里,他的话就没有再说下去。

  因为他已经看到这名独眼将领在拔刀了。

  “奉大对卢之命,铲除一切我军细作,嘿嘿,你以为大对卢那么好骗吗?这白岩城早就埋下了大对卢的眼线,而我,不光是白岩城的副将,还是白岩城的红衣监察使!”

  说完这话,手中的刀便缓缓落在了李祁的脖子上,挑眉道:“走吧,去跟我见见孙将军!”

  “我,那个,我什么都不知道.”

  “废话少说!快走!”

  还没等李祁辩解,独眼将军就冷声呵止了他,然后架着刀,一步一步逼他进了孙代音的房间。

  此时的孙代音,同样被刀架在了脖子上,周围还躺着几具类似于亲兵的尸体。

  而在孙代音的周围,除了数名白岩城的将领之外,还有一只被火药感染伤口的小动物。

  却听独眼将军笑着道:“孙将军,需要本将多言吗?”

  “金将军,这一切都是误会!本将没有想投降唐朝,这都是李祁的主意,与本将无关!”

  “孙将军,你”

  “住口!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私下联系唐军,卖我白岩城!本将今天饶不了你!”

  说完这话,他便准备站起来杀人灭口。

  但他脖子上的刀却纹丝不动。

  只见独眼将军又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其他白岩城将领,戏谑道:“这么说的话,孙将军是不打算投降了?”

  “他之前也说不投降,但却暗中联系唐军,我们信不过他,除非他杀了那大唐使者,还有李祁!”

  “没错!杀了大唐使者,杀了李祁!”

  “.”

  几名白岩城将领,立刻愤然附和。

  独眼将军则嘴角上扬,道:“那就看孙将军明日的表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