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这回的一九八七年,好像跟让卫东经历过的那次不太一样了。

  当然上次,刚断手这几年让卫东连大院都不怎么出,就闷头做个小保安,对外界确实没啥感知。

  可这满街穿牛仔裤的变化总是他带来的吧。

  甚至进入五月,气温开始飙升起来,江州市面上能看见穿时髦T恤的男女比粤州还多。

  便宜,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动物园那边有个纪念品市场,三块到八块一件的T恤,随便买。

  真有不少人过去多买点,回头带到厂里、学校、乡镇添个两三块卖掉。

  倒买倒卖的雏形不就有了。

  明摆着让卫东可以卖贵点,或者直接用自己的销售队伍冲击铺满整个江州乃至川东地区,他没有。

  所以江州现在就形成了动物园批发点,码头附近批发市场两大商品买卖区。

  货品来源除了江州本地产,就是码头附近那个自由市场有不少从粤东那边进过来的“时髦货”。

  这也是八十年代后期,全国各地的商品特色。

  本地产+粤东沿海地区进货,只是比例差别而已,江州绝对算本地货最高的。

  洗发水、化妆品、休闲衣裤、卫生巾价廉物美,早就冲破了各地需要凭票供应的局面。

  照相机就算了,毕竟不算日常消耗品。

  所以连段姐都发愁,到底要卖什么东西,几千平米的大商超呢。

  她自己就是从市中心那个自由市场做个体户出身,很清楚那些主要是从沿海搞来的伪劣产品都是什么样儿,池世明当初不就是搞些塑料机芯的电子表来谋取暴利么。

  开几千平米的大商场,就不敢卖这类产品了。

  光自家那些货,在动物园摆出热热闹闹的场面没问题,填满这么大的商场可就难了。

  苦着脸来给让卫东汇报货品清单。

  哪怕四面八方的分公司,都在朝着这边组织货品:

  “刚开始我还看着挺兴奋,六七百种货物呢,什么麻糖、米酒、毛笔、茶叶、瓷器,可真到朝货架上一摆,这才多少点啊,而且这库存太吓人了……”

  各省分公司组织个几样几十样当地产品,单项货款就从几千到几万。

  轻而易举的压出几百万货款。

  这会儿又不可能压供货商的款,全都是自己花钱,或者分公司垫款购买。

  全靠家底儿厚实,舍得花。

  让卫东也没开过超市,更没搞过大商超,在HK、东瀛再怎么看,再怎么拍照。

  都不可能看到背后的运营逻辑。

  也有点头痛的翻开清单,不需要动脑就能发现几乎都集中在土特产。

  茶叶、刺绣、土陶瓷、草编竹编,干脆改名叫土特产用品商店好了,要不是各地防腐技术不过关,准保还能组织很多烤鸭、烧鸡、臭豆腐之类的吃食来。

  充分凸显出国内现在没啥工业制品的窘迫现状。

  而且连自家大商超都这个逼样儿,那两三层楼的商铺还有人租吗,大家心里都没底儿。

  走进斜开梯在商业中心广场边的地下一层,昏暗的灯光也让他皱眉:“搞亮点嘛,又不是买不起灯泡、给不起电费。”

  段姐也叫苦不迭:“是供电量不够,都腾给屋顶那个空调机了,以前你在的时候,区里面都是各种捧着我们,这段……老洪、老耿都说我们要自力更生,不要动不动就打着你的旗号去找人办事。”

  让卫东一听就明白,无论市里面是怎么考虑,摆出什么姿态,下面就不一定有这种博弈眼光。

  也根本不会考虑这个商业中心本身有什么意义,甚至给他们带来什么业绩。

  立刻开始鼠目寸光了。

  他也狠,转头吩咐跟后面的谢成斌:“和洪岩厂联系,从他们那里买一台大功率的发电机组过来,夏天要来了,高温连晴的话空调不能断电。”

  不就是烧油嘛,让卫东打的主意是只要扛过盛夏就行。

  再说他也不认为自己这种局面会永远被压着。

  段姐听老大搞发电机组都要支撑起自己的商场,脸上又喜又忧。

  让卫东也不像个有城府的大佬,还出馊主意:“我记得有篇文章上说过,那什么停电了手术室里拿好多镜子照,也能提高点亮度,你试试?”

  段姐也赶紧记下来,但谨记主题:“主要还是货少,老大你一定要想想办法。”

  大家都是根据他拍摄那些照片在捣鼓,食品区、服装区、生活用品区、家电产品等几大类。

  让卫东还是看出点端倪:“货品要堆起来,洗发水一来就几十上百瓶的堆,显着我们货多敞开卖,衣服都挂满,这样品类少点也能堆满,电器……多安排点警卫连的小伙儿来当服务员顺便保护商品嘛。”

  段姐小本上全都是问题:“偷东西呢,我们摆摊偷东西都不少,这里还这么大,怎么看得过来,而且那些胡搅蛮缠的家伙,就算抓住了也要闹!”

  哦,这就问到保安的本行了:“装摄像头监控啊,一摞电视在监控室里一堆人坐在那看,发现就用对讲机联络扣人啊,闹就报警抓人,有证据的,对,一开始还真不能把东西堆多了,先尽量重复堆满,方便我们经营,等大家习惯了这个新鲜事物再慢慢加货品……”

  到这里他已经确认:“你不要想着一锄头挖个金娃娃,超市是个新鲜事物,要让市民习惯了随便拿取结账,然后慢慢把货品丰富起来,我又没要求你非得赚多少钱,目的是培育市场,六一开业先稳住,然后你去参加秋季糖酒会,那时候你也清楚需要什么货品了,有的放矢的订购商品,那上面多的是。”

  段姐都不知道这糖酒交易会。

  让卫东形容就跟当初我们搞那个汽车博览会一样,自己的灵感都是从那上面学的,具体可以打电话问韩国斌,他现在和蜀川酒厂开始加大往来,肯定知道下届举办时间。

  今年是首次把春季挪到蓉都搞,秋季可能在北方,找那边的分公司协助就是。

  段姐才算是心里有了底儿,赶紧去安排人装镜子了。

  让卫东又转悠了阵出来,看见给洪岩厂打了电话的谢成斌躲在边上伸脖子,顺他目光一看,那小道士已经开心的在路边把算命摊子摆起来了!

  尼玛,这是公开搞封建迷信要被抓的,两个道士还一本正经的站在小师妹旁边护法。

  过路的市民肯定都像被磁铁吸住那样停下脚步围观。

  真以为这块地是自家的就能随便怎么搞吗。

  你们那山上道观算算命没什么,街头怎么能这么搞。

  赶紧示意司机和谢成斌去把道士们请回来。

  到楼面商铺里挑了个不起眼的边角位:“把你们那张八卦风水旗帜收起来,城市里这么干要被抓的,还是找台电脑给你,继续做你的电脑预测未来,不要提算命这类封建迷信的词儿!”

  女道士还嘟嘴,但没有反驳。

  俩师兄也恭敬的听山主指点吩咐,但举手想辩论:“龙虎丹法乃中华道家独有瑰宝,夺天地造化,自古难遇难闻,得此真传者……”

  让卫东遇到学术派就头痛:“停停停,你们在街头也不是龙虎丹法,甚至连那个什么铁扇宗都不是,就是拿八字风水的一套说法来赚点钱,对吧,不要跟我说得那么高大上,目的就是赚钱,那为了能合理合法的赚钱,就要有点新意,姻缘、事业、财运、风水的确可以套个科学的壳更让人接受。”

  他早就发现程朗那套说辞,就是指点迷津后要求富人行善,以德行修炼为中心的风水理论。

  肯定是这几十年在HK不断沉淀变更出的套路。

  比山上那套还动不动穿着道袍、舞桃木剑画符的老把戏更能吸引人。

  道家这套外练筋骨,内练丹田的自我锻炼方式,肯定有些流传下来的优点,但修炼也要吃穿用度,顺便神叨叨的发展了一套能获得供奉的做法,帮助普罗大众当个心理辅导师也无可厚非。

  但把后者当成主业,荒废了修炼才是本末倒置。

  这就是让卫东稍微练了一两周之后的感受。

  回来道士们肯定汇报给了师叔祖。

  明显程朗是叫他们照着办。

  于是六位成年道士,也换了T恤牛仔裤运动鞋,轮番跟着出没。

  小道士则搞了套类似后来太极拳表演服的那种对襟衫,扎俩髽鬏坐在铺了心理咨询、情感预测、理财建议、科学装饰的蓝底儿白字布后,先从厂里美食街做练习吧。

  程朗亲自坐在旁边教。

  毕竟他在HK,真知道心理医生、情感专家、财务顾问这些职业,以及风水当中科学摆置的那些套路。

  还别说,长龙排队从来都没停过,拉姆卓玛都悄悄拿了零花钱去算一卦!

  六个师兄师姐就赶紧帮小师妹手搓各种串儿、静心符、鸿运包。

  让卫东天天下工地,带着的俩道士,站在他身后都一边观察周围情形,一边手里编织好看的彩绳。

  搞得让卫东好像是去青城山带了个迷信小队出来似的。

  晚间跟凤雏再操练起那套功法,各种动作要领,吐纳心法都没问题,那什么丹药是坚决不吃的。

  才多大点年纪,不用丹药,董雪晴也可满意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