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之能,可与霍峻媲美?
光是萧和这句话,便足以震惊全场。
霍峻那是谁?
那可是当世门神啊!
当年樊城一役,仅凭着四千兵马,就扛住了曹操十五万大军围攻,将樊城守到固若金汤!
霍峻因之一战成名,震惊天下。
萧和口中,这郝昭竟能与霍峻媲美,岂非亦是一员守城奇才?
“这郝昭是何来历,竟有如此能耐?”
刘备啧啧惊奇,目光扫向众臣。
庞统压制住吃惊,忙道:
“这个郝昭乃并州太原人,听闻乃是为曹仁所举荐,如今年不过二十出头而已。”
“据统所知,郝昭此人确是寂寂无名,并无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战绩。”
“萧太尉何以认定,这郝昭可与霍仲邈相提并论?”
庞统半信半疑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这位凤雏虽为荆州人,却归附刘备甚晚,乃是在刘备已收取江东之时才来投效。
显然,他未曾亲眼见识过萧和的识人之能,不知刘备麾下,霍峻,魏延这一块块璞玉,都是萧和为刘备挖掘出来的。
面对庞统疑问,萧和只是笑而不语。
郝昭是谁,那可是跟霍峻齐名的两大门神啊。
当年历史上,陈仓一役硬是以两千兵马,挡住了诸葛亮数万大军的猛攻。
这样的猛人,你以为光凭文聘一万兵马,就能手到擒来拿下睢阳?
莫说一万,你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郝昭。
毕竟古往今来,善攻的名将数不胜数,善守的武将却是屈指可数。
“这郝昭虽乃寂寂无名之辈,然伯温识人之能冠绝天下,既然是他认定这郝昭乃守城奇才,那此人便定有过人之处。”
刘备却转眼对萧和深信不疑,遂道:
“既是如此,士元此计便不可行,我们得另想一策拿下这睢阳才是。”
诸葛亮等众人,皆是点头称是,对刘备的决断没有半分质疑。
庞统不禁惊奇于在场所有人,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对萧和的识人之能,竟没有半分质疑,皆是无条件相信。
眼见如此,庞统也不得不信,遂道:
“既然这个郝昭,如萧太尉所说如此了得,那我们想要强攻破城,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来,得另想计策,智取这睢阳城才是。”
庞统捋起细髯,一时间却再无良策。
大殿内,气氛一时沉寂下来。
刘备期许的目光,习惯性的转向了萧和:
“伯温,如何智取这睢阳,你可有良策?”
萧和轻咳了几声,笑道:
“这破睢阳之策嘛,臣倒也想到一策,只是此计恐怕还需那位谯侯配合一下。”
谯侯…曹植?
刘备与众人对视一眼,眼神皆是茫然。
这攻取睢阳,怎么就跟曹植扯上关系了?
总不能是叫曹植带兵去打睢阳吧。
倒也不是不能叫曹植带兵,只是那位大才子,吟诗作赋厉害,带兵能力却稀烂。
你萧和都说了,守睢阳的是郝昭这么个守城奇才,文聘都不一定啃得下来,派曹植去不得把牙都磕崩喽?
萧和看出刘备心思,便是一笑:
“大王误会了,臣可不是打算让曹植去领兵打睢阳,臣是想…”
正待解释之时,陈到匆匆入殿,向刘备附耳低语了一番。
刘备眼眸微动,遂令军议暂时结束,只将萧和诸葛亮等几员重臣留下。
众臣告退。
萧和几人彼此对视,皆是在猜测刘备此举用意。
“将卞夫人和曹子植传进来吧。”
刘备这才拂手喝道。
卞氏母子?
这母子二人,怎会忽然进宫来求见?
似乎还有什么机密之事,才会让刘备将众臣暂时屏退。
须臾,卞氏和曹植在众人猜测的目光,步入殿中。
参拜已毕。
曹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
“启禀大王,此乃臣父派密使送来的一封书信,宣称恕臣叛逃之罪,想要招臣与母亲背楚归魏!”
“大王对臣有救命之恩,臣乃知恩图报之人,断然不可能背楚投魏,更不敢对大王隐瞒不报,故匆忙进宫向大王禀明。”
紧接着,卞氏也献上一封密信,说道:
“此乃臣妾那逆子曹丕的书信,他说他因与曹冲反对曹操挥师南侵,为曹操当众斥骂,赶出了魏宫。”
“他还说曹操因臣妾与子建弃魏归楚,牵怒于他,令他惶惶不可终日,早晚要忧惧而亡。”
“此信妾身不敢隐瞒,一并向大王献上。”
陈到接过两道书信,献于了刘备手中。
众人这时算是明白了,曹操大抵是因为刘备封了曹植为谯侯,被恶心的难受,便想要把曹植给诱回去。
至于曹丕,因卞氏这个生母投楚,为曹操所牵怒,惶惶不可终日之下,便向卞氏卖惨,想勾起卞氏爱子之心而归魏。
只可惜曹家父子的如意算盘,明显是拨空了。
卞氏和曹植母子不为所动,直接跑到宫里来,向刘备坦诚交待。
那两封书信,刘备却没看,目光望向那母子二人:
“曹操既然已恕尔等之罪,孤也并未监视软禁你们母子,你们为何却不想归魏?”
曹植一拱手,正色道:
“所谓父不慈子不孝,臣父欲置臣死地,臣与之早已父子恩义断绝。”
“大王却不计前嫌,收留于臣,于臣有再造之恩!”
“臣虽庸碌无能,却也是知廉耻,明事理之人,臣焉能忘恩负义,有负于大王!”
曹植表明了立场,目光坚决如铁。
刘备萧和君臣,眼中皆是掠起几分嘉许。
不得不说,相较于刘琮孙权之流,曹植还是有几分底线风骨,知几分廉耻。
“曹丕虽乃臣妾之子,然当初邺城之变时,他却毅然决然与臣妾母子在划清界限,站在了曹操那一边。”
“既是如此,臣妾自然也与他母子情份已尽,焉能为了令他免于曹操牵怒,便忘恩负义投归伪魏?”
“况且臣妾与曹操夫妻多年,最是了解他的心狠手辣,料想他绝不会放过我们母子。”
“若是我们回往伪魏,曹操必杀我母子!”
“臣妾虽愚笨,又岂会为他所骗,辜负了楚公收留之恩,却带着子建他们回去送死~~”
卞氏也表明了态度,还顺手将曹操父子的真面目戳穿。
刘备微微点头,慨叹道:
“你母子二人有这份气节风骨,孤甚是欣慰。”
“既是你们能如此深明大义,就安心留在了我大楚吧,孤现下如何待你们,将来也是一样。”
卞氏和曹植松了一口气,忙要谢恩。
这时。
萧和却眼眸一亮,趁势道:
“大王,臣适才说过,谯侯可助我们智取睢阳。”
“现下既是曹操先出手,想要诱谯侯归魏,这正是天佑大王。”
“臣以为,我们正可将计就计,一举拿下睢阳!”
此言一出。
刘备精神一振,脸上顿时掠起惊喜。
曹植则是茫然不知所云。
“曹操不是想骗回谯侯么,大王就将计就计,以派谯侯前去招揽魏人为由,令他前往谯县就封。”
“谯县望北七十里,正是睢阳!”
“谯侯抵达谯县后,便作书于曹操,诈称打算趁机北上逃离楚境,回归伪魏,却恐我军追击,请曹操派兵接应。”
“届时曹操必会令郝昭就近南下,往边境接应谯侯北上,如此则睢阳城会出现短暂的兵力空虚。”
“这时,大王便可调集我所有骑兵,昼夜不停自彭城西进,趁郝昭不在,睢阳兵力空虚,一举将之袭破!”
萧和手指着沙盘,将全盘布局道出。
刘备恍然明悟,眼中喜色狂燃,目光急是于谯县睢阳之间扫视。
“孤明白了,孤明白了,原来伯温这智取睢阳之计,乃是一出调虎离山之计!”
“曹操在这个时候,想诱子建他们归魏,我们正可将计就计,令曹操无所警觉!”
“妙啊,此计当真是妙极!”
刘备欣喜大赞。
曹植此时方才省悟,明白了萧和适才之言是何意。
“子建,你可——”
刘备正要给曹植下令,话到嘴边却又停下。
曹植虽已背魏归楚,虽已是自己的臣子,可毕竟还是曹操的儿子。
强令儿子去算计对付自己的老子,这不是刘备的风格。
这道命令,他说不出口。
萧和自然看得出老刘的为难,有些话君王不能说,就得他们这些臣下来说。
“谯侯,大王要北伐伪魏,收复中原,必先取睢阳。”
“我的计策你应该也听明白了,你可愿助我们一臂之力,为我军智取睢阳?”
萧和替老刘问出了想的话。
曹植一时犹豫不决,显然也是心存顾虑。
卞氏却眼眸一瞪,正色道:
“子建,你父薄情寡义,残暴无情,几欲置我们于死地,咱们早与他恩绝义绝。”
“现下你身为楚臣,自当为楚王分忧,以尽人臣之道,以报楚王收留大恩。”
“你若因沽名钓誉,便耽误了国家大事,那才是会为天下人唾骂!”
曹植猛然省悟,毅然一拱手:
“母亲教训的是,儿既为楚臣,自当为楚国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萧太尉,植愿行此计!”
萧和一笑,遂向刘备一拱手:
“大王,既是谯侯深明大义,那臣以为这攻取睢阳之计,就这么定了吧。”
刘备自然再无顾虑,当即便要点头。
这时,卞氏却忽然一笑,福身道:
“大王,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笑了一笑,示意卞氏有话但说无话。
卞氏轻咳几声,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大王也知道,当初小女在高密为曹操刺杀,险些丢了性命,幸得萧太尉令其夫人出手相救,小女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萧太尉于小女有救命之恩,有又这样一段缘分,小女心下对萧太尉是极为钦慕。”
“所以臣妾这个做母亲的,想厚颜向大王求个恩典,能否将小女赐婚于萧太尉。”
光是萧和这句话,便足以震惊全场。
霍峻那是谁?
那可是当世门神啊!
当年樊城一役,仅凭着四千兵马,就扛住了曹操十五万大军围攻,将樊城守到固若金汤!
霍峻因之一战成名,震惊天下。
萧和口中,这郝昭竟能与霍峻媲美,岂非亦是一员守城奇才?
“这郝昭是何来历,竟有如此能耐?”
刘备啧啧惊奇,目光扫向众臣。
庞统压制住吃惊,忙道:
“这个郝昭乃并州太原人,听闻乃是为曹仁所举荐,如今年不过二十出头而已。”
“据统所知,郝昭此人确是寂寂无名,并无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战绩。”
“萧太尉何以认定,这郝昭可与霍仲邈相提并论?”
庞统半信半疑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这位凤雏虽为荆州人,却归附刘备甚晚,乃是在刘备已收取江东之时才来投效。
显然,他未曾亲眼见识过萧和的识人之能,不知刘备麾下,霍峻,魏延这一块块璞玉,都是萧和为刘备挖掘出来的。
面对庞统疑问,萧和只是笑而不语。
郝昭是谁,那可是跟霍峻齐名的两大门神啊。
当年历史上,陈仓一役硬是以两千兵马,挡住了诸葛亮数万大军的猛攻。
这样的猛人,你以为光凭文聘一万兵马,就能手到擒来拿下睢阳?
莫说一万,你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郝昭。
毕竟古往今来,善攻的名将数不胜数,善守的武将却是屈指可数。
“这郝昭虽乃寂寂无名之辈,然伯温识人之能冠绝天下,既然是他认定这郝昭乃守城奇才,那此人便定有过人之处。”
刘备却转眼对萧和深信不疑,遂道:
“既是如此,士元此计便不可行,我们得另想一策拿下这睢阳才是。”
诸葛亮等众人,皆是点头称是,对刘备的决断没有半分质疑。
庞统不禁惊奇于在场所有人,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对萧和的识人之能,竟没有半分质疑,皆是无条件相信。
眼见如此,庞统也不得不信,遂道:
“既然这个郝昭,如萧太尉所说如此了得,那我们想要强攻破城,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看来,得另想计策,智取这睢阳城才是。”
庞统捋起细髯,一时间却再无良策。
大殿内,气氛一时沉寂下来。
刘备期许的目光,习惯性的转向了萧和:
“伯温,如何智取这睢阳,你可有良策?”
萧和轻咳了几声,笑道:
“这破睢阳之策嘛,臣倒也想到一策,只是此计恐怕还需那位谯侯配合一下。”
谯侯…曹植?
刘备与众人对视一眼,眼神皆是茫然。
这攻取睢阳,怎么就跟曹植扯上关系了?
总不能是叫曹植带兵去打睢阳吧。
倒也不是不能叫曹植带兵,只是那位大才子,吟诗作赋厉害,带兵能力却稀烂。
你萧和都说了,守睢阳的是郝昭这么个守城奇才,文聘都不一定啃得下来,派曹植去不得把牙都磕崩喽?
萧和看出刘备心思,便是一笑:
“大王误会了,臣可不是打算让曹植去领兵打睢阳,臣是想…”
正待解释之时,陈到匆匆入殿,向刘备附耳低语了一番。
刘备眼眸微动,遂令军议暂时结束,只将萧和诸葛亮等几员重臣留下。
众臣告退。
萧和几人彼此对视,皆是在猜测刘备此举用意。
“将卞夫人和曹子植传进来吧。”
刘备这才拂手喝道。
卞氏母子?
这母子二人,怎会忽然进宫来求见?
似乎还有什么机密之事,才会让刘备将众臣暂时屏退。
须臾,卞氏和曹植在众人猜测的目光,步入殿中。
参拜已毕。
曹植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
“启禀大王,此乃臣父派密使送来的一封书信,宣称恕臣叛逃之罪,想要招臣与母亲背楚归魏!”
“大王对臣有救命之恩,臣乃知恩图报之人,断然不可能背楚投魏,更不敢对大王隐瞒不报,故匆忙进宫向大王禀明。”
紧接着,卞氏也献上一封密信,说道:
“此乃臣妾那逆子曹丕的书信,他说他因与曹冲反对曹操挥师南侵,为曹操当众斥骂,赶出了魏宫。”
“他还说曹操因臣妾与子建弃魏归楚,牵怒于他,令他惶惶不可终日,早晚要忧惧而亡。”
“此信妾身不敢隐瞒,一并向大王献上。”
陈到接过两道书信,献于了刘备手中。
众人这时算是明白了,曹操大抵是因为刘备封了曹植为谯侯,被恶心的难受,便想要把曹植给诱回去。
至于曹丕,因卞氏这个生母投楚,为曹操所牵怒,惶惶不可终日之下,便向卞氏卖惨,想勾起卞氏爱子之心而归魏。
只可惜曹家父子的如意算盘,明显是拨空了。
卞氏和曹植母子不为所动,直接跑到宫里来,向刘备坦诚交待。
那两封书信,刘备却没看,目光望向那母子二人:
“曹操既然已恕尔等之罪,孤也并未监视软禁你们母子,你们为何却不想归魏?”
曹植一拱手,正色道:
“所谓父不慈子不孝,臣父欲置臣死地,臣与之早已父子恩义断绝。”
“大王却不计前嫌,收留于臣,于臣有再造之恩!”
“臣虽庸碌无能,却也是知廉耻,明事理之人,臣焉能忘恩负义,有负于大王!”
曹植表明了立场,目光坚决如铁。
刘备萧和君臣,眼中皆是掠起几分嘉许。
不得不说,相较于刘琮孙权之流,曹植还是有几分底线风骨,知几分廉耻。
“曹丕虽乃臣妾之子,然当初邺城之变时,他却毅然决然与臣妾母子在划清界限,站在了曹操那一边。”
“既是如此,臣妾自然也与他母子情份已尽,焉能为了令他免于曹操牵怒,便忘恩负义投归伪魏?”
“况且臣妾与曹操夫妻多年,最是了解他的心狠手辣,料想他绝不会放过我们母子。”
“若是我们回往伪魏,曹操必杀我母子!”
“臣妾虽愚笨,又岂会为他所骗,辜负了楚公收留之恩,却带着子建他们回去送死~~”
卞氏也表明了态度,还顺手将曹操父子的真面目戳穿。
刘备微微点头,慨叹道:
“你母子二人有这份气节风骨,孤甚是欣慰。”
“既是你们能如此深明大义,就安心留在了我大楚吧,孤现下如何待你们,将来也是一样。”
卞氏和曹植松了一口气,忙要谢恩。
这时。
萧和却眼眸一亮,趁势道:
“大王,臣适才说过,谯侯可助我们智取睢阳。”
“现下既是曹操先出手,想要诱谯侯归魏,这正是天佑大王。”
“臣以为,我们正可将计就计,一举拿下睢阳!”
此言一出。
刘备精神一振,脸上顿时掠起惊喜。
曹植则是茫然不知所云。
“曹操不是想骗回谯侯么,大王就将计就计,以派谯侯前去招揽魏人为由,令他前往谯县就封。”
“谯县望北七十里,正是睢阳!”
“谯侯抵达谯县后,便作书于曹操,诈称打算趁机北上逃离楚境,回归伪魏,却恐我军追击,请曹操派兵接应。”
“届时曹操必会令郝昭就近南下,往边境接应谯侯北上,如此则睢阳城会出现短暂的兵力空虚。”
“这时,大王便可调集我所有骑兵,昼夜不停自彭城西进,趁郝昭不在,睢阳兵力空虚,一举将之袭破!”
萧和手指着沙盘,将全盘布局道出。
刘备恍然明悟,眼中喜色狂燃,目光急是于谯县睢阳之间扫视。
“孤明白了,孤明白了,原来伯温这智取睢阳之计,乃是一出调虎离山之计!”
“曹操在这个时候,想诱子建他们归魏,我们正可将计就计,令曹操无所警觉!”
“妙啊,此计当真是妙极!”
刘备欣喜大赞。
曹植此时方才省悟,明白了萧和适才之言是何意。
“子建,你可——”
刘备正要给曹植下令,话到嘴边却又停下。
曹植虽已背魏归楚,虽已是自己的臣子,可毕竟还是曹操的儿子。
强令儿子去算计对付自己的老子,这不是刘备的风格。
这道命令,他说不出口。
萧和自然看得出老刘的为难,有些话君王不能说,就得他们这些臣下来说。
“谯侯,大王要北伐伪魏,收复中原,必先取睢阳。”
“我的计策你应该也听明白了,你可愿助我们一臂之力,为我军智取睢阳?”
萧和替老刘问出了想的话。
曹植一时犹豫不决,显然也是心存顾虑。
卞氏却眼眸一瞪,正色道:
“子建,你父薄情寡义,残暴无情,几欲置我们于死地,咱们早与他恩绝义绝。”
“现下你身为楚臣,自当为楚王分忧,以尽人臣之道,以报楚王收留大恩。”
“你若因沽名钓誉,便耽误了国家大事,那才是会为天下人唾骂!”
曹植猛然省悟,毅然一拱手:
“母亲教训的是,儿既为楚臣,自当为楚国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萧太尉,植愿行此计!”
萧和一笑,遂向刘备一拱手:
“大王,既是谯侯深明大义,那臣以为这攻取睢阳之计,就这么定了吧。”
刘备自然再无顾虑,当即便要点头。
这时,卞氏却忽然一笑,福身道:
“大王,臣妾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笑了一笑,示意卞氏有话但说无话。
卞氏轻咳几声,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大王也知道,当初小女在高密为曹操刺杀,险些丢了性命,幸得萧太尉令其夫人出手相救,小女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萧太尉于小女有救命之恩,有又这样一段缘分,小女心下对萧太尉是极为钦慕。”
“所以臣妾这个做母亲的,想厚颜向大王求个恩典,能否将小女赐婚于萧太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