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氏母女作柴?太尉,艾…艾不太明白?”

  邓艾挠了挠后脑壳,一脸茫然。

  萧和缓缓起身,茶碗塞给了他,笑道:

  “士载,你小子又福了,又能吃上你老师我的喜酒喽…”

  邓艾眼眸瞪大,神色愈加茫然,捧着茶碗愣在原地,全然不知所以。

  萧和却也不多解释,起身走出堂外,令亲卫将卞氏母女请入。

  须臾。

  那母女二人熟悉的身影,便映入了眼帘。

  “卞夫人,曹小姐,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这许都?”

  萧和笑呵呵的迎上了前去。

  卞氏慌忙牵着女儿紧步上前。

  “妾身拜见萧太尉。”

  “节儿拜见萧太尉~~”

  母女二人齐齐福身作礼。

  “都是自己人,不必这般拘礼。”

  萧和拂手示意卞氏免礼,却伸手一托曹节纤臂,轻轻将她扶了起来。

  见得萧和对自家女儿这亲近举动,卞氏看在眼里是喜的心里,乐到嘴角弧度都压制不住。

  曹节却是身儿一颤,脸畔顿生微晕,心下既是含羞又是窃喜。

  萧和便将二人迎入堂中,令赐座看茶,又询问二人为何会来许都。

  卞氏便称这是刘备的诏令,称她母女二人皆是北人,不习惯江南气候,又想她们曾久居许都,便准他母女跟随劳军队伍北上,迁回许都居住。

  “原来是大王的恩典,大王想的确实周到。”

  “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湿冷,你们确实也住不惯,回许都住也甚好。”

  萧和微微点头,目光又转向曹节,询问起了她的旧伤如何。

  见得萧和如此关心自己,曹节暗自欢喜,忙道:

  “节在应天时,步夫人时常前来为我复诊,开了许多方子帮我调养,现下伤势早就不碍事了。”

  萧和这才宽心,遂又嘘寒问暖,叮嘱关怀了一番。

  曹节脸畔含羞带笑,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点头。

  旁边卞氏看在眼里,心下越发安心。

  “萧太尉,是这样的。”

  见气氛正好,卞氏便轻咳几声,笑道:

  “其实楚王的诏令里,还提及了当初萧太尉与节儿的婚约。”

  “楚王当年曾说,待攻下了许都,就为你们两个完婚,所以~~”

  卞氏没好意思说下去,目光瞟向了萧和。

  曹节见母亲当面提及自己婚事,顿时大感窘羞,脸畔晕色更浓,忙是低下头来揉起了丝帕。

  萧和先是一怔,旋即恍然大悟。

  老刘令她母女二人迁居许都,可不止是恩典善待她二人,而是记挂着自己与曹节的婚事。

  照卞氏所说,看老刘这意思,是想让他与曹节就在这许都城完婚。

  卞氏唯恐萧和不信,忙将老刘的诏书拿出,递了上来。

  “不得不说,老刘的这个兼职媒人,还真是称职呀…”

  萧和看着老刘的亲笔字迹,心下不由啧啧慨叹。

  卞氏见得萧和恍惚失神,不作表态,不由揪起了心来,以为萧和对这桩婚事有异议。

  本是含羞的曹节,心下也紧张了起来,明眸偷偷望向萧和,丝帕也悄然攥成了一团。

  “萧太尉,节儿和你这桩婚事,你看…”

  卞氏只得小心翼翼又问道。

  萧和这才回过神来,遂是一笑:

  “这桩婚事既是由大王作媒,当年和又是亲口答应过的,自当言而有信。”

  “倘若夫人和曹小姐愿意的话,我看七日之后便为良辰吉日,咱们就定在那时成婚如何?”

  卞氏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如释重负。

  曹节素手也松开了丝帕,暗暗松了口气。

  “这桩婚事,既是大王做媒,自然不能太过简朴,我想大办特办,尽邀身在许都的同僚前来贺喜,夫人以为如何?”

  萧和又笑着补了一句。

  卞氏大喜过望。

  做母亲的,谁不希望自己女儿的婚事,能风风光光大办。

  原本她想着自家女儿的特殊身份,再加上又是做侧夫人,并非是嫁过去做萧家正妻,婚礼不可能太过隆重。

  谁料萧和不光要风光大办,还要尽邀许都达官显贵前来贺喜,这是给足了曹节面子,给足了她这个做丈母娘的面子啊。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一切听凭萧太尉你安派便是。”

  卞氏心中乐开了花,忙不迭的点头,极力克制着心下的欣喜。

  萧和目光转向曹节。

  曹节朱唇微抿,侧过脸去羞于直面萧和。

  萧和哈哈一笑,摆手道:

  “士载,为师的这桩婚事,就交给你去操办吧,记得,要风风光光大办才是。”

  邓艾欣然领命。

  一桩心事了却,曹节羞于久留,便拉着卞氏告退而去。

  萧和送走卞氏母女,重新躺在了懒人椅上,继续悠哉的闲品汤茶。

  邓艾却定在原地,挠着后脑壳,又犯起了嘀咕。

  “士载,你还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准备啊,光这喜帖就够你写的了,还不抓紧时间。”

  萧和瞪了他一眼,口中催促道。

  邓艾略一迟疑,忍不住道:

  “太尉啊,艾有一事不…不明,适才你说卞夫人她们到…到了,火候就够了,又是何…何意?”

  他还记着这事儿呢。

  萧和别有意味一笑,反问道:

  “你想想,如果你是曹操,当你得知你的死敌,就在你眼皮子底下,大张旗鼓的纳你的女儿,你会怎么做?”

  邓艾不假思索,脱口道:

  “这要是我,哪里咽得下这…这口气,我肯定是率军杀奔而…而来,我非得——”

  话未言尽,邓艾心头一震,眼眸陡然一亮。

  他明白了。

  萧和这是在给曹操火上浇油啊。

  许都失陷,曹纯被杀,荀彧背叛…曹操自然心有不甘,必心心念念想要报仇雪恨,夺回许都。

  楚王刘备撤陈留攻势,退回睢阳。

  关羽又率主力北上新郑,欲夺取洛阳。

  许都仅剩三万余楚军,其中还有数千魏国降军,有陈群等魏国降将愿做内应。

  这种天赐的良机下,曹操岂能不动心?

  此刻,曹操奔袭许都的冲动,恐怕已在心头熊熊燃烧。

  萧和纳娶其女,就是在曹操心头那团烈火上,再狠狠浇上一股油,添上一把柴。

  曹操恼羞成怒之下,必会下定决心,尽起陈留之兵前来“趁虚”奔袭许都。

  那这条大鱼,他不就上钩了么。

  萧和的“故伎重施”,引曹操入锅之计,不就成了么。

  “艾明白了,艾明白了!”

  “大王原本就赐婚于太尉和那曹小姐,如今曹小姐既至许昌,太尉便顺势风光大办这桩婚事,让天下人皆知太尉将纳曹操之女,以激怒曹操下定决心,前来送死。”

  “太尉的智计,当真已到了随心所欲,万事万物皆可用计的地步啊!”

  幡然省悟的邓艾是啧啧惊叹,一时情绪激动之下,连舌头都捋直了。

  萧和却是一笑,摆手道:

  “行啦行啦,就别吹捧了,你这平时说话不利索,这马屁拍起来倒是利索的很。”

  “真要拍,你也该拍咱家大王才对,若非大王诏令卞氏母女前来迁居许都,为师还没有机会用这一计。”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天是天命在身啊。”

  邓艾先是一愣,旋即连连称是。

  心中疑云就此解除,邓艾遂是高高兴兴的去为萧和操办婚事。

  一夜之间,百余道喜帖,遍发给了满城高官显贵。

  包括陈群,杜袭等魏国降将,皆也收到了喜帖。

  一时萧和要纳曹操之女的消息,传的是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次日,一名陈群的心腹,便带着这道消息,星夜兼程北上,直奔陈留。

  …

  陈留城内。

  从当日昏厥中缓过劲来的曹操,此刻正召集众谋臣,共商着是否该南下奔袭许都。

  众臣之中,大抵分为两派。

  程昱,辛毗等颍川河南士人,自然是极力主张挥师南下,奔袭许都。

  理由也很充分。

  一者刘备已退回睢阳,陈留压力骤减,曹操已可腾出手来南下用兵。

  二者关羽率主力北上新郑,许都城某种程度上可称兵力空虚。

  第三也是至关重要:

  陈群,杜袭等被迫伪降楚国的魏臣,手中握有七千兵马,又愿意里应外合充当内应。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如此扭转乾坤,重夺许都的良机,焉能错过?

  不表态者,以曹丕,司马懿和贾诩为主。

  而反对者则是曹冲和蒋济。

  二人的理由只有一个:

  许都有萧和坐镇!

  别管许都是否兵力空虚,也别管是否有陈群等做内应,只要萧和身在许都,便应避其锋芒。

  曹操理智上自然是倾向于重夺许都,感性上却被萧和算计出了心理阴影,未敢轻举妄动。

  一时间,曹操陷入了犹豫不决之中。

  “启禀大王,有陈侍中心腹,送来了十万火急急报!”

  许褚凑上近前,将一道密信献上。

  曹操一把接过,迫不及待展开细看。

  眼珠渐渐瞪大,血丝在眸中密布,嘴角开始抽动,额头青筋也开始突涌爆涨…

  信很短,内容却很炸裂:

  卞夫人已至许都,萧和将于本月初九,大办婚宴纳娶曹节小姐,尽邀城中文官武吏贺喜,彼时许都必疏于防备。

  此乃天赐良机,臣等请大王务必率军奔袭南下,臣等愿为内应,夺门迎大王入城,擒杀萧和,收复许都。

  “萧和,你个乡野村夫,你个妖人,你安敢如此羞辱孤!”

  曹操勃然大怒,将密信扔在地上,怒叫道:

  “传孤之命,即刻集结兵马,孤要亲率大军直取许都,孤誓杀萧和那乡野村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