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你意下如何呢?”

  刘禅带着几分威严与期待的目光,缓缓转向了萧和。

  他的眼神中,似乎既希望得到支持,又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

  与此同时,赵云的目光,也如同有默契一般,跟着转了过来。

  萧和心下略有些许为难。

  屠杀俘虏这种事,实与他内心坚守的三观相悖。

  在他看来,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无论其来自何方、身处何种阵营。

  这些魏兵俘虏,大多也是被战争裹挟的平民百姓,如今沦为阶下囚,已然是命运的不幸,又何必再对他们痛下杀手?

  且从战略层面来看,确实也没有这个必要。

  大汉如今正需要广纳人材、收拢人心,将这些俘虏收编,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助力。

  他肯定是不赞成屠杀俘虏的。

  只是,刘禅好歹乃太子之尊,是未来大汉江山的继承人。

  当众驳回太子之命,显然也不是明智之举。

  萧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眼珠转了几转,思索着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终于,萧和开口了:

  “太子意欲杀人立威,以震慑瓦解魏国人心,想法自然是没错的。”

  “两国交锋,杀戮确实能让敌人心生畏惧,从而削弱其斗志。”

  “不过,子龙所说也不无道理,这些魏卒与其杀光,不如收编了为我大汉所用。”

  “他们也算久经沙场的老卒,若能为我所用,必将成为我大汉的一支劲旅。”

  “臣以为,太子可将校尉以上魏国将官,统统斩杀,其余皆可赦免。”

  “如此,既能够起到震慑魏国人心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与大汉为敌的下场,又能显示太子殿下的宽仁大度一面,让那些普通的魏兵俘虏看到大汉的仁德,从而心甘情愿的归顺。”

  “如此,岂非一举两得?”

  萧和巧妙选择和了一把稀泥,试图找一个平衡点。

  这个方案,既给了刘禅面子,圆了他杀人立威的念头,又保住了大多数俘虏,不至于有悖老刘的仁义之名。

  刘禅听后,眼珠转了几转,心中暗自思量。

  他知在这个关键时刻,不能一味的固执己见。

  张飞虽未表态,可从他那凝重的神情中,显然心里边也不赞成斩这一万魏卒。

  赵云已明确反对,态度坚决。

  萧和则给了一个折衷的方案,算是保全了他的面子。

  这三位可皆乃国之柱石,刘备的肱股之臣!

  他们的意见和态度,自然是至关重要。

  刘禅又岂会愚蠢到,敢无视这三人的态度,自己独断专行?

  于是,刘禅欣然点头:

  “好,就依大司马所说,只斩校尉以上魏军俘虏,以震慑魏国人心。”

  “其余魏国俘虏,凡愿降我大汉者,皆可免其一死!”

  刘禅还是很聪明的,懂得借坡下驴,既维护了自己的权威,又顺应了众人的意见。

  此事就此定下。

  刘禅的号令迅速传遍全军。数十名魏国将校,即刻被押赴城头。

  这些魏国将校们,其实大多数人,都已做好了向刘禅投降的准备。

  毕竟他们还没傻到,真要为曹操尽忠死节的心理准备。

  此时,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台阶。

  只要这位大汉太子,能够亲自出面劝降他们,给足了他们礼遇,他们自然就会借坡下驴,顺水推舟降了大汉。

  可令他们没料到的是,他们等来的不是大汉太子的劝降,而是血腥的屠刀。

  蒲坂关城头,哀嚎告饶声再次响起。

  看着一颗颗魏将人头落地,刘禅脸上这才浮现满意的笑容。

  他的笑容中,似乎带着一丝得意和威严,仿佛在向众人展示自己的决断。

  接着,刘禅下令尽取酒肉,犒赏三军将士。

  城内城外,汉军将士们顿时欢声雷动,为这场胜利而欢呼,为即将到来的赏赐而兴奋。

  刘禅便下了城头,前去巡慰各营将士,亲切与士兵们交谈,趁势立起一个体恤士卒的人设。

  “大司马,有句实话,云不知当说不当说。”

  城楼上,赵云凑近了萧和,望着刘禅远去的背影低声道。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子龙,你是不是想说,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太过杀伐狠辣了点?”

  不必赵云开口,萧和已猜出了他的心声。

  赵云一怔,尔后叹道:

  “原来大司马也觉察出来了,说句心里话,太子殿下的这般行事作风,实在是与陛下大不相同。”

  “陛下一生以仁德为本,广施恩泽,他对待俘虏,向来是宽大为怀,能收编的尽量收编。”

  “而太子殿下此次却如此轻易决定杀俘,这手腕之狠辣,实在是让人担忧。”

  “我大汉太子,未来的天子,手腕如此狠辣,这不是什么好事啊…”

  赵云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萧和沉默不语。

  他可是看到过刘禅的另一面。

  若刘禅只是手腕狠厉也就罢了。

  毕竟古往今来的明君,并非皆是老刘这类仁君,杀伐果断,霸道大过于王道者,也不在少数。

  这些君主,亦能凭借着强硬的手段,统一了天下,开创了盛世。

  但关键是他们这位太子,可是在他面前喊出过要人无贵贱,人人如龙的口号,展示出了仁义胜于老刘的一面!

  这就像是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突然间化身猛虎,大杀四方。

  刘禅的这种两面性,就让萧和点担忧了。

  何况,他脑子里边,还有一个修大运河的宏伟计划!

  刘禅的如此言行,不禁令萧和联想起了一个人。

  隋炀帝杨广。

  杨广在位时,也是雄心勃勃,想要开创一番伟业。

  他下令开凿大运河,本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但由于过于急功近利,不顾百姓的死活,在修运河的过程中大量征发民夫,导致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最终,引发了天下皆反,隋朝也因此灭亡。

  关键在于,杨广在被杨坚立为太子之前,表现的也是一副仁君之相,达到了天下称贤的地步。

  结果呢。

  杨广一继位,迅速露出了真面目,由一个仁明之主,变成了一个好大喜功,杀戮无度之主。

  “确实有这方面的征兆呢…”

  萧和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