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级魔眼?

  李青松心中陡然涌现出一股怒火。

  这银河之中,且不说那些低级别的,处于电弱、强核阶段的魔眼,毕竟他们宇宙航行能力有限,很难赶来参与那一场战争。

  这已经进入了魔眼国度,参与了那一场战争的引力级魔眼,竟然还有一条漏网之鱼?

  纵然没有空间级魔眼灭绝人类文明一事,经历过了之前被魔眼感染、紫月文明一事,李青松心中也早已经下定了一旦遇到魔眼文明,只要有能力就必定要灭掉的决心。

  此刻知晓了空间级魔眼才是人类文明灭绝的直接凶手一事,李青松心中杀意更加浓郁。

  必要将这个引力级魔眼找出来,然后灭掉,才能算出得了心中那一口恶气!

  李青松立刻指使莫莫兰斯问道:“这个引力级的魔眼此刻在哪里?”

  “依据情报对等原则,这是我方此次通讯回答你方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方并不知道此刻这个引力级魔眼藏身于何处,因为当初那个战场太过混乱,我方也无法完全掌握发生在那里的变化。

  但我方知晓一些有关这个引力级魔眼的特征。

  该引力级魔眼的前身文明,自称为XXXX……”

  记录者文明回复过来的是一连串杂乱的音符,听在李青松的耳朵里,隐约有些像是“莫阿达会冲”之类。

  “就直接音译为‘灰虫’文明好了。灰虫与蛔虫同音,正好匹配魔眼这种寄生其余文明的恶心存在形式。”

  李青松心中立刻做出了决定,后续记录者文明发来的信息之中,便也直接将那个名字翻译成了灰虫二字。。

  “……在灰虫文明的文化之中,这个名字的含义大概是‘从温暖天堂之中成长起来的人’之类。

  在被魔眼感染之后,他们仍旧保留了灰虫这个名字,继承了原灰虫文明的文化和习俗。

  他们在飞船建造与审美之中也延续了哪些习俗,是以,他们习惯在各种飞船上大量使用C形线条,较为反感锐角,喜欢圆润……”

  从自己与魔眼打交道的经历来看,被魔眼感染之后,一个文明的生物们除了彻彻底底皈依、忠诚于魔眼之外,自身的文化习俗之类并不会发生变化。灰虫文明成为魔眼后仍旧延续以往的习俗倒也很合理。

  记录者文明的信息已经结束,且并未再回复李青松后续的提问。

  轻轻叹息一声,李青松将这些信息全都记了下来。

  结束了这次事情,莫莫兰斯恭敬离开,李青松的视线再度投向了浩瀚无垠的宇宙。

  对于记录者文明,李青松当然不会完全信任,并且有很深的戒心。

  但综合分析之后,他仍旧认为,这些记录者文明所提供的情报为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以这些情报作为决定后续行动的依据没有什么问题。

  那么……

  “灰虫文明是么……上穷碧落下黄泉,无论付出什么代价,耗费多少时间,我都一定会把你们找出来……”

  这一刻,李青松真正下定了决心。

  当然,决心下定了,真正的执行还需要斟酌思考一番。毕竟现阶段自己科技程度才仅仅只是引力级别而已,在银河系之中也只能算是个中级文明。

  短时间内再度飞速提升科技等级的希望也实在不大。

  一边与各种族智慧生命科学家们一道进行着科学研究,一边进行着资源采集任务,李青松一边默默的思考着。

  二十余年时间匆匆流逝,那些清洁溜溜的空天母舰再一次被众多物资占满,又一次到了起航的时候。

  只不过与上一次起航之时不同,这一次,李青松舰队之中,那种单艘可以承载100亿吨物资的空天母舰,数量从一万艘提升到了两万艘。

  通常情况下,李青松并不会让自己的舰队规模太大。

  毕竟飞船不是造出来就行,它还得操作,还得维护保养,还得日常运转,这些都是麻烦事情。

  一艘最长处约在20公里,宽度约在10公里,比居住型母星飞船还要大的巨型空天母舰,就算有元始AI配合,其操作、维护保养、日常运转就得用去李青松约一万名克隆体。

  换做普通智慧生命的话,就得要20万人以上。

  再说太空之中每隔不远就会有一个恒星系,除非特殊战略需求,否则也实在没有必要携带那么多物资。

  但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多出来的那一万艘巨型空天母舰,其上所携带的并不是物资,而是……探测器。

  经由李青松特意设计的,单颗质量约在100吨,具备较高的深空探测能力,且每一颗都单独配备了引力波通讯设备的特殊探测器。

  每一艘巨型空天母舰其上都携带了一亿颗探测器。一万艘,便是一万亿颗。

  李青松的舰队便带着这些探测器,再一次踏上了漫漫旅途。

  这一次远航李青松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飞到哪里算哪里。

  之所以离开恒星系再度开启远航,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出于隐蔽自身,避免在某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招致未知危险的缘故。反正就算在太空航行中,现阶段的科技发展也不会受到影响。

  至于另一部分原因,当然就是散布这些探测器了。

  以数米每二次方秒的速度快速加速着,这一支舰队很快便来到了距离主恒星1.2光年的地方,并顺利进入到了超光速曲率航行状态。

  这时候,除了主舰队之中的众多深空探测设备之外,那些探测器也开始被李青松逐一丢了出去。

  失去了主舰队维持,它们会脱离曲率空间,进入到正常的平直空间内。然后,它们内部装载的燃料会为它们向四面八方加速,一直加速到70%光速的速度为止。

  每过去一分钟,李青松的主舰队便会航行出约4800万公里的距离,对应的,便会释放出去大约2.5万颗探测器。

  就像是舰队在常规航行状态下会不可避免的向周边空间散逸自身分子云一般,这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就如同垃圾一般不断被李青松丢到周边空间中去,然后不断向着周边空间扩散。

  没错,李青松现在做的事情很简单。

  宇宙浩瀚,实在难以寻找灰虫文明的踪迹?

  那我就凭借我超强的工业实力,制造出足够数量的探测器,将它们全都丢到太空里去,让它们帮着我一同寻找!

  只要我散布出去的探测器数量够多,只要时间足够长,那,就算以我引力级别的科技,都未必不能将整个银河系全部搜索一遍!

  而这些探测器一旦探测到符合灰虫文明特征的舰队,立刻便会以引力波广播形式,向全宇宙广播仅有自己能破译的加密信息。

  借助引力波基本不会衰退的性质,哪怕发送引力波信号的探测器与自己分在银河系两端,自己也最终会有一天接到这些信息。

  无非就是信号传递速度有限,需要等而已,而我,等得起!

  我早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无论付出多少代价,耗费多少时间,我都要将你们灰虫文明找出来,获取情报之后,全部灭掉!

  当然,这些探测器也并不仅仅只承担着搜索灰虫文明的任务。其余的文明,无论级别,李青松也在一起搜索。

  一旦搜索到其余文明的踪迹,李青松便会尝试着接触,采取许诺好处之类的方案,让其余文明也帮自己注意灰虫文明的踪迹。

  这,便是李青松思考出来的,搜索灰虫文明的方案。

  虽然工程巨大,耗时注定漫长,但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李青松相信总会有一个结果出现。

  时间便在李青松的漫漫航行之中悄然流逝。

  一颗又一颗探测器飞走消失不见,一艘又一艘空天母舰从满载恢复到了空载状态。

  转眼间便是几十年过去,总数一万亿颗探测器全部被李青松甩到了星际空间里,而这200光年的漫长旅途也被李青松完全跨越。

  随意找了个恒星系停靠,完成了一系列的物资补充,且再度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探测器将那些空天母舰装满之后,李青松随之再度踏上了一路散播探测器的旅途。

  他就这样如此重复着,探测器放完了就造,造足够了再放,航行轨道也完全不固定,时而向着银心方向,时而偏离,时而远离,但大方向上始终遵循着扩大搜索面积的原则。

  上千年时间悄然流逝,被李青松散播到太空之中的探测器数量已经高达百万亿以上。

  但……不要说灰虫文明,便连随意一个低级文明都没有探测到。

  “这宇宙当真空旷啊……”

  李青松心中感叹着,再度踏上了继续散播探测器的旅途。

  匆匆间时间又流逝了百年。某一天,李青松终于接到了一条信息。

  某颗探测器在路过某个星系的时候,探查到了一丝细微的工业特征!

  这个消息让李青松精神一振。

  虽然从工业特征上来看,那只是一个低级文明,大约处于原始到电磁之间,哪怕只是最为基础的太空航行都还差得远,但总归也是一个实打实的文明。

  既然是文明,哪怕是低级文明,也有为自己提供助力的希望与潜力。

  因为自己这一番搜索注定要耗时长久,说不定十万年都未能有结果。而十万年的时间……足够一个原始文明发展到强核,乃至更高的阶段了。

  李青松随之下达命令,调转航向,向那个与自己已经有400多光年距离的遥远恒星系行去。

  2.7倍光速的航速之下,仅仅一百多年时间而已,李青松的舰队便出现在了距离主恒星1.5光年的地方。

  主舰队停泊在这里不动,一支由十几艘飞船组成的分舰队则开始向星系内部进发。

  这时候已经有更多的有关这个文明的情报汇总了过来,让李青松知道,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那个文明,科技程度大概处在冷兵器向热武器转变的阶段。

  他们已经造出了火药枪,但性能还很差,并未与冷兵器之中的弓弩类武器、投掷类武器拉开差距。

  “原以为这个文明就算科技再落后,也至少会是个电磁文明,至少也掌握了电力的初级应用了吧……

  没想到啊,竟然真的是个连电都不会用的原始文明。

  罢罢罢,原始便原始吧,只要有发展潜力就好。”

  两三年时间后,这一支仅由十几艘中小型飞船组成的舰队降临到了这颗星球环绕轨道上,释放出了大量的微型探测器,深入到了这个文明内部,搜索着有关这个文明的文字、文化、语言等一切信息。

  生活在这颗星球上的是一种多手类智慧生命,并且手臂数量是不固定的。在他们的文化之中,似乎手臂数量越多,地位便越高。

  担任一国高层的人,手臂数量普遍在四条以上。

  “手臂越多,对大脑的要求便越高,对应的智慧便越高,自身的战斗力、工作能力等也越强,这种手臂崇拜倒也算是合理。

  但现在你们文明已经脱离了更为原始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去打猎种植才能维生的状态啊,你们的生产力已经有了发展,出现了不亲自参与劳动的管理阶层,进行社会管理所需要的智慧可和打猎种植之时的智慧不同啊。

  手臂多的便能顺利爬上高层,手臂少的就只能困在底层,现在还以手臂多寡来判断智慧高低,有点刻舟求剑了吧……”

  李青松心中有点无语。不过回想起人类文明历史上也有依靠血统、种姓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评判一个人地位高低的历史,心中那一抹轻蔑便略有些尴尬的消失了。

  大家都是这样,大哥不笑二哥吧。

  强行拔高这个文明的科技程度,让他们跑步进入星际时代这种事情,李青松是不会做的。

  社会组织没发展到那个程度,强行拔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灾难。

  除非自己能长时间留在这里调教这个文明,但很显然李青松懒得耗费那么多心力。

  “那就给你们留下一点痕迹吧……”

  李青松淡淡想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最新章节,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