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之东,纪灵大营。
赵基远远观望对方营地,纪灵并非在田野之上建造营垒。
而是依托颖水两岸的乡邑分别建造两座大营,大营之间有木桥、浮桥相连。
颖水穿过纪灵大营向东南而去,会在项县与南下的鸿沟水汇合为一;鸿沟水往上就是袁术所在的陈县。
“纪灵给我来了个掎角之势,他与袁术彼此呼应,又是一个掎角之势。”
赵基下马,双手叉腰眺望五六里外的纪灵营地,目光凝视:“袁术这是要主守,他在等徐州战况。”
身边张郃、梁兴、韩猛、苟桓、朱灵等五部校尉也都下马,一同眺望纪灵营地,各自思索对策。
魏兴开口:“今攻其东营,我军将两面受敌。”
己方是从西北许都而来,驰道在颖水东北岸;所以只方便进攻纪灵的东营。
这并不好打,对方营垒全面板筑,营房也是板筑,三万多人耗时四个多月建造的军营,更像是一座城邑,以后这里完全有发展成新汝阳的可能性。
不过即便成为新城邑,也不能叫做汝阳。
哪有横跨颖水两岸,又叫做汝阳的道理?
而现在进攻其东营,西营袁军观望,随时可以救援。
东营袁军,只需要应对一个方向的进攻,可以维持稳定的防守情绪,战术应对也能中规中矩。
最为关键的就是这里距离陈县不远,袁术中军急行军抵达战场后,稍作休息就能恢复体力,并投入战斗。
也就是说,除非一口气打崩东营守军的士气,否则即便攻入营中陷入厮杀混战时,对方也能持续获得西岸的增援,更能获得袁术的驰援。
当袁术中军抵达,那进攻东营的己方军队,就要遭受夹击。
你进攻的越猛越不留余地,当袁术中军抵达时,那就越狼狈。
魏兴也能看明白的东西,其他五校尉也都能看明白。
纪灵在这里扎营,预想的敌人不仅仅是己方,是己方与吕布的联军。
纪灵做好了两面迎战的准备,袁术也有这种应对。
单凭己方三万人,强攻的话,几乎都有血亏的直觉、认知。
赵基没有询问,这些人也都不言语,独自构思着应对策略。
赵基皱眉:“如今的难点不是击破袁军,而是为徐州解围。”
“袁术的目的是拖住我军,他越想干什么,我就越不能让他心愿达成。”
赵基指着面前纪灵东营:“我不去攻,此营坚固又如何?”
魏兴就问:“是出精骑,急趋徐州,进袭刘勋?”
根据斥候来报,刘勋已经完成堰坝修筑,依旧在增固坝体,并未蓄水。
泗水也处于枯水期,若提前蓄水,如果近期中上游降雨充沛,就有可能冲毁刘勋的蓄水堰坝。
如果蓄水堰坝挡住洪水,那彭城与城中的关羽、守军就完了。
若真有夏秋之际的大洪水,会直接影响刘勋、张勋分别组织的两场水攻。
“疾驰数百里,我军还能有什么作为?”
赵基反问,看向一直沉默的甘宁:“兴霸初来,可有见解?”
甘宁一愣,转身拱手:“大司马,卑将以为当在许田之南组织军民建造堰坝,截断颖水。”
见赵基点头,甘宁就展臂指着远处纪灵东西两座营地说:“敌军营垒如似切开的瓜,外皮坚韧,而颖水贯穿其营,如刀切瓜一样,其切开处,并不坚固,少有敌台、戍台之类。”
甘宁见赵基认真思索,又说:“因此我军组织许都军民,尤其是许田屯田民,可以快速截断颖水。如此一来,我军迅猛出击,从中破开这瓜!”
感觉自己有些张扬,甘宁紧接着又说:“若战机不顺,也可蓄水进行水攻。”
“水攻之策可行。”
赵基继续说:“至于断水后,乘势突袭……我也想这么做,可大将军部伍还未参战,我军强攻,纵然能破敌,吏士伤亡也大,士气受损,不利于后续作战。”
无人站出来反驳,哪怕甘宁也清楚赵基麾下的军制。
折损太多的军队,会引发士兵的不满。
赵基麾下的军队与各处不同,别的地方军队折损了,随时都可以补充。
可这里的军队……虽然各部遭遇战时能承受更沉重的阵亡率,但全军整体阵亡率必须要低,不然撤军回去,会有各种麻烦。
作为回报,赵基不需要担心军队的士气与执行效率。
对于他们这些领兵的校尉来说,谁的提议导致军队集体受损较大,那基本上会被全军排挤。
赵基无意与吕布争功,在场之人也就没人敢督促、劝谏赵基发动强袭。
特殊的军制,让一些战术失去执行的可能性;同样的,也能让赵基的军队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战术。
例如穿插,其他人的军队可能就跑散了,可赵基麾下军队有几个人舍得丢弃军田年俸?
赵基说罢,见没人反驳或提建议,就看甘宁:“既然是兴霸提议水攻,组织军民筑堰一事,就交给兴霸。所缺物资,我会命颍川郡县配合兴霸。”
甘宁昂首,拱手:“卑将领命!”
赵基摆摆手,又对众人说:“在兴霸提议水攻之前,我是想在其东营之外扎营,修筑壕沟、壁垒围困其东营守军;待大将军部伍抵达,由大将军所部围困其西营。待全面合围,我率兵向东到陈县,向袁术邀战,他若坚守不出,我军围困陈县。”
赵基眯眼:“到时候,我要看看刘勋、张勋是要继续水淹徐州,还是要撤军回来救袁术。”
魏兴听了做笑:“陈县就在鸿沟近处,大司马可是要水淹陈县?”
“陈国吏民不忠于陈王,与袁术狼狈为奸,国贼袁术又在城中,能一举破贼,如何淹不得?”
赵基也是露笑,反问:“难道只准袁术水淹旁人,就不准旁人淹他?”
魏兴可见过陈县的繁华,不说城内,仅仅是城外近郊阡陌纵横、各里之间鸡犬相闻,人烟很是密集。
若真是水淹,仅仅陈县,十万男女就得被淹死。
雒都、许都乃至是安邑、晋阳,论人口密度经济繁华,跟陈县没法比。
魏兴想到陈县就此消亡残破,于心不忍,又感觉能水淹破敌的话,那己方能少死很多人。
于是,魏兴也就不言语,默许了水攻策略。
其他人相互看看,以陈县的位置来说……甚至不需要专门建造堰坝,等秋洪时掘开陈县附近的鸿沟上游堤坝,自能轻易将陈县城内、城外淹个七七八八。
见众人无异议,赵基就说:“既然诸君皆无异议,就先在许田之南建造堰坝,并等待大将军部伍抵达。以我对刘玄德的了解,徐州怎么也能坚守到秋后。我军还有两月时间,不管是破纪灵还是围袁术,此二事足以做成一件。”
“喏。”
众人拱手,赵基也就走向自己的马匹,摸了摸扎成辫子的马鬃,赵基翻身上马。
身边骑士纷纷上马,赵基遗憾感慨:“本以为接近纪灵营垒侦查,他会遣骑士驱逐我等,不曾想此人徒有猛将之名,却固守不出,实在可惜。”
魏兴纵马过来,回头瞥一眼下游纪灵军营:“袁术缺马,我只是可惜去年送给陈王的马群,白白落到了袁术手中,实在是可恨。”
魏兴说着也长叹一口气,袁术那里各类马匹不足三千,这能有什么用?
纪灵这里分到的就更少,派过来的骑士多了,若被一口气吃了,纪灵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派来的骑士少了,等于送命。
所以纪灵也没办法,只能装瞎,任由赵基这百余骑贴近侦查。
别说这次百余骑,之前十几骑规模的斥候什队侦查时,纪灵也是固营自守,不做理睬,仿佛自己从里面堵死了营门。
赵基还想在甘宁面前表现一下射术,也只能带着惋惜情绪,返回许都。
甘宁也是类似,只是返程路上心绪澎湃,观察着颖水两岸地形起伏变化,搜寻合适的筑堰河段。
赵基命令他在许田之南筑堰,就是要避免积蓄颖水时灌溉、淹没许田。
也不可能将破敌的希望寄托在水攻之上,目前也只是进行心理威慑,看纪灵怎么选。
是执意固守,加固两岸营地、墙垒,还是撤离躲避水攻。
再要么,就是纪灵派遣精锐部队,前来破坏水攻。
若是这样,也就达成了水攻的最初目的,那就是逼迫纪灵从坚固防御工事里出来作战。
就袁术军中那点可怜的马匹,纪灵敢派兵来破坏堰坝,那这支军队就别想回去了。
赵基远远观望对方营地,纪灵并非在田野之上建造营垒。
而是依托颖水两岸的乡邑分别建造两座大营,大营之间有木桥、浮桥相连。
颖水穿过纪灵大营向东南而去,会在项县与南下的鸿沟水汇合为一;鸿沟水往上就是袁术所在的陈县。
“纪灵给我来了个掎角之势,他与袁术彼此呼应,又是一个掎角之势。”
赵基下马,双手叉腰眺望五六里外的纪灵营地,目光凝视:“袁术这是要主守,他在等徐州战况。”
身边张郃、梁兴、韩猛、苟桓、朱灵等五部校尉也都下马,一同眺望纪灵营地,各自思索对策。
魏兴开口:“今攻其东营,我军将两面受敌。”
己方是从西北许都而来,驰道在颖水东北岸;所以只方便进攻纪灵的东营。
这并不好打,对方营垒全面板筑,营房也是板筑,三万多人耗时四个多月建造的军营,更像是一座城邑,以后这里完全有发展成新汝阳的可能性。
不过即便成为新城邑,也不能叫做汝阳。
哪有横跨颖水两岸,又叫做汝阳的道理?
而现在进攻其东营,西营袁军观望,随时可以救援。
东营袁军,只需要应对一个方向的进攻,可以维持稳定的防守情绪,战术应对也能中规中矩。
最为关键的就是这里距离陈县不远,袁术中军急行军抵达战场后,稍作休息就能恢复体力,并投入战斗。
也就是说,除非一口气打崩东营守军的士气,否则即便攻入营中陷入厮杀混战时,对方也能持续获得西岸的增援,更能获得袁术的驰援。
当袁术中军抵达,那进攻东营的己方军队,就要遭受夹击。
你进攻的越猛越不留余地,当袁术中军抵达时,那就越狼狈。
魏兴也能看明白的东西,其他五校尉也都能看明白。
纪灵在这里扎营,预想的敌人不仅仅是己方,是己方与吕布的联军。
纪灵做好了两面迎战的准备,袁术也有这种应对。
单凭己方三万人,强攻的话,几乎都有血亏的直觉、认知。
赵基没有询问,这些人也都不言语,独自构思着应对策略。
赵基皱眉:“如今的难点不是击破袁军,而是为徐州解围。”
“袁术的目的是拖住我军,他越想干什么,我就越不能让他心愿达成。”
赵基指着面前纪灵东营:“我不去攻,此营坚固又如何?”
魏兴就问:“是出精骑,急趋徐州,进袭刘勋?”
根据斥候来报,刘勋已经完成堰坝修筑,依旧在增固坝体,并未蓄水。
泗水也处于枯水期,若提前蓄水,如果近期中上游降雨充沛,就有可能冲毁刘勋的蓄水堰坝。
如果蓄水堰坝挡住洪水,那彭城与城中的关羽、守军就完了。
若真有夏秋之际的大洪水,会直接影响刘勋、张勋分别组织的两场水攻。
“疾驰数百里,我军还能有什么作为?”
赵基反问,看向一直沉默的甘宁:“兴霸初来,可有见解?”
甘宁一愣,转身拱手:“大司马,卑将以为当在许田之南组织军民建造堰坝,截断颖水。”
见赵基点头,甘宁就展臂指着远处纪灵东西两座营地说:“敌军营垒如似切开的瓜,外皮坚韧,而颖水贯穿其营,如刀切瓜一样,其切开处,并不坚固,少有敌台、戍台之类。”
甘宁见赵基认真思索,又说:“因此我军组织许都军民,尤其是许田屯田民,可以快速截断颖水。如此一来,我军迅猛出击,从中破开这瓜!”
感觉自己有些张扬,甘宁紧接着又说:“若战机不顺,也可蓄水进行水攻。”
“水攻之策可行。”
赵基继续说:“至于断水后,乘势突袭……我也想这么做,可大将军部伍还未参战,我军强攻,纵然能破敌,吏士伤亡也大,士气受损,不利于后续作战。”
无人站出来反驳,哪怕甘宁也清楚赵基麾下的军制。
折损太多的军队,会引发士兵的不满。
赵基麾下的军队与各处不同,别的地方军队折损了,随时都可以补充。
可这里的军队……虽然各部遭遇战时能承受更沉重的阵亡率,但全军整体阵亡率必须要低,不然撤军回去,会有各种麻烦。
作为回报,赵基不需要担心军队的士气与执行效率。
对于他们这些领兵的校尉来说,谁的提议导致军队集体受损较大,那基本上会被全军排挤。
赵基无意与吕布争功,在场之人也就没人敢督促、劝谏赵基发动强袭。
特殊的军制,让一些战术失去执行的可能性;同样的,也能让赵基的军队可以执行一些特殊的战术。
例如穿插,其他人的军队可能就跑散了,可赵基麾下军队有几个人舍得丢弃军田年俸?
赵基说罢,见没人反驳或提建议,就看甘宁:“既然是兴霸提议水攻,组织军民筑堰一事,就交给兴霸。所缺物资,我会命颍川郡县配合兴霸。”
甘宁昂首,拱手:“卑将领命!”
赵基摆摆手,又对众人说:“在兴霸提议水攻之前,我是想在其东营之外扎营,修筑壕沟、壁垒围困其东营守军;待大将军部伍抵达,由大将军所部围困其西营。待全面合围,我率兵向东到陈县,向袁术邀战,他若坚守不出,我军围困陈县。”
赵基眯眼:“到时候,我要看看刘勋、张勋是要继续水淹徐州,还是要撤军回来救袁术。”
魏兴听了做笑:“陈县就在鸿沟近处,大司马可是要水淹陈县?”
“陈国吏民不忠于陈王,与袁术狼狈为奸,国贼袁术又在城中,能一举破贼,如何淹不得?”
赵基也是露笑,反问:“难道只准袁术水淹旁人,就不准旁人淹他?”
魏兴可见过陈县的繁华,不说城内,仅仅是城外近郊阡陌纵横、各里之间鸡犬相闻,人烟很是密集。
若真是水淹,仅仅陈县,十万男女就得被淹死。
雒都、许都乃至是安邑、晋阳,论人口密度经济繁华,跟陈县没法比。
魏兴想到陈县就此消亡残破,于心不忍,又感觉能水淹破敌的话,那己方能少死很多人。
于是,魏兴也就不言语,默许了水攻策略。
其他人相互看看,以陈县的位置来说……甚至不需要专门建造堰坝,等秋洪时掘开陈县附近的鸿沟上游堤坝,自能轻易将陈县城内、城外淹个七七八八。
见众人无异议,赵基就说:“既然诸君皆无异议,就先在许田之南建造堰坝,并等待大将军部伍抵达。以我对刘玄德的了解,徐州怎么也能坚守到秋后。我军还有两月时间,不管是破纪灵还是围袁术,此二事足以做成一件。”
“喏。”
众人拱手,赵基也就走向自己的马匹,摸了摸扎成辫子的马鬃,赵基翻身上马。
身边骑士纷纷上马,赵基遗憾感慨:“本以为接近纪灵营垒侦查,他会遣骑士驱逐我等,不曾想此人徒有猛将之名,却固守不出,实在可惜。”
魏兴纵马过来,回头瞥一眼下游纪灵军营:“袁术缺马,我只是可惜去年送给陈王的马群,白白落到了袁术手中,实在是可恨。”
魏兴说着也长叹一口气,袁术那里各类马匹不足三千,这能有什么用?
纪灵这里分到的就更少,派过来的骑士多了,若被一口气吃了,纪灵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损失。
派来的骑士少了,等于送命。
所以纪灵也没办法,只能装瞎,任由赵基这百余骑贴近侦查。
别说这次百余骑,之前十几骑规模的斥候什队侦查时,纪灵也是固营自守,不做理睬,仿佛自己从里面堵死了营门。
赵基还想在甘宁面前表现一下射术,也只能带着惋惜情绪,返回许都。
甘宁也是类似,只是返程路上心绪澎湃,观察着颖水两岸地形起伏变化,搜寻合适的筑堰河段。
赵基命令他在许田之南筑堰,就是要避免积蓄颖水时灌溉、淹没许田。
也不可能将破敌的希望寄托在水攻之上,目前也只是进行心理威慑,看纪灵怎么选。
是执意固守,加固两岸营地、墙垒,还是撤离躲避水攻。
再要么,就是纪灵派遣精锐部队,前来破坏水攻。
若是这样,也就达成了水攻的最初目的,那就是逼迫纪灵从坚固防御工事里出来作战。
就袁术军中那点可怜的马匹,纪灵敢派兵来破坏堰坝,那这支军队就别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