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453章 以身做饵

小说:虎贲郎 作者:中更 更新时间:2025-06-12 07:47:4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天色渐亮,赵基的斥候再次取得优势,还是决定性优势。

  越来越多的信息汇聚赵基大营,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

  昨夜夏侯渊奔袭之际,曹昂也督率步兵跟上,轻装而进,两万余人目前挤在了燕县城邑内,与自己相隔不足三十里。

  就昨夜曹昂的急行军方式,也无法携带多少粮食补给,可能军械都没有替换的。

  也就是说,现在曹昂自陷绝地,反向邀战。

  晨间小睡之后,赵基又登上瞭望塔,各处营地正在组织俘虏搬运尸体,打扫战场,收集一切有用的物资。

  少数被俘的曹军伤兵,也都转移给军医队的学徒进行练手。

  赵基左右观察,见营中士气稳定,这才返回大帐。

  大帐内,张纮侧卧在边上小憩补觉,赵戬整理各营上报的功勋、伤亡与缴获军书。

  赵基来到沙盘前,问沉默注视沙盘的李应:“你觉得昨夜战事如何?”

  “仆以为曹军达成了目的。”

  李应又干咳两声,才说:“此前曹昂退守濮阳,汇合曹操余部,人口不下十万。我军看似强锐实乃久战之兵,贼众惊慌不定却也是哀兵。如若举兵赴濮阳,不能速破濮阳,则袁绍之援兵相继不绝。待我军锐气丧失,贼军又怎么肯放任我军从容撤离?这也是大司马敛众不动,先使百姓撤离之先见之明也。”

  “如你所言,我不喜欢攻坚,也不想在袁绍睡榻之侧攻坚。”

  赵基垂目看着沙盘上的邺城,袁绍从邺城出兵到濮阳,前锋最快三天就能到。

  甚至北岸黎阳驻守的袁军,随时可以策应濮阳的曹军。

  这也是为什么调赵云去守荥阳、敖仓的原因,赵基就担心袁绍调兵潜行,突然渡河袭夺荥阳,断自己归路。

  丰富的道路网,肯定不会让自己处于绝境,可迂回绕路的话,又会与吕布贴近,增加不确定性。

  车辆是损耗品,越是绕路,军资损耗大,军队也更疲倦,对士气打击也大。

  所以宁愿正面战场上的优势少一些,也要把赵云钉在荥阳。

  赵基是真不想攻坚,也不想让攻坚这个难题压垮曹军,为了激起对方的决战勇气,赵基接连放弃了白马、燕县。

  曹昂竟然以身做饵率军入燕县……也不对,袁绍不在乎曹昂生死与否,他在乎的是曹昂带到燕县的两万余中原百战老兵!

  这支轻装急行军的两万大军,乐观估计七天内就会饿肚子。

  袁绍救还是不救?

  自己,打还是不打?

  曹昂在赌,赌自己来打,还打不下。

  只要赌赢了,曹昂就是青年一辈中与自己并驾齐驱的后起之秀,也不会逊色孙策多少。

  可自己不去打,那曹昂依旧赢了,只是小赢。

  名望这种东西,历来都是按比例分配的,不存在同时代人物无限增长的说法。

  哪怕跨时代纵向比拼名望,也是一样的。

  奔袭夜战,仅有的骑军几乎被打光了,曹昂已经很对得起曹操了,他真的尽力了,已经没人能指责曹昂什么。

  能见势不对,率大部人马进据燕县固守,这已经是极好的表现了。

  现在形势变化,又变成了攻坚战的变种,变成了一场救援竞赛。

  恐怕现在曹昂的信使已经渡河,正往二百里外的邺城疾驰。

  大概中午的时候,袁绍就要面对这个同样为难、棘手的抉择。

  袁绍中规中矩的反应,无非就是两手准备,先遣使来讨个面子,同时动员军队,贴近黄河北岸,伺机军事解救曹昂这两万余人。

  还有吕布,不久前就翻脸过一次,为了吃掉这两万人,吕布翻脸的顾虑会更小!

  吕布收编其他军队,还存在一个运用的问题;可如果是收编的贼军,自能大刀阔斧的整编,进行高强度的渗透:这种强势整编,是不会引发其他将校忌惮、猜疑的。

  所以吃贼军,最能壮大主帅的本钱。

  就如曹操吃青州兵,立刻就摇摆起来,连边让的批评言论都容不下,说杀就杀,摆明了想要专横治理兖州,不再尊重其他人的意见。

  自己也是一样的,吃再多河东、太原籍贯的军队,都有各种忌讳。

  反倒是匈奴,直接壮大了自己的本钱,才让自己压制了虎贲伙伴、河东豪帅与各种降将。

  别看降将这个名声不好听,这是次级加盟伙伴。

  与降将比起来,虎贲伙伴、河东豪帅就是元老级加盟伙伴。

  吕布哪怕有鹰扬新军,本质上来说鹰扬新军的领军校尉,各级营督,出身吕布的旧部,考究其本质,就相当于自己与虎贲郎的关系一样。

  所以吕布现在很缺一支‘外籍军团’,可曹军显然不如匈奴人、青州兵好用,匈奴人在朝野中缺乏认同,没有政治号召力;青州兵是太平道余孽,更不可能有朝野层次的政治号召力。

  这两者都是纯粹的武装力量,其实被董卓扶植,险些壮大自成一族的秦胡,也是类似的性质。

  有时候就是这样,外虏比所谓的自己人更可靠。

  即便曹军存有隐患,但短期内若投到吕布麾下,依旧能增加吕布的专断,让他能更从容的压制内部。

  张辽的出走,本质上就是吕布压的太狠了,没法满足张辽的期望。

  如果吕布当初同意高顺、张辽,让其中某个人或安排两个人一起攻伐刘表,那张辽肯定不会跟自己走。

  吕布占了刺杀董卓、扬名立世的巨大便利,自然会时刻防备麾下再出现一个类似的武装领袖。

  哪怕这个人是张辽、高顺、魏越、张杨……都不行,除非是他亲儿子。

  赵基思索着这些影响袁绍、吕布决策的关键因素,嘴上却感慨:“曹操、曹昂父子之情之淡漠,令人唏嘘啊。”

  李应闻言也跟着嘲讽:“正所谓有其父自有其子,想来曹氏门风如此。阉竖遗丑之族,也分属常理之中。”

  赵基呵呵笑了笑,盯着沙盘地图:“既然曹昂想赌,我也就陪他赌。我要看看,袁本初敢不敢渡河南下!”

  更要看看,吕布敢不敢再次率兵北上!

  政治上的矛盾无法调解,只能通过军事碰撞来决个高下。

  以赵基现在来看,所谓的政治矛盾,最基本的是生存矛盾,其次是发展矛盾,然后是分配矛盾。

  究其本质,依旧是生存矛盾!

  曹昂……正准确来说这应该是程昱的谋划,也有可能有荀彧、郭嘉的参与。

  曹军都摆出了这么好的姿势,基本上谁来解救他们,谁就是他们的主人。

  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也是内外公认的事情。

  容不得袁绍、吕布不动心,谁拿到曹军的效忠,立刻就有本钱改造自身势力,使自身更加的……战国化。

  如果自己没拿到匈奴人,凭什么在治下乱搞,独掌分配大权?

  正是因为其他人搞不定匈奴人,迫于生存,才会屈服、退让。

  不然真以为虎贲伙伴、河东豪帅们那么深明大义,肯约束住手?

  三省制度只能给皇帝、公卿百官画个来日夺权的大饼,靠这个是糊弄不了合作伙伴的。

  只有匈奴的刀子,以及切身、紧迫的利害关系,才能让合作伙伴屈身守节。

  而孙策一开始,走的就是战国化路线。

  刘备这里层层伪装,以匡扶汉室理想为号召,世道越乱,刘备这里战国化的程度会自发提高。

  当越来越多人的人对帝室不抱希望时,就会支持刘备,追随刘备,以战国化的视角来处理事情。

  赵基、李应闲聊之际,张纮也不好再假寐,依旧睡意困倦,强撑着起来。

  他来到沙盘,看了沙盘上呈现的信息变化,就问:“大司马,可要召张文远、甘兴霸二将?”

  “不了,用人不疑。我既然授命他们,让他们自行发挥即可。”

  赵基看着沙盘:“骑军向延津挪动,我要堵死袁绍渡河的机会。”

  五千骑兵安置在延津,袁绍能干什么?

  想要渡河,要么偷袭敖仓,击垮赵云占据荥阳后,才能从上游渡河。

  要么从濮阳津渡河,全军从下游濮阳登陆南岸。

  渡河不算很难,难的是战况不利,怎么全身而退。

  甚至不需要调动骑兵,现在的曹军已经被钉死了,只要敢主动撤离,那必然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溃。

  上次在陈留大溃,自己距离四百里,拿他们没办法,又要顾虑皇帝的看法。

  现在相距三十里,曹军再退,等于寻死!

  曹操最精华的遗产就在这里,不打一场,也对不起曹操的努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虎贲郎,虎贲郎最新章节,虎贲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