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号,花旗银行那边,再次传来一个好消息。

  他们再次与一家投资公司顺利结束谈判,拿下对方1.66%的丰田汽车股分。

  至此,林浩然掌控的丰田汽车股份,已经超过10%,达到10.11%。

  同时,按照丰田汽车所披露的股东信息,这个股份比例,已经正式成为丰田汽车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距离第二大股东,仅剩0.38%的比例。

  而花旗银行,也完成了他们的最低收购比例。

  由于花旗银行都是秘密与这些基金公司或者投资公司进行谈判,即便已经有人知道花旗银行如今在增持丰田汽车股份,也不清楚他已经持有多少股份了。

  再加上花旗银行以往的投资惯例,所以即便如今增持的股份已经超过10%,也没人知道。

  而且,花旗银行没有进入丰田汽车董事会,所以根本无须对外公布自己的持股信息。

  正常情况下,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为了争取最大利益化,股东都会主动披露。

  可是,如今林浩然才是这背后真正的持股者,而他也没打算公布,因此自然也没有人知道,丰田汽车的股份变动,居然如此之大。

  时间,很快来到了竞拍的那一天。

  林浩然下午到达置地大厦,便坐在公司,一直等待霍健宁的消息。

  涉及到一千多亿日元的交易,以及涉及到置地集团在日本未来重要布局,因此,哪怕林浩然再不管事,也对此事非常重视。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直到下午快五点钟,霍健宁终于匆匆忙忙地赶回来。

  此刻,霍健宁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不用霍健宁开口,林浩然便已经猜测到,一定是有好消息了。

  不出意外,长和不动产公司,被他们拿下了。

  果然,霍健宁一踏入林浩然的办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向林浩然汇报:“老板,竞拍过程比我们预想的要顺利许多。尽管有7家公司参与竞标,但他们最终给出的价格并不高昂。

  这些参加竞拍的财团或者公司似乎都抱着捡便宜的心态,而真正有意收购长和不动产公司的企业,竟无一家。

  因此,我们的成交价最终锁定在1298亿日元,之后再无其他企业与我们竞价,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了大约13个百分点!

  从今天起,日本本土的房地产企业长和不动产公司,将正式并入置地集团,且仅是资产方面的合并,其负债与我们无关!”

  此刻,霍健宁的语气,显得十分激动。

  拿下长和不动产公司的资产,置地集团便不再是那家在日本只有四块地皮的房产企业了,而是一家拥有多个在建地产项目的日本房地产大企业。

  更为关键的是,长和不动产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也将成为置地集团的一员。

  除了少数员工选择跳槽外,大部分员工目前正等待政府的妥善安置。

  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而长和不动产公司拥有数千名员工,涵盖继承建筑工人以及土建工程师、机构工程师、水电工程师、绿化工程师等等多个岗位的员工,人力构造非常完善。

  许多人即便离职,也难以迅速找到满意的新工作。

  这无疑为置地集团带来了便利,对置地集团而言,这是一份宝贵的人力资源,将对其发展大有裨益。

  毕竟,在日本,置地集团的地产业务尚缺乏深厚的基础。

  若要寻求发展,人力资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重新全面招聘不仅费时费力,难度也相当大。

  而今,直接继承了大型地产企业长和不动产的大部分人力资源,无疑为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节省了大量精力。

  长和不动产公司的员工结构相当完备,这意味着置地集团在收购这家公司后,可以无缝衔接地继续其运营。

  “做得好,果然没让我失望!”林浩然听了之后,也非常开心。

  这一千多亿日元的地产项目,等经济泡沫来临,不敢想象能够给他带来多少倍的回报率。

  当天傍晚,离开置地大厦之后,林浩然便回到了家中。

  走进五楼的书房,林浩然从一个保险柜里,拿出了一个小本子。

  这个小本子里面,有他对置地集团接下来十年的规划!

  也是他在请教了一些专业金融人士之后,逐渐完善的计划。

  林浩然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这是他的秘密,哪怕是山田惠子,都不清楚此事。

  而霍健宁,也只知道他初步阶段的计划,至于后续的计划,等到了时机,林浩然会继续跟他说。

  毕竟作为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掌门人,霍健宁不可能什么都不给他知道,置地集团还得靠他去发展呢。

  刚开始,霍健宁提出过反对。

  这样的计划,风险太大了,作为一名会计出身的霍健宁,很清楚如果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这么去发展,万一遇到资金链断裂,会发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不过,最终林浩然还是说服了霍健宁,而霍健宁也选择了相信这位对他而言属于恩人的老板。

  这个布局,简单而言,一共分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蓄势布局。

  第二阶段:泡沫狂欢。

  第三阶段:胜利大逃亡!

  他要学习前世李加诚、某皮带等大佬的办法,学习他们好的点子,弃掉不好的地方。

  在地产平淡期甚至是危机期的时候,地皮、楼盘紧紧地拿在手中。

  等房价大涨之后,再将这些资产逐一抛出,从而实现资本的巨大增值。

  耐心与远见是地产投资中的关键,既然知道日本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经济泡沫,房地产会野蛮暴涨,他自然不会现在就建好楼抛售了。

  因此,在经济泡沫之前,林浩然都没有打算抛售房产,而是以租待售!

  当然了,这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这期间只有投入,资金回笼速度过慢,仅仅依靠收租,想要大赚是不可能的。

  放到其它公司,根本不敢这么做,毕竟拥有的资金流再强,也不敢肯定什么时候会房价大涨。

  可林浩然不一样,他非常清楚,日本的经济泡沫期是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达到顶峰,到90年代初期,这个泡沫开始破裂。

  而如今,已经是1981年了,距离经济泡沫的开端不过剩下四年时间罢了,许多地产项目,兴建都需要三四年时间。

  所以,这个时间对林浩然而言,并不算长。

  他只需要耐心地继续扩大公司在日本的地产规模。

  当然了,仅仅依靠自己的资金,显然肯定是很难发展得更快的,为此,他已经制定了一个周祥的计划。

  1981年到1985年,处于蓄势布局阶段!

  在这期间,大量囤积地皮!

  如今,东京的商业地价平均只有50万日元每平方米而已,可到了1990年的时候,这个峰值会达到恐怖的3650万日元/平方,所以,在泡沫来临前,他需要囤积大量的地皮,至于开发?慢慢来!

  而资金这块,如果仅仅依靠他的资金去投资,显然太慢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与银行合作,通过土地转贷的模式,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借款,然后购买新土地,再抵押的循环,实现资产规模3年内扩大比他自身投资5-8倍的规模。

  比如,原本他在日本地产业可能只投资了一万亿日元,可经过这样的操作之后,他的资金可能会达到五万亿日元甚至更多的规模。

  这一切,需要与日本有关政商界进行合作,政界,比如赞助自民党的建设族议员,提前获知《首都改造计划》《综合保养地域整备法》等政策动向。

  这样,他便能够清楚东京的城市发展走向,从而买入最适合的地皮,获取最高的利益。

  而商界,自然是与银行打好关系,比如花旗银行,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与本土的住友信托、日本兴业银行等建立主银行关系,争取土地评估价上浮20%甚至更多的特色授信。

  这样一来,他的资金问题,便不再是问题了。

  想要快速扩张,仅仅依靠自己的资金,肯定是不可能的。

  得学习佳宁集团、某大集团等的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不择手段地扩张!

  当然了,他与佳宁集团这种不一样,他不担心自己会资金链断裂,香江那边的资产,是他最大的底气。

  只要熬到泡沫期,这一切便都不是事儿了。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1985年到1989年,属于泡沫期的狂欢!

  这个阶段,他要利用资本来运作,让日本分公司这边,吸纳更多的资金,同时,开始利用日本的资金逐渐进行跨国资本套利,比如收购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等!

  第三个阶段,胜利大逃亡!

  最终,在泡沫结束之前,开始进行资产出清,比如将手中的地产资产逐步转让,换取大量的资金,从而实现套现。

  有些难以出手的产业,就利用其它办法,比如携带资产注资孙正义的软银集团。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布局,林浩然打算在日本起码要赚几十倍的回报率。

  至于最终能够从日本套现多少并且顺利逃离,他如今自然也算不出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