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皇后大道中,汇沣银行总部大厦,董事会主席办公室。
此刻,沈弼听完手下的汇报之后,情不自禁地皱起了眉头。
他原以为,在面对汇沣银行的疯狂打压之后,林浩然会迅速开始反击。
按道理,此刻林浩然要做的,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东亚银行的客户不断流失,而是应该稳住客户的信心,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局势。
至少,东亚银行也得做出一些强硬的姿态来回应汇沣银行的攻势,给市场和客户传递出一种不会轻易认输的信号才对。
然而,手下汇报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林浩然那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东亚银行依旧按部就班地运营着,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没有紧急召开的客户说明会,更没有对汇沣银行发起任何形式的反击。
反而在这关键的时候,居然主动将李富书等人退出东亚银行的事情广而告之。
这不是相当于给东亚银行本就动荡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让外界对东亚银行的未来更加看衰吗?
沈弼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困惑与不解。
李富书等人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们在金融圈里颇具影响力,与不少大客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家,更是东亚银行的创始家族,且创立至今,也一直是执掌家族,对东亚银行的统治是非常稳固且深远的。
要不然林浩然的强势入主,估计东亚银行的控股权会一直掌控在李家手中。
“这林浩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沈弼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汇沣银行作为香江金融界的绝对统治者,拥有着非常强大的情报部门。
所以,关于东亚银行今天以来所发生的一切,他都感到有些奇怪。
“约翰先生,置地集团等林浩然旗下的公司,还没有与我们汇沣银行对接关于资金转移的事情吗?”沈弼问起负责资金管理的董事会副主席包约翰。
“完全没有,至今都没有任何公司与我们商讨此事!”包约翰摇头说道。
从林浩然入主东亚银行开始,他们早已经做好了林浩然旗下各公司的资金业务被转移的准备。
对于此事,他们也没打算捣乱,而是打算配合。
虽然一旦转移,汇沣银行的确是损失惨重,但是在这种情况,一旦他们以各种理由去阻挠,反倒会落下把柄,让外界诟病汇沣银行气量狭小、仗势欺人,影响银行声誉。
汇沣银行为何能成为香江的金融界霸主?
靠的,就是他们一百多年以来打下来的良好口碑!
所以,此事对汇沣银行而言,长痛不如短痛,还不如大大方方接受,维持住那来之不易的声誉,后续再从其他业务板块把损失补回来。
可如今林浩然旗下公司毫无资金转移迹象,这平静表象下似有暗流涌动,让沈弼心底的不安愈发浓重。
沈弼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着林浩然的所作所为,目的是什么。
“约翰先生,你说林浩然这毫无动静,会不会是在憋什么大招?李富书等人退出,他不仅不藏着掖着,反而主动大肆宣扬,这背后肯定有我们还没看透的深意!
如今,东亚银行的股价,已经跌了好几倍了,客户们已经彻底对东亚银行丧失了信心,这种情况,只会加剧挤兑潮的发生,可他却依旧稳坐钓鱼台,甚至也没有出面的打算,难道他真有底牌能化解这场危机?”沈弼停下脚步,目光看向自己的老搭档。
东亚银行的一切表现,看似对汇沣银行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东亚银行再这么发展下去,不出一个月,怕是就要被市场彻底边缘化,沦为香江金融界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
对于东亚银行,沈弼没有想过它们发生挤兑潮之后,如同恒生银行那般被汇沣银行收购。
因为林浩然的资金实力有多雄厚,他是知道的。
拯救一家东亚银行,对林浩然而言,难度并不大。
他这么做,不过就是为了让东亚银行丧失掉整个香江的客户罢了。
这样一来,东亚银行的口碑便会一落千丈,即便日后林浩然投入大量资金将其救活,想要重新赢回客户的心,恢复往日的声誉,也将是难如登天。
而汇沣银行,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彻底坐稳香江金融界霸主的宝座,将潜在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然而,林浩然如今这看似自暴自弃的举动,却让沈弼隐隐觉得,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因为,他从来没有小看过林浩然。
小看一位已经成为公认的香江首富?
他还不至于如此胡涂。
“沈弼先生,我不清楚林浩然到底在谋划什么,但是既然他眼睁睁地看着东亚银行一步步走向深渊却无动于衷,我们不妨再添一把火,彻底加速这个过程。”包约翰目光中透着一丝狠厉。
“噢?约翰先生,快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沈弼来了兴致。
如今,他觉得自己该出的招数都已经出了,比如逼迫客户二选一,再比如把李佩才家族这个东亚银行的灵魂抽取出来,还有就是散布谣言,让东亚银行的客户们恐慌起来,从而导致东亚银行出现挤兑潮。
如今,这些策略都进展顺利,一切都在按照他们的计划推进。
可林浩然那毫无反应的姿态,就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泛起几圈涟漪便没了动静,让他心里实在没底。
包约翰此时提出新办法,他自然想要听听。
“我的想法很简单,沈弼先生您应该还记得怡和洋行旗下的怡和证券公司吧?当初怡和证券公司是如何从一家市值十几亿港元的上市企业,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却是破产倒闭的?”包约翰笑着说道。
听到包约翰的话,沈弼眼睛一亮。
他自然清楚,怡和证券公司是如何倒闭的。
怡和洋行准备将怡和证券公司卖掉,这个把柄被林浩然抓住了,于是利用舆论,让怡和证券公司的股民以及客户都逐渐对怡和证券公司的未来产生担忧。
于是,怡和证券公司的股价便大跌,不少客户开始流失。
这个时候,林浩然操纵置地集团旗下的银河证券公司,开始对怡和证券公司挖人,把许多怡和证券公司的中流砥柱都挖了过去。
最终的结果就是,怡和证券公司全盘崩塌,怡和洋行都对它的破产无力回天。
就这样,一家市值原本超过15亿港元的上市大企业,最终却是只能宣布破产了。
沈弼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也效仿林浩然当初对付怡和证券公司的手段,对东亚银行来一场釜底抽薪?从人才和客户两方面同时下手,彻底打乱东亚银行的阵脚?”
包约翰用力地点点头,眼中显露着疯狂:“如今,东亚银行的客户,在我们的逼迫下,许多人都在排队取现,根据我们各大分行反馈的消息,中午开始,我们汇沣银行的存款业务变多了,显然,这些新的存款业务,便是从东亚银行那边转移过来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东亚银行,急需大量的人手去处理业务,尤其是应对挤兑潮以及安抚那些摇摆不定的客户。
其实,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东亚银行的客户,就连东亚银行的员工们,何尝不也在担忧他们自己的未来?而这也正是我们挖走他们人才的绝佳时机。
只要我们把东亚银行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员工挖过来,他们就会陷入人手短缺、业务混乱的困境,根本无力应对这场危机。
到时候,东亚银行便会直接加快崩盘的速度,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以及市场地位,都会如大厦倾颓般迅速瓦解。
而我们汇沣银行,便能稳稳地坐收渔利,彻底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到那个时候,林浩然即便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将东亚银行拯救回来。”
包约翰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东亚银行轰然倒下的场景。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想大规模挖人,所需要的时间可不短,特别是这种需要暗中挖人的行动,稍有不慎就可能走漏风声。
一旦被林浩然察觉,他必定会有所防备,甚至可能反将我们一军,而且,挖人的成本也不容小觑,要吸引东亚银行的优秀员工跳槽,我们得开出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条件,这对我们银行的财务支出也是不小的压力。”
沈弼微微皱眉,冷静地分析着可能面临的问题。
尽管内心对包约翰的提议颇为心动,但理智还是让他先权衡利弊。
一旦置地集团、港灯集团等公司将储存在汇沣银行的资金抽离,那么汇沣银行将面临资金链的巨大压力。
要知道,置地集团等公司在汇沣银行储存的资金,可是高达将近两百亿港元。
面对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哪怕是汇沣银行,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刻,沈弼听完手下的汇报之后,情不自禁地皱起了眉头。
他原以为,在面对汇沣银行的疯狂打压之后,林浩然会迅速开始反击。
按道理,此刻林浩然要做的,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东亚银行的客户不断流失,而是应该稳住客户的信心,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局势。
至少,东亚银行也得做出一些强硬的姿态来回应汇沣银行的攻势,给市场和客户传递出一种不会轻易认输的信号才对。
然而,手下汇报的情况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林浩然那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东亚银行依旧按部就班地运营着,没有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没有紧急召开的客户说明会,更没有对汇沣银行发起任何形式的反击。
反而在这关键的时候,居然主动将李富书等人退出东亚银行的事情广而告之。
这不是相当于给东亚银行本就动荡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让外界对东亚银行的未来更加看衰吗?
沈弼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困惑与不解。
李富书等人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们在金融圈里颇具影响力,与不少大客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家,更是东亚银行的创始家族,且创立至今,也一直是执掌家族,对东亚银行的统治是非常稳固且深远的。
要不然林浩然的强势入主,估计东亚银行的控股权会一直掌控在李家手中。
“这林浩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沈弼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汇沣银行作为香江金融界的绝对统治者,拥有着非常强大的情报部门。
所以,关于东亚银行今天以来所发生的一切,他都感到有些奇怪。
“约翰先生,置地集团等林浩然旗下的公司,还没有与我们汇沣银行对接关于资金转移的事情吗?”沈弼问起负责资金管理的董事会副主席包约翰。
“完全没有,至今都没有任何公司与我们商讨此事!”包约翰摇头说道。
从林浩然入主东亚银行开始,他们早已经做好了林浩然旗下各公司的资金业务被转移的准备。
对于此事,他们也没打算捣乱,而是打算配合。
虽然一旦转移,汇沣银行的确是损失惨重,但是在这种情况,一旦他们以各种理由去阻挠,反倒会落下把柄,让外界诟病汇沣银行气量狭小、仗势欺人,影响银行声誉。
汇沣银行为何能成为香江的金融界霸主?
靠的,就是他们一百多年以来打下来的良好口碑!
所以,此事对汇沣银行而言,长痛不如短痛,还不如大大方方接受,维持住那来之不易的声誉,后续再从其他业务板块把损失补回来。
可如今林浩然旗下公司毫无资金转移迹象,这平静表象下似有暗流涌动,让沈弼心底的不安愈发浓重。
沈弼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着林浩然的所作所为,目的是什么。
“约翰先生,你说林浩然这毫无动静,会不会是在憋什么大招?李富书等人退出,他不仅不藏着掖着,反而主动大肆宣扬,这背后肯定有我们还没看透的深意!
如今,东亚银行的股价,已经跌了好几倍了,客户们已经彻底对东亚银行丧失了信心,这种情况,只会加剧挤兑潮的发生,可他却依旧稳坐钓鱼台,甚至也没有出面的打算,难道他真有底牌能化解这场危机?”沈弼停下脚步,目光看向自己的老搭档。
东亚银行的一切表现,看似对汇沣银行而言,都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东亚银行再这么发展下去,不出一个月,怕是就要被市场彻底边缘化,沦为香江金融界一个无足轻重的存在。
对于东亚银行,沈弼没有想过它们发生挤兑潮之后,如同恒生银行那般被汇沣银行收购。
因为林浩然的资金实力有多雄厚,他是知道的。
拯救一家东亚银行,对林浩然而言,难度并不大。
他这么做,不过就是为了让东亚银行丧失掉整个香江的客户罢了。
这样一来,东亚银行的口碑便会一落千丈,即便日后林浩然投入大量资金将其救活,想要重新赢回客户的心,恢复往日的声誉,也将是难如登天。
而汇沣银行,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彻底坐稳香江金融界霸主的宝座,将潜在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然而,林浩然如今这看似自暴自弃的举动,却让沈弼隐隐觉得,事情远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因为,他从来没有小看过林浩然。
小看一位已经成为公认的香江首富?
他还不至于如此胡涂。
“沈弼先生,我不清楚林浩然到底在谋划什么,但是既然他眼睁睁地看着东亚银行一步步走向深渊却无动于衷,我们不妨再添一把火,彻底加速这个过程。”包约翰目光中透着一丝狠厉。
“噢?约翰先生,快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沈弼来了兴致。
如今,他觉得自己该出的招数都已经出了,比如逼迫客户二选一,再比如把李佩才家族这个东亚银行的灵魂抽取出来,还有就是散布谣言,让东亚银行的客户们恐慌起来,从而导致东亚银行出现挤兑潮。
如今,这些策略都进展顺利,一切都在按照他们的计划推进。
可林浩然那毫无反应的姿态,就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泛起几圈涟漪便没了动静,让他心里实在没底。
包约翰此时提出新办法,他自然想要听听。
“我的想法很简单,沈弼先生您应该还记得怡和洋行旗下的怡和证券公司吧?当初怡和证券公司是如何从一家市值十几亿港元的上市企业,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却是破产倒闭的?”包约翰笑着说道。
听到包约翰的话,沈弼眼睛一亮。
他自然清楚,怡和证券公司是如何倒闭的。
怡和洋行准备将怡和证券公司卖掉,这个把柄被林浩然抓住了,于是利用舆论,让怡和证券公司的股民以及客户都逐渐对怡和证券公司的未来产生担忧。
于是,怡和证券公司的股价便大跌,不少客户开始流失。
这个时候,林浩然操纵置地集团旗下的银河证券公司,开始对怡和证券公司挖人,把许多怡和证券公司的中流砥柱都挖了过去。
最终的结果就是,怡和证券公司全盘崩塌,怡和洋行都对它的破产无力回天。
就这样,一家市值原本超过15亿港元的上市大企业,最终却是只能宣布破产了。
沈弼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也效仿林浩然当初对付怡和证券公司的手段,对东亚银行来一场釜底抽薪?从人才和客户两方面同时下手,彻底打乱东亚银行的阵脚?”
包约翰用力地点点头,眼中显露着疯狂:“如今,东亚银行的客户,在我们的逼迫下,许多人都在排队取现,根据我们各大分行反馈的消息,中午开始,我们汇沣银行的存款业务变多了,显然,这些新的存款业务,便是从东亚银行那边转移过来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东亚银行,急需大量的人手去处理业务,尤其是应对挤兑潮以及安抚那些摇摆不定的客户。
其实,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东亚银行的客户,就连东亚银行的员工们,何尝不也在担忧他们自己的未来?而这也正是我们挖走他们人才的绝佳时机。
只要我们把东亚银行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员工挖过来,他们就会陷入人手短缺、业务混乱的困境,根本无力应对这场危机。
到时候,东亚银行便会直接加快崩盘的速度,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碑、以及市场地位,都会如大厦倾颓般迅速瓦解。
而我们汇沣银行,便能稳稳地坐收渔利,彻底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到那个时候,林浩然即便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将东亚银行拯救回来。”
包约翰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东亚银行轰然倒下的场景。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想大规模挖人,所需要的时间可不短,特别是这种需要暗中挖人的行动,稍有不慎就可能走漏风声。
一旦被林浩然察觉,他必定会有所防备,甚至可能反将我们一军,而且,挖人的成本也不容小觑,要吸引东亚银行的优秀员工跳槽,我们得开出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条件,这对我们银行的财务支出也是不小的压力。”
沈弼微微皱眉,冷静地分析着可能面临的问题。
尽管内心对包约翰的提议颇为心动,但理智还是让他先权衡利弊。
一旦置地集团、港灯集团等公司将储存在汇沣银行的资金抽离,那么汇沣银行将面临资金链的巨大压力。
要知道,置地集团等公司在汇沣银行储存的资金,可是高达将近两百亿港元。
面对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哪怕是汇沣银行,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