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渊看着他们摩拳擦掌的样子,点了点头:“准了。既然你们有此雄心,朕便任命你二人同为“东南海军都督同知”,与徐豹一同,辅佐冷清语,给朕好好操练海军!若有怠慢,朕唯你们是问!”

  “谢陛下隆恩!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两兄弟欣喜若狂,跪下谢恩,差点没当场磕起头来。

  虽然,他们的职位比冷清语那小丫头低,但是人家冷清语有军事天赋,他们可是比不了,当然不会不服气。

  于是,东南海军的核心架构就此确立:总督冷清语,下设三位都督——都督佥事徐豹,都督同知李明光、李公明。

  在苏渊的大力支持和冷清语的铁腕治理下,整个东南沿海如同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动。

  无数工匠被征集,沿海的造船厂日夜灯火通明,敲打之声不绝于耳,一艘艘更大、更坚固、装备更多火炮的新式战舰逐渐成型。

  兵源从原水师、沿海卫所、甚至内地踊跃报名的青年中选拔,与整编后的海盗们一同接受严酷的训练。

  军饷、粮草、军械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调运而来。

  苏渊几乎将帝国小半的财政收入投入其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决心。

  海军规模飞速膨胀,目标直指十五万精锐!各类战船的数量也在不断突破计划。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有序的准备中悄然流逝,转眼已近三个月。

  这日,苏渊正在批阅海军建设的奏报,贴身内侍悄声入内,面带喜色地禀报:“陛下,樱子夫人处太医来报,夫人已有一月有余的身孕了。”

  苏渊执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这个消息,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那个夜晚之后,他并未频繁召见德川樱子,但她终究还是怀上了龙种。

  这个孩子,来的时机颇为微妙。

  在他即将以她的名义东征倭国之前,这无疑又增加了一层羁绊和筹码。

  这会让德川樱子的地位更加特殊,也让未来对倭国的统治,多了一丝“血缘”的联系。

  “朕知道了。传旨,好生照料,一应用度,皆按嫔例供给。”苏渊语气平静地吩咐道,随即又低下头,继续处理政务,仿佛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然而,这个消息却像一阵风,悄悄吹遍了行在。

  冷清语得知后,只是微微蹙眉,更加专注于海军事务;

  徐豹听闻,心中更是敬畏,愈发不敢有丝毫异动;

  而李明光和李公明这两个活宝,则已经开始私下嘀咕,这孩子将来会不会被封个“倭王”什么的……

  德川樱子抚摸着尚未隆起的小腹,站在窗前望着东方的大海,眼神更加深邃难测。

  这个孩子,是护身符,也可能是催命符。但她已没有退路,只能沿着这条既定的路,一步步走下去。

  东海之上,风云再聚。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舰队正在迅速成型,它的利刃,即将指向日出的方向。

  而一个孕育中的生命,似乎也预示着那片土地未来的命运,将与中原王朝更加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

  东南沿海的春天,似乎比往年都要来得炽热。

  并非只因天气,更是那一片片依港而建的巨大造船工坊和兵工厂里,迸发出的前所未有的热火朝天。

  从空中俯瞰,漫长的海岸线上,数十个大型船坞如同巨兽的巢穴,依次排开。

  每一个船坞内,都躺着一具正在成型的巨大龙骨,那是未来海上霸主的骨架。

  数以万计的工匠、役夫如同忙碌的工蚁,穿梭其间。

  号子声、锤凿声、锯木声、绞盘转动声,混杂着海浪的喧嚣,奏响了一曲充满力量与雄心的交响。

  “嘿——嚯!嘿——嚯!”

  粗壮的绳索绷紧,巨大的舵叶被数十名精壮汉子喊着号子,一点点吊装到位。

  另一边,工匠们正小心翼翼地给新下水的舰船安装侧舷的炮窗盖板,测量之精确,要求之严苛,前所未有。

  不仅仅是战船。在内陆依山靠水、便于隐蔽运输的区域,一座座新兴的兵工厂也拔地而起。

  高耸的水轮提供着动力,带动着沉重的锻锤起起落落,反复锻打着烧红的铁胚,那是未来火炮的雏形。

  工匠们按照从京城火器局带来的新式图纸,精心铸造着炮管,打磨着铳机。

  空气中弥漫着煤炭、金属和硝石混合的独特气味。

  一车车优质的木材、铁矿、硝石、硫磺从各地源源不断运来,又有一车车打造好的龙骨构件、缆绳、帆布、乃至成型的火炮、火铳、弹药被运往各个港口码头。

  整个东南的民生似乎都围绕着这场庞大的海军建设而转动。

  这一日,甬宁港最大的造船厂迎来了最尊贵的视察者。

  苏渊在冷清语、徐豹、李明光、李公明等海军将领的簇拥下,亲临现场。

  他并未穿龙袍,而是一身玄色常服,但帝王威仪不减。

  所到之处,工匠和役夫们纷纷跪倒,山呼万岁,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与激动。

  苏渊仔细视察了各个工序。他停在了一艘即将完工的巨型宝船前,仰头望去,船体巍峨,犹如海上城郭。

  “此船一次可搭载多少兵员?配备多少门炮?”苏渊问道。

  负责的工部官员连忙躬身回答:“启禀陛下,此乃‘镇远’级宝船,按冷元帅要求设计,满载可运兵八百,配有重炮二十门,两侧另有迅雷铳四十挺,舰首还设有冲天炮发射架……”

  苏渊仔细听着,不时点头,又提出一些问题:“船体结构强度能否承受如此多火炮齐射的后坐力?水密隔舱是否足够?风帆操控能否更便捷些?”

  他的问题往往切中要害,让陪同的工匠和官员们冷汗直流又佩服不已,显然皇帝陛下对海事和军工并非一无所知。

  这些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的设定,都是从苏渊处流出的初始版本,后续让更加专业的人士进行完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最新章节,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