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裴元紧锣密鼓的调配着人手,为南下做着准备。
田赋也很好的胜任了自己的工作,在“行人司”打酱油之余,控制着宝钞的价格一点点的升值。
十三家泉字号对宝钞的兑换价格已经从“十一贯兑换一文”到了“九贯兑换一文”。
缺点就是,这里面的交易水分有点大,并未形成扩散效应。
但也好在有这个价格在这里牵着,大明宝钞并未再继续回落,只不过也没人跟盘就是了。
裴元抽不出时间理会,提前让田赋接手此事。
云不闲在田赋的指挥下,先以购买宝钞的名义,摸了摸京城中那些钱庄的底子,找出了数十家已经彻底卖光了宝钞的钱庄。
随后,田赋用十三家“泉字号”,和这几十家钱庄签订了折价的大宗购买交易。
“泉字号”将会拿出白银,在每家钱庄以“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长期收购宝钞。
每家钱庄的每日限定的交易额为一百两。
因为每日的额度不算大,为了让那些钱庄放心,“泉字号”与那些钱庄约定,每日一早就往外放银子,只要那些钱庄在打烊之前,将相应的宝钞送过来就行。
现在宝钞的收购价不高,很多钱庄都处于观望状态。
就算有钱庄收购,也都是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
按照当前普遍的“二十五贯兑换一文”市价,那些钱庄只要开放收购,单这一项,每天就能有将近五十两的纯利。
一个月下来,就有望创造一千五百两的纯利。
这可不算小数目了。
等到商定之后,那些钱庄回去就重新开始挂牌收购宝钞。
有的是按照市价,有的为了尽快敲定交易,选择的是比市价略高。
十三家泉字号则依旧是用“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维持着注水对敲。
云不闲对田赋的操作有些不解。
这样一来,泉字号相当于每天要拿出几万两银子来收购,而且是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将交易利润留在了其他钱庄。
这样操作的同时,还要耗时耗力的自己在对敲注水。
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敞开收购,直接将宝钞的收购价格拉起来。
田赋对此没有过多解释,裴元也没有太多干预。
朱厚照依旧保持了对宝钞市场的关注。
只不过尽管他已经意识到了大明宝钞的重要性,但是面对这个烂摊子,他颇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除了再次催促裴元寻找严嵩的下落,朱厚照并没有采取什么新的动作。
就连之前内承运库套现离场的白银,也没有重新入场的动作。
裴元观察了两天,发现天子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那位本领不凡的“严卿”身上,暂时没有再找他的意思。
这让裴元放下了最后的顾虑。
这一天,裴元从债主地图上清晰的发现了岑猛和陈头铁汇合,随着两人开始一起向着代表陈心坚的小红点移动。
裴元精神一振,知道萧翀南下的消息已经送过去了。
再看萧翀,代表他的红点已经进入山东,到了德州。
裴元知道机会来了,立刻将云不闲与萧通、陆永等心腹叫了过来,通知了他们准备行动。
裴元看了三人一眼,沉声说道,“按照之前的计划,萧通和陆永跟我走。云不闲负责留在京中,替我制造不在场的证明。”
萧通和陆永对望一眼,都应道,“属下都准备好了。”
云不闲对裴元秘密交代自己的任务,有些淡定不能,他难得的打了退堂鼓,硬着头皮问道,“千户,卑职怕做不好,要不让他们两个留下,卑职跟着千户南下一趟。”
这倒不是能从大同游兵的追击之下死里逃生的云不闲忽然就没胆了。
实在是裴元留给他的任务,太难把握了。
裴元留给云不闲的任务,就是让云不闲在他离京的这几天,大张旗鼓的开始筹备两位千户的婚事。
只要有这个幌子挡在前面,裴元就能有不坐班,也难以找到人的合理说法。
毕竟在紧张的筹备婚事嘛。
在这种人生大事之前,偷偷翘个班,忙东忙西的张罗,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有马上要举办婚事的幌子在前,又不会让人在找不到裴元行踪的情况下,疑心他是否离开了京城。
毕竟,按照寻常人的思路,马上就结婚的人了,自然不会轻易离开。
但关键是,作为裴元亲随的云不闲知道,关于两人婚姻的事情,完全是裴元剃头挑子一头热,韩千户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对这赐婚的厌恶和抗拒。
这要是裴元趁着南下搞小动作,万一激怒了韩千户,直接跑来拆穿,那这所谓的不在场证明岂不是直接就暴露在世人眼中?
裴千户自己跑山东去了,他云不闲可留在京城张罗呢。
而且,就怕这么一闹,很多原本没有在意此事的人,也会把目光关注到这件事上。
那岂不是弄巧成拙,欲盖弥彰?
裴元闻言,却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放心就是了,你尽管张罗就是。我之前已经和韩千户约好了,我会在京中做些遮掩布置,韩千户答应会尽量配合我,不会跑来拆穿。”
云不闲干咽了下口水,他多么希望裴元说的是真的啊。
云不闲哀求的看着裴元,想从裴元眼神中得知他有没有骗自己。
而裴元,就笃定多了。
他已经借着之前的暗示,让韩千户很清楚的明白一旦他的计划暴露,会产生什么可怕后果。
为了避免被动的被裴元牵扯进来,韩千户必然不敢破坏裴元在京中的布置。
也就是说,韩千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裴元的新宅中张灯结彩,千户所里所有的人喜气洋洋的为两人筹备婚事。
到时候哪怕韩千户再怎么抗拒,再怎么不肯承认。
但千户所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婚事是在韩千户眼皮子底下筹备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韩千户默认的。
哪怕等到婚礼的时候,韩千户根本就没到场,那么对于没有看到真相的其他人来说,韩千户也是明媒正娶的嫁过去了。
有赐婚在前,有众人恭贺祝福在后,甚至就连明媒正娶的仪式都举行了。
那么哪怕韩千户再怎么不肯承认,她也是裴元的妻子了。
裴元这把梭哈,直接就把韩千户逼到了死角。
特别是等到钦差巡抚、右都御史萧翀在南方被击杀的消息传来后,韩千户只会更加不敢冒险。
裴元低声对云不闲道,“韩千户的耳目众多,这件事先秘密准备着,等我走了之后,再开始着手。”
云不闲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裴元想了想,又道,“对了,之前的时候,我的那些好弟弟们,说是风声过了,想和我聚一聚,对吧?”
萧通连忙在旁说道,“上次他们派谢斌为代表,想来约个日子,属下一直还没给他们回话。”
说完,还自己多说了一句,“属下觉得,可能他们有些沉不住气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进士在录取之后大致会被分到几个部门,六部、中书、太常寺等地方。
为了帮他们熟悉政务,也让各部的主官观察,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朝廷会拿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在各大部门进行轮岗。
这也就是所谓的观政期。
但是这也不过是明面上的理论程序。
在观政开始没多久,就有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散了出来。
一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已经提前预定了自己未来的岗位。
一些找不到靠山的,也大致明白自己会被打发到什么地方去了。
就比如说田赋,上次就告诉裴元,他得到了一些消息,可能会被送去行人司做行人。
那些弟弟们之所以被裴元看中,从山东的众多举子中把他们选出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背景,家族势力也较小,容易掌控。
这也就导致他们在朝中孤立无援,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人。
甚至就连他们拜的码头,也自己开走了。
所以这些弟弟们打听到的消息,未来的处境都不算好。
只有霍韬和欧阳必进因为考上了庶吉士,得以进入翰林院学习。这两人如果表现的好,有机会留在翰林院,如果表现的差,不能留在翰林院,也可以进入清贵的六科。
至于唐皋、黄初和蔡昂三人,就完全是另一个级别了。
三人已经都在翰林院受官,而且跑去内书堂,教未来的司礼监太监们去了。
裴元想了想,淡淡吩咐道,“那就把他们约一约,今晚都来我这里吃饭。老子要为他们辛苦做事了,也给他们一点参与感。”
等到萧通前去安排,裴元对其他两人说道,“你们也都去准备吧。”
云不闲和陆永刚要走,裴元又想起一事,“对了,我在智化寺里有一幅画,你们去个人,帮我拿到老宅子里来,今晚我就在这里宴客。”
诸多弟弟们听说裴元哥哥派人相邀,果然都欣然应允。
他们只是观政,事务清闲。
再加上不少人的去向已经大致定了,负责管理此事的礼部官员演都懒得演了,直接就开始放羊了。
下午的时候,这些进士弟弟们就纷纷前来。
除此之外,霍韬和田赋这两个人也一块过来。
倒是之前在科举弊案中,和裴元绑定很深的唐皋等三人,并未在邀请之列。
这些弟弟们在拜见裴元之后,还没来得及说出他们在仕途上的担忧,就意识到了今晚的宴席,不是那么简单的。
因为在裴元招待众人的正堂墙壁上,赫然便悬挂了当初众人题诗的那幅画。
这些人就算以往再怎么不敏感,进入官场熏陶了这段时间,也都略具城府了。
特别是其中有些聪明人,在上次裴元要求他们在画上题诗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些谱了。
于是众人在心中凛然之余,都面色如常的和其他人打着招呼,偶尔还点评下上次写的那些诗词。
其实,说实话。
进入官场了这一段时间,在剥去了过往的书生滤镜后,他们都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没有后台的下场。
不少人也有些恍然,为什么读圣人书成为科举佼佼者的那些人,有些人会变成奸邪败类,成为谄媚小人。
美好在书上,而现实就在你面前。
你总要去面对。
所以就连那些弟弟们中的聪明人,也从一开始的忌惮彷徨,变成了主动想寻求裴元这个大树的遮风挡雨。
至于裴元哥哥的实力,那已经不用太多的言词来证明了。
本次科举的一甲前三名,全都是裴元哥哥一手安排。
在场的所有兄弟,无一例外地成为进士,也都是裴元哥哥安排。
甚至说起来,本次壬申科恩科的一甲第一(唐皋),二甲第一(霍韬),三甲第一(田赋)都是出自裴元门下。
说不定许多年后,被人说成是裴科也不意外。
等到众人到齐,天色还早,裴元倒是没说什么让他们胆战心惊的话,而是直接就宣布宴席开始。
觥筹交错间,不少追求进步的弟弟就大着胆子提到了眼前的麻烦,希望裴元哥哥能为他们解决岗位的问题。
从一些喜欢指点新人的官场老扑街口中,他们已经知道,那些毫无前途的岗位会面对怎样惨淡的人生。
话一说开,更多的人也趁着气氛热烈,纷纷上前敬酒。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哥哥带我飞啊!
裴元见气氛差不多到位了,于是佯醉说道,“也罢,今日我便去为你们谋个前程。”
说着便起身。
弟弟们纷纷愕然,不知道裴元这是什么意思?
早有准备的萧通和陆永赶紧上前掺住裴元,迈步走出堂去。
裴元在院中喊了两声,有亲兵牵马而至,裴元便醉醺醺的翻身上马,直接策马出了院子。
直到这时候,那些弟弟们才有些懵逼的离席追了出来。
不等他们发问,就见萧通和陆永也赶紧取了两匹带着鼓鼓囊囊行礼的马,领着几个骑马的亲兵追了出去。
看着突然发生的变故,弟弟们心中都有些懵逼且慌。
为什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呢?
田赋也很好的胜任了自己的工作,在“行人司”打酱油之余,控制着宝钞的价格一点点的升值。
十三家泉字号对宝钞的兑换价格已经从“十一贯兑换一文”到了“九贯兑换一文”。
缺点就是,这里面的交易水分有点大,并未形成扩散效应。
但也好在有这个价格在这里牵着,大明宝钞并未再继续回落,只不过也没人跟盘就是了。
裴元抽不出时间理会,提前让田赋接手此事。
云不闲在田赋的指挥下,先以购买宝钞的名义,摸了摸京城中那些钱庄的底子,找出了数十家已经彻底卖光了宝钞的钱庄。
随后,田赋用十三家“泉字号”,和这几十家钱庄签订了折价的大宗购买交易。
“泉字号”将会拿出白银,在每家钱庄以“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长期收购宝钞。
每家钱庄的每日限定的交易额为一百两。
因为每日的额度不算大,为了让那些钱庄放心,“泉字号”与那些钱庄约定,每日一早就往外放银子,只要那些钱庄在打烊之前,将相应的宝钞送过来就行。
现在宝钞的收购价不高,很多钱庄都处于观望状态。
就算有钱庄收购,也都是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
按照当前普遍的“二十五贯兑换一文”市价,那些钱庄只要开放收购,单这一项,每天就能有将近五十两的纯利。
一个月下来,就有望创造一千五百两的纯利。
这可不算小数目了。
等到商定之后,那些钱庄回去就重新开始挂牌收购宝钞。
有的是按照市价,有的为了尽快敲定交易,选择的是比市价略高。
十三家泉字号则依旧是用“十贯兑换一文”的价格,维持着注水对敲。
云不闲对田赋的操作有些不解。
这样一来,泉字号相当于每天要拿出几万两银子来收购,而且是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将交易利润留在了其他钱庄。
这样操作的同时,还要耗时耗力的自己在对敲注水。
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敞开收购,直接将宝钞的收购价格拉起来。
田赋对此没有过多解释,裴元也没有太多干预。
朱厚照依旧保持了对宝钞市场的关注。
只不过尽管他已经意识到了大明宝钞的重要性,但是面对这个烂摊子,他颇有无从下手的感觉。
除了再次催促裴元寻找严嵩的下落,朱厚照并没有采取什么新的动作。
就连之前内承运库套现离场的白银,也没有重新入场的动作。
裴元观察了两天,发现天子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那位本领不凡的“严卿”身上,暂时没有再找他的意思。
这让裴元放下了最后的顾虑。
这一天,裴元从债主地图上清晰的发现了岑猛和陈头铁汇合,随着两人开始一起向着代表陈心坚的小红点移动。
裴元精神一振,知道萧翀南下的消息已经送过去了。
再看萧翀,代表他的红点已经进入山东,到了德州。
裴元知道机会来了,立刻将云不闲与萧通、陆永等心腹叫了过来,通知了他们准备行动。
裴元看了三人一眼,沉声说道,“按照之前的计划,萧通和陆永跟我走。云不闲负责留在京中,替我制造不在场的证明。”
萧通和陆永对望一眼,都应道,“属下都准备好了。”
云不闲对裴元秘密交代自己的任务,有些淡定不能,他难得的打了退堂鼓,硬着头皮问道,“千户,卑职怕做不好,要不让他们两个留下,卑职跟着千户南下一趟。”
这倒不是能从大同游兵的追击之下死里逃生的云不闲忽然就没胆了。
实在是裴元留给他的任务,太难把握了。
裴元留给云不闲的任务,就是让云不闲在他离京的这几天,大张旗鼓的开始筹备两位千户的婚事。
只要有这个幌子挡在前面,裴元就能有不坐班,也难以找到人的合理说法。
毕竟在紧张的筹备婚事嘛。
在这种人生大事之前,偷偷翘个班,忙东忙西的张罗,也是人之常情。
而且有马上要举办婚事的幌子在前,又不会让人在找不到裴元行踪的情况下,疑心他是否离开了京城。
毕竟,按照寻常人的思路,马上就结婚的人了,自然不会轻易离开。
但关键是,作为裴元亲随的云不闲知道,关于两人婚姻的事情,完全是裴元剃头挑子一头热,韩千户自始至终都表现出了对这赐婚的厌恶和抗拒。
这要是裴元趁着南下搞小动作,万一激怒了韩千户,直接跑来拆穿,那这所谓的不在场证明岂不是直接就暴露在世人眼中?
裴千户自己跑山东去了,他云不闲可留在京城张罗呢。
而且,就怕这么一闹,很多原本没有在意此事的人,也会把目光关注到这件事上。
那岂不是弄巧成拙,欲盖弥彰?
裴元闻言,却忍不住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放心就是了,你尽管张罗就是。我之前已经和韩千户约好了,我会在京中做些遮掩布置,韩千户答应会尽量配合我,不会跑来拆穿。”
云不闲干咽了下口水,他多么希望裴元说的是真的啊。
云不闲哀求的看着裴元,想从裴元眼神中得知他有没有骗自己。
而裴元,就笃定多了。
他已经借着之前的暗示,让韩千户很清楚的明白一旦他的计划暴露,会产生什么可怕后果。
为了避免被动的被裴元牵扯进来,韩千户必然不敢破坏裴元在京中的布置。
也就是说,韩千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裴元的新宅中张灯结彩,千户所里所有的人喜气洋洋的为两人筹备婚事。
到时候哪怕韩千户再怎么抗拒,再怎么不肯承认。
但千户所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婚事是在韩千户眼皮子底下筹备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韩千户默认的。
哪怕等到婚礼的时候,韩千户根本就没到场,那么对于没有看到真相的其他人来说,韩千户也是明媒正娶的嫁过去了。
有赐婚在前,有众人恭贺祝福在后,甚至就连明媒正娶的仪式都举行了。
那么哪怕韩千户再怎么不肯承认,她也是裴元的妻子了。
裴元这把梭哈,直接就把韩千户逼到了死角。
特别是等到钦差巡抚、右都御史萧翀在南方被击杀的消息传来后,韩千户只会更加不敢冒险。
裴元低声对云不闲道,“韩千户的耳目众多,这件事先秘密准备着,等我走了之后,再开始着手。”
云不闲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裴元想了想,又道,“对了,之前的时候,我的那些好弟弟们,说是风声过了,想和我聚一聚,对吧?”
萧通连忙在旁说道,“上次他们派谢斌为代表,想来约个日子,属下一直还没给他们回话。”
说完,还自己多说了一句,“属下觉得,可能他们有些沉不住气了。”
按照朝廷的规定,进士在录取之后大致会被分到几个部门,六部、中书、太常寺等地方。
为了帮他们熟悉政务,也让各部的主官观察,从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朝廷会拿出一些时间来,让他们在各大部门进行轮岗。
这也就是所谓的观政期。
但是这也不过是明面上的理论程序。
在观政开始没多久,就有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散了出来。
一些有背景有关系的人,已经提前预定了自己未来的岗位。
一些找不到靠山的,也大致明白自己会被打发到什么地方去了。
就比如说田赋,上次就告诉裴元,他得到了一些消息,可能会被送去行人司做行人。
那些弟弟们之所以被裴元看中,从山东的众多举子中把他们选出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背景,家族势力也较小,容易掌控。
这也就导致他们在朝中孤立无援,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人。
甚至就连他们拜的码头,也自己开走了。
所以这些弟弟们打听到的消息,未来的处境都不算好。
只有霍韬和欧阳必进因为考上了庶吉士,得以进入翰林院学习。这两人如果表现的好,有机会留在翰林院,如果表现的差,不能留在翰林院,也可以进入清贵的六科。
至于唐皋、黄初和蔡昂三人,就完全是另一个级别了。
三人已经都在翰林院受官,而且跑去内书堂,教未来的司礼监太监们去了。
裴元想了想,淡淡吩咐道,“那就把他们约一约,今晚都来我这里吃饭。老子要为他们辛苦做事了,也给他们一点参与感。”
等到萧通前去安排,裴元对其他两人说道,“你们也都去准备吧。”
云不闲和陆永刚要走,裴元又想起一事,“对了,我在智化寺里有一幅画,你们去个人,帮我拿到老宅子里来,今晚我就在这里宴客。”
诸多弟弟们听说裴元哥哥派人相邀,果然都欣然应允。
他们只是观政,事务清闲。
再加上不少人的去向已经大致定了,负责管理此事的礼部官员演都懒得演了,直接就开始放羊了。
下午的时候,这些进士弟弟们就纷纷前来。
除此之外,霍韬和田赋这两个人也一块过来。
倒是之前在科举弊案中,和裴元绑定很深的唐皋等三人,并未在邀请之列。
这些弟弟们在拜见裴元之后,还没来得及说出他们在仕途上的担忧,就意识到了今晚的宴席,不是那么简单的。
因为在裴元招待众人的正堂墙壁上,赫然便悬挂了当初众人题诗的那幅画。
这些人就算以往再怎么不敏感,进入官场熏陶了这段时间,也都略具城府了。
特别是其中有些聪明人,在上次裴元要求他们在画上题诗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些谱了。
于是众人在心中凛然之余,都面色如常的和其他人打着招呼,偶尔还点评下上次写的那些诗词。
其实,说实话。
进入官场了这一段时间,在剥去了过往的书生滤镜后,他们都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没有后台的下场。
不少人也有些恍然,为什么读圣人书成为科举佼佼者的那些人,有些人会变成奸邪败类,成为谄媚小人。
美好在书上,而现实就在你面前。
你总要去面对。
所以就连那些弟弟们中的聪明人,也从一开始的忌惮彷徨,变成了主动想寻求裴元这个大树的遮风挡雨。
至于裴元哥哥的实力,那已经不用太多的言词来证明了。
本次科举的一甲前三名,全都是裴元哥哥一手安排。
在场的所有兄弟,无一例外地成为进士,也都是裴元哥哥安排。
甚至说起来,本次壬申科恩科的一甲第一(唐皋),二甲第一(霍韬),三甲第一(田赋)都是出自裴元门下。
说不定许多年后,被人说成是裴科也不意外。
等到众人到齐,天色还早,裴元倒是没说什么让他们胆战心惊的话,而是直接就宣布宴席开始。
觥筹交错间,不少追求进步的弟弟就大着胆子提到了眼前的麻烦,希望裴元哥哥能为他们解决岗位的问题。
从一些喜欢指点新人的官场老扑街口中,他们已经知道,那些毫无前途的岗位会面对怎样惨淡的人生。
话一说开,更多的人也趁着气氛热烈,纷纷上前敬酒。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哥哥带我飞啊!
裴元见气氛差不多到位了,于是佯醉说道,“也罢,今日我便去为你们谋个前程。”
说着便起身。
弟弟们纷纷愕然,不知道裴元这是什么意思?
早有准备的萧通和陆永赶紧上前掺住裴元,迈步走出堂去。
裴元在院中喊了两声,有亲兵牵马而至,裴元便醉醺醺的翻身上马,直接策马出了院子。
直到这时候,那些弟弟们才有些懵逼的离席追了出来。
不等他们发问,就见萧通和陆永也赶紧取了两匹带着鼓鼓囊囊行礼的马,领着几个骑马的亲兵追了出去。
看着突然发生的变故,弟弟们心中都有些懵逼且慌。
为什么感觉有些不对劲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