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视里播报国际新闻时,他们听到了里面对爪哇局势的简短报道。
一句话总结就是,那边打的更激烈了。
孙志伟听到后,很满意,打的好,看来他给两边提供的军火起作用了。
只是这样还不够,光在爪哇岛上打怎么行,还有1万多个岛也不能让他们闲着。
他上次从霍桑陆军仓库拿到的武器弹药数量可不老少,这次换岛才一边给了几十万支枪,这哪里够用。
他已经想好了怎么给两边再加把火了。
等新闻联播放完,童国栋就回了书房看文件,孙志伟则陪着丈母娘继续看电视。
新闻联播后面的节目是《曲艺与杂技》,再往后是刚刚引进的新J坡连续剧《人在旅途》。
“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
“我不怕旅途孤单寂寞,只要你也想念我。”
电视里熟悉的歌曲旋律,一下子就把孙志伟带入了前世的记忆。
当年这首歌可是火遍大江南北的,即使过了几十年依旧有不少明星把这首歌拿出来翻唱。
这个年代的电视虽说节目有限,但是真的很良心,从头放到尾,一个广告都没有。
不过,老丈人家里的14寸电视机已经有点老旧了,看着画面有点模糊,也有点伤眼睛,丈母娘戴着眼镜还要凑近了才看得清楚。
虽然卫红霞一直把它保存的很好,每天擦灰然后还用防尘罩给它盖上,但过了这些年,木头外壳上的油漆也被擦掉不少。
老丈人家也不是没钱,只是可能是怕影响不好,所以就一直没换新的。
这次孙志伟刚好过来看到了,自然不会不管。
第二天一早,孙志伟从门卫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就赶往码头那边外轮供应公司下属的友谊商店。
一路上,他感受着新时代的不同,街上的行人穿着打扮也越来越时髦,特别是市中心和港口片区,穿着时尚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一片可不止一个简单的友谊商店,而是包含海员俱乐部,海员剧场,旅游商店在一起的综合大楼。
特别是海员俱乐部大楼里里有商店、邮政、国际电话、图书阅览室、舞厅、音乐厅、放映厅、乒乓球室等等先进设施,条件优越。
其中的海员商店就是我们说的友谊商店了。这里是供应外宾和外籍海员购买商品的地方。
孙志伟到了门口也不怯场,直接操着一口流利的外语就走了进去。
他身上现在可没有外汇券,不过这都不是问题,他有美元就行。
进来后,他直奔商店的电器区,把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三样各买了一台。
等到付款的时候,他就直接掏出了美元来付款。
果然,营业员礼貌的跟他说,这里不能直接使用美元,孙志伟就拜托营业员帮忙兑换。
营业员果然拿着钱去一楼兑换处换了外汇券回来,速度还很快。
这要是他自己去换,虽然也不慢,但肯定多了查证件等繁琐的手续,大小是个麻烦。
现在这样处理就很好,大家都不会麻烦。
付款完毕后,孙志伟就让友谊商店帮忙叫了个三轮送货,他自己则骑车跟在三轮身后,防止碰撞。
中午时分,三轮车才将三样电器送到了家属区大门口,再里面三轮车师傅就进不去了。
不过,到了这里就可以了。
门卫都认识他孙志伟,知道他是领导家的女婿,自然会有人过来帮忙搭把手,把东西都抬进去。
等一群大小伙子热热闹闹的的涌进童家大门,把家里的丈母娘都给搞糊涂了。
“哎哎,你们几个混小子抬了什么进来?”
“卫阿姨,这是孙哥让我们搬进来的,你去问他吧。”
跟在最后面的孙志伟在听到声音后,赶紧回应道:“妈,你快让开,楼道太窄了,下面都转不过弯来了。”
电视机和洗衣机还好说,这次买的冰箱可是个大容量的,连机器带盒子有两米长,在狭窄的楼道里确实不好转弯。
半小时后,闻讯赶回来的童国栋已经一脸严肃的坐在沙发上,准备跟卫红霞一起,好好说一说孙志伟铺张浪费的情况。
“现在上面提倡勤俭节约,家里的电视机都是好的,为什么要花钱买新的?”童国栋很生气。
“对对,昨天我们还一起看了节目的,你自己也看到了,不是好好的么,我每天都要擦洗的。”卫红霞也不赞同孙志伟大手大脚的花钱。
“爸,这就是你不对了,家里的电视机那都买了多少年了,画面又小,画质又不清晰,很伤眼睛的。”
“昨天我看到妈在看电视的时候,戴着老花镜都要凑近了才能看清楚,这不是损害眼睛健康么?”
好家伙,孙志伟一个大帽子扣下来,把童国栋同志给干沉默了。
人家为了自己媳妇好,这个人情要不要领。
而卫红霞听到这个理由,脸色立即由阴转晴,眼睛都要笑眯了。
憋了半天,童国栋才转移话题道:“好,就算这个你说的有道理,那洗衣机又怎么说?”
“谁家衣服不自己洗,还买个机器回来洗,谁家不是自己洗衣服,机器转转那能洗干净衣服么。”
“你要是真的钱多了烧得慌,就把钱捐出去。”
这回,孙志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挪挪屁股坐到卫红霞身边,然后拉住卫红霞的双手展开。
只见,这双手上面满是老茧和破口,还有冬天的冻疮消下去的疤痕。
虽然没有农民的双手那么夸张,但很明显比孙志伟的手要多出很多伤口。
“爸,您看咱妈这双手,您还要不要了?”
童国栋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自家媳妇的手,这下子看过来,顿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然后,他也心疼的伸出手来抓住老伴儿的手,紧紧的握住不放。
“红霞,这些年辛苦你了。”童国栋这时候说话的声音也有点颤抖。
卫红霞却不以为意,谁家不是这样过的呀,冬天洗衣服生点冻疮多正常啊。
还有那些小口子,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割一条小口子,三两天就能好了,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一句话总结就是,那边打的更激烈了。
孙志伟听到后,很满意,打的好,看来他给两边提供的军火起作用了。
只是这样还不够,光在爪哇岛上打怎么行,还有1万多个岛也不能让他们闲着。
他上次从霍桑陆军仓库拿到的武器弹药数量可不老少,这次换岛才一边给了几十万支枪,这哪里够用。
他已经想好了怎么给两边再加把火了。
等新闻联播放完,童国栋就回了书房看文件,孙志伟则陪着丈母娘继续看电视。
新闻联播后面的节目是《曲艺与杂技》,再往后是刚刚引进的新J坡连续剧《人在旅途》。
“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
“我不怕旅途孤单寂寞,只要你也想念我。”
电视里熟悉的歌曲旋律,一下子就把孙志伟带入了前世的记忆。
当年这首歌可是火遍大江南北的,即使过了几十年依旧有不少明星把这首歌拿出来翻唱。
这个年代的电视虽说节目有限,但是真的很良心,从头放到尾,一个广告都没有。
不过,老丈人家里的14寸电视机已经有点老旧了,看着画面有点模糊,也有点伤眼睛,丈母娘戴着眼镜还要凑近了才看得清楚。
虽然卫红霞一直把它保存的很好,每天擦灰然后还用防尘罩给它盖上,但过了这些年,木头外壳上的油漆也被擦掉不少。
老丈人家也不是没钱,只是可能是怕影响不好,所以就一直没换新的。
这次孙志伟刚好过来看到了,自然不会不管。
第二天一早,孙志伟从门卫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就赶往码头那边外轮供应公司下属的友谊商店。
一路上,他感受着新时代的不同,街上的行人穿着打扮也越来越时髦,特别是市中心和港口片区,穿着时尚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一片可不止一个简单的友谊商店,而是包含海员俱乐部,海员剧场,旅游商店在一起的综合大楼。
特别是海员俱乐部大楼里里有商店、邮政、国际电话、图书阅览室、舞厅、音乐厅、放映厅、乒乓球室等等先进设施,条件优越。
其中的海员商店就是我们说的友谊商店了。这里是供应外宾和外籍海员购买商品的地方。
孙志伟到了门口也不怯场,直接操着一口流利的外语就走了进去。
他身上现在可没有外汇券,不过这都不是问题,他有美元就行。
进来后,他直奔商店的电器区,把电视机、冰箱和洗衣机,三样各买了一台。
等到付款的时候,他就直接掏出了美元来付款。
果然,营业员礼貌的跟他说,这里不能直接使用美元,孙志伟就拜托营业员帮忙兑换。
营业员果然拿着钱去一楼兑换处换了外汇券回来,速度还很快。
这要是他自己去换,虽然也不慢,但肯定多了查证件等繁琐的手续,大小是个麻烦。
现在这样处理就很好,大家都不会麻烦。
付款完毕后,孙志伟就让友谊商店帮忙叫了个三轮送货,他自己则骑车跟在三轮身后,防止碰撞。
中午时分,三轮车才将三样电器送到了家属区大门口,再里面三轮车师傅就进不去了。
不过,到了这里就可以了。
门卫都认识他孙志伟,知道他是领导家的女婿,自然会有人过来帮忙搭把手,把东西都抬进去。
等一群大小伙子热热闹闹的的涌进童家大门,把家里的丈母娘都给搞糊涂了。
“哎哎,你们几个混小子抬了什么进来?”
“卫阿姨,这是孙哥让我们搬进来的,你去问他吧。”
跟在最后面的孙志伟在听到声音后,赶紧回应道:“妈,你快让开,楼道太窄了,下面都转不过弯来了。”
电视机和洗衣机还好说,这次买的冰箱可是个大容量的,连机器带盒子有两米长,在狭窄的楼道里确实不好转弯。
半小时后,闻讯赶回来的童国栋已经一脸严肃的坐在沙发上,准备跟卫红霞一起,好好说一说孙志伟铺张浪费的情况。
“现在上面提倡勤俭节约,家里的电视机都是好的,为什么要花钱买新的?”童国栋很生气。
“对对,昨天我们还一起看了节目的,你自己也看到了,不是好好的么,我每天都要擦洗的。”卫红霞也不赞同孙志伟大手大脚的花钱。
“爸,这就是你不对了,家里的电视机那都买了多少年了,画面又小,画质又不清晰,很伤眼睛的。”
“昨天我看到妈在看电视的时候,戴着老花镜都要凑近了才能看清楚,这不是损害眼睛健康么?”
好家伙,孙志伟一个大帽子扣下来,把童国栋同志给干沉默了。
人家为了自己媳妇好,这个人情要不要领。
而卫红霞听到这个理由,脸色立即由阴转晴,眼睛都要笑眯了。
憋了半天,童国栋才转移话题道:“好,就算这个你说的有道理,那洗衣机又怎么说?”
“谁家衣服不自己洗,还买个机器回来洗,谁家不是自己洗衣服,机器转转那能洗干净衣服么。”
“你要是真的钱多了烧得慌,就把钱捐出去。”
这回,孙志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挪挪屁股坐到卫红霞身边,然后拉住卫红霞的双手展开。
只见,这双手上面满是老茧和破口,还有冬天的冻疮消下去的疤痕。
虽然没有农民的双手那么夸张,但很明显比孙志伟的手要多出很多伤口。
“爸,您看咱妈这双手,您还要不要了?”
童国栋从来没有仔细看过自家媳妇的手,这下子看过来,顿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然后,他也心疼的伸出手来抓住老伴儿的手,紧紧的握住不放。
“红霞,这些年辛苦你了。”童国栋这时候说话的声音也有点颤抖。
卫红霞却不以为意,谁家不是这样过的呀,冬天洗衣服生点冻疮多正常啊。
还有那些小口子,切菜的时候不小心割一条小口子,三两天就能好了,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