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波西米亚虽然富庶,但要稳妥守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赵朔对波西米亚的定位,也并不是守住而已,而是作为日后征服欧罗巴的后勤基地,必须好好经营。

  他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让世子赵赫亲自去经营。

  赵朔将赵赫招来,仔细商议之后,旨意连发。

  其一,设置波西米亚行省。

  其二,原本赵朔汗国的西都罗瓦,降为西罗斯地区的首府。以波西米亚的首府布拉格,为赵朔汗国的西都。以世子赵赫为“镇欧大都督”,长驻西都布拉格。

  其三,二十九个汉军八旗万户自愿报名,每个万户抽调千人,随赵赫去波西米亚。

  以后这二十九个汉军万户将从华夏府兵中征兵,重新补全建制。

  这抽调的这两万九千名八旗兵,就基本不会调回来了。他们将带着家眷前往波西米亚,在欧罗巴开枝散叶。

  很显然,这二万九千人,就是以后赵朔汗国征欧的主力了,这就意味着八旗将士渴望的军功。

  而且,征服欧洲以后,肯定要以他们为主力组建色目八旗,升官发财的机会远大于华夏故土,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

  不愁凑不齐两万九千的名额。

  另外,苏飞率领本部蒙古千户带着家眷,随赵赫一并前往波西米亚。

  其四,赵赫这位“镇欧大都督所辖”地区,不仅包括波西米亚行省,还包括西罗斯行省,格鲁吉亚,捷列克河谷,拜占庭行省,罗马尼西亚行省。

  这些行省的军政大权,统一掌握在赵赫手中。

  如今波西米亚东部地区,只有二十万左右的人口。西部地区更惨,当得知此地被欧罗巴割让给蒙古后,军民百姓纷纷逃亡,只剩下四五万人了。

  指望这二十四五万人养活三万大军是不可能的。但是,加上西罗斯、格鲁吉亚、拜占庭和罗马尼西亚进行“协饷”就没问题了。所以,这四个地方的民政,赵朔也统一交给了赵赫。

  除了“协饷”之外,这些地区还会在欧罗巴反攻的时候,听赵赫的调令,派出兵马支援波西米亚。

  如今赵朔汗国在西罗斯行省、拜占庭行省,各驻了一个色目万户。

  罗马尼西亚行省,驻了两个色目万户。

  格鲁吉亚,赵朔只是象征性地驻了一个汉军千户。

  但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赵朔派遣的官员,已经掌握了格鲁吉亚的军政大权,只是没有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以及组建八旗军而已。这个国家有常备军五万,赵赫也可以进行调动。

  总而言之,现在赵赫麾下是汉军八旗兵两万九千人,一个纯蒙古千户,三个色目万户,五万格鲁吉亚附庸军,还有捷列克河谷可抽调的由蒙古人和阿速人组成的六千草原战士,总兵力达到了十一万六千人,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用麾下各地的府兵部队。

  如此庞大的兵力,守住波西米亚当无问题。

  其五,以后帝国移民的主要目标就是波西米亚。今年先移民三万,以后每年移民两万,连续进行十年移民。

  其六,以赵朔次子赵衍为帅,张柔、郭侃为副帅,率一个汉军万户以及两个色目万户攻打努比亚地区的马库里亚王国。

  这场军事行动,从去年就开始策划了。

  赵衍一二三七年率领五个汉军千户入雪域高原,原本定的是五年为期。

  一二四二年正好期满。

  不能总让一个人吃亏啊,赵朔命驻埃及行省和叙利亚行省的赵聿和他互换。

  当时只是互换而已,赵朔还没策划对努比亚地区的进攻。

  去年,赵赫收复了安南,赵朔决定对努比亚地区动手,才调了张柔那个汉军万户向西。

  只是从华夏到埃及路途遥远,张柔那个汉军万户,两个月前才到了埃及行省的首府开罗。

  赵朔现在下旨,等旨意传到埃及的时候,张柔的汉军万户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正好在赵衍的率领下出兵努比亚地区。

  不管怎么说吧,四个月后,赵朔调拨给赵赫的三万兵马齐聚明州港,在海军正蓝旗和海军正黄旗的运输下,又四个月后抵达埃及的赛尔港。他们的家眷,会在以后慢慢运输。

  只是这次,赵赫不必从赛尔港登岸,经埃及陆路到地中海,再经地中海到达欧罗巴了。

  因为,苏伊士运河已经修建完成,正等着赵赫主持首航仪式呢。

  这条运河在赵赫的主持下于一二三四年六月开工,一二四五年三月完工,历时近十一年,终于完成。

  事实上,两个月前,苏伊士运河就可以通航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还进行七次小规模的试航。

  如今一切准备完毕,赵赫又恰巧经过此地,正好主持这条关系整个世界的人工运河的首航仪式。

  “世子您看,前面就是胡榘秦九韶运河了。您的旗舰撞开拦河的彩绸,驶入胡榘秦九韶运河,宣告胡榘秦九韶运河的正式通航。”

  如今赵衍已经率军出征努比亚了,负责这场首航仪式的赵赫的便宜老丈人史嵩之,以及主持运河修建的胡榘和秦九韶。

  他们和赵赫一起,站在赵赫的旗舰甲板上。

  史嵩之向赵赫介绍着这次首航的情况。

  赵赫举目望去,身后是烟波浩渺,海天一色的红海。前面,是一条狭小的淡蓝色水道,镶嵌在巨大的堤坝和沙土之中。仿佛是有神灵用一把利刃,将广大的亚非大陆直接劈开一样。

  那淡蓝水道的两侧,是参与这场庆典的人群。大多数是汉人,还有黑发浓须橄榄色皮肤的库尔德人、浅棕色皮肤的阿拉伯人、卷发深橄榄色皮肤的科普特人、卷发黑肤的柏柏尔人……彩旗飘飘,喧哗阵阵,好像是过节一样。

  赵赫微微点头,道:“埃及现在有多少移民?”

  史嵩之道:“有五万六千七百四十三户,截止到去年年终,总共四十七万六千五百七十一人。”

  这十来年,赵朔向埃及的移民还不到三十万。但是,汉人一夫多妻,属于汉人的人口迅速增加。

  现在汉人的人口都要达到五十万了,这也算是史嵩之的政绩之一。

  他对这数字简直如数家珍,仔细介绍着。

  “快五十万人了,的确相当不少。”

  赵赫微微点头,道:“为了修成这条运河,总共死了多少人?”

  史嵩之道:“比我们预计的要少一些,大概八十二万人。都是异族,世子无需担心。再说了,这完全是值得的。”

  “世子您也知道,陆运比海运来,运量少太多了。另外,陆地运输的费用是海运的十倍还不止。无论对军事调动,还是商业运输,这条运河其意义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这话是真的。

  苏伊士运河,全长不足四百里,听起来也节省不了多少。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其一,苏伊士运河的两岸是沙漠地带。无论是商业贸易,还是正常行军,都不可能走这里。那就要进行绕路了,绕路的总路程是陆路四百余里,水路一千余里。

  其二,也是最关键的,运输量。一艘海运大船,载重量能达到几十万斤。将这几十万的物资,从船上卸下来,需要多少人力?再装上去,又需要多少人力?如果没有这条运河而要进行绕行的话,就要装卸两回,光这个费用就不小了。

  而且,装载这些物资,按照每辆马车运载五百斤算,得需要一千多辆马车了。

  人吃马嚼四百里之遥,需要多少时间和成本?

  也就是出于军事调动或者救灾的考虑,才能够不惜成本。

  正常情况下,没有这条运河的话,欧罗巴和亚洲进行商业贸易,必须是香料、丝绸、瓷器、宝石等高价值物资。在这个时代的西方,东方运来的瓷器价比白银,运费太高也是关键原因之一。

  另外,这还是一艘船的装载量,十艘呢?百艘呢?

  就算你愿意不惜成本进行运输,哪来的那么多装卸工?那么多牲口?这些装卸工、牲口所需的各种的物资又如何供应?

  所以,粗略计算的话,随着苏伊士运河的修建完成,东西方的贸易量能增加十倍都不止!

  东西方交易粮食、木材等低价值却大宗的货物,也成为了可能。

  军事方面的意义更是重大,原本赵朔汗国的诸多领地虽说结为一体。但是,没有苏伊士运河,赵朔的海军八旗,无法进入地中海。自然也就无法帮助赵朔汗国,控制罗马尼西亚、拜占庭、格鲁吉亚、西罗斯等地。对于这些地区,赵朔汗国只能通过陆路进行控制,陆运的成本太高了,着实有些鞭长莫及。

  现在苏伊士运河一开通,赵朔汗国的海军畅通无阻,可以直接进入地中海和黑海了。

  无论是控制这些地区,还是将这些地区的大宗物资运输出来,或者将东方的大宗物资输入,都比以前容易了数倍。

  如果把赵朔汗国比做一个人的话,这苏伊士运河的修成,简直相当一个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与之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别说这个时代了。就是到了后世,苏伊士运河一堵塞,马上就上重大新闻,整个世界都要打喷嚏!

  “如今,我国的海军从华夏出发,完全走水路,就可以到达欧罗巴的诸沿海城市,威胁欧罗巴。”

  “罗斯、罗马尼西亚、拜占庭、格鲁吉亚、叙利亚的大宗物资,正式进入国家的贸易体系。”

  “欧罗巴在撕毁合约之前,不会限制双方的通商,和我国的贸易量也将大增。”

  “还有,为了修建这条运河的工人饮水,我们挖了不少淡水渠。如今这些淡水渠大派用场,将运河以西的十数万顷沃土。”

  ……

  史嵩之全程参与了修建苏伊士运河的修建。单凭这件事,就足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了。

  他站在赵赫的身旁,颇为与有荣焉地介绍着。

  赵赫站在旗舰的甲板上,静静地听着。灼热的风裹挟着沙粒,打在赵赫的脸上带着粗糙的触感。

  待史嵩之讲完,赵赫道:“很好,这条运河的确称得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和胡榘、秦九韶都是有功之臣。我在这里向你们交个底。应该用不了多久,父王就会有旨意下,封你们三人尽为伯爵。”

  “谢王上隆恩!”

  三人齐向东方,大礼参拜。

  对于史嵩之来说,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为公爵了。但是,宋国的公爵怎么和赵朔汗国的伯爵比?

  那是有着实封的一县之地,可传之子孙,与国同休的!

  胡榘和秦九韶更是高兴,以他们在宋国的身份地位,是没可能封爵的。

  就是在赵朔汗国为普通的文官,封爵的可能性也不大。

  做梦都没想到,修了这条运河,直接封伯爵了。

  这一刻他们感到,十来年的辛苦完全值了!

  “起来吧,这都是你们应得的。”

  赵赫向胡榘、秦九韶看来,道:“好好干,不久你们会被调回华夏,用修这条运河的经验,治理黄河。父王已经发话了,干的好的话,你们二人尽封公爵,”

  华夏最大的水患,就是黄河了。

  赵朔虽然只知道“束水攻沙”这四个字,但他相信以胡榘秦九韶的聪明,和二人修苏伊士的经验,再加上他的提点,治理好黄河当无问题。

  “愿为王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胡榘和秦九韶再次向东方大礼参拜。

  公爵啊!

  臣子爵位的顶峰!

  现在孟珙也才是一个侯爵呢!

  而且,把黄河治理好了,会得到怎样的身后名?

  胡榘和秦九韶现在心神激荡,真恨不得马上前往东方,治理黄河。

  赵赫又向史嵩之看来,道:“现在你要在留驻埃及,负责组织二弟赵衍的后勤。待这场战争结束,我会向父王请旨,调到我的麾下。来日征服欧罗巴,还需要你出力。如果做得好了,照样公爵可期。”

  “愿为王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史嵩之也再次向东方大礼参拜。

  他功名之心甚切,现在真是满意极了。

  参与征服欧罗巴,获封公爵,这是何等的功业?他的两个女儿还嫁给了赵赫,有朝一日他的外孙,很可能成为这个世上最强国家的主人。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史嵩之站起来后,道:“臣在埃及这些年,也读了些西方的史书。据说西方古代最强大的国家名曰罗马,我们的古籍中称其为大秦。这罗马全盛之时,将地中海称为‘我们的海’。”

  “如今,我我们马上就要经苏伊士运河,开向地中海了。臣相信,在有生之年,不仅这地中海,会成为为我国的内湖。而且,世界上一切海洋,都在我国的掌控之中!”

  “会有那么一天的。”

  随后,赵赫大手一挥,道:“开船!”

  “是!”

  咚咚咚~~

  赵赫旗舰上的鼓声响起来了。

  苏伊士运河两岸的锣鼓声也响起来了!

  随着这阵阵欢庆的锣鼓声,大船向前,撞破了拦在运河上的彩带。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驶入了这条分断亚非大陆的运河,驶向了地中海,驶向了一个崭新时代。

  这是属于汉人和蒙古人的时代!

  这是汉人和蒙古人的航海大时代、移民大时代,以及……淘金大时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