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府的豪强要做大事。
但与之相对应则是济南府的豪强普遍性遭殃。
在靠东的庄园遭遇灭顶之灾后,后面的豪强们也都接到了消息,并且纷纷开始了串联。
他们普遍认为,靖难大军一个时辰的劝降时间实在是太短了,需要多点时间准备。
可济南府的老牌豪强们,基本上都被完颜亮用猛安谋克户中原迁徙这一招搞废了,现在的济南府豪强基本上都是最近几年,乃至于去年才在大乱中崛起的土豪。
他们哪有什么跟官府对抗的经验?
尤其当刘淮展示出了强硬姿态,明确表示要么臣服要么死之后,这些土豪就更加慌乱了。
准备来准备去,无非就是打或者降两种选择。
如果降,那庄园、土地、佃户、奴仆、私兵全都保不住,檄文中说的再明白不过,汉军是来吊民伐罪的,是来解生民倒悬之苦的,汉军并不贪图这些土地财富,而是需要用他们来安置百姓的。
即便反抗,豪强根本扛不住正经兵马的攻击,到时候该保不住的依旧保不住,没准还会把脑袋丢了。
而且,檄文中对于‘民’的定义很清楚,若是不反抗,那么庄园中的庄户、私兵、奴仆乃至于豪强旁系子弟都可以算是‘民’,都是汉军所拯救的对象。
可若是反抗了,那就是大军要伐的‘罪’了。
一边是吃糠咽菜,拼死拼活,保卫自家‘主上’的幸福生活;另一边是土地与房产所有权。该怎么选,你们自己决定。
所谓檄文如刀,有这封檄文在,济南府土豪几乎各个上下离心,就连旁支子弟都有了别样心思,有的庄园甚至爆发了民乱,庄园主的人头被砍下来,奉到了军前。
在这个时候,土豪们只能寻求金国的支援了。
但仆散浑坦充分展示出了‘异族统治者’的殖民本质来。
我麾下的女真儿郎连守卫历城都有些困难,为什么要为了你们汉人豪强,而去跟飞虎子的兵马去拼命?是因为你变成了女真人,还是因为我疯了?
仆散浑坦不仅仅不派遣兵马救援,而且将周边豪强的私兵都带到了历城城内,铁了心的要死守到底了。
这厮现在就指望着庞大的流民能够再给刘淮制造一些麻烦,再多拖延一些时日。
当然,仆散浑坦纯属痴心妄想了。
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两支兵马那么简单,在军队身后还有成套的行政体系。
陆游指挥着七十九个分田小组,在军队的护送下,就地开始组成行政班底,并且召开诉苦大会与公审大会,打击土豪劣绅,并且选拔官吏,丈量土地,编户齐民,分发粮食冬衣,快刀斩乱麻的进行分田分地,迅速安定地方。
可以这么说,大军在济南府齐头并进,如同一条蔓延的火线一般,从东向西烧过了整个济南府,然而火线之后却不是灰烬遍地,惨绝人寰之景,而是一片生机勃勃,枝繁叶茂之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淮甚至要对仆散浑坦道和邓禹一声谢,如果不是他们倒行逆施,刘淮又怎么可能用快刀斩乱麻的姿态来收拾济南府?
到时候说不得还得用政治方式来解决。
面对如此形势,历城周边的土豪们也彻底麻了。
他们不得不在几日内,将聚会开了一遍又一遍,试图想出个解决办法?
十一月二十日,又一次仓促的会面,又一次的不欢而散之后,山东林氏的当代家主林凡容唉声叹气的回到了自家庄园之内。
且说山东林氏可不是泛泛之辈,与那些乱世豪强有本质的区别。
具体到林氏济南堂,乃是源于西汉宣帝时的博士林遵,官至太子太傅,生有五子,世居济南,乃成山东望族。
如果夸大一点,济南林氏与其余土豪的差距,有点类似汉末世家与豪强之间的差距。
林凡容眼中的邓禹,跟袁绍眼中的李典差不多,一个空有武力的土包子罢了。
然而正如同三国时袁氏面对乱世时那般,天下仲姓,四世三公的头衔还真的不如一千甲士妥当,稍不注意就会身死族灭。林氏这种士大夫之家又何尝例外?
当金国废掉伪齐政权,亲自统治山东之时,济南林氏还不以为意,还想用前宋的经验来对付金国官府。
但完颜亮哪管这个那个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给猛安谋克户分利,我就分了你全家!
面对金国镇防军的铁拳,林氏表面上屈服了,但是在暗中却一直想要找回场子。
在此期间,林凡容敏锐的觉察到,金国这十来年的安稳日子也算是到头了,他们济南堂也不可能再摆耕读传家的姿态,无论如何都得学习那些豪强,掌控庄户,组织私兵。
事情也果如林凡容所料,金国果真在完颜亮的盘剥下,义军蜂起,天下大乱。
而林氏也趁势而动,再次暗中发展壮大。
去年在山东西北部清扫猛安谋克户的义军背后,就有林氏的些许影子。
当然,如同林氏这种兼具世家与豪强特点的士大夫自然是要与官面合作的,所谓以斗争而求团结,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林凡容就是本次济南府豪强们与金国合流的推手之一,否则这些豪强即便畏惧忠义军制度,也不会到这种程度。
至于林凡容不想投靠刘淮的原因也很简单。
正如同所有的世家一般,林凡容从来不怕曹操、董卓,因为他们到底还是要跟世家豪强合作的,他怕的反而是黄巢这般,不管不顾就要天街踏尽公卿骨之人。
现在看来,这刘淮似乎正是另一个黄巢。
想到此处,林凡容再次觉得不安起来,他不由得在厅堂中起身踱步,来回思量。
家中长老与族兄弟都已经被打发走了,他倒也不怕将虚弱的一面展示出来,不过这也就导致了他此时都不知道要跟谁商量此事。
想想族人那副贪鄙怯懦的样子,林凡容只觉得一阵心累。
但凡你们像话一点,敢去拼命,咱们林氏也早就起兵夺天下了,我又何苦在几方势力中来回横跳?
“你们去,去将党先生请来……”良久之后,林凡容终于想起一人来,他刚刚吩咐完下人,就立即意识到什么,随之摆手:“不用了,我亲自去!”
说着,林凡容大踏步的向着庄园南侧走去。
这里是一片客房,却也不是寻常客人居住的地方,只有投奔林氏,托庇于羽翼之下,在林氏庄园常住之人方才会被安排在这里。
这种人在此时的山东其实并不少见,因为局势实在是太乱了,山东东路还好一些,山东西路这几个州府一直在不停的折腾,金国折腾,义军折腾,耿京也折腾。
那些想要出仕之人自然有去处,而那些不想出仕,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出仕之人,除了归隐山林,就是托庇于各路豪强了。
“党先生!这些时日怠慢了,还望党先生见谅。”
林凡容站在门口,二话不说,如同客人般先是躬身一礼。
屋中的青年正在伺候一名老妪吃饭,闻言先是向母亲告罪,随后大踏步的走出,立即躬身行礼说道:“林员外真的是折煞小子了,小子才疏学浅,如何当得起一句先生?”
“唉……怎么能称折煞?!党先生为山东俊杰,与那天平军辛弃疾齐名,又如何不能称一句先生?”
青年自然就是曾经与辛弃疾一同在大儒刘瞻门下求学,并曾经与辛弃疾并称为‘党辛’的党怀英了。
他原本是泰安州人士,却不像辛弃疾一般有个大家族,他的父亲是北宋时期的泰安军录事参军,属于低级官员,自小家中就十分清贫。
后来党怀英的父亲死在了任上,留下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但党怀英却是个好学的,早早就有神童的名号,并且被州中长辈看重,才得以跟随大儒攻读诗书。
然而党怀英好不容易有些名头,还没有找到机会当官,金国就已经天下大乱,不得已,他带着老母投奔济南府,并且寄托在了林氏羽翼之下,求得片刻安稳。
此时党怀英听到林凡容唤自己为党先生,心中无比怪异。
他今年才二十九岁,而林凡容已经年过四旬,两人差着辈分呢!这老货莫非是昏了头吗?
下一刻,党怀英迅速反应过来,所谓折节下交,必有所求,不过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士子,林凡容又能图他什么呢?
两人在院中石凳上落座后,林凡容倒也没有卖关子:“如今的形势,党先生可能也听说了,可有什么要教我的吗?”
党怀英更加无语了:“林员外莫要说笑,济南林氏家大业大,在山东根基深厚,若是林员外都束手无策的大事,我一介书生,又能如何呢?”
林凡容摆手说道:“党先生姑且言之,我姑且听之嘛。”
党怀英思量了片刻,方才叹气说道:“林员外有可能误会了我与辛幼安的关系,我们二人同时在刘师门下求学时被同门并称为‘党辛’,只是因为我俩是当时刘师门下最出色的二人罢了。我们的交情并不是那么深厚,无非就是萍水相逢。
至于后来,辛幼安起兵反金,我回家乡赡养老母,更是分道扬镳,已经许多年不联系了。想要用这种关系联系靖难军刘大郎,让他网开一面……”
说着,党怀英就已经连连摇头。
林凡容却笑道:“党先生想岔了,这是军国大事,事关济南府的归属,若能因为党先生一句话就能改变,那才是有些奇怪。
我如今只是想问一问,党先生究竟如何看待如今局势?我林氏又该何去何从?”
党怀英听了前一句话刚刚舒了一口气,听到第二句又将心脏提到嗓子眼中来:“林员外这是……”
林凡容叹了一口气:“现在各方人马都有说法,却都是为自家利益作纠缠。我是真的想要听听毫不相干之人的说法。党先生品行高洁,安贫乐道,想必不会如同那些鼠目寸光的小人一般,诓骗于我。”
见党怀英依旧犹豫,林凡容只能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党先生依然还有顾虑,那我也不能勉强。”
说着,他作势起身,想要离去。
党怀英想到这些时日在林家庄园受到的照顾,又想到了自家老母的确不堪奔波之苦,还是起身拉住了林凡容,艰难说道:“那我就为林员外分析一下局势,胡说八道,当不得真。”
林凡容点头:“党先生请说。”
党怀英思量片刻,正色说道:“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找魏公与刘大郎两年间的檄文与榜文看,同时也向来往商贾打听山东东路那边的军政策略,发现了刘大郎与金国宋国的极大不同。”
“宋国是如何治理地方的呢?就比如一个县,知县、县丞大约都是官家委任的,但是主簿大约就都是从地方选拔的了,而到了小吏就更加如此。
就比如济南府,如果官家想要收税,想要征发劳役,具体做事的人都是小吏,而小吏从何而来呢?不都是林员外家中的走狗吗?更别说朝中官员也有许多人是大户通过科举考上去的,林员外在朝廷中自然也会有牵扯。”
“所以,在前宋时,山东本地大族与官家是合作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宋国官家即便恼了某家某姓,也不可能赶尽杀绝。”
“而金国又不一样了。金国是女真国族的金国,而不是士大夫的金国。金主完颜亮不会把地方大户当作自己人,而是将辽东部族当成心腹,他为了给心腹好处,方才有了猛安谋克户安置中原等一系列事端。”
原本林凡容觉得党怀英在老生常谈,还有些失望,此时听到有关金国的分析,方才肃容以对:“但是金贼为了安置猛安谋克户而对付我等,到最后惹得中原大乱。”
党怀英点头,却又立即摇头:“女真人才有几个人?就凭这么点人,就想要把林员外这等大户赶走,从而占据中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最后,猛安谋克户们自然会被杀个一干二净。
但是刘大郎不同。”
说着,党怀英看着林凡容的双眼说道:“刘大郎有的是人手,他是以麾下军兵为根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方行政体系。说的再明白一点,他不用跟地方大族合作,他的那些文法官吏,就自然会代替大户,完成征收粮税、发动劳役等工作。”
“地方百姓也会听刘大郎的,是因为刘大郎给他们分田分地,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而他的那套军功体系,则相当于拆了一家大户之后,将土地分给了一百个忠于他的小地主,以至于他的政令足以畅通无阻,不再需要看地方大户的脸色。”
听到这里,林凡容有些口干舌燥,即便是在冬日的冷风中,汗水也不断从额头落下。
“也就是说,刘大郎不是黄巢,而是……而是汉高祖?”
党怀英想了一下,竟然点了点头:“林员外真是真知灼见,刘大郎的这一手,跟汉高祖将儿子亲信分封关东差不多,都是让自家根基子弟去取代那些不听话的六国贵族。啧,他们老刘家是不是在政略上有天授?”
林凡容此时已经彻底慌乱。
刘大郎当真是林氏的大敌,而且是无解的大敌。
既无法从上层去牵扯他,也没法发动底层去胁迫他,在中间军事上也打不过他,这难道不是死定了吗?
“党先生!党先生!”林凡容起身上前一步,抓住了党怀英的双手说道:“那林氏该如何去做,还望党先生能指一条明路。”
党怀英看着自己被握住的双手,干笑了两声:“倒是有个办法,只不过就怕冒犯林员外。”
“先生且说。”
“林员外,现在,你立即带着心腹,去寻那刘大郎,向他称臣。他说什么是什么,让拆分林氏也好,分田分地也罢,总归一切顺着他来。”
“济南堂这里人杰地灵,林氏又是书香门第,此时投奔过去,只要诚心投靠,尽心做事立功,如何不能有高官显爵?到时候出个宰相,自然可以光耀门楣!”
果然,林凡容当即就有些犹豫之态:“这……这可都是祖产,我岂不是成了不肖子孙?此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再说,也不一定是那刘大郎能得天下……不成,不成的。”
党怀英心中终于无奈。
现在是你讨价还价的时候吗?
现在是要么降要么死的时候,能给你找个前途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如何?
难道让刘淮直接将靖难大军都统的位置让给你吗?
然而毕竟是寄人篱下,党怀英这些话只能在心中转一圈罢了,他笑着说道:“林员外,小子见识浅薄,如有得罪,还望能饶恕则个。”
林凡容连连叹气,随后放开了党怀英的双手:“党先生还请早些安歇吧,至于我家的前途……容老夫在想想。”
说着,林凡容摇着头转身离去了。
党怀英见状,终究只能叹了口气,随后回到了屋舍之中,却只见自家老母已经放下了碗筷,抬头看向自己。
“母亲都听到了?”
老妪点了点头:“都听到了,但没有听懂。”
党怀英声音柔和:“不妨事的,左右都是大人物之间的争斗,绝不会妨碍母亲的。”
老妪沉默片刻,方才说道:“阿英,是为娘耽误你了。若不是我年老体衰,你要护着我过安稳日子,说不得早就去做大事去了。”
党怀英笑容一僵,随后摇头说道:“母亲这是哪里话,这天下大事,终究是要拼命的,哪里是我这文人能插手的?”
老妪却恍若未闻:“阿英,你莫要骗我了,前几个月,你看着几封文书失魂落魄,为娘虽然认不得许多字,却还是能认出一个辛字,是不是那与你齐名的辛五郎做出好大事业了?”
党怀英微微一怔,方才叹气说道:“左右瞒不过阿娘,确实是辛五郎做的好大事情,让孩儿心驰神往。”
老妪再次点头:“阿英,你带着为娘东奔西躲,只为找个安生地方,但如今这天下,哪里有太平光景?
为娘读书少,眼界小,不懂得许多,但既然刚刚你说那刘大郎可以保一方平安,阿英为何不带着为娘,投奔于他呢?到时候,为娘可以安享晚年,而你也可以出仕做大事,岂不是两全其美?”
当着自家老娘的面,党怀英倒是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点头:“阿娘说的是,只不过那是后话,现在兵荒马乱的……”
老妪打断了自家儿子的劝说,正色说道:“现在就走,咱们不是有辆马车吗?现在就走。刚刚你的劝告已经报答了林员外的几分恩情,但如今看来,他依旧是要跟刘大郎作对到底了,难道你不想办法去救林氏一条生路?
这庄园也不稳当了,乱兵一至,也说不得哪里更危险,你与那辛幼安有交情,只要找到刘大郎的兵马,他们不会难为你的。”
党怀英无言以对,却依旧在犹豫。
老妪叹了口气,上前捧起自家儿子的脸:“儿啊,阿娘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了,已经活够了。你爹死之前做梦都想光耀门楣,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你不珍惜,难道你还想让为娘没脸去见你爹吗?”
党怀英泪流满面,点了点头:“孩儿这就去准备!”
但与之相对应则是济南府的豪强普遍性遭殃。
在靠东的庄园遭遇灭顶之灾后,后面的豪强们也都接到了消息,并且纷纷开始了串联。
他们普遍认为,靖难大军一个时辰的劝降时间实在是太短了,需要多点时间准备。
可济南府的老牌豪强们,基本上都被完颜亮用猛安谋克户中原迁徙这一招搞废了,现在的济南府豪强基本上都是最近几年,乃至于去年才在大乱中崛起的土豪。
他们哪有什么跟官府对抗的经验?
尤其当刘淮展示出了强硬姿态,明确表示要么臣服要么死之后,这些土豪就更加慌乱了。
准备来准备去,无非就是打或者降两种选择。
如果降,那庄园、土地、佃户、奴仆、私兵全都保不住,檄文中说的再明白不过,汉军是来吊民伐罪的,是来解生民倒悬之苦的,汉军并不贪图这些土地财富,而是需要用他们来安置百姓的。
即便反抗,豪强根本扛不住正经兵马的攻击,到时候该保不住的依旧保不住,没准还会把脑袋丢了。
而且,檄文中对于‘民’的定义很清楚,若是不反抗,那么庄园中的庄户、私兵、奴仆乃至于豪强旁系子弟都可以算是‘民’,都是汉军所拯救的对象。
可若是反抗了,那就是大军要伐的‘罪’了。
一边是吃糠咽菜,拼死拼活,保卫自家‘主上’的幸福生活;另一边是土地与房产所有权。该怎么选,你们自己决定。
所谓檄文如刀,有这封檄文在,济南府土豪几乎各个上下离心,就连旁支子弟都有了别样心思,有的庄园甚至爆发了民乱,庄园主的人头被砍下来,奉到了军前。
在这个时候,土豪们只能寻求金国的支援了。
但仆散浑坦充分展示出了‘异族统治者’的殖民本质来。
我麾下的女真儿郎连守卫历城都有些困难,为什么要为了你们汉人豪强,而去跟飞虎子的兵马去拼命?是因为你变成了女真人,还是因为我疯了?
仆散浑坦不仅仅不派遣兵马救援,而且将周边豪强的私兵都带到了历城城内,铁了心的要死守到底了。
这厮现在就指望着庞大的流民能够再给刘淮制造一些麻烦,再多拖延一些时日。
当然,仆散浑坦纯属痴心妄想了。
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两支兵马那么简单,在军队身后还有成套的行政体系。
陆游指挥着七十九个分田小组,在军队的护送下,就地开始组成行政班底,并且召开诉苦大会与公审大会,打击土豪劣绅,并且选拔官吏,丈量土地,编户齐民,分发粮食冬衣,快刀斩乱麻的进行分田分地,迅速安定地方。
可以这么说,大军在济南府齐头并进,如同一条蔓延的火线一般,从东向西烧过了整个济南府,然而火线之后却不是灰烬遍地,惨绝人寰之景,而是一片生机勃勃,枝繁叶茂之态。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淮甚至要对仆散浑坦道和邓禹一声谢,如果不是他们倒行逆施,刘淮又怎么可能用快刀斩乱麻的姿态来收拾济南府?
到时候说不得还得用政治方式来解决。
面对如此形势,历城周边的土豪们也彻底麻了。
他们不得不在几日内,将聚会开了一遍又一遍,试图想出个解决办法?
十一月二十日,又一次仓促的会面,又一次的不欢而散之后,山东林氏的当代家主林凡容唉声叹气的回到了自家庄园之内。
且说山东林氏可不是泛泛之辈,与那些乱世豪强有本质的区别。
具体到林氏济南堂,乃是源于西汉宣帝时的博士林遵,官至太子太傅,生有五子,世居济南,乃成山东望族。
如果夸大一点,济南林氏与其余土豪的差距,有点类似汉末世家与豪强之间的差距。
林凡容眼中的邓禹,跟袁绍眼中的李典差不多,一个空有武力的土包子罢了。
然而正如同三国时袁氏面对乱世时那般,天下仲姓,四世三公的头衔还真的不如一千甲士妥当,稍不注意就会身死族灭。林氏这种士大夫之家又何尝例外?
当金国废掉伪齐政权,亲自统治山东之时,济南林氏还不以为意,还想用前宋的经验来对付金国官府。
但完颜亮哪管这个那个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给猛安谋克户分利,我就分了你全家!
面对金国镇防军的铁拳,林氏表面上屈服了,但是在暗中却一直想要找回场子。
在此期间,林凡容敏锐的觉察到,金国这十来年的安稳日子也算是到头了,他们济南堂也不可能再摆耕读传家的姿态,无论如何都得学习那些豪强,掌控庄户,组织私兵。
事情也果如林凡容所料,金国果真在完颜亮的盘剥下,义军蜂起,天下大乱。
而林氏也趁势而动,再次暗中发展壮大。
去年在山东西北部清扫猛安谋克户的义军背后,就有林氏的些许影子。
当然,如同林氏这种兼具世家与豪强特点的士大夫自然是要与官面合作的,所谓以斗争而求团结,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林凡容就是本次济南府豪强们与金国合流的推手之一,否则这些豪强即便畏惧忠义军制度,也不会到这种程度。
至于林凡容不想投靠刘淮的原因也很简单。
正如同所有的世家一般,林凡容从来不怕曹操、董卓,因为他们到底还是要跟世家豪强合作的,他怕的反而是黄巢这般,不管不顾就要天街踏尽公卿骨之人。
现在看来,这刘淮似乎正是另一个黄巢。
想到此处,林凡容再次觉得不安起来,他不由得在厅堂中起身踱步,来回思量。
家中长老与族兄弟都已经被打发走了,他倒也不怕将虚弱的一面展示出来,不过这也就导致了他此时都不知道要跟谁商量此事。
想想族人那副贪鄙怯懦的样子,林凡容只觉得一阵心累。
但凡你们像话一点,敢去拼命,咱们林氏也早就起兵夺天下了,我又何苦在几方势力中来回横跳?
“你们去,去将党先生请来……”良久之后,林凡容终于想起一人来,他刚刚吩咐完下人,就立即意识到什么,随之摆手:“不用了,我亲自去!”
说着,林凡容大踏步的向着庄园南侧走去。
这里是一片客房,却也不是寻常客人居住的地方,只有投奔林氏,托庇于羽翼之下,在林氏庄园常住之人方才会被安排在这里。
这种人在此时的山东其实并不少见,因为局势实在是太乱了,山东东路还好一些,山东西路这几个州府一直在不停的折腾,金国折腾,义军折腾,耿京也折腾。
那些想要出仕之人自然有去处,而那些不想出仕,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出仕之人,除了归隐山林,就是托庇于各路豪强了。
“党先生!这些时日怠慢了,还望党先生见谅。”
林凡容站在门口,二话不说,如同客人般先是躬身一礼。
屋中的青年正在伺候一名老妪吃饭,闻言先是向母亲告罪,随后大踏步的走出,立即躬身行礼说道:“林员外真的是折煞小子了,小子才疏学浅,如何当得起一句先生?”
“唉……怎么能称折煞?!党先生为山东俊杰,与那天平军辛弃疾齐名,又如何不能称一句先生?”
青年自然就是曾经与辛弃疾一同在大儒刘瞻门下求学,并曾经与辛弃疾并称为‘党辛’的党怀英了。
他原本是泰安州人士,却不像辛弃疾一般有个大家族,他的父亲是北宋时期的泰安军录事参军,属于低级官员,自小家中就十分清贫。
后来党怀英的父亲死在了任上,留下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但党怀英却是个好学的,早早就有神童的名号,并且被州中长辈看重,才得以跟随大儒攻读诗书。
然而党怀英好不容易有些名头,还没有找到机会当官,金国就已经天下大乱,不得已,他带着老母投奔济南府,并且寄托在了林氏羽翼之下,求得片刻安稳。
此时党怀英听到林凡容唤自己为党先生,心中无比怪异。
他今年才二十九岁,而林凡容已经年过四旬,两人差着辈分呢!这老货莫非是昏了头吗?
下一刻,党怀英迅速反应过来,所谓折节下交,必有所求,不过他一个无权无势的士子,林凡容又能图他什么呢?
两人在院中石凳上落座后,林凡容倒也没有卖关子:“如今的形势,党先生可能也听说了,可有什么要教我的吗?”
党怀英更加无语了:“林员外莫要说笑,济南林氏家大业大,在山东根基深厚,若是林员外都束手无策的大事,我一介书生,又能如何呢?”
林凡容摆手说道:“党先生姑且言之,我姑且听之嘛。”
党怀英思量了片刻,方才叹气说道:“林员外有可能误会了我与辛幼安的关系,我们二人同时在刘师门下求学时被同门并称为‘党辛’,只是因为我俩是当时刘师门下最出色的二人罢了。我们的交情并不是那么深厚,无非就是萍水相逢。
至于后来,辛幼安起兵反金,我回家乡赡养老母,更是分道扬镳,已经许多年不联系了。想要用这种关系联系靖难军刘大郎,让他网开一面……”
说着,党怀英就已经连连摇头。
林凡容却笑道:“党先生想岔了,这是军国大事,事关济南府的归属,若能因为党先生一句话就能改变,那才是有些奇怪。
我如今只是想问一问,党先生究竟如何看待如今局势?我林氏又该何去何从?”
党怀英听了前一句话刚刚舒了一口气,听到第二句又将心脏提到嗓子眼中来:“林员外这是……”
林凡容叹了一口气:“现在各方人马都有说法,却都是为自家利益作纠缠。我是真的想要听听毫不相干之人的说法。党先生品行高洁,安贫乐道,想必不会如同那些鼠目寸光的小人一般,诓骗于我。”
见党怀英依旧犹豫,林凡容只能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党先生依然还有顾虑,那我也不能勉强。”
说着,他作势起身,想要离去。
党怀英想到这些时日在林家庄园受到的照顾,又想到了自家老母的确不堪奔波之苦,还是起身拉住了林凡容,艰难说道:“那我就为林员外分析一下局势,胡说八道,当不得真。”
林凡容点头:“党先生请说。”
党怀英思量片刻,正色说道:“这些时日,我一直在找魏公与刘大郎两年间的檄文与榜文看,同时也向来往商贾打听山东东路那边的军政策略,发现了刘大郎与金国宋国的极大不同。”
“宋国是如何治理地方的呢?就比如一个县,知县、县丞大约都是官家委任的,但是主簿大约就都是从地方选拔的了,而到了小吏就更加如此。
就比如济南府,如果官家想要收税,想要征发劳役,具体做事的人都是小吏,而小吏从何而来呢?不都是林员外家中的走狗吗?更别说朝中官员也有许多人是大户通过科举考上去的,林员外在朝廷中自然也会有牵扯。”
“所以,在前宋时,山东本地大族与官家是合作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宋国官家即便恼了某家某姓,也不可能赶尽杀绝。”
“而金国又不一样了。金国是女真国族的金国,而不是士大夫的金国。金主完颜亮不会把地方大户当作自己人,而是将辽东部族当成心腹,他为了给心腹好处,方才有了猛安谋克户安置中原等一系列事端。”
原本林凡容觉得党怀英在老生常谈,还有些失望,此时听到有关金国的分析,方才肃容以对:“但是金贼为了安置猛安谋克户而对付我等,到最后惹得中原大乱。”
党怀英点头,却又立即摇头:“女真人才有几个人?就凭这么点人,就想要把林员外这等大户赶走,从而占据中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最后,猛安谋克户们自然会被杀个一干二净。
但是刘大郎不同。”
说着,党怀英看着林凡容的双眼说道:“刘大郎有的是人手,他是以麾下军兵为根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地方行政体系。说的再明白一点,他不用跟地方大族合作,他的那些文法官吏,就自然会代替大户,完成征收粮税、发动劳役等工作。”
“地方百姓也会听刘大郎的,是因为刘大郎给他们分田分地,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而他的那套军功体系,则相当于拆了一家大户之后,将土地分给了一百个忠于他的小地主,以至于他的政令足以畅通无阻,不再需要看地方大户的脸色。”
听到这里,林凡容有些口干舌燥,即便是在冬日的冷风中,汗水也不断从额头落下。
“也就是说,刘大郎不是黄巢,而是……而是汉高祖?”
党怀英想了一下,竟然点了点头:“林员外真是真知灼见,刘大郎的这一手,跟汉高祖将儿子亲信分封关东差不多,都是让自家根基子弟去取代那些不听话的六国贵族。啧,他们老刘家是不是在政略上有天授?”
林凡容此时已经彻底慌乱。
刘大郎当真是林氏的大敌,而且是无解的大敌。
既无法从上层去牵扯他,也没法发动底层去胁迫他,在中间军事上也打不过他,这难道不是死定了吗?
“党先生!党先生!”林凡容起身上前一步,抓住了党怀英的双手说道:“那林氏该如何去做,还望党先生能指一条明路。”
党怀英看着自己被握住的双手,干笑了两声:“倒是有个办法,只不过就怕冒犯林员外。”
“先生且说。”
“林员外,现在,你立即带着心腹,去寻那刘大郎,向他称臣。他说什么是什么,让拆分林氏也好,分田分地也罢,总归一切顺着他来。”
“济南堂这里人杰地灵,林氏又是书香门第,此时投奔过去,只要诚心投靠,尽心做事立功,如何不能有高官显爵?到时候出个宰相,自然可以光耀门楣!”
果然,林凡容当即就有些犹豫之态:“这……这可都是祖产,我岂不是成了不肖子孙?此事……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再说,也不一定是那刘大郎能得天下……不成,不成的。”
党怀英心中终于无奈。
现在是你讨价还价的时候吗?
现在是要么降要么死的时候,能给你找个前途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如何?
难道让刘淮直接将靖难大军都统的位置让给你吗?
然而毕竟是寄人篱下,党怀英这些话只能在心中转一圈罢了,他笑着说道:“林员外,小子见识浅薄,如有得罪,还望能饶恕则个。”
林凡容连连叹气,随后放开了党怀英的双手:“党先生还请早些安歇吧,至于我家的前途……容老夫在想想。”
说着,林凡容摇着头转身离去了。
党怀英见状,终究只能叹了口气,随后回到了屋舍之中,却只见自家老母已经放下了碗筷,抬头看向自己。
“母亲都听到了?”
老妪点了点头:“都听到了,但没有听懂。”
党怀英声音柔和:“不妨事的,左右都是大人物之间的争斗,绝不会妨碍母亲的。”
老妪沉默片刻,方才说道:“阿英,是为娘耽误你了。若不是我年老体衰,你要护着我过安稳日子,说不得早就去做大事去了。”
党怀英笑容一僵,随后摇头说道:“母亲这是哪里话,这天下大事,终究是要拼命的,哪里是我这文人能插手的?”
老妪却恍若未闻:“阿英,你莫要骗我了,前几个月,你看着几封文书失魂落魄,为娘虽然认不得许多字,却还是能认出一个辛字,是不是那与你齐名的辛五郎做出好大事业了?”
党怀英微微一怔,方才叹气说道:“左右瞒不过阿娘,确实是辛五郎做的好大事情,让孩儿心驰神往。”
老妪再次点头:“阿英,你带着为娘东奔西躲,只为找个安生地方,但如今这天下,哪里有太平光景?
为娘读书少,眼界小,不懂得许多,但既然刚刚你说那刘大郎可以保一方平安,阿英为何不带着为娘,投奔于他呢?到时候,为娘可以安享晚年,而你也可以出仕做大事,岂不是两全其美?”
当着自家老娘的面,党怀英倒是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点头:“阿娘说的是,只不过那是后话,现在兵荒马乱的……”
老妪打断了自家儿子的劝说,正色说道:“现在就走,咱们不是有辆马车吗?现在就走。刚刚你的劝告已经报答了林员外的几分恩情,但如今看来,他依旧是要跟刘大郎作对到底了,难道你不想办法去救林氏一条生路?
这庄园也不稳当了,乱兵一至,也说不得哪里更危险,你与那辛幼安有交情,只要找到刘大郎的兵马,他们不会难为你的。”
党怀英无言以对,却依旧在犹豫。
老妪叹了口气,上前捧起自家儿子的脸:“儿啊,阿娘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了,已经活够了。你爹死之前做梦都想光耀门楣,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你不珍惜,难道你还想让为娘没脸去见你爹吗?”
党怀英泪流满面,点了点头:“孩儿这就去准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将北伐进行到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将北伐进行到底,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将北伐进行到底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