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长安距离巨鹿可不算近。

  更何况如今窦建德还已经占据了大半个河北,虽然他并未进攻巨鹿反倒是还祭祀了一次,用来养望。

  但却并不说明李世民前往巨鹿便是安全的。

  他现在已经不是无名小将了。

  虽然整个人的声望还远远未曾到达那种威震天下的地步,但也算是初步扬名天下了。

  若是让窦建德得知此事,那李世民绝对会陷入危机。

  因为他此行就不可能带多少人马。

  甚至就连顾易对此都十分的意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做出这个决定。

  不仅仅是李渊不答应,薛三也在劝阻着李世民。

  但李世民却有着自己的理由。

  长安。

  “父亲,无论如何儿都必须要前去。”

  李世民一脸郑重之色,认真的看着李渊说道,“天下大乱已起,顾公着人查天下诸侯,这说明了什么?”

  “——顾氏已有出世之意!”

  瞬间,李渊的表情不由得便是微微一变。

  “虽然顾氏这些年来的声望在逐渐降低,但在当前这个局势,顾氏但凡出世,绝对会牵动四方诸侯态势。”

  “我李氏如今虽占据关中,看似根基已坚。”

  “然——”

  “父亲可曾想过该以何号向天下人?”

  李世民不由得再次问道。

  这也是变化之一。

  正是因为李渊相信顾氏支持他,他并未如同原本历史之中一般打着支持大隋重振朝纲的名号。

  他也是有着野心的。

  顾氏能够支持他,他又为何不能夺得天下呢?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

  李世民是骗他的。

  而且杨广的死讯还没有传过来,李渊自然是愣了一下。

  但只是经过了短暂的考虑,他便缓缓开口说道:“可立代王杨侑为君。”

  他不能称帝。

  在当前的这种局势下称帝定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李渊可不是傻子。

  闻听此言,在场众人的眼神之中难免还是生出了一丝失望。

  他们可都想着李渊能够称帝。

  这能给他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好处。

  唯有李世民表情丝毫不变,看着李渊认真道:“可若是顾氏相助呢?”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殿内的气氛陡然一变。

  就连李渊都愣住了。

  若能得顾氏相助的话,他想要做什么那就无需多言了!

  “父亲。”

  李世民认真的看着李渊认真说道:“自先汉戾皇帝之后,天下大乱至今,虽其中九州百姓可得数年安宁,但亦是于事无补。”

  “天下人心已疲。”

  “若我李氏当真想统御天下,再造盛世,顾氏可为左右臂膀!”

  他认真的诉说着自己的分析。

  李世民的目标太坚定了。

  他就是想要做第二个顾琛,无论是在武功之上也好亦或是文治之上也罢。

  他要将整个九州都正过来。

  缔造出一个真正的盛世。

  而现在就是其中的转折点,既然顾氏已经表露出了要出世的心思,能够赢取顾氏的支持绝对要远远超过继续攻城略地。

  他这是要缔造盛世的根基。

  这就是李世民精准的局势判断!

  至于其中危险,他自然知晓。

  但李世民的胆量是旁人难以比拟的,当他真正做出了决定之后便不会再有什么犹豫了。

  其实这件事让李渊亲自前去才是最有效果的。

  再不济也是李建成这个长子。

  只可惜,李渊作为三军之主不能前去,而李建成人在后方亦是如此。

  且此举所需要面对的危险。

  也只有李世民这个次次都敢于身先士卒之人才敢前去。

  整个殿内无比沉默。

  其实对于裴寂等人而言,让顾氏再次入朝,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但事情向来都有两面性。

  如今天下未定,前路未知,顾氏能够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好处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的表情才会无比的复杂。

  李渊也亦是如此,他认真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沉默了良久才开口问道:“二郎,你可当真是想好了?”

  “儿心意已决!”

  李世民没有任何的犹豫。

  见状,李渊又是不由得叹了口气,旋即摆了摆手:“既如此,那你便去吧。”

  “若能办成此事.”

  “他日你定是我李氏的十方征渡使!”

  能得顾氏相助,有利于大局。

  作为三军之主李渊无法多说些什么。

  此事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李渊还是十分担心李世民的,想要尽可能的让李世民多带一些精锐。

  但李世民却拒绝了此举。

  他甚至连多余兵马都未带,只带了自己的几个心腹。

  ——李靖;屈突通;以及薛三等人。

  何须带什么人马?

  此行的宗旨便是快准狠。

  对于李世民而言。

  千军万马亦是无用,只要有这几人便已经足够了!

  一路奔波。

  李世民对于巨鹿真的有很大的憧憬,从小到大他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的憧憬过巨鹿这一处“圣地”。

  虽然他们在无时无刻都面对着危险。

  但从始至终,李世民的情绪都始终是那么轻松欢快。

  薛三原本还以为李世民会因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而渐渐地疏离自己。

  毕竟没有谁会喜欢麾下之人是别人派来看着自己的。

  但李世民却毫不在意。

  甚至还对薛三愈发的亲近了。

  这一路上,他一直在问薛三关于巨鹿内的情况。

  而除却一些关键问题之外,薛三也并未有所隐瞒,向李世民诉说着巨鹿百姓们的日子。

  每每说起这些之时,他总是一脸怀念之色。

  简单且平凡。

  但却是无比的知足。

  李世民听得十分认真,相比于那些个夸张的传闻,薛三说的就要正常许多,并没有什么夸张。

  但李世民却没有任何的失望。

  相反,他对于巨鹿更加的向往了。

  一个州郡能够享受到数百年的安宁,这不就是圣地吗?

  何须那么多鬼怪的谣言?

  而最关键的是薛三说的这些话也让李世民对于自己想要打造的盛世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并未问什么隐秘的东西,例如顾氏有多少个薛三这样的人啊之类的芸芸。

  李世民并不在乎这些。

  相比之下,他更加想要知道的甚至是巨鹿百姓对于顾琛的评价。

  当听到这个问题之时,薛三的脸上瞬间就涌现出了难掩的崇拜,沉默了良久才回答起了这个问题。

  “我们家的先人自光武帝时期起便一直在受顾氏的恩惠。”

  “世世代代,直至今日仍是如此。”

  “大灾之年时顾氏会给我们粮食,大乱之时时顾氏会护我们周全。”

  “就算是平常年间”

  “顾氏亦是会教导我们读书,为我们医病”

  他并未单独说顾琛。

  因为在每一个巨鹿百姓心中,顾氏的任何一代人都是一样的,始终都有恩情于他们。

  单独举例顾琛顾熙等人并不合适!

  “是顾氏让我们家家户户有余粮是顾氏让我们能够在这种年头活下去”

  李世民听得十分认真,包括其余几人同样也是如此。

  这是他们第一次从另一种角度去了解巨鹿。

  不觉间,李世民竟愈发沉默了。

  薛三描绘的场景与眼前他们所看到的现实有着明显的割裂感。

  战乱;难民;贼寇;强盗;

  现实之中的一切,似乎是让李世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顾琛的道路又岂会是那么好走的?

  扭转乱世,缔造盛世。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但李世民会退缩吗?

  显然不会!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对此也是渐渐生出了期待。

  这可是顾氏与李世民所擦出来的火花啊。

  虽然不知道未来的历史到底还会发生什么改变,但这仍是让他极为的期待!

  足足花了近月的时间,李世民这才赶到了巨鹿。

  这一路他们自然遇到了很多危险。

  不过也只是写盗寇罢了,完全奈何不了几人。

  当李世民正式踏入巨鹿郡的那一刻起,他便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其中的差别。

  难民不见了;

  贼寇不见了;

  混乱与乱世似乎也不见了;

  其实就连顾易都未曾想过这一点,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之下,巨鹿已经完全成为了整个九州的圣地,甚至都能够影响到现代去。

  这完全是他当初未曾设想到的。

  甚至就连他时而在看到巨鹿内的一切时都会赶到震惊,更不要说李世民了。

  他完全不曾记着所谓的盛世。

  虽然天下人都在说开皇一朝乃是真正的盛世,但相比于巨鹿却还是差了太多太多。

  这一次,李世民完全沉默了。

  那一声声来自百姓的欢声笑语,以及一个个前往顾氏学堂刻苦读书的学子,以及田野之中的水车和那些个忙碌的农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李世民带来了太大的震撼。

  难不成这就是盛世吗?

  他的心情愈发的复杂,整个人也越来越沉默,就这样跟随着薛三直奔顾府而去。

  他不能大张旗鼓,也不能表露身份。

  其实李渊倒是让李世民带了一些礼物,全都是稀世珍宝。

  但当李世民亲眼见到了这些之后。

  忽地就觉着这些礼品真的是配不上顾氏。

  这种家族的影响。

  已经完全超越了任何的外物。

  顾氏需要钱吗?

  需要那一个个什么所谓的稀世珍宝吗?

  这些东西又岂能配得上顾氏呢?

  甚至就连李世民自己或许都未曾察觉,他对于盛世的见解在无形之间便有了些许的轮廓。

  顾府。

  当顾煜见到李世民之时,他整个人也是极为的惊讶。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

  李世民并未提前送来拜帖,而薛三也未曾送来消息。

  这并不是薛三有了异心。

  而是无需这么做。

  巨鹿之地,每日前来的百姓又有何其之多?

  李世民不是来攻打巨鹿的,身边就带了几个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对巨鹿造成半点的危险。

  又何必多言呢?

  不过顾煜在见到李世民的第一时间便认出了他。

  虽然经过长时间的赶路之后,李世民如今的样子有一点狼狈,但那眉宇之间与李渊的相像还是很好分辨。

  “李氏二郎,世民拜见顾公!”

  李世民显然早已做好了准备,在见到顾煜的瞬间便立刻认真朝着顾煜行礼。

  “见过公子。”

  顾煜端正回礼,旋即便做了个请的手势,将几人带了进来。

  顾府内的一切都满是岁月的痕迹。

  李世民一路都是那般随意,但在踏入顾府之后竟忽然就有些紧张了起来。

  顾煜并未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态度。

  就如同对待其余诸侯一般尽了该尽的礼数,哪怕心中已经猜出了李世民的目的,但从始至终都从未说过什么。

  他确实有些惊讶,没能料到李世民竟然会如此胆大赶来巨鹿。

  但也不至于如此便做出决定。

  不过让他诧异的是李世民竟仿佛是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一般,赶来的前两日竟然从未说过这些。

  他观察着顾府;观察着巨鹿内的一切。

  从吏治;

  到百姓的日常;

  他整个人也是愈发的沉默。

  就这样直至过了三日之后,他这才再次的找到了顾煜,认真的行礼说道:“还请顾公为世民解惑。”

  “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顾煜对此似乎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甚至还将李世民带到了书房之中。

  顾易能够感觉的出来。

  顾煜似乎也已经对李世民产生了兴趣。

  李世民这三天的举动确实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书房之中异常安静。

  顾煜看着李世民十分平静的问道:“公子有何疑问。”

  李世民微微皱着眉头,沉默了良久似乎是在整理语言一般,随后这才开口问道:“当以何法兴建盛世?”

  巨鹿的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

  让他生出了很多疑问。

  “公子以为,何种世道才可称之为盛世?”顾煜不答反问。

  李世民这一次并未犹豫,而是直接开口说道:“当如巨鹿一般。”

  这完全出自他的真心。

  巨鹿的一切,是他以前从未见识到的。

  但顾煜这一次却摇了摇头:“公子错了,巨鹿得数百年安稳才得今日之象,公子想问的难道只是一郡之盛世吗?”

  “天下!”李世民立刻摇了摇头。

  顾煜笑了笑:“那在下可以告诉公子,若有一日公子能让天下大半人都吃得上饭,便可以称之为盛世。”

  他的语气十分的随意。

  纵观古今天下,可能没有比顾煜更加了解所谓盛世的了。

  饶是开皇一朝都做不到如此。

  可那却也算得上是盛世!

  闻言,李世民再一次的沉默了下来,眉头紧锁。

  他现在还是太过年轻。

  从大乱之地,再到巨鹿这种圣地,再到顾煜对于盛世的评判。

  这前后的落差让他的思绪愈发混乱。

  顾煜并未继续说些什么,让李世民消化了良久之后,才再次轻声开口:“这一路走来,公子对这天下有何看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沉默了一下,正色说道。

  顾煜这一次不由得点了点头,称赞道:“公子英明,无愧天人之表。”

  话落,整个书房顿时便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李世民的表情极为复杂。

  其实他有很多话想说,但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一切——

  对于他而言似乎是真的太早了一些。

  顾煜果然是对李世民来了兴趣,看着李世民的状态,他竟是难得的愿意将顾氏一代代先人所留下的典籍让李世民一观。

  自昔年的孝顺皇帝之后。

  这还是第一次有诸侯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李世民自是觉着无比荣幸,很想感谢顾煜,但却又不知该给些什么。

  至于那些什么所谓的稀世珍宝。

  他早已交给了薛三,不好意思将这些东西当做礼物。

  但顾煜却让他安心观之。

  这个时间并不是特别的漫长,李世民的天赋本就不差,更何况他还如此的废寝忘食?

  顾易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一切,想要亲眼看看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

  尤其是在顾氏人才断档了这么多年之后,那些典籍已经跟不上天下的变化了。

  这其中多是一些来自先人的劝解。

  说白了,就是让家族子弟保持清醒。

  但这又往往是最难的,尤其是对于掌权者而言。

  唯有保持时刻的清醒。

  才能不至于做出太多错误的决定。

  李世民看的十分认真,看着那一代代的人为了顾氏流传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他似乎也渐渐明悟了其中的些许道理。

  盛世;

  妥协与牺牲.

  就是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今日的一切。

  李世民的眼神愈发的坚定。

  就在半月之后,他整个人便如同重新活过来了一般,重新恢复到了昔日那种意气风发的状态。

  甚至相比于之前整个人的眼神还要更加坚定!

  顾煜问李世民想到了什么。

  李世民并未多说,只是想请顾煜带他去顾氏祠堂一拜。

  若是按照以往——

  李世民最多也只会拜一拜那几位石像,最多的也唯有顾琛。

  但如今则不然。

  李世民认真的行了一次关乎顾氏整体的祭祀,直至最后之时才到了顾琛的石像前,直接跪了下去,语气铿锵的说道:

  “今日方知,盛世非天授,乃在人为!”

  “世民此生愿持此心,当执三尺剑,开万世太平!”

  他在明志!.

  ——————

  “隋末大业十四年,天下离乱。李世民自长安东行,欲拜顾氏,途见:

  渭北饿殍塞道,老妇析骸而爨;河东鬻子充饥,枯骨曝于荒野。

  及至巨鹿界,忽见:

  阡陌井然,耒耜相闻;稚子诵《鹿鸣》于塾,老叟分糜粥于衢。

  讼堂无积案;市集有公秤。

  后拜顾氏论及天下,又观政三日,阅顾氏典籍半月,于顾琛像前立志曰:

  “今观巨鹿,方晓'本固邦宁'乃耕凿功夫。

  愿持此心,使九州之民,皆得立于仁政之下!”

  ——《汉语词典·巨鹿明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最新章节,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