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宛若潮水一般朝着四方而去。

  ——九州震动!

  作为顾氏出世的第一战,这一战本就备受关注。

  如今——

  顾泉与李世民可谓是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奇袭陇西;

  在不觉间做到了与昔年忠武侯顾啸、汉光武帝刘秀两人一般的战况。

  这种影响甚至都已经超越了此次的大胜本身。

  谶纬迷信始终都是封建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李世民与顾泉的这一仗很难不让人想到昔年的刘秀。

  “天命在李。”

  这四个字的谶言几乎瞬间便在天下人之中的心头升了上来。

  这对于李唐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从未切身经历过,但自那祖祖辈辈之中所流传下来的盛世景象,又是谁不想要的呢?

  百姓们真的已经苦了太久了。

  自从昔年的炎汉戾皇帝而言,整个天下的百姓就几乎没有过过真正的盛世。

  顾氏的沉寂,更是加剧了这其中的绝望。

  杨坚之时——

  虽是开皇之治,但在当前近的这个时代,种种之策要想彻底实施下去,并起到作用。

  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代人能够做完的。

  而自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在无形之间便摧毁了这一切。

  迎接百姓们的便是更为绝望的现实。

  而最关键的是自隋朝灭亡之后,种种关于其灭亡原因的谶言之中不由得便有着不重顾氏。

  如今顾氏重新现世,甚至还与李世民配合打出了昔年与顾啸与光武帝一样的战况,这又岂能不让天下百姓期待?

  但,万事皆有利弊。

  迎顾氏而入同样也是如此。

  会让天下人更为在意李氏的一切,同样也会让四方诸侯更加针对李氏。

  这是李氏必须要面对的风暴。

  当彻底听闻此战的消息之时,天下的诸侯便会默契的将目光放在李唐身上,仅仅一战李唐便已经渐渐彻底取缔了杨广,成为了天下诸侯所针对的对象。

  ——不灭李唐,人心难安!

  四方风云四起。

  就在武德二年,冬季。

  眼睁睁看着天下人皆在诵唱着“李顾”之名,一个以“先灭唐,后逐鹿”为名的联盟终是形成。

  其实四方诸侯早就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而随着窦建德的使者相继赶到各地之后,这个联盟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

  洛阳郑帝王世充;

  江都许帝宇文化及;

  河北夏帝窦建德;

  朔方梁师都;

  当今天下各地最为强盛,有机会逐鹿天下的枭雄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先灭唐!

  约好就在次年春季三方共同伐唐!

  值得一提的是,李密这个曾经能够与李世民一般开仓周济百姓之人,最后也随着自己身份的转变而倒在了自己的野心之下。

  他败给了王世充,如今已经来投降了大唐。

  包括还有瓦岗军之中的不少能人。

  历史确实已经随着顾氏的出现而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但有些人的结局却仍是早已注定。

  对于李密的来降,李渊十分的兴奋。

  但当听到“灭唐联盟”之时,随之而来的便是绝望。

  ——没错,就是绝望!

  如今的大唐确实实力不弱。

  甚至都可以称之为,天底下数一数二的诸侯之一。

  但面对这么多的诸侯统一来攻,李渊的第一感觉仍是绝望。

  一场大胜所带来的兴奋感瞬间烟消云散。

  随着四方诸侯相继发出了“伐唐檄文”,以“李渊”乃是“杨广”宗亲之名,诬李渊乃是暴君,决议征伐。

  这个理由确实十分牵强。

  但又有谁在乎呢?

  他们只是要借着共同发生的大势,来扭转李唐那越来越盛的声望!

  ——局势顿变!

  李渊一开始还抱有着些许的期望。

  毕竟在这种诸侯群起的乱世之中,只要愿意付出对应的利益,或许便能够分散甚至是拉拢一众盟友。

  但这种想法,在当前的这种局势那就注定是枉然。

  在这群雄逐鹿之时,又有谁不想坐到那个位置上?

  如今大唐声势滔天。

  明明还没有扫平天下,但却甚至已经有了如当初隋庭一般的声望。

  这是任何诸侯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的!

  留给李唐的也唯有一条道路,那便是——打。

  可又该如何迎敌?

  太极殿。

  凝重的气氛压在所有人的心头,先前大胜夺地的喜悦如今早已烟消云散。

  ——亡国之危!

  没错,在很多人的心中这就是亡国之危!

  同时面对四方诸侯。

  这可是连昔日的隋庭都不能承受的局势,更何况如今的大唐?

  唐军虽强,但又岂能强的过昔日的隋军?

  但此时此刻又能如何?

  也唯有继续打下去!

  看着群臣们那凝重的表情,李渊此时的表情同样也是十分的难堪。

  在刚刚得知陇西战事之时他甚至都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感觉,但是如今这种感觉转瞬之间便已经彻底消散了,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亡国之危。

  这时,李世民缓缓踱步走了出来,表情亦是无比严肃。

  “父皇。”

  他拱手行礼,缓缓开口。

  所有人的表情在瞬间便看向了他。

  如今的李世民在整个大唐之内声望可以称之为滔天。

  无论是先前的功劳也好,亦或是此次评定薛举的功劳也罢,尤其是那些关于他的谶言,都在说明着他的不凡。

  “儿臣以为,我大唐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

  李世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所谓,帝路荆棘遍布,非战不能开太平,非武不能定乾坤!”

  “唯有铁蹄踏破敌阵,方能让四海知大唐天威,让万邦仰华夏锋芒!”

  “如今虽四方伪帝联合谋我大唐。”

  “然对于我大唐而言,又岂不是一个机会?”

  “只要能打赢这一仗.”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届时天下人定会畏惧父皇天威,而父皇也将成为.那扫平天下的九五之尊!”

  殿内气氛瞬间便是一变。

  其实对于李世民想要打这一点群臣们无不知晓。

  但问题是,该如何打!

  当前的大唐是没有那么多的兵力进来面对四方诸侯的,只要开战便很有可能面对杨广当初一般的局势。

  哪怕能够在一方战场占据优势.

  但却不能快速灭贼;

  进而导致后方不断被袭扰,这怎么看都是一条死路。

  但就在这时,顾泉顾彦等顾氏子弟也是缓缓走了出来,站在了李世民的后方拱手说道:“陛下,我大唐理当迎战!”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不得不让人在意。

  因为他们姓顾。

  李渊微微皱眉,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朕又岂不知要打?可问题是该如何打?”

  “父皇。”

  李世民丝毫都不犹豫,立刻开口说道:“儿臣以为,我大唐必胜。”

  他语气微微一顿。

  旋即整个人的表情也是愈发的严肃,再次铿锵有力的说道:““父皇,诸公!”

  “今薛举已灭,陇西归附。”

  “而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之流,畏我大唐强盛,欲效六国合纵以弱秦。”

  “然儿臣观之,此辈虽众,实为乌合,我大唐有十胜,诸侯有十败!”

  ——十胜十败!

  瞬间,所有人的眼神不由得都是微微一变。

  李世民丝毫不顾众人的眼神,于殿内继续说道:“其一,道义胜暴虐;”

  “我唐兴义兵,除暴隋,安百姓,此顺天应人之师;

  而王世充弑主篡位,宇文化及弑君自立,此逆贼之举,天下共诛,道义在我,一胜也!”

  “其二,君明将专;”

  “父皇英明善断,委任不疑;”

  “彼辈各怀鬼胎——王世充猜忌诛杀良将,窦建德优柔寡断,宇文化及众叛亲离,统帅之明,二胜也!”

  “其三,兵精将勇;”

  “我玄甲铁骑所向披靡,子渊等人皆万人敌也;

  彼联军貌合神离,王世充驱市人为兵,窦建德部众未历大战,战力悬殊,三胜也!”

  “其四,上下同心;”

  “我朝文武协力,将士用命;”

  “彼联军各存异心——窦建德欲吞河南,王世充忌惮河北,内部分裂,四胜也!”

  “其五,地利制敌;”

  “我据潼关、陇山之险,一夫当关;

  彼等千里来攻,王世充需越崤函,窦建德强渡黄河,以逸待劳,五胜也!”

  “其六,粮秣充足;”

  “关中沃野,太仓丰盈,可支三年;

  王世充困守东都,人相食,窦建德征调河北民力殆尽,后勤决胜,六胜也!”

  “其七,应变无穷;”

  “我可集中精锐,东击西守;”

  “彼等联军调度迟缓——待宇文化及舟师至江陵,我早已破洛阳,兵贵神速,七胜也!“

  “其八,民心所向;”

  “我唐免赋税、均田地,关中父老箪食壶浆,如今又得顾氏相助,天下百姓皆向我大唐,诵我大唐之名;”

  “彼等横征暴敛——王世充铸'小钱'掠民财,窦建德强征丁壮,人心向背,八胜也!”

  “其九,突厥可制;”

  “梁师都不足为虑,其或引突厥为援,然突利可汗与我盟约在先,只需遣使厚赂,胡骑必观望不进,北境无忧,九胜也!”

  “其十,战机在我;”

  “今诸侯初盟,调度未定,若待其合围,则危矣!”

  “不如先发制人,直取洛阳。”

  “王世充破,则余寇自溃,主动在我,十胜也!“

  李世民宛若雷霆一般的话音不断在整个太极殿内炸响。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甚至就连李渊都亦是如此。

  不过还未等群臣有何反应。

  李世民便直接朝着李渊跪了下去:“愿父皇给儿臣十万精兵,儿臣愿趁此机会直取洛阳,三月之内,必献王世充首级于阙下!若不成,请治臣欺君之罪!”

  铿锵、自信。

  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李世民。

  对于当前的这个情况,他与一众心腹将领已经谈论许多时日了。

  打是必须要打的。

  他们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该怎么打,同时还要该怎么说服李渊以及朝堂之内想要让李渊放弃陇西,与诸侯讲和的那些大臣。

  其实李渊并不是一个庸人;

  只不过是在面对一些个大事之时,他考虑的东西又太多太多,总是需要有人来推他一把。

  而如今——

  就是如此。

  其实大唐根本就没得选,无论是成为天下共主也好亦或是保护家族而言,李渊都只能选择正面迎敌。

  历史的教训再告诉所有人偏安一隅是不可能长久的。

  李渊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但他同样也会犹豫,这就是他性格的一些个弊端。

  整个太极殿内寂静无声。

  似乎所有人都已经被李世民的这一段话给惊到了。

  这种局面直至过了良久之后这才被打破。

  ——是那一群武将,他们亦是开口请战。

  不仅仅只有李世民的心腹。

  但在这一刻——

  这群将领都站在了李世民的身后,场面竟莫名有着一丝骇人。

  顾易也在注视着这一切。

  他清楚的看到,就在李渊身旁的李建成看着这一幕,眼神不由得便是微微一变,虽然只有瞬间,但却也是十分的明显。

  人的心态会随着地位局势的逐渐变化而慢慢改变。

  很显然——

  李建成如今已经渐渐注意到了李世民于军中的影响,而这种念头也绝对不仅仅只是他会有。

  朝中的大臣们,支持他的那些人们。

  不可能会没察觉到这点。

  但这一切隐患注定是不可能引起现在的改变的,大唐还需要面对现在的处境。

  李渊并未去看李建成,他始终都在紧紧的盯着李世民,以及他身后的那些将领,沉默了片刻之后,终是微微点了点头:“好!”

  “我儿今日一言,可流传千古。”

  “这十胜十败之说,到也是让朕终于醒悟了过来。”

  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视在场众臣,幽幽说道:“绝不可讲和!”

  “我大唐立国之初之时,朕便曾立过大志,要让九州生平。”

  “如今若是求和——”

  “朕岂不就是成了无信之人?”

  他虽然并没有直接表达态度,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已然是十分明显了。

  这就是李渊的政治智慧。

  他这是在给与那些想要讲和的人一个台阶,向他们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是在给他们机会回头,不要在这种时候讲什么不利于团结的话。

  果然,刚刚说完之后他便看向了裴寂,淡淡开口:“玄真,你以为如何啊?”

  “陛下圣明!”

  裴寂没有半点的犹豫,立刻便朝着李渊掰了拜,“臣附议,请陛下动兵!”

  “请陛下动兵!!!”

  “请陛下动兵!!!”

  “.”

  一声声的喊声瞬间便在整个太极殿内响了起来,群臣的反应皆是无比的默契。

  若是到了这种地步他们要还是看不出来。

  那可真的就不用再当什么官了。

  李渊满意的点了点头,旋即再次看向了李世民,认真的道:“二郎,你可还有什么方略?”

  李世民这一次并未直接开口,而是拱了工转过头看向了身后的顾泉、长孙无忌等人。

  ——不抢功劳;

  亦是李世民的人格魅力。

  他想要手下之人在李渊这个皇帝面前表现自己。

  而几人也是丝毫都不犹豫,立刻便将这些时日所探讨的一些个方略给讲了出来。

  首先——进攻洛阳抢占先机乃是核心。

  但为了完成这个核心,还需要做出万全的准备。

  防备四方之敌。

  且不论战况如何,只要唐军一动,但凡王世充当真落入下风,那天下诸侯注定会相继动手。

  哪怕是这个联盟确实是有着一些裂痕。

  但这个裂痕在灭唐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若是李唐再次灭掉一国诸侯。

  在这般声望与谶言的加持之下,留给他们的机会可就真的不多了!

  整个殿内的气氛在不觉之间忽然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听着众人的策略。

  所有人都是眉头紧皱,来思索其中的可能性。

  但这种大战,要想做到彻底的万无一失那是不可能的。

  李渊自然也明白这一切。

  他这个人虽然有些时候会很犹豫,但当他一旦做出了某些决定之后,便不会在继续犹豫下去了。

  此事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李渊并未给群臣去质疑这些个战略的时间,就在众人说完之际。

  他立刻便当着群臣的面,彻底敲定了此事。

  以李世民为帅;

  顾泉,李靖为副;

  引军十万,挥兵洛阳。

  不得不说在面对这种足以致命的危机之时,群臣们的心还是十分齐的。

  虽然相比于李氏;

  这些个世族的危机感并不算太高。

  但李渊已经给他们许下了太多太多的好处,人都是会为了利益而奔走的,更别说李氏现在还得到了顾氏相助。

  与其他诸侯相比,只要李氏还有着一丝的机会。

  他们也会选择去赌一赌。

  整个大唐朝廷的运转速度自这一日起彻底达到了极限。

  粮草;

  兵马;

  盔甲兵刃;

  各项器物的调配都已经达到了极限。

  除此之外,就在出兵之前。

  李渊更是效仿昔年的顾琛动兵之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祀,借此时机提振士气宣四方诸侯之罪。

  ——声势滔天。

  无论是大唐的将士们也好,亦或是如今生活在唐土的百姓们也罢。

  他们与李氏皇族与那些世族们又不相同。

  接连的胜仗,再加上顾氏。

  这已经让他们由心底的生出了一众自豪感,哪怕是面对着四方诸侯,他们也对朝廷有着信任与期待。

  这,绝对大唐最为锋利的利刃。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丝毫没有任何波澜。

  历史确实发生了改变。

  四方诸侯共同伐唐,这对于大唐而言确实算是一场危机。

  但只可惜的是他们要面对的并不是杨广。

  唐军的士气正高;

  更别说统帅之人还是李世民。

  而反观他们这个所谓的“反唐联盟”,甭说麾下的将士甚至就连这一个个诸侯都在忌惮李唐那越来越骇人的声势。

  这种战争是没法打的。

  如今的李世民只会比原本历史之中更加全面一些,这家伙最后到底能够弄出多么强盛的盛世甚至就连顾易都难以想象。

  消息不断朝着四面八方而去。

  而就在祭祀之后,于武德三年八月。

  李世民正式挥兵直指洛阳。

  王世充虽然早已做出了相应的准备,但面对声势滔天的唐军,他仍是不由得节节败退。

  但事情也并未出乎李世民顾泉等人的预料。

  就在消息传开之际。

  窦建德亦是于河北起兵,引兵十万出河北,宣《讨李檄文》于天下,号称三十万大军直奔关中而来。

  梁师都亦是动兵;

  不过却也并未出乎顾泉等人的预料,他想要获得突厥的帮助。

  但很可惜的是李渊在此之前便已经加大了对突厥的投入,这大大影响了梁师都所能带来的威胁。

  江都之地,宇文化及亦是有所动作,以战船顺运河而直扑黎阳仓。

  如今的宇文化及算是吞掉了昔日杨广所留下的一切。

  其实在这四方诸侯之后。

  宇文化及当前的实力并不算弱,尤其是他麾下将士们的士气。

  这些将士们如今可都是有着想要回到中原的心思,这种期望甚至都已经改过了对于李氏与顾氏的畏惧。

  也唯有弑君这一点,会让人有所诟病。

  但却不足以影响这一仗。

  ——四海沸腾!

  这一战的激烈程度远超以往,可谓是诸侯并起。

  但李唐也只能迎战。

  其余几路皆不是关键,他们只需要扼守住敌军的攻势即可,小规模的得失甚至都无需在乎。

  只要洛阳之地的战事结束,唐军归来。

  那一切便都不是问题!

  李世民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他愈发的兵贵神速。

  九月末;

  破王世充侄儿王弘烈于慈涧,彻底打开洛阳城西面门户。

  而随后——

  他便将目光定在了天下第一重仓洛阳仓身上!

  洛阳城绝对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如今的洛阳可不是昔年大汉昔年所留下的旧城了,想要彻底攻下洛阳绝对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但洛阳仓可不同!

  王世充若想保护粮草便只能出城来战,那他李世民便无惧天下任何人。

  若王世充不愿出城。

  那便夺他粮草,届时便可以通过蚕食洛阳各地,将整个洛阳变成孤城!

  镇守洛阳仓之人乃是李密昔年部将邴元真,后被王世充收买之后背叛了李密。

  但李密对他的性格还是了如指掌。

  就在这些情报之下。

  李世民通过邴元真爱妾传递假情报,诱其出城夜袭,一战斩敌数千人,于十月中旬便直接攻破了洛阳仓。

  王世充其实是有着准备的。

  洛阳仓之中有着不少的火油,只要出现问题便完全可以一把火彻底将一切都焚了。

  按照正常来说,无论如何都不会便宜李世民。

  但可惜的就是——

  邴元真完全就没有任何准备,而当仓内的守军刚刚想要点火之时,李世民便已经杀了进来。

  虽然粮草仍旧是有些损失。

  但在及时灭火的情况下,李世民还是夺得了接近九十万石的粮草。

  局势大变。

  整个天下之间几日便是一道消息传出。

  什么宇文化及攻破了唐地,什么梁师都杀到了潼关之类的芸芸。

  这显然就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消息,想要影响唐军的军心。

  但他们终是小觑了李世民。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现在就唯有前进。

  只有彻底攻下洛阳才能让大唐在四方围攻的情况下,夺来这么一丝的生机。

  又有什么消息能影响到他?

  他甚至都未曾掩盖这些消息,任由他们在将士之中传播。

  若是在以往。

  此举绝对会引起士气的崩溃。

  但现在唐军可是连战连捷之时,而且李世民更是在三军将士们面前大笑着说这是“贼怕我等,故意乱我等之心。”

  再让人稍加传播,这些消息便难以再造成影响了。

  但唐军接下来的攻势仍是受到了阻拦。

  ——单雄信。

  这个王世充麾下的大将军,将唐军的步伐挡在了洛阳北方要塞金墉城。

  与之前的其他将领完全不同。

  单雄信此人极为勇猛,面对唐军之时也是丝毫都不畏惧,屡屡出城厮杀,甚至差点就伤到了李世民。

  若不是尉迟敬德赶到的及时,单雄信甚至都有机会直接杀了李世民!

  这确实是阻拦住了唐军的步伐。

  但可惜的就是,相比于宛如潮水一般的唐军,单雄信的兵马实在太少。

  在这一系列连番的进攻之下,如今的王世充是绝对不能从洛阳抽调兵马来给单雄信的。

  而单雄信也不是天下无敌。

  无论是顾泉也好,亦或是程咬金秦琼等人也罢,都能挡得住单雄信。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单雄信就算有着滔天之能,也无法继续坚守下去。

  在唐军不断地攻势之下,只能弃城而去逃回洛阳。

  此事对李世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或许正是因为那无敌之心,在差点丢掉性命的情况之下,都未能灭了单雄信自是让李世民难免生出一些异常心思。

  他身上的担子太重了。

  单雄信这种人此次不能除掉,那对于日后的攻势绝对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不过一向十分严肃沉默的顾泉却在这种时候站了出来,十分难得的主动与李世民说道:“殿下,末将记着昔年阅族史之时。”

  “闻先祖昭烈侯少年之时,无论文武皆不如族中兄弟。”

  “但先祖却从未气馁过。”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瞬间便让李世民恢复了过来。

  人无完人;

  李世民能够获得这么多将士的支持,从来都不是因为他的武力。

  看着眼前的顾泉,李世民忽地便是一笑:“子渊啊,弟兄们都和我说你这人就是太绷着了,让人害怕。”

  “以我看啊.”

  “你这家伙就是外冷内热。”

  顾泉如今已经隐隐成为了昔年顾啸那般的存在。

  就是在李世民之下的职位最高之人。

  无论是顾氏的声望也好,亦或是他奇袭秦城独守三个月的战绩也罢,都是众将士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不过面对顾泉,这群家伙都很有压力。

  说着,李世民渐渐收起笑容,轻轻叹了一口气,眼神重新恢复锐利:“他日若能杀进洛阳之时,我必要报此战之仇!”

  “殿下。”

  闻言,顾泉忽地再次开口:“殿下以为,若是他日我军面对围攻处境,弟兄们面对来犯之敌时,是否应该要效死力?”

  一瞬间,李世民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

  他自然是听明白了顾泉话中的意思。

  简单而言——

  就是各为其主,又何谈仇恨?

  相反,单雄信这种本事这种忠心应该值得一用。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最终终是渐渐舒缓起了眉头,轻轻拍了拍顾泉的肩膀道:“子渊说的不错,是我狭隘了。”

  “日后——”

  “若是我再出错,子渊切记万万要谏言。”

  顾泉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并未多言。

  随着单雄信的败退。

  整个洛阳周围的夏军军心可谓是彻底散了。

  甚至都不需要李世民再次攻杀,一些个城池几乎闻唐军杀来便会投降。

  这也是必然现象。

  在已经断了支援的情况下,又有谁能挡得住来势汹汹的唐军?

  就在当月,唐军再次攻占回洛仓。

  此地乃是绝对的要地,窦建德的援军要想快速赶来洛阳,必须要经过此地。

  不过此地却也并不是应对窦建德的最佳位置。

  真正重要的而是虎牢关!

  这才是其中关键。

  不过随着唐军攻下了此地也算是影响到了窦建德来支援的速度。

  洛阳如今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只要给李世民时间,甚至都可以兵不血刃的直接拿下洛阳,只要他能拖住即可。

  但想要借此便挡住窦建德的大军又怎么可能?

  唐军大营之中。

  “殿下,末将既然曾经可守秦城三月,如今便可守住虎牢。”

  于众将面前。

  顾泉朝着李世民拱手请战,“末将请命,率领麾下人马,赶赴虎牢以迎敌军!”

  “末将愿意同去!”

  “末将也愿意!”

  “.”

  伴随着顾泉话音落下,一声声的喊声瞬间便接连响了起来。

  不仅仅是顾彦。

  同样还有程咬金等人皆是请战。

  李世民坐在主位之上,认真的看着在场众人,表情亦是十分严肃。

  他又岂能不知,交给顾泉是最好的原则?

  至于原因——

  也正如顾泉所言一般,秦城一战便是他最好的战绩。

  但问题是李世民向来就不是一个会畏惧危险,将所有危险都推给其他弟兄的人。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旋即摆了摆手让众将士安静了下来,旋即他缓缓起身开口:“诸位弟兄无需多言,虎牢关自是交给子渊最为合适。”

  闻言,众将士不由得低下了头。

  这确实是他们反驳不了的。

  顾泉表情丝毫不变,刚想拱手受命。

  但就在这时——

  李世民的话音却再次响了起来:“然我李世民绝不能将我李唐的安危全都加之在子渊身上。”

  “传我帅令。”

  他的语气陡然拔高:“我要随子渊亲自赶赴虎牢,迎战窦建德。”

  “诸位弟兄——”

  “当辅佐齐王,继续围攻洛阳。”

  “万不可让王世充有任何的机会!”

  整个营帐之中,在这一刻瞬间便化为了死寂。

  且不说众将士没能反应过来。

  就连顾泉与齐王李元吉同样也是愣住了,万万没料到李世民会做出这种决定。

  下一刻,众将士便连忙开口劝阻。

  就连顾泉的表情都变了。

  镇守虎牢关绝对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

  洛阳城可不是小城,王世充在城内还有着足足六万大军,绝对不能调走太多的人马,不然王世充定会率军突围。

  届时便可以和窦建德前后夹击唐军。

  这种事,岂能让李世民这个三军主帅亲自前去?

  甚至就连李元吉都在相劝。

  但李世民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也不顾众将士如何相劝,立刻便摆了摆手:“孤心意已决,无需再劝。”

  他很少在这一众弟兄们面前自称为“孤”。

  但他每一次这样自称的时候,便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任谁相劝都不可能再让他改变心意!

  (Ps:二合一章节,跪求月票推荐票,可能这就是本书唯一一次冲榜的时候了,还请兄弟们多多支持,投一投手中的月票,鱼绝对会尽力更新,拜托兄弟们就抬鱼这一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最新章节,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