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站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看着外面的战斗局势,突然觉得这十几名贵族的表现比塞维鲁要强多了。
塞维鲁虽然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优秀,但是在战场上的表现真的不如这十几名贵族。
至少这些贵族在面对如此险境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后退逃跑,而是把所有的筹码都压了上来。
或许不够理智,但他们身上确实有足够的血性。
不过很快陆川还是发现了在步兵冲锋的同时,还有不少贵族选择了逃跑。
他们带着信得过的护卫逃跑,根本就不管后面的战斗情况如何变化。
看来也不是所有的罗马帝国贵族都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和魄力啊。
罗马帝国贵族最后那两万步兵也压了上来,确实给黄忠和陆越造成了一些麻烦。
毕竟他们还没有将最开始那两万多步兵完全击溃,就又出现了两万援军,在很大程度上稳住了步兵的阵型和局势,甚至还让黄忠和陆越生出一种陷入泥潭的感觉。
骑兵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如果没有这两万步兵支援,黄忠和陆越绝对能够撕开对方的步兵阵型,冲出来之后就能再次获得机动性,可以随意冲杀。
但是两万步兵的加入增加了战线的厚度,几乎让骑兵的速度完全停了下来。
失去速度优势的骑兵和步兵也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更何况黄忠和陆越的骑兵数量劣势非常明显,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万人,却要面对四万多步兵的包围。
也就神箭骑和雅隆骑兵身上的盔甲足够坚固,能够挡住敌人的攻击,否则陷在敌人步兵阵型之中就能让他们承受巨大的损失。
黄忠和陆越在步兵阵型之中拼命冲杀,但周围都是茫茫多的步兵,他们就算再勇猛,短时间内也别想冲出来。
另外两队神箭骑和雅隆骑兵和三万骑兵战斗,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短时间内也难以分出胜负,估计至少要五六次对冲才能将三万骑兵击溃,毕竟他们的数量有点少,而且黄忠和陆越这两个猛将都不在这里。
陆川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由得为黄忠和陆越捏了一把汗。
他不担心黄忠和陆越会战败,因为他对他们两个有信心,只是担心这样打下去,神箭骑和雅隆骑兵都会损失惨重。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于禁竟然动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让一万步兵结成圆阵抵挡三万步兵的进攻,靠着步兵强大的军事素质和盔甲武器,稳稳展出了脚跟,丝毫不担心三万步兵能把他怎么样。
如果黄忠和陆越那边进展顺利,于禁自然不需要额外做什么,但是现在黄忠和陆越都陷在了步兵阵型之中,情况还是很危险的。
于禁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竟然下令步兵在保持圆阵的情况下前进,朝着罗马帝国那四万多步兵的方向发起了进攻。
想要让一万步兵在前进中保持圆阵阵型不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是赵云这样的战场宿将也不敢说能做到,但是于禁却做到了。
一万步兵保持圆阵的阵型不断前进,而且还能在前进的过程中对阻挡他们脚步的敌人进行攻击,仅仅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竟然就从三万步兵中杀了出来。
陆川看到于禁这般表现,终于想起来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就是治军严厉,擅长筑营布阵,现在看来,于禁的本事果然不一般,至少在布阵这方面,于禁确实有独到之处。
随着于禁带领一万步兵不断前进,两刻钟之后终于来到了黄忠和陆越被困的罗马帝国步兵阵型这里,然后继续保持阵型前进,依靠强大的阵型强行将罗马帝国步兵的阵型碾碎。
罗马帝国一开始派出的三万步兵虽然一直跟在于禁后面,但是于禁布置的圆阵简直就是一个刺猬,根本就无处下手,这些步兵只能跟在后面,但是却拿于禁没有办法。
黄忠和陆越看到于禁带着步兵过来支援,顿时就来了精神,带领骑兵改变方向,尝试和于禁会合。
只要能够和于禁会合,他们的骑兵就能快速冲出去,恢复机动性,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反观罗马帝国步兵,他们尝试了许久,好不容易才把黄忠和陆越困在这里,结果于禁过来之后,形势就完全变了,步兵阵型根本就承受不住于禁圆阵的冲击,正在迅速崩溃。
黄忠和陆越抓住机会,终于从步兵中冲了出来。
从黄忠和陆越冲出来的这一刻开始,这场战斗就算是结束了。
黄忠和陆越没有着急去反攻罗马帝国的步兵,而是快速和另外两队骑兵会合,先把罗马帝国在战场上残余的骑兵消灭掉,然后就可以从容对步兵出手了。
罗马帝国三万骑兵的损失已经不小了,毕竟他们面对的是神箭骑和雅隆骑兵,就算有人数优势也不是对手。
如今黄忠和陆越参与进来,这三万骑兵很快就崩溃了,接连逃窜。
将骑兵杀得溃败之后,黄忠和陆越调头,对仅剩的罗马帝国步兵发起了冲锋。
此时罗马帝国步兵的数量还有五万的样子,但是他们的阵型已经不成样子了。
于禁的圆阵确实厉害,速度虽然不快,但是走到哪里都能将罗马帝国步兵的阵型碾碎,所以罗马帝国的步兵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被黄忠和陆越带着骑兵冲杀了几次之后就彻底崩溃了,四散奔逃。
至此,战斗进入尾声,陆川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得不说,这次于禁的表现确实很出彩,有点超乎陆川预料的意思。
当初他安排于禁去安息帝国主要还是觉得于禁的能力不怎么样,索性就让他跟着黄忠去安息帝国,将来也不打算再调回来;
可现在看来,于禁分明也是有大本事的。
别的不说,单单他这一手布阵的本事,就值得大陆王朝军中将领好好学习一番了。
所以陆川有了决断,将来可以把于禁调入中央军部,不需要他外出作战,只要让他把治军和布阵的本事传授给军中将领就行了。
只要于禁不外出作战,自然也就没有投降的机会了。
陆川觉得这个安排很不错。
塞维鲁虽然是罗马帝国的皇帝,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优秀,但是在战场上的表现真的不如这十几名贵族。
至少这些贵族在面对如此险境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后退逃跑,而是把所有的筹码都压了上来。
或许不够理智,但他们身上确实有足够的血性。
不过很快陆川还是发现了在步兵冲锋的同时,还有不少贵族选择了逃跑。
他们带着信得过的护卫逃跑,根本就不管后面的战斗情况如何变化。
看来也不是所有的罗马帝国贵族都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和魄力啊。
罗马帝国贵族最后那两万步兵也压了上来,确实给黄忠和陆越造成了一些麻烦。
毕竟他们还没有将最开始那两万多步兵完全击溃,就又出现了两万援军,在很大程度上稳住了步兵的阵型和局势,甚至还让黄忠和陆越生出一种陷入泥潭的感觉。
骑兵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如果没有这两万步兵支援,黄忠和陆越绝对能够撕开对方的步兵阵型,冲出来之后就能再次获得机动性,可以随意冲杀。
但是两万步兵的加入增加了战线的厚度,几乎让骑兵的速度完全停了下来。
失去速度优势的骑兵和步兵也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更何况黄忠和陆越的骑兵数量劣势非常明显,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万人,却要面对四万多步兵的包围。
也就神箭骑和雅隆骑兵身上的盔甲足够坚固,能够挡住敌人的攻击,否则陷在敌人步兵阵型之中就能让他们承受巨大的损失。
黄忠和陆越在步兵阵型之中拼命冲杀,但周围都是茫茫多的步兵,他们就算再勇猛,短时间内也别想冲出来。
另外两队神箭骑和雅隆骑兵和三万骑兵战斗,虽然占据了优势,但是短时间内也难以分出胜负,估计至少要五六次对冲才能将三万骑兵击溃,毕竟他们的数量有点少,而且黄忠和陆越这两个猛将都不在这里。
陆川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不由得为黄忠和陆越捏了一把汗。
他不担心黄忠和陆越会战败,因为他对他们两个有信心,只是担心这样打下去,神箭骑和雅隆骑兵都会损失惨重。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于禁竟然动了。
最开始的时候他让一万步兵结成圆阵抵挡三万步兵的进攻,靠着步兵强大的军事素质和盔甲武器,稳稳展出了脚跟,丝毫不担心三万步兵能把他怎么样。
如果黄忠和陆越那边进展顺利,于禁自然不需要额外做什么,但是现在黄忠和陆越都陷在了步兵阵型之中,情况还是很危险的。
于禁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竟然下令步兵在保持圆阵的情况下前进,朝着罗马帝国那四万多步兵的方向发起了进攻。
想要让一万步兵在前进中保持圆阵阵型不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算是赵云这样的战场宿将也不敢说能做到,但是于禁却做到了。
一万步兵保持圆阵的阵型不断前进,而且还能在前进的过程中对阻挡他们脚步的敌人进行攻击,仅仅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竟然就从三万步兵中杀了出来。
陆川看到于禁这般表现,终于想起来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就是治军严厉,擅长筑营布阵,现在看来,于禁的本事果然不一般,至少在布阵这方面,于禁确实有独到之处。
随着于禁带领一万步兵不断前进,两刻钟之后终于来到了黄忠和陆越被困的罗马帝国步兵阵型这里,然后继续保持阵型前进,依靠强大的阵型强行将罗马帝国步兵的阵型碾碎。
罗马帝国一开始派出的三万步兵虽然一直跟在于禁后面,但是于禁布置的圆阵简直就是一个刺猬,根本就无处下手,这些步兵只能跟在后面,但是却拿于禁没有办法。
黄忠和陆越看到于禁带着步兵过来支援,顿时就来了精神,带领骑兵改变方向,尝试和于禁会合。
只要能够和于禁会合,他们的骑兵就能快速冲出去,恢复机动性,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反观罗马帝国步兵,他们尝试了许久,好不容易才把黄忠和陆越困在这里,结果于禁过来之后,形势就完全变了,步兵阵型根本就承受不住于禁圆阵的冲击,正在迅速崩溃。
黄忠和陆越抓住机会,终于从步兵中冲了出来。
从黄忠和陆越冲出来的这一刻开始,这场战斗就算是结束了。
黄忠和陆越没有着急去反攻罗马帝国的步兵,而是快速和另外两队骑兵会合,先把罗马帝国在战场上残余的骑兵消灭掉,然后就可以从容对步兵出手了。
罗马帝国三万骑兵的损失已经不小了,毕竟他们面对的是神箭骑和雅隆骑兵,就算有人数优势也不是对手。
如今黄忠和陆越参与进来,这三万骑兵很快就崩溃了,接连逃窜。
将骑兵杀得溃败之后,黄忠和陆越调头,对仅剩的罗马帝国步兵发起了冲锋。
此时罗马帝国步兵的数量还有五万的样子,但是他们的阵型已经不成样子了。
于禁的圆阵确实厉害,速度虽然不快,但是走到哪里都能将罗马帝国步兵的阵型碾碎,所以罗马帝国的步兵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被黄忠和陆越带着骑兵冲杀了几次之后就彻底崩溃了,四散奔逃。
至此,战斗进入尾声,陆川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得不说,这次于禁的表现确实很出彩,有点超乎陆川预料的意思。
当初他安排于禁去安息帝国主要还是觉得于禁的能力不怎么样,索性就让他跟着黄忠去安息帝国,将来也不打算再调回来;
可现在看来,于禁分明也是有大本事的。
别的不说,单单他这一手布阵的本事,就值得大陆王朝军中将领好好学习一番了。
所以陆川有了决断,将来可以把于禁调入中央军部,不需要他外出作战,只要让他把治军和布阵的本事传授给军中将领就行了。
只要于禁不外出作战,自然也就没有投降的机会了。
陆川觉得这个安排很不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最新章节,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最新章节,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