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杏眸圆睁,眼中满是恐惧,用力地摇着头,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只是双颊滚烫,羞愧地别过头去。
她知道何皇后今日为何要召集姿貌秀丽的官婢,可要她去侍奉一位小她八岁的男人,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袁绍前妻所生的长子袁谭,也就比太子小了两岁,这几乎是让她去侍奉一个与她继子一般岁数的男人。
尤其是这个男人,还间接杀死了他的丈夫!
最令她无法接受的是,何皇后要她去教授太子敦伦之礼,这……这等荒唐事……对于她这个世家女而言实在是太羞煞人了!
刘氏自然并非出身刘氏宗亲之女,而是出自偃师刘氏,属士族门第。
偃师县为古之刘邑,周匡王封其少子于刘邑,是为刘康公,这便是偃师刘氏之起源,偃师刘氏亦是今文学派士族,世治《欧阳尚书》。
即便前面的这些他都能接受,然而终归是同姓不婚。
虽说同姓不婚指的是正妻,妾室与夫家同姓若无宗族关系并无大碍。
然而身为太子乃至将来的天子,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因此她将来的位份几乎是不可能高于婕妤的,否则太子定然遭人诟病。
“本宫知你心有不甘,但你要为自己的孩子考虑,他今年才六岁,难道你希望他在少府暗无天日地劳役一辈子吗?”何皇后凤眸微眯,朱唇轻启,在刘氏耳旁吐出犹如恶魔低语般的话语,开出了令人选择委身地狱的诱人条件,道,“你若是愿意,本宫可令少府免了袁尚的劳役,再许你与他七日一见。”
她实在是太了解这些犯官女眷的心思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若是孩子能够脱离这个暗无天日的牢笼,这些犯官女眷甘愿化作最忠诚的死士,替她做尽见不得光的腌臜事。
刘氏闻言,心头微微一颤,何皇后开出的条件,于如今的她而言实在是太过诱人了,但出身名门世家的那份矜持,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心中谴责着她,道德与现实的碰撞在她的心头擦出了阵阵火花,。
刘氏眼眸中尽是挣扎之色,贝齿轻咬着水润的唇瓣,双手不自觉地捻着上裳的衣摆,仿佛在内心的漩涡中试图找到平衡,却依旧难以做出抉择。
“当然,同为女子,本宫亦能理解你的难处,你若是不愿,那本宫也不会强人所难。”
何皇后抿唇轻笑着,发簪上的玉珠随着她的转身而清脆作响,双手交迭在身前,迈着步子向一旁走去,似乎当真对刘氏的抉择毫不在意似的。
刘氏也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错觉,总感觉何皇后那双慵懒的凤眸似乎因为捕捉到了另一名姿貌秀丽的官婢而微微明亮了几分。
而这一抹尚不知是否是错觉的感觉,却是帮助刘氏心中的现实压垮道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皇后!”刘氏突然的高声呼喊引起了一旁女官“大胆”的厉声呵斥,但刘氏却顾不得这么多了,匆忙伏于地高呼道,“奴婢,奴婢愿意!”
何皇后微微抬手,手腕轻转,拦下那名欲上前训斥刘氏的女官,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夹杂着一丝得逞的意味。
跟随何皇后多年的女官心领神会,向一旁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小黄门当即搬来一张胡床,放置在何皇后身后。
何皇后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落座于胡床之上,微微调整坐姿,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道:“本宫可不记得,曾要求你做何事了。”
刘氏微微一怔,她有些不明所以,但旋即一种荒谬却又似乎合理的猜测浮现在脑海中。
难不成……皇后竟是要她主动请缨?
想到此处,刘氏双颊瞬间一片羞红,眼神游移不定。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般羞人的话语,叫她如何启齿?
何皇后也不急,更不恼,娇躯微微前倾,轻柔地捏住刘氏的下巴,抬起了那张我见犹怜的娇容,强迫着刘氏与自己对视,朱唇轻启道:“你不说,本宫怎知你愿意什么呢?”
刘氏心中天人交战,心头也不由生出了几分悔意,可事到如今,难道还能退缩?
都已经不要面皮地当众跪在了何皇后的面前说愿意了,此刻若退缩,方才的举动岂不是要彻头彻尾地沦为笑话?
这也正是何皇后的底气所在,人们一旦付出代价,投入巨大沉没成本,又怎会轻易甘心半途而废?
刘氏轻咬舌尖,眼瞳微微偏向一旁,根本不敢与何皇后对视,头也不自觉地低下去却又被何皇后抵着无法低垂,支支吾吾道:“奴婢……奴婢自请为太子女侍。”
“是吗?但辩儿身边似乎并不缺女侍呢。”
“你想去太子府担任女侍,又是要为太子做些什么呢?”
何皇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刘氏,微微歪头,虽说轻声笑语,但语气中带着令人不适的压迫感。
而在刘氏耳中,这声音更是格外咄咄逼人,仿佛是要逼着她将最后的这份尊严抛在地上,再逼着她亲自将自己那本就残破不堪的尊严踩得稀碎。
而这也正是何皇后的目的所在,对于这种颇有姿色且出身士族的女子,若是不加以敲打,日后难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这是她在宫中多年学会的手段,而且屡试不爽。
只有以亲子作为人质,再经过一番敲打,她方能放心让刘氏进入永安宫侍奉她的爱子。
刘氏痛苦地闭上眼眸,睫毛轻轻震颤着,眼角缓缓滑落两行屈辱的泪水,紧咬着银牙,腮帮子微鼓,仿佛下定了某种决绝的决心似的,道:“奴婢,自请入东宫为太子女侍,侍奉太子,教导太子……敦……敦伦……之礼。”
话音方落,捏着刘氏雪颌的手也松开了,刘氏仿佛瞬间失去全身的气力,软成一滩无力地伏在地上,香肩微微颤抖,面色潮红,那曼妙的身姿不断起伏,朱唇中吐出阵阵粗气。
何皇后对刘氏的表现十分满意,从袖袍中取出一块质地柔软的帕巾,轻抚着刘氏那远比帕巾还要柔嫩的脸颊,温柔地将她脸上的泪痕拭去,细声道:“你瞧你,这明明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要哭泣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本宫是在强迫于你,亦或是以为东宫是什么刀山火海之地。”
刘氏缓了缓神,涂抹着胭脂的薄唇轻启,眼神中闪过一抹麻木,轻声解释道:“奴婢这是喜极而泣。能去东宫侍奉太子殿下,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亦是奴婢的福分。”
此刻的她,似乎是因为已经彻底将自己的尊严踩得稀碎了,说出这般虚情假意的话语时,不仅没有丝毫犹豫,甚至内心也没有泛起半点愧疚之感。
她知道何皇后今日为何要召集姿貌秀丽的官婢,可要她去侍奉一位小她八岁的男人,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袁绍前妻所生的长子袁谭,也就比太子小了两岁,这几乎是让她去侍奉一个与她继子一般岁数的男人。
尤其是这个男人,还间接杀死了他的丈夫!
最令她无法接受的是,何皇后要她去教授太子敦伦之礼,这……这等荒唐事……对于她这个世家女而言实在是太羞煞人了!
刘氏自然并非出身刘氏宗亲之女,而是出自偃师刘氏,属士族门第。
偃师县为古之刘邑,周匡王封其少子于刘邑,是为刘康公,这便是偃师刘氏之起源,偃师刘氏亦是今文学派士族,世治《欧阳尚书》。
即便前面的这些他都能接受,然而终归是同姓不婚。
虽说同姓不婚指的是正妻,妾室与夫家同姓若无宗族关系并无大碍。
然而身为太子乃至将来的天子,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因此她将来的位份几乎是不可能高于婕妤的,否则太子定然遭人诟病。
“本宫知你心有不甘,但你要为自己的孩子考虑,他今年才六岁,难道你希望他在少府暗无天日地劳役一辈子吗?”何皇后凤眸微眯,朱唇轻启,在刘氏耳旁吐出犹如恶魔低语般的话语,开出了令人选择委身地狱的诱人条件,道,“你若是愿意,本宫可令少府免了袁尚的劳役,再许你与他七日一见。”
她实在是太了解这些犯官女眷的心思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若是孩子能够脱离这个暗无天日的牢笼,这些犯官女眷甘愿化作最忠诚的死士,替她做尽见不得光的腌臜事。
刘氏闻言,心头微微一颤,何皇后开出的条件,于如今的她而言实在是太过诱人了,但出身名门世家的那份矜持,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心中谴责着她,道德与现实的碰撞在她的心头擦出了阵阵火花,。
刘氏眼眸中尽是挣扎之色,贝齿轻咬着水润的唇瓣,双手不自觉地捻着上裳的衣摆,仿佛在内心的漩涡中试图找到平衡,却依旧难以做出抉择。
“当然,同为女子,本宫亦能理解你的难处,你若是不愿,那本宫也不会强人所难。”
何皇后抿唇轻笑着,发簪上的玉珠随着她的转身而清脆作响,双手交迭在身前,迈着步子向一旁走去,似乎当真对刘氏的抉择毫不在意似的。
刘氏也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错觉,总感觉何皇后那双慵懒的凤眸似乎因为捕捉到了另一名姿貌秀丽的官婢而微微明亮了几分。
而这一抹尚不知是否是错觉的感觉,却是帮助刘氏心中的现实压垮道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皇后!”刘氏突然的高声呼喊引起了一旁女官“大胆”的厉声呵斥,但刘氏却顾不得这么多了,匆忙伏于地高呼道,“奴婢,奴婢愿意!”
何皇后微微抬手,手腕轻转,拦下那名欲上前训斥刘氏的女官,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那笑容中似乎夹杂着一丝得逞的意味。
跟随何皇后多年的女官心领神会,向一旁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小黄门当即搬来一张胡床,放置在何皇后身后。
何皇后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落座于胡床之上,微微调整坐姿,脸上的笑意愈发浓郁,道:“本宫可不记得,曾要求你做何事了。”
刘氏微微一怔,她有些不明所以,但旋即一种荒谬却又似乎合理的猜测浮现在脑海中。
难不成……皇后竟是要她主动请缨?
想到此处,刘氏双颊瞬间一片羞红,眼神游移不定。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般羞人的话语,叫她如何启齿?
何皇后也不急,更不恼,娇躯微微前倾,轻柔地捏住刘氏的下巴,抬起了那张我见犹怜的娇容,强迫着刘氏与自己对视,朱唇轻启道:“你不说,本宫怎知你愿意什么呢?”
刘氏心中天人交战,心头也不由生出了几分悔意,可事到如今,难道还能退缩?
都已经不要面皮地当众跪在了何皇后的面前说愿意了,此刻若退缩,方才的举动岂不是要彻头彻尾地沦为笑话?
这也正是何皇后的底气所在,人们一旦付出代价,投入巨大沉没成本,又怎会轻易甘心半途而废?
刘氏轻咬舌尖,眼瞳微微偏向一旁,根本不敢与何皇后对视,头也不自觉地低下去却又被何皇后抵着无法低垂,支支吾吾道:“奴婢……奴婢自请为太子女侍。”
“是吗?但辩儿身边似乎并不缺女侍呢。”
“你想去太子府担任女侍,又是要为太子做些什么呢?”
何皇后似笑非笑地看着刘氏,微微歪头,虽说轻声笑语,但语气中带着令人不适的压迫感。
而在刘氏耳中,这声音更是格外咄咄逼人,仿佛是要逼着她将最后的这份尊严抛在地上,再逼着她亲自将自己那本就残破不堪的尊严踩得稀碎。
而这也正是何皇后的目的所在,对于这种颇有姿色且出身士族的女子,若是不加以敲打,日后难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来。
这是她在宫中多年学会的手段,而且屡试不爽。
只有以亲子作为人质,再经过一番敲打,她方能放心让刘氏进入永安宫侍奉她的爱子。
刘氏痛苦地闭上眼眸,睫毛轻轻震颤着,眼角缓缓滑落两行屈辱的泪水,紧咬着银牙,腮帮子微鼓,仿佛下定了某种决绝的决心似的,道:“奴婢,自请入东宫为太子女侍,侍奉太子,教导太子……敦……敦伦……之礼。”
话音方落,捏着刘氏雪颌的手也松开了,刘氏仿佛瞬间失去全身的气力,软成一滩无力地伏在地上,香肩微微颤抖,面色潮红,那曼妙的身姿不断起伏,朱唇中吐出阵阵粗气。
何皇后对刘氏的表现十分满意,从袖袍中取出一块质地柔软的帕巾,轻抚着刘氏那远比帕巾还要柔嫩的脸颊,温柔地将她脸上的泪痕拭去,细声道:“你瞧你,这明明是天大的好事,为何要哭泣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本宫是在强迫于你,亦或是以为东宫是什么刀山火海之地。”
刘氏缓了缓神,涂抹着胭脂的薄唇轻启,眼神中闪过一抹麻木,轻声解释道:“奴婢这是喜极而泣。能去东宫侍奉太子殿下,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亦是奴婢的福分。”
此刻的她,似乎是因为已经彻底将自己的尊严踩得稀碎了,说出这般虚情假意的话语时,不仅没有丝毫犹豫,甚至内心也没有泛起半点愧疚之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刘辩,三国:我不是刘辩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刘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刘辩,三国:我不是刘辩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刘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