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阳如西下的熔金,缓缓没入崤山重峦叠嶂之间,将天际染成一片赭红。

  皇宫中的尚书台内内,铜铃声在摇晃下叮叮作响,铃声和腹中的饥馁,卢植恍惚间惊觉已至下值时刻。

  揉了揉酸涩的眼眶,目光扫过案头堆积的奏疏,卢植提笔蘸墨,挥毫着将手头的最后一封奏疏批阅完,这才地搁下笔,拾起腿边放着的胡桃木锤,轻轻地敲打着僵直的脊背和酸软的大腿。

  良久才扶着案几缓缓起身,正欲离去,却听见廊下拖沓的脚步声和欢笑声,卢植抬眸望去,只见尚书令刘陶与司徒刘焉把臂联袂,行至近前。

  三公自带录尚书事之权,故而刘焉也是在尚书台一同处置政务的,刘焉与刘陶又同为汉室宗亲,二人交好自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刘焉扭着臂膀,不作声色地挣脱开被刘陶把着的臂膀,握住卢植的手,露出几分亲切的笑意,道:“子干,且去我府上小酌几杯如何?”

  卢植眼帘微垂,微微摇首,婉拒了刘焉的邀请。

  刘焉闻言,笑意未减,只眼底掠过一丝晦暗,与刘陶对视一眼,二人也不强求,便自行离去了。

  待二人那亲密无间般的联袂背影消失视线中后,卢植负手而立,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带钩,喉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两个老东西,在尚书台明争暗斗,还偏偏喜欢在下值后表现出一团和气的模样,不就是想掩盖争权的本质吗?

  好让太子殿下和朝中百官认为,你二人争执皆为公事,并无私心。

  三公是自带录尚书事之权的,而何谓“录”?

  录者,总领也!

  尚书台已经有一位尚书令总领尚书台事务了,但偏偏在制度上,三公、大将军和太傅皆自带录尚书事之权,还有诸多由君王特赐录尚书事之权的朝臣。

  没有哪个尚书令喜欢头顶上除了君主外,同时还坐着几个拉屎的,因此刘陶对于刘焉这位年岁相近的宗亲司徒,不能说是一点也不欢迎吧,只能说希望刘焉赶紧生场大病然后因病免官。

  谁让刘焉摆明了是来者不善,是筹谋着来尚书台当主人的。

  刘焉觉着,老夫为太子屠了汝南袁氏全族,自是太子信重的臣子,而且还是当朝唯一正常任职的三公!

  你尚书令再权重,再为人尊称一声“刘令君”,也不过是区区千石官员,铜印黑绶。

  而老夫乃当朝司徒,秩万石,金印紫绶,你跟老夫都不是一个级别的,难不成还想指使老夫?

  刘陶虽性情宽宏豪爽,却也忍不了刘焉这种试图喧宾夺主的行为。

  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和司空张济三人同时在尚书台录尚书事的时候,都不会如此喧宾夺主,你刘焉算什么东西?

  因此两人就这么杠上了。

  你挑我的刺,我说你的不是,二人在尚书台针锋相对,这些看似为了反对而反对的话语,还偏偏说得让所有人听起来头头是道,似乎二人都是在为公事而争执罢了。

  不过,卢植也摸不准这件事的底细。

  焉知此二人不是故意表现出因争权而不和的模样,以此来安太子殿下之心的呢?

  若是两汉君王希望尚书台只有一个头,那么又何必设置那录尚书事之权呢?

  呵,铁板一块、上下一心的尚书台,也该招致太子殿下的忌惮了,这样的尚书台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过卢植也并不是太关心这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反正无论真相如何,他都不想牵扯进其中,只要别不是太耽误国事就行。

  卢植与一众同僚话别,步出尚书台时,夏日的热浪扑面而来,蝉鸣聒噪,暑气蒸腾,卢植抬手遮挡刺目的夕阳,感受着来自夏日的暑气,不免有些烦躁。

  太子体恤臣下,尚书台当值时自有冰鉴消暑,出了门反倒是让人有些不适应。

  上了马车,行不过一刻便抵达了后将军府。

  太子时常召见卢植,故而特意赐了一座宫城边上的宅邸,但马车尚未停稳,卢植便透过随风轻飘的车帘,嗅闻到了阵阵珍馐佳肴的香气。

  闻这味儿,应当是那个竖子来了。

  这香味,对于寻常官员也许只是几道珍馐的香气,但对卢植这位太子府用膳的常客而言,实在是太熟悉了。

  胡椒炙鹿肉,茱萸牛肉汤,这般辛香的气味即便是在府门处都能嗅到,定然是太子府的庖厨手艺。

  果不其然,卢植刚过府门没几步,便见一道身着赤色蟠龙纹常服的身影颇为轻佻地一路小跑而来,腰间玉组佩叮当乱响,一边跑一边喊着,全无威仪。

  “卢师!孤可是等了许久,就等卢师入席用膳了。”

  “上林苑新贡的鹿脊,卢师最爱的吃食!”

  卢植被拽着胳膊往里走,望着熟悉的府邸和道路,心中忽生错乱之感,恍惚间竟分不清这到底是谁的家,只觉自己仿佛成了这府中的外人。

  这是他的后将军府啊,怎么莫名有一种被鸠占鹊巢的感觉?

  卢植看着眼前的太子,忽然联想到了尚书台中,刘陶面对刘焉之时,莫非也是这般感觉?

  你们老刘家都这么没有边界感的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刘辩,三国:我不是刘辩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刘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