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观说完道观的情况后,并未停止,反而是继续汇报了起来。
“同时,王府在安南各县级以上的区域,均配置了至少三名经过王府科考选拔的主官;目前,各地县衙已经有序的运转起来;
王府颁布的新的税收政策,也已经在各地宣贯完毕,新的刑律还在各地宣贯之中;
不过,由于各地通事官缺失较多,关于王府颁发的各项政令一时间有些推行缓慢。”说完道观的事情后,姚观继续说到了安南各地的官员配置,王府政策宣贯事宜。
不得不说,姚观的能力确实是很不错,不仅将道观建设的进度大致进度汇报了一遍,更是说出了王府对各县级以上区域的掌控情况。
并且,让朱瞻壑感到意外的是,姚观很务实,他没有隐瞒安南文官当下工作中遇到的困局,反而还专门说明了安南目前发展的瓶颈所在。
“通事官人手不足?”朱瞻壑也是知道,现阶段安南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的情况。对于通事官不足的问题,朱瞻壑也是有所理解的。毕竟,各地主官都是大明人,对安南语言不通很正常,而安南虽说仰慕中原文化,但是,有能力并有条件学习中原文化的毕竟是少数人而已。
同时,在说到通事官问题的时候,朱瞻壑的脑海里突然想了一个名叫黄中的人来。朱瞻壑记得,那是他在安南第一个提拔做事的人。
“此事,孤会尽快解决的。
晚些时候,让黄中来见我。”朱瞻壑点头表示自己对此事有了了解,并安排黄中来见自己。
“是!”姚观虽然不太知道黄中是谁,但是,既然王爷说了要见这个人,那他就会去想办法找到这个人,并让这个人站到王爷面前的!
此刻,杨士奇再次被汉王爷的手段给震惊了。
因为,杨士奇听到了汉王爷居然在各州建设道观!原本杨士奇还在困惑道观的作用,当听到姚观说,已经在赶制阵亡士兵牌位的时候,杨士奇就知道,汉王府的军队,终将所向披靡!
因为,凡是汉王府战死的士兵,汉王爷居然将他们的牌位供奉在道观里!这一手,不仅仅是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更是稳固了安南的民心!同时还加强了士兵们对汉王府的高度认同感!
同时,姚观所说的已经在安南颁布了新的律法和税收政策。虽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税收政策和律法是什么。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怕也同样是是有利于安南发展的措施!
加之,汉王爷还在每个县都至少安排了三名主官。配合上各村安排的伤残士兵村官们,基本就可以保障王府的政令畅通无阻的传达了!
治国有方!杨士奇看着巍峨的汉王爷,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词汇来。
“各府,各县的学堂建设进度如何了?”说到了语言沟通问题,朱瞻壑自然而然的想起来安南各地的学堂建设问题。
“殿下,各州,县的学堂已然选址结束;
并且,多数州县的学堂,只需要稍加改造就能照常使用,教材臣等也好找。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缺少学堂的老师。”姚观再次一脸为难的将问题推到了人手不足上。
“奥~?那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对于姚观对现状的为难,朱瞻壑也是理解的。不过,朱瞻壑更想知道,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姚观等众多文官团体们会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回王爷的话,目前各州县都在招生阶段。
臣等私下商议,在各地招生结束后。各州县的官员们,在招募到足够的老师之前,每日轮班到学堂为学生们授课,以解燃眉之急。”听了朱瞻壑的话后,姚观就知道,这是王爷在考较他,心情激动之余,姚观脑海里疯狂的运转着,并第一时间给出了解决办法。
“好!很不错。
姚知府,看来你这个安州知府做的很到位!”朱瞻壑对姚观做事态度很是满意,不论是不是姚观提前做了工作,都不得不说明姚观的能力确实不错。
而此刻,杨士奇已经脑袋嗡嗡作响了。但他还是使劲地晃了晃脑袋,让自己的心思专注到汉王爷和臣子们的讲话内容上。
不是杨士奇不想专注,问题是,汉王爷给杨士奇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勿论刚才的内容,就现在的君臣问答问题来说。汉王爷居然在安南建立县级以上的学堂!这不就是妥妥的文官培养吗?!!
好超前的思路啊。在杨士奇看来,汉王爷的思路绝对是超前的,毕竟,在安南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开始培养士子,不仅仅是解决语言不通问题,更是将整个安南完全的汉化!以后,安南的所有人,都将说汉话!读诗经!这才是最恐怖的!
汉王爷,这完全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在提前打下基础。毕竟,即使是培养十年,或者二十年,汉王爷也等得起!因为他还年轻!
杨士奇可以想象,以后,整个安南之地,将成为汉王爷宏伟道路上的一颗垫脚石!
“各地锦衣卫部署情况如何了?”与姚观说完话后,朱瞻壑将目光投向了蒋小虎身上,询问安南方面锦衣卫的部署工作。
“锦衣卫统领蒋小虎,回殿下的话。”听到朱瞻壑提起锦衣卫的工作,蒋小虎从人群里站了出来,恭敬的对着朱瞻壑躬身下拜。
看着这个从人群里站出来的壮硕汉子,杨士奇也是有些蒙圈,因为,他对于这个人的认知着实不多。只知道,对方曾经是在赵王爷朱高燧手下担任锦衣卫千户之职。后来就莫名其妙的被派遣到了云南汉王府,担任锦衣卫统领。
同时,更可怕的是,对方前往云南时,还带了一批赵王爷五军营的精锐士兵过去!这一现象,在杨士奇看来,就是二王起兵谋反的先兆!
“说吧。”朱瞻壑对锦衣卫目前在安南的情况很是好奇。毕竟,朱瞻壑非常清楚,锦衣卫方面也是人手不足的厉害,就是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安南的锦衣卫现在是如何运转的。
“王爷,我等培养的锦衣卫略有不足。
但,经过臣等周密部署,末将在各县部署了数名锦衣卫官员,同时让他们自行招募训练一批兵士;同时让从军中退下的伤残士兵作为各地的锦衣卫基础力量,以此来收集信息。
目前,末将正在军中挑选一下合适人员,以准备补充锦衣卫力量。
关于王爷准备筹建的三军监察队伍,目前还在计划之中”不得不说蒋小虎确实是有想法,利用现有的锦衣卫资源,先是组建了地方级的锦衣卫框架,又利用各村的伤残士兵,作为锦衣卫骨干,很有想法,也是很有效的措施。
不过,对于朱瞻壑想建立的,由锦衣卫,海军,陆军,文官体系组成的王府监察枢,还没有头绪,对此,朱瞻壑也表示理解。毕竟,人手方面也确实不足,还是等等吧。
扩建锦衣卫!情报网络!杨士奇的胡须都在颤抖着。心里默默地感慨着: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这般长远的眼光和这般长远的谋划吧!
“同时,王府在安南各县级以上的区域,均配置了至少三名经过王府科考选拔的主官;目前,各地县衙已经有序的运转起来;
王府颁布的新的税收政策,也已经在各地宣贯完毕,新的刑律还在各地宣贯之中;
不过,由于各地通事官缺失较多,关于王府颁发的各项政令一时间有些推行缓慢。”说完道观的事情后,姚观继续说到了安南各地的官员配置,王府政策宣贯事宜。
不得不说,姚观的能力确实是很不错,不仅将道观建设的进度大致进度汇报了一遍,更是说出了王府对各县级以上区域的掌控情况。
并且,让朱瞻壑感到意外的是,姚观很务实,他没有隐瞒安南文官当下工作中遇到的困局,反而还专门说明了安南目前发展的瓶颈所在。
“通事官人手不足?”朱瞻壑也是知道,现阶段安南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的情况。对于通事官不足的问题,朱瞻壑也是有所理解的。毕竟,各地主官都是大明人,对安南语言不通很正常,而安南虽说仰慕中原文化,但是,有能力并有条件学习中原文化的毕竟是少数人而已。
同时,在说到通事官问题的时候,朱瞻壑的脑海里突然想了一个名叫黄中的人来。朱瞻壑记得,那是他在安南第一个提拔做事的人。
“此事,孤会尽快解决的。
晚些时候,让黄中来见我。”朱瞻壑点头表示自己对此事有了了解,并安排黄中来见自己。
“是!”姚观虽然不太知道黄中是谁,但是,既然王爷说了要见这个人,那他就会去想办法找到这个人,并让这个人站到王爷面前的!
此刻,杨士奇再次被汉王爷的手段给震惊了。
因为,杨士奇听到了汉王爷居然在各州建设道观!原本杨士奇还在困惑道观的作用,当听到姚观说,已经在赶制阵亡士兵牌位的时候,杨士奇就知道,汉王府的军队,终将所向披靡!
因为,凡是汉王府战死的士兵,汉王爷居然将他们的牌位供奉在道观里!这一手,不仅仅是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更是稳固了安南的民心!同时还加强了士兵们对汉王府的高度认同感!
同时,姚观所说的已经在安南颁布了新的律法和税收政策。虽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税收政策和律法是什么。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怕也同样是是有利于安南发展的措施!
加之,汉王爷还在每个县都至少安排了三名主官。配合上各村安排的伤残士兵村官们,基本就可以保障王府的政令畅通无阻的传达了!
治国有方!杨士奇看着巍峨的汉王爷,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样的词汇来。
“各府,各县的学堂建设进度如何了?”说到了语言沟通问题,朱瞻壑自然而然的想起来安南各地的学堂建设问题。
“殿下,各州,县的学堂已然选址结束;
并且,多数州县的学堂,只需要稍加改造就能照常使用,教材臣等也好找。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缺少学堂的老师。”姚观再次一脸为难的将问题推到了人手不足上。
“奥~?那你们准备怎么解决呢?”对于姚观对现状的为难,朱瞻壑也是理解的。不过,朱瞻壑更想知道,在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姚观等众多文官团体们会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回王爷的话,目前各州县都在招生阶段。
臣等私下商议,在各地招生结束后。各州县的官员们,在招募到足够的老师之前,每日轮班到学堂为学生们授课,以解燃眉之急。”听了朱瞻壑的话后,姚观就知道,这是王爷在考较他,心情激动之余,姚观脑海里疯狂的运转着,并第一时间给出了解决办法。
“好!很不错。
姚知府,看来你这个安州知府做的很到位!”朱瞻壑对姚观做事态度很是满意,不论是不是姚观提前做了工作,都不得不说明姚观的能力确实不错。
而此刻,杨士奇已经脑袋嗡嗡作响了。但他还是使劲地晃了晃脑袋,让自己的心思专注到汉王爷和臣子们的讲话内容上。
不是杨士奇不想专注,问题是,汉王爷给杨士奇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勿论刚才的内容,就现在的君臣问答问题来说。汉王爷居然在安南建立县级以上的学堂!这不就是妥妥的文官培养吗?!!
好超前的思路啊。在杨士奇看来,汉王爷的思路绝对是超前的,毕竟,在安南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开始培养士子,不仅仅是解决语言不通问题,更是将整个安南完全的汉化!以后,安南的所有人,都将说汉话!读诗经!这才是最恐怖的!
汉王爷,这完全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在提前打下基础。毕竟,即使是培养十年,或者二十年,汉王爷也等得起!因为他还年轻!
杨士奇可以想象,以后,整个安南之地,将成为汉王爷宏伟道路上的一颗垫脚石!
“各地锦衣卫部署情况如何了?”与姚观说完话后,朱瞻壑将目光投向了蒋小虎身上,询问安南方面锦衣卫的部署工作。
“锦衣卫统领蒋小虎,回殿下的话。”听到朱瞻壑提起锦衣卫的工作,蒋小虎从人群里站了出来,恭敬的对着朱瞻壑躬身下拜。
看着这个从人群里站出来的壮硕汉子,杨士奇也是有些蒙圈,因为,他对于这个人的认知着实不多。只知道,对方曾经是在赵王爷朱高燧手下担任锦衣卫千户之职。后来就莫名其妙的被派遣到了云南汉王府,担任锦衣卫统领。
同时,更可怕的是,对方前往云南时,还带了一批赵王爷五军营的精锐士兵过去!这一现象,在杨士奇看来,就是二王起兵谋反的先兆!
“说吧。”朱瞻壑对锦衣卫目前在安南的情况很是好奇。毕竟,朱瞻壑非常清楚,锦衣卫方面也是人手不足的厉害,就是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安南的锦衣卫现在是如何运转的。
“王爷,我等培养的锦衣卫略有不足。
但,经过臣等周密部署,末将在各县部署了数名锦衣卫官员,同时让他们自行招募训练一批兵士;同时让从军中退下的伤残士兵作为各地的锦衣卫基础力量,以此来收集信息。
目前,末将正在军中挑选一下合适人员,以准备补充锦衣卫力量。
关于王爷准备筹建的三军监察队伍,目前还在计划之中”不得不说蒋小虎确实是有想法,利用现有的锦衣卫资源,先是组建了地方级的锦衣卫框架,又利用各村的伤残士兵,作为锦衣卫骨干,很有想法,也是很有效的措施。
不过,对于朱瞻壑想建立的,由锦衣卫,海军,陆军,文官体系组成的王府监察枢,还没有头绪,对此,朱瞻壑也表示理解。毕竟,人手方面也确实不足,还是等等吧。
扩建锦衣卫!情报网络!杨士奇的胡须都在颤抖着。心里默默地感慨着:太祖高皇帝也没有这般长远的眼光和这般长远的谋划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最新章节,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最新章节,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