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狄惠堂离开。

  军部会议室内,几个大军区的代表相互对视,众人基本没有怎么停留。

  更没心思再去找傅宏毅讨说法,搞什么秋后算账。

  有人拍拍陈默的肩膀,宽慰几句。

  有人则是径直离开,事情解决了,以他们事先,谁都没有想到的方式,彻底解决。

  由铁甲团承担培养的任务,源源不断给各大军区支援骨干。

  但现场,没有几个人心里能真正舒服。

  军区需要发展,国家需要时间。

  铁甲团做出斐然的成绩,却只能被调往塞外,远离军区,独自驻军。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国殇,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藏拙,是必须执行的方案。

  只能期待两年后,再现铁甲团的风采了。

  大概过去四五分钟。

  整个会议室的人走的七七八八,只剩下京都总指挥傅宏毅,参谋长徐鸿,27军的严忠义,以及几名机要干部。

  还有一直低调,从未开口发言的京都军区政委杜培恩。

  看着陈默一直在会议桌旁站着,始终没有挪动脚步。

  杜培恩面露不忍,他叹了口气,抬手招呼道:“陈少校。”

  “到!”

  陈默听到呼唤,立刻转身,跑到休息区立正。

  “首长好!”

  “嗯,坐吧,这里没有外人,不用客气。”

  杜培恩脸庞挂着和蔼的笑意,抬手指了指一旁的沙发:“你心里也不要有怨言,驻军塞外期间,如果需要任何帮助,尽管找我,我会替你们解决。”

  “我知道,让你们铁甲团去塞外驻军,确实有些不近人情,你们是国家的功臣,不该被如此对待。”

  “但很多时候,发展,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今晚就好好去休息一下,明天再返程。”

  “总有一天,你们会再次站到舞台上。”

  “谢首长,我都明白。”

  “明白就行了。”坐在对面的傅宏毅摆了摆手:“去塞外锻炼锻炼也行,好男儿志在四方,对你以后不是坏处。”

  “还有,你既然承担了培养干部,技术人员的责任,那团里编制恐怕会有缺。”

  “这样吧,再过一个月,今年的招兵就要开始了,你们需要哪里的兵源,就去当地武装部协商,这几年多培养新同志,后续军区招收的人,也会分一部分过去,有新人训练不会太枯燥。”

  招新兵.

  陈默闻言一怔,他突然想起侦察连新兵期刚过,下连就被裁掉的李志昂和杨大力。

  当时连里裁撤的老兵也有十几个,但老兵毕竟已经在部队呆过几年,好歹体验过部队的生活。

  他这两个战友,那是真真的除了新兵期,几乎没有任何从军经验。

  “首长,那个招收新兵,可以招收以前裁军被裁掉的同志吗?”陈默尝试着开口询问。

  “呵!怎么,有你家亲戚啊。”政委杜培恩听到陈默这么问,忍不住笑道:“原则上不可以,不过你提要求了,如果他们各项都达标,我会给地方单位打招呼。”

  杜培恩这话纯属是玩笑。

  因为陈默家有没有亲戚参军,纪律部已经查的明明白白了,目前并未有直系亲属符合参军并且还被裁撤掉的条件。

  “不是。”

  陈默干笑一声:“首长,是以前侦察三连跟我一起下连的战友,有两个刚下连就被裁掉,他们新兵考核成绩都不错,就是遗憾脱军装脱的太快了,都还没正式成为一名战士。”

  “这样啊,行,到时候你安排人去当地接兵,军部这边会给他们打招呼。”

  杜培恩点头道:“但有一点,必须是他们还愿意再次入伍,自行去报名,你不能干涉,否则就是违反纪律。”

  “是,首长,谢谢首长!!”

  陈默激动的起身立正。

  他只是尝试着提一下,没成想,政委还真愿意出面,有京都军区军部打招呼,想来再次入伍是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

  政委说的也对,最近他得找时间联系联系,委托当地的武装部去村里先走访下情况,要一下联系方式。

  毕竟退伍近一年,时过境迁,两人若是没有入伍的意愿。

  陈默自然不会多说。

  尊重所有人的选择。

  若是愿意,凭借目前自己的能力,让他们再次穿上军装,也算是不枉费两人叫自己几个月的班副。

  “行了,你小子也累了两天,去休息吧。”傅宏毅开口道。

  “是!”

  陈默再次对着现场几人敬礼。

  而后,由机要干部带着他,前往军部另一栋客房宿舍休息。

  其实这次过来京都。

  得知铁甲团确切的规划,被调往珠日河,并且需要长期驻扎,要说他心里没有一点怨念或者想法,那不可能。

  陈默又不是圣人,当初为了建营,上蹿下跳,去各个单位想方设法的拉人,培养。

  为此,惹出多少麻烦,挨过多少骂。

  怕是陈默自己都数不清了。

  不过,这些怨念和想法,跟上面人的付出相比,那就微不足道了。

  调防两三年而已,咱等得起,也熬得起。

  回到临时宿舍,机要干部又从饭堂给他打了一份晚饭带过来。

  最近两天,一直忙着演习,连一顿安生饭都没吃过。

  上次吃饱还是刚到珠日河,在火车站那小摊子上喝的羊杂汤配的驴肉馅饼。

  如今,不需要担心打仗,不需要担心时间。

  陈默美美的饱餐一顿,一觉睡到第二天七点钟。

  。。。。。。。。

  10月31日。

  陈默在军部宿舍洗漱下楼没多久,就有机要单位的干部过来,带着他去食堂吃了顿饭。

  而后直接送到停机坪处,乘坐27轮陆航团的直8返程。

  来时,好歹还有个严老头陪着。

  如今回去,只剩他孤身一人。

  不过,咱也乐得自在。

  那家伙,谁跟前坐着一个全程黑脸的老头,恐怕也会浑身不带劲啊,跟谁欠他八百万似的。

  不见严忠义正好。

  而此刻的珠日河营区。

  蓝军主力,红军主力,都开始陆陆续续撤退。

  周围旱厕被被填平,挖开的河道也被重新铲土盖上。

  临时驻地的帐篷被收起。

  看着一队队身着军装的战士,一辆辆炮车,坦克,装甲车,运输车离开,浩浩荡荡的消失在视线中。

  只留下深深的车辙,和广袤的大草原。

  以及孤立在草原上的营区。

  程东才明白,为什么秀才离开前,特意叮嘱各连指导员尽快开展工作,增加各连的活动。

  初到这边还没感觉,都在紧张备战。

  如今,看着27军的人离开,昨天还打生打死的红蓝军,今天就变得依依不舍。

  程东伸手弹飞夹着的烟头,大声招呼道:“后勤的,老梁,去安排人把咱们的条幅重新在这挂上。”

  “机关楼,帐篷区,都挂上。”

  “装步的,坦克的,各连长带队,把地上的车辙印都平一下,记住了,以后这里就是咱们铁甲团的地盘,要维护好环境。”

  “还有那个谁,侦察连,今天先负责巡逻,开着车在附近转转。”

  “炮连,火箭炮,防空的,你们就把营区内部的卫生都清理一遍,所有人行动起来。”

  “营长马上就要回来了。”

  “咱们得把新营区搞得像点样子。”

  “是!”

  一声声高喝,全营开始行动。

  分工明确,也让周围再次充满了人气。

  就在全营干的如火如荼时,一排七架直8,突然从珠日河镇的方向排着队过来。

  轰隆隆的声音,引起所有的人注意。

  “营长回来了?我哩乖乖,排场这么大?”

  满学习手里拎着铁锹,溜溜的走到程东跟前,仰头看着半空。

  “应该不是秀才。”

  程东皱了皱眉头,看向缓缓降落的直升机:“27军陆航团的涂装可不是长这样。”

  “走,过去看看。”

  为了显得正式一些,程东还专门喊上教导员方培军和电子对抗分队的队长汪建斌。

  没办法啊。

  目前营里除了秀才是少校,也就这俩人同样是少校了。

  四人快步来到直升机降落的地方。

  眼看着七架直升机,黑压压走出一百多名战士,瞧着军衔都在一级士官到二级士官,连一个义务兵都没有。

  带队的人更是一名中校。

  几人一脸懵,这么多人来干什么?

  “看臂章是羊城军区的人。”汪建斌推了推眼镜笑道:“那个狗秀才又去京都骗谁了,怎么这次连羊城的人都往这调。”

  没有人回应他的问题。

  带队过来的中校亲自整队,听着报数的动静,足足有150人,确认无误后。

  中校拿着名单以及调令,来到几人跟前敬礼。

  “哪位同志是陈营长?”

  方培军跨前一步回礼道:“陈营长去了京都还没回来,同志,你们这是?”

  “哦!”

  “这是军区要求,命令调过来补充你们警卫大队编制,一共是150人,调令我们军区和大军区已经签过了,这边接收就麻烦你们走下流程。”

  中校说着,将手中的名单和调动命令一起递过来。

  “这些战士都是从惠城42军下辖的军侦营,警卫团里挑选,组建警卫大队完全没有问题。”

  “你们看看点名接收一下吧。”

  “行,我来吧。”

  程东从方培军手中接过名单,这帮人都是军侦营,警卫团的,光听单位就知道属于尖子类型。

  老方的气质太书生气了。

  糙活还得是程东这种长相五大三粗,方头阔脸带侦察兵的汉子接手最为妥当,能压得住场子。

  趁着点名期间。

  带队的中校环顾四周,看到珠日河营区仅仅一个营驻军,人数起码就有近千人在附近忙碌,连他也吓了一跳。

  好家伙!

  最近偶尔听说京都军区,有个铁甲团蓝军营挺牛,那特么能不牛嘛。

  一开始,他觉得军区专挑士官过来,有点小题大做,给一个团组建警卫大队,犯不着这么严谨。

  可到了这里,先被珠日河偌大的范围吓一跳,现在又被人数,以及自己跟前路过一个老兵,瞅瞅是三级士官,再路过一个,看看是二级士官。

  远处走过十几人,全是中尉,把他都给整无语了。

  难怪敢叫蓝军营啊。

  就这兵源配置,一个军区都不一定能凑齐,这么多老兵和基层干部。

  起初,中校还担心自己家带来的一百多人,到了这不安生会惹事,当刺头。

  现在,再也没这心思了。

  光是附近拿着铁锹,扫帚看热闹的人群,就足足有三四百,一水的老士官和尉级干部,这个营,估计是永远不会有刺头这种东西。

  因为根本生存不了,只要出一个刺头,怕是全营都得兴奋。

  点名的过程很快。

  结束后确认没有问题,中校没有没有多逗留,跟列队的战士叮嘱了几句,又对着程东几人挥了挥手,乘坐直升机离开。

  说来也巧。

  这一队直升机刚走,陈默就回来了。

  从营区降落,看着外面围了一堆人,陈默快步走到附近。

  “营长好!!”

  “营长好!!”

  周围见面的士兵纷纷打招呼。

  陈默眼下,在铁甲团可真属于说一不二的人了,没人不服气,一战斩首红军数万兵力的指挥部,上午开战四十分钟,斩掉一个旅级主力。

  下午开战,更是打的红军彻底败退,不得不停战,中途结束演习。

  说是牛的没边了都不过分。

  面对打招呼的战士,陈默一一点头微笑,快步来到程东,方培军跟前。

  扫了眼还在列队的一百多人:“怎么回事,这是羊城的兵?”

  “是,这是名单还有调令。”

  程东点点头,将手中的名单和文件递了过来。

  陈默只是大致扫了一眼,昨晚那种情况,羊城军区冯开疆总指挥,特意说由他们支援人,那就肯定不会敷衍。

  这又是一批好兵啊。

  “张川!”

  “人呢?”

  陈默扭头看看四周,放声大喊。

  没多大一会,从响箭调过来的特种小队队长张川就跑了过来。

  立正,敬礼道:“营长!”

  “嗯。”

  陈默将手中的名单递给对方:“从现在开始,铁甲团没有特种作战队,由你担任警卫大队队长,这些羊城过来的同志都调给你。”

  “咱们蓝军营的情况你应该清楚,反间工作刻不容缓。”

  “让胥东他们四个配合你训练,半个月,我要看到成型的警卫大队,担负起珠日河范围内所有巡逻和执勤的任务。”

  “执勤战士弹匣前两发上橡胶弹,后面全部压实弹执勤,对于警告不听的,就按条令执行。”

  “巡逻同样如此,注意安全。”

  “是否明白?”

  “明白!”

  张川挺了挺胸膛。

  这里属于塞外,可不是内地,距离边境最近的也不过就一百多公里。

  九十年代执勤,加上军演刚刚结束,大量部队撤退,小心点总不会有错。

  “嗯。”

  陈默又将调令递给程东:“连长,你安排参谋部的参谋跑一趟京都后勤部,油料指标转供手续,后勤支持都得这边地方军区提供了。”

  “为避免后续影响训练,手续方面尽快去搞定,包括调令一块去京都签了。”

  “行!”

  “还有,通知全营,十分钟后召开集体大会,全部人员到场,我有事情要宣布。”

  “是!”

  谈到正事上,没有人耽搁。

  仅仅七八分钟,外出巡逻的侦察连都回来了。

  索性,这边地方够大,只要是营区外面随便一处地方,都能轻松站下数千人。

  王建勇从远处开过来一辆敞篷车,手中拿着扩音器递给陈默。

  等所有人集合完毕。

  陈默站在敞篷后箱,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群,震声道:“同志们,今天召集大家,是有三件事需要宣布。”

  “咱们长话短说。”

  “第一,欢迎羊城军区42军的同志们,加入铁甲团,从今天开始,咱们团也有警卫大队了,警卫大队由张川负责。”

  “参谋部以前代管纠察队的任务,也将移交给警卫大队,专门安排一个班,来抓纪律,抓风气。”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我们有了番号,有了自己的编制,不再是示范营,所以各方面必须要严于律己,在场的都是老同志了,多余的话不讲。”

  “来,大家鼓掌欢迎新同志的到来。”

  啪啪啪.

  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响彻大草原。

  鼓掌足足持续了二十多秒才渐渐停息。

  陈默点点头继续道:“好了,咱们警卫大队就算成立,后续侦察连把206型无人机和单兵手摇式无人机,都调给警卫大队使用,便于每日的巡防工作。”

  “第二件事,京都军区的首长,已经下了命令,要在这边建经济住房,建宿舍,建为兵服务中心。”

  “全团二级士官包括二级以上,还有干部,只要你们结婚,家属愿意过来随军的,都去找各连指导员报名报备。”

  “这是我先前承诺过大家的事情,就在近日,将要落实,如果家属随军有孩子需要读书,也要提前报备,我会和当地城市的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去协商。”

  “义务兵,和一级士官,暂时优先级没那么高,但我保证,经济适用房建设会尽可能考虑到每一位同志。”

  这则消息通报后。

  队列中直接“嗡”的一声炸响,到处都是议论的声音。

  而后,自发掀起的掌声犹如浪潮一般,一波盖过一波。

  解决家属从军问题,这是很多单位都没办法搞定的事,没成想过来草原后,却可以解决。

  其实陈默说义务兵,一级士官也可以申请,无非就是给战士们一种希望,一种勃勃的希望。

  先不说营里压根没几个义务兵,就算有,他们也没结婚,每月领的几十块津贴,根本不够住经济适用房。

  包括一级士官同样如此。

  但凡需要家属从军的,都集中在二级士官以上,营里很多干部都是刚毕业,更没几个结婚的。

  但这是福利啊,是铁甲团能给的福利。

  看着人群议论的动静越来越大,陈默笑了笑,大声道:“安静!”

  “别光顾着高兴,我还没说第三点。”

  “第三个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们是全军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信息机械化营。”

  “军区需要建设,其他军区也需要建营,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后续末位淘汰制考核将要继续,合成专项课程也要继续,在场谁想担任连长,谁想往上爬一爬的,我不管你是干部,还是战士。”

  “只要考核成绩好,都会安插到各连担任副连,学习带队,届时,你们可能会去其他军区组建参与组建新的信息化营。”

  “同志们,记住了,想当干部不丢人,想当连长更不丢人,信息化未来一定是主流,哪怕有同志日后离开,铁甲团也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建设成功了,不能忘记别的军区,在场的老同志都应该记得,咱们一开始,也是从各个地方汇聚人才。”

  “包括电子对抗分队,想要学习技侦技术的同志,只要你学历够,只要你肯学,咱们都可以安排。”

  “同志们,我只想说一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谋一个最好的前程。”

  “但是,咱丑话也得说在前头,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一个词,那叫做到,接下来咱们的学习和训练都不会轻松。”

  “新阶段的征程将要开始了。”

  “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高呼声,伴随着所有战士兴奋的回应,响彻云霄。

  家属随军,晋升,这两项是军人渴望能够解决的事情。

  穿上绿军装,就没有怕拼的人,但就怕没有渠道,没有位置去拼。

  如今,全都被解决了。

  大会结束后,全营精神头都明显提高了几个档。

  清理营区,清理车辙印,比先前更有劲头。

  看着陈默去了趟京都回来,连续带来好消息,程东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自从侦察连离开装七旅,他一直都在盘算着转业,把连里的人交给秀才,也算放心。

  可不知不觉间。

  连自己都融入到铁甲团的一员中,现在就是让他走,都有些舍不得了。

  谁能想到,自己带出来的一个新兵,能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地步啊。

  “怎么了连长,想什么呢?”

  陈默从车上跳下来,发现程东看着远处各连战士忙碌的画面发呆,笑道:“你也给家里嫂子打个电话,提前说说随军的事。”

  “到时候服务中心建起来,想开小卖铺,或者想开饭店都行,赚的钱抽一部分交给团里,剩下的足够你和嫂子还有孩子生活了。”

  “对了,连长,我记得你说过,跟贺政委都是湘潭县人,如果方便的话,什么时候回老家接人的时候,代我去看看政委吧。”

  贺国峰就是以前装甲七旅的政委,新兵时期没少帮助陈默。

  他一直都记着。

  但以前没有机会,如今铁甲团被安置塞外,训练任务没有那么紧张,番号也有了,陈默也能抽出空联系联系以前的老政委。

  若是对方能知道铁甲团蓝军营的情况,想必,会很高兴。

  “贺政委一直都知道你的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魏旅怎么可能不说。”

  程东笑了笑,给陈默让了根烟:“你好好加油吧,这现在又有了一百多人加入铁甲团,全团一千二百人的重任都在你一个人身上担着。”

  “还要帮全军培养干部,我能力有限,能帮的不多,还是得靠你自己啊。”

  两人闲聊了一会。

  陈默又跑到后勤连,找到朱改团和冯俊岭两人,询问了李志昂跟杨大力的情况。

  不出意外。

  两人都不清楚。

  自从新兵连结束后,当初八班的人,除非分到一起,要不然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没手机。

  分开或者退伍。

  就意味着,一辈子,几乎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后世网络发达,有多少退伍老兵期待着通过社交平台去联系上曾经的战友,哪怕知道对方过得好,甚至还活着,都高兴的不行。

  也许,就是这种情况吧。

  从这两人嘴里没问出有用的消息,陈默叹了口气,他认真回忆了一下。

  当初在苦池侦察连,裁军命令下达,指导员要求保密的时候,他作为文书,曾私下找过李志昂和杨大力。

  那时候,三人都是列兵。

  也只有陈默作为文书,算是稍微有点特权,他们藏在晾衣场吞云吐雾。

  记得当时陈默特意询问过,李志昂老家是在冀省石城藁区下面一个叫新民村的地方。

  知道老家在哪,就容易让当地的武装部配合,其实不清楚也没什么。

  两人被裁军不足一年,侦察连虽说没了番号,可装七旅还在,档案没到销毁期,一切都还来得及。

  这个年代,年轻人不读书,去南方打工赚钱已经开始形成风气。

  但愿两人哪怕外出,也能时常跟家里保持联系,否则,军区好不容易开放的口子就算是错过了。

  。。。。。。。。。

  接下来半个月。

  铁甲团开始恢复到平时的训练,从各连各自训练,慢慢朝着分队规模融合。

  哪怕是信息化营,具备信息化作战手段,陈默也更看重各连协同配合的战斗力。

  否则的话,全营都是老兵,若是不练,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

  再说了。

  随着机械化改革不断深入,后续过不了几年,电子战技术人才,技侦人才就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各个单位。

  数字化时代会彻底来临。

  铁甲团目前占据优势,可不代表能够一直停滞不前,合成是必须要合。

  先保证自身营级战斗力,再考虑其他。

  这段时间内。

  总部大动作也不断。

  先是国防生试点文件公开,后续有关1999年冬季征兵的政策,也相较往年做出了调整。

  以前征兵基本不看学历,只看体检情况,还有政审各方面只要通过,就可以入伍。

  但今年,总部下达文件特意强调,要把征兵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命令对征集对象,范围和年龄全部做了规定。

  农村户口青年,必须具备初中毕业以及以上文化程度,才被允许报名参军。

  非农村户口,要具备高中,包含职高,中专,或者技校毕业以上的程度。

  时代变了,新世纪即将来临。

  连带着部队对兵源的要求都变得不同。

  1999年,11月22日。

  距离地方报名征兵还有八九天的时间。

  陈默正站在珠日河办公楼窗户旁,看着外面工程兵建设营房,远处连里开着战车训练合成分队队形机动时。

  后面办公桌上的座机,突然传来一阵“叮铃铃”的脆响。

  听到动静。

  陈默也没多想,最近在珠日河驻军,趁着星期天,各连干部都会带人,去当地老乡家里帮忙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跟地方军区边防部队也时常联系,整天电话不断,加上军区动不动有新的指示下达。

  他还以为又是当地,或者京都那边的电话呢。

  随手拿起话筒贴在耳旁:“这里是珠日河铁甲团驻地,我是陈默。”

  “陈小子!!!”

  话筒对面一声怒吼传来,冷不丁的把陈默给吓了一跳。

  这特么有病啊!

  “你谁啊?”陈默皱了皱眉头,他只觉得声音有点熟悉,可调太高,没听出来。

  再说了。

  自己最近一直呆在营区,谁也没惹,老实的很,至于这么大怒气?

  “呵!”

  “连老子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够忘事的啊。”

  “姓陈的,老子警告你,你个狗日的最好老实点,要是敢让我听到你不安生,老子毙了你!!”

  “呦!王师长啊,您好,刚才还真没听出来。”

  陈默嬉笑一声,心里虽纳闷这老王八又发什么疯,不过他也懒得问,顺势拖着椅子,正准备坐下细聊时。

  才发现话筒里,传出一阵“嘟嘟嘟”的盲音。

  挂了?!!

  陈默看了看话筒。

  他双眼瞪的溜圆。

  特么的,这老王八大白天做梦呢吧,都大半个月没见过面了,更没招惹他。

  这咋还上来就骂人?

  再次听了听确实电话被挂断,他也没在意。

  反正老王八抽风也不是一次两次,都习惯了。

  点了根烟,叼在嘴里。

  陈默正准备下楼时,后勤连连长梁红杰大步来到办公室。

  “营长,63军那边安排过来十几个新兵,提前没打招呼,现在已经到营区了。”

  “新兵?”

  陈默怔了怔神:“不是还没开始招兵吗?哪来的新兵?”

  “不清楚,我刚才询问了军区后勤,后勤说是大学生入伍,有一批适应部队特殊专业需求的学生,年龄最低能放宽到17岁,这一批就是特殊专业的大学生。”

  “走,下去看看。”

  陈默招呼一声,两人一前一后的下楼。

  部队特殊专业需求确实每年都会从高校招兵,比如计算机类,医疗,光电等等专业。

  但就算是特殊专业。

  安排到珠日河有什么用,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特殊专业啊。

  各大陆院毕业的一大堆,工程师都有十几个。

  新来的就算再特殊,还能有团里原有的特殊人才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最新章节,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