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宿舍。

  陈默脱掉军大衣,抖掉上面的积雪,他参军两世加起来,咋地也有十几年了。

  但真要比较的话,1999年的冬天,在这塞外驻军可以说是最苦的一年。

  得亏当初去京都,提了建设营房的事。

  否则的话,在这没山没遮挡物的大草原上驻军,寒冬腊月只会更难捱。

  外面只要到了夜里,整夜整夜都是呼啸的狂风,夹杂着暴雪,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在内地军区可是碰不到的。

  把王路一的手机从口袋掏出来,找了身干净的夏装,把手机包起来塞到暖气管跟墙壁之间的缝隙里。

  试试烘一夜能不能开机。

  反正在陈默的印象中,诺基亚这玩意生命力没这么脆弱。

  要么就是低温导致失灵,要么就是没电了。

  不会这么容易坏。

  若是明天还开不了机,大不了丢给刘唐那几个科学院过来的导师,以这帮人的能力,收拾个手机估计还是没多大问题。

  。。。。。。。。

  第二天清晨,还没到起床哨吹响。

  陈默便早早起来,查看了下手机,发现已经能够正常使用后。

  他顺手交给王建勇,叮嘱让他放在行政楼执勤岗,见到刘敏再给对方。

  自己则是穿戴整齐,带上一队侦察连和警卫大队执勤的老兵,带上85式冲锋枪,班组机枪,和单兵火箭筒等武器,压上实弹,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边防团交界处巡视。

  每年的大雪封路期间,都是边境线最不安稳的时候,尤其是他们这个地方距离京都不远,防卫更不可能松懈。

  陈默带兵出动,倒不是为了去巡视打仗,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查看夜间八十多个执勤哨的情况。

  没有在珠日河执勤过的人不会明白。

  这个地方可不光是草原,距离营区几十公里外就有一道成吉思汗边墙。

  边墙附近有查干包山地地形,山地地形南北是督新草原和乌登草原。

  这么大的地方,每一个执勤哨只有一名战士值夜勤。

  漫长的黑夜,草原上狂风不断,伸手不见五指,手电筒那点微弱的光芒,根本不起作用,有跟没有也没什么区别。

  夜间狂风的怒吼,还有不知名动物的吼声,是会放大执勤战士的恐惧。

  天亮之前陈默带一队人去各个执勤岗,把执勤的战士一个个换回来,几乎都成习惯了。

  毕竟,老兵也是人啊。

  突然来到塞外,谁都没有经验。

  营长作为整个铁甲团的主心骨,这时候必须站出来,冲在第一线。

  安抚所有执勤的老兵。

  黎明前最黑暗的这段时间,若是能够听到成队的战车轰鸣,或者看到一个个熟悉的战友面孔。

  这种对熬了一夜执勤战士的救赎感,是外人无法理解的。

  陈默坐在92式装甲车内,手中拿着指北针,一边观看终端指挥系统的方向以及哨岗定位,一边看着老式指北针。

  新式装备确实好用,但在这种极端天气里,随时可能因为天气失灵,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失去作用。

  所以,交替印证才最保险。

  很快,车队来到第一处执勤岗附近,数辆装甲车顶舱打开,几名老兵戴着夜视仪用手电筒统一给哨岗打信号灯。

  等车队抵达哨岗跟前时,执勤的战士身躯挺立如标枪,抬手敬礼,向着新来的战友无声交接岗位。

  每当这个时候。

  陈默总是从后舱门下来,看着岗位替换完成,和新的执勤战士相互敬礼后,再乘车离开。

  不需要语言交流。

  使命也不需要去谆谆提醒。

  一切都在不言中进行。

  所有哨岗替换一遍,再到边境范围将警卫大队巡逻的战士,替换一遍,就开始返程。

  蓝军营无论是警卫大队还是侦察连,基本没有实战的经验。

  所以每一队当中,都会有以前响箭小队过来的人,在里面充当向导。

  徐参谋长特意安排,特种小队过来一个加入铁甲团,不是没有原因。

  而今天,第一批配合边防团行动的干部,同样需要替换下来,就是胥东和张川。

  看着两人一副饱经风霜的模样,钻进装甲车内,使劲的搓着手取暖。

  陈默笑了笑,命人将装甲车顶部的机枪盖打开,给车舱里坐的战士一人让了根香烟。

  随后看向张川和胥东道:“怎么样,你们这几天配合边防军巡逻,有没有什么异常?”

  “害”

  “能有什么异常,就几个捞偏门的小毛贼,趁夜过线,被我们抓住交给了边防军,别的也没啥。”

  张川龇牙笑道。

  对比以前在响箭特战营那种训练和作战频率,他被调到铁甲团,都属于享福了。

  “你呢老胥?”陈默又转头看向胥东。

  “我没事,挺好。”

  胥东微微摇头,依旧秉承着能不开口说话,就尽量少开口的原则。

  对于总部安排警卫局的人过来铁甲团,起初,陈默还以为团里在塞外扎根后,应该会把人调回去。

  毕竟,在军营里可不会有什么事情。

  再说了,警卫局培养精英不易,这种人,不会浪费在野战基层单位内。

  陈默一开始,让他们四个帮忙训练警卫大队,也仅仅只是帮忙而已,没打算让他们真的加入。

  随时做好总部调离四人的准备。

  谁知道,这段时间,总部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而胥东这四人在警卫大队还真混上瘾了。

  明明没有他们的出勤任务,但还是选择跟着警卫大队,端着冲锋枪巡逻,连平时不离身的手枪都不往外露了。

  搞的比张川这个大队长都积极。

  看着两人见烟比见了媳妇都亲,一个个嘴里就差能跟烟囱比了,陈默也没在询问,估摸着边境巡逻期间是不允许抽烟。

  他把身上剩下的大半包,全部丢过去。

  而后,坐在车里望着机枪孔外,逐渐亮堂的天空。

  等再次回营,差不多到了上午九点多。

  营区其他连队的训练已经展开。

  珠日河驻军平日里可以说是非常枯燥,侦察连和警卫大队的职责暂且不论。

  单单其他连队,每天早操结束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整理内务,而是趁着身体活动开,拿着铁锹,扫帚去清理营区和外围的积雪,用运输车把雪拉到远处倒掉。

  为白天的训练腾地方。

  新兵那边则是照常训练,如今,距离王路一他们进入铁甲团已经过去一个月。

  基础队列和内务勉强能够达标。

  这十几个技术兵种,身上总算是带点兵味。

  但就在这时候,又一批新兵到了。

  12月27日,下午三点左右。

  陈默正背着手在车炮场周围,查看装备签到表时。

  王建勇,满学习两人,开着车着急忙慌的冲过来。

  “营长!!”

  王建勇率先从驾驶位上下来,满脸带着笑意道:“营长,连长还有老炮他们回来了,刚才打电话,说再有半个小时军列能到镇上。”

  “咱们团也有新兵了,我们要去接吗,还是让后勤派车队过去。”

  “接!”

  “必须接!”陈默笑了笑,这可能是最近唯一的好消息了。

  新兵就代表着新鲜血液,这时候来到团里,能带动不少老兵的积极性。

  看到老满鬼头鬼脑的在后面偷看,陈默忍不住笑骂道:“狗日的,你还瞄什么呢?”

  “你是新兵连的连长,过来这批新人我可就交给你带了,要是带不出水平,你就收拾收拾行李,还滚回你的供应排去。”

  “是!”

  满学习听到还要回后勤,当即立正道:“放心吧营长,交给我不会有意外。”

  “我主要是想问问,这次过来这么多新人,三个排长不够用了啊。”

  “起码得调二十多个老兵,担任各班班长副班长,营长,我找哪个连队要人?。”

  闻言,陈默这才抬手拍了拍额头。

  大意了。

  主要他也没有带新兵的经验,最近营里一直忙,各项工作连轴转。

  教导员也是个半吊子,唯一有经验的程东又去接兵了,陈默都把新兵连的框架给整忘了。

  炮连和防空连的连长倒是提过,可陈默当时记住,转头又给忘了。

  “这样,接新的事你不用去了,去找炮连的郑连长,各连除了警卫大队和侦察连,其他连队有带兵经验的老兵随便你挑。”

  “训练先停了。”

  “营区做好迎新准备。”

  “有以前的条幅绶带什么的都备着,通知食堂,今天晚上伙食改迎新面。”

  “是!”

  满学习答应一声,转身离开。

  铁甲团的干部和战士,正好形成两个极端,战士群体是老兵太多了,几乎都是士官。

  而干部群体,又太年轻,大多都没有经验,整体风气是不错,年轻干部知道跟老兵学习,加上有程东,还有炮连,防空连这些老干部压阵。

  再加上陈默指引方向,团里大问题没有。

  但遇上一些急事,或者需要提前筹备的事,难免就会出现各种遗漏。

  眼下,就是最后的例子。

  等老满跑远,陈默把剩下的一些签到表全部检查完之后,坐到后排道:“走,先去后勤连接上朱改团,冯俊岭。”

  “得嘞!”

  王建勇回应一声,踩着油门,吉普车发出轰隆隆的咆哮声。

  朝着后勤连驻地开去。

  。。。。。。。。。。。

  另一边。

  由程东带老兵接新回来的军列,在下午三点半时,缓缓停在了珠日河镇。

  时隔一年,重新穿上军装,再次参军的李志昂和杨大力,看着他们入伍的地方到了,两人眼窝里皆蓄满了泪水。

  望着外面被雪花覆盖的大草原,激动到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没有人知道,一名准列兵在新兵连努力三个月,综合成绩在全连不说前三名,至少能排到前十名的李志昂。

  刚下连正准备大展宏图,成为一名合格侦察兵时,突然通知被裁军的那种绝望。

  脱下军装的那两个月,他在老家每时每刻都在怀念军营的生活。

  那是一群充满朝气的军人,从青涩到成熟人所呆的地方,每天什么都不用想,成绩才是王道。

  累!但很充实。

  裁军后。

  他回家调整了几个月,跑到藁城饭馆里找个杀鱼传菜的工作,本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再穿上军装。

  却不曾想,武装部的干部跑到他们家里通知,说如果还愿意参军的话,可以准备准备报名了。

  当时李志昂都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专程去了趟武装部询问,得知是以前的老单位召集。

  李志昂差点没高兴疯了。

  天天在村里练跑步。

  后来报名,体检,政审,所有流程走完,到接兵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是去年新兵期八班班长周勇杰,也就是老炮接的他。

  从老班长口中,得知去年的班副,如今已经不是一名优秀的侦察兵,而是蓝军营的营长。

  比侦察连长官还大。

  李志昂足足呆愣了半晌,没有反应过来。

  心里是既期待跟班副见面,又觉得老班长是不是忽悠他了。

  毕竟,就算他再不清楚部队里面的职位,也知道营长那是什么级别啊。

  一路上,李志昂都是火急火燎的等待着再次见到班副。

  可奈何,新兵乘坐的军列,路权太低了,从冀省出发,到晋北集合,短短一段路,足足走了两天。

  中途不停的需要给其他列车让行。

  到了晋北,老炮又把杨大力给领了过来,两人同是当初被裁军。

  时隔近一年见面,自然是亲切的不得了。

  冀省的兵源和晥省的兵源在晋北合兵一处,乘坐军列前往珠日河。

  这路上又走了三天。

  总算是到了。

  “所有人注意!!”

  “带上你们的行李排队下车,我再重复一遍,等下下车,跟着队列走,不能掉队,更不允许四处走动。”

  “排好队,带着行李,下车。”

  周围有老兵,不断的大声提醒。

  李志昂和杨大力两人提着携行包,老老实实的跟着队伍从列车上下来。

  当一百名新兵穿过长长的廊道,到达火车站大厅集合时。

  陈默已经到了。

  他目光从一个个入站的新兵身上扫过,当看到两道熟悉的身影出现。

  陈默也长呼了一口气。

  其实当初侦察连裁撤编制,从新兵连过来同班战友要被裁撤,他也舍不得。

  可舍不得有什么用?

  那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刚下连的列兵,连旅长都挡不住的大势,又岂是他一个新兵蛋子能够决定的。

  要不是上次去京都,首长无意间提起让招收新兵,这种事对于军部来说又是举手之劳。

  在没有二次入伍政策的年代里,基本算是截断了两人可以再次入伍的路。

  现在,可算是了结一桩心事。

  “志昂,大力!!”

  “这里这里!!!”

  陈默毕竟是营长,多少还是能维持形象,不着急打招呼。

  可身后的朱改团,冯俊岭两人却等不及了,迫不及待的招手大喊。

  程东听到动静,对着排队的两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暂时离队。

  李志昂这才拽上杨大力,一路小跑来到火车站入口的一侧。

  “班副。”

  两人将携行包放在地上,“啪”的一声立正,敬礼。

  双目蕴泪。

  曾经陶村新兵连八班的几人,总算是再次相聚了。

  尽管一开始,因为李志昂孤僻的性格,打过小报告,也闹过不愉快,可后来他已经融入集体。

  所有的不愉快早就烟消云散。

  新兵期的战友啊。

  陈默咧嘴笑着回礼,而后撑开手臂将两人抱住:“兄弟,欢迎回来。”

  “谢谢班副,连长已经告诉我们了,是你跟首长申请,我和老杨才能重新入伍。”

  李志昂抹掉眼角的泪痕,笑的格外开心。

  杨大力更是拍着胸脯保证道:“放心吧班副,我跟老李不会给你丢人。”

  “我这一年,去过工地,干过装卸,早就不是以前的青涩蛋子了,今年新兵训练,我俩必须是优秀新兵,给班副你争光。”

  “咱们团不是铁甲团蓝军营嘛,等到时候下连,最强老兵也是我们俩。”

  “好,一言为定。”陈默笑着点头。

  没有在意两人的豪言壮语,只要人回来了,其他的都好说。

  更何况,这俩人训练本身就不偷懒,整体还不错。

  可陈默不在意,那是他身为营长,肯定不会再把优秀新兵,最强老兵的这种荣誉当做目标。

  但并不代表,旁边的人不在意啊。

  朱改团满脸呆滞的看着两个战友,他嘴唇都有些哆嗦。

  乖乖!

  在铁甲团喊喊成为优秀新兵,这没毛病,老兵都不会在意。

  可你要说成为最强老兵,这是把整个团七八百个老士官置于何地?

  那可是集合数个军区,甚至跨大军区抽调的老兵,全团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连队听说哪个老兵比较猛,比较牲口。

  主要是牲口太多了,根本不显眼。

  达不到物以稀为贵的程度。

  全团全副武装越野五公里,能跑出23分钟以上成绩的人都没几个,基本都是23分钟以内。

  在这种地方,你谈最强?

  连老炮这种五级士官,刘海那种三级士官,都不会说这种话了。

  军中真不缺强兵。

  这也得亏营长在跟前站着,负责接兵的那帮老兵,刚才听到了杨大力的话,也只是扫了一眼没动静。

  否则,怕是等会,杨大力就得蹲在凳子上,哭着承认自己是读书人,不擅训练。

  九十年代末,部队还没改革,这时候可别想着老班长会亲切待你两天再翻脸。

  不存在的。

  分班之后就能直接翻脸了。

  几人闲聊了几句,李志昂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如今不是上等兵,而是连列兵军衔都没有的新兵。

  不能搞特殊。

  拉上正在吹牛逼的杨大力,告别陈默,在周围一众老兵那如同刀子一般的注视下,返回队列。

  “完了!!”

  冯俊岭瘪着嘴看向陈默:“班副,这老李跟老杨进新兵连恐怕要被盯上了。”

  “没事,他们算是二次入伍,各方面都有基础,管的严点也能扛住。”

  陈默咧嘴一笑。

  不是他不帮忙,而是部队这种地方,就是这样的风气。

  想要生存下去,那就得靠硬实力。

  如果自己特意开口照顾,老兵肯定给面子,但两人也会被孤立,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杨大力和李志昂本身能力又不差,加上去年经历过几个月的新兵训练,基础队列,体能,射击,单双杠都有底子。

  在新兵里脱颖而出只是时间问题,压力大点也理所当然。

  在珠日河车站呆了一会,看着这一批新兵排着队登上运兵车,一个个初到草原,冻得浑身直打哆嗦。

  陈默也没提醒。

  知道这是老兵的下马威,后勤早就备好了适合当地气候的厚军装,都是十几岁的年轻小伙,火力旺盛,冻个把小时也没事。

  回到营区后。

  团里的老兵就跟过大年似的,自主在营区外面列成长队,嬉笑着鼓掌欢迎新同志。

  满学习更是支楞的不像样,这么冷的天,连军大衣都不穿了,整身常服组织新兵开会。

  陈默转悠了一圈,就没再管新兵训练的事。

  。。。。。。。。

  时光如梭!

  铁甲团在珠日河逐渐适应,时间很快来到2000年1月中旬。

  这段时间,大草原这边基本没什么变化,不过下雪的频率小了很多。

  而新兵连,经过近一个月的训练,李志昂和杨大力两人确实没让人失望,颇有陈默当初在新兵时期的风采。

  动不动就敢跟老兵较劲,虽说体能耐力各方面还差的远,但至少精气神挺足。

  王路一那帮新兵已经训练了两个月,他们属于特殊类技术兵种,没有跟新兵连一起练习。

  只是经过基础队列,内务,体能周,射击这几个阶段后,就开始根据他们各自学的知识,分配到不同连队实习。

  等待着年后,跟新兵一起授衔。

  一月下旬,陈默得到消息,王松合参加的准星班培训结束了,并且在京都参与了晋升仪式。

  这家伙,可把陈默给紧张的不轻。

  天天没事就让侦察连放飞银剑机群,以实验的名义,在珠日河外围镇子周围,还有道路上长时间悬停监督。

  以备随时跑路出去巡逻。

  但咱也不知道这次,老王是升官后心变大了。

  还是突然对自己的人品,给予由衷的肯定,总之,陈默防备了五六天,愣是没见到人过来。

  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2000年,1月28日下午午休时间。

  陈默正站在办公室,盯着珠日河地图,计划着新年战备执行方案。

  明天就是小年了,内地军区年度军事演习都展开了半个月。

  他们这边连一点信都没有。

  春季临近,珠日河的大雪也融化的差不多,没有先前那么冷。

  大部队可以开动了。

  就在陈默盯着地图,研究的入神时,办公室门外,突然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报告!”

  “进!”

  王路一推开门,伸着脑袋瞄了眼屋里营长所在的位置,发现对方正在观看地图。

  她快步走进来,立正敬礼:“营长。”

  “哦,路一啊,怎么了?”

  陈默拿着记号笔标定位置时,抽空扭头看了一眼。

  “营长,我想跟你汇报一个情况。”王路一抬手压了压帽檐,一双小手背到身后,身子前倾,小声的说道。

  “这么神秘?”

  陈默闻言,他笑了笑,随即放下记号笔指了指沙发:“坐吧,最近在医疗队还习惯吗?”

  “挺好的。”

  王路一挪动到沙发跟前坐下,她双眼注视着陈默道:“营长,我爸要来了。”

  “啥玩意?”陈默神情一怔。

  “但不是他一个人来。”

  “咋了,带着你妈一块来?劝你回家?”陈默有些莫名奇妙。

  就算老王升官了,也应该没这么飘吧?

  中途退伍可不是开玩笑的。

  “什么呀,我妈怎么会来这。”

  王路一摇摇头,起身跑到陈默旁边,坐在他跟前,从口袋拿出手机在陈默眼前晃了晃。

  “营长,我爸刚才打电话说了,他要来看我,让我等五六天。”

  “你想啊,一个人来,从天水到这才多远,怎么可能五六天嘛。”

  “我估计我爸会带人来。”

  陈默近距离看着王路一那笃定的表情,一股不详的预感,突然在心头萦绕。

  五六天,这老王八应该不至于骗自己闺女。

  但这老家伙从京都回去都有好几天了,按说以他的级别,临近过年来看看自己家人,总用不着这么久吧?

  一句话,乘坐直升机都能过来,就算开车也就一天的时间。

  五六天都够把61师的主力开过来了。

  等等!

  主力?!!!

  陈默扭头看了眼地图,再想想最近年度军事演习,他已经不止一次问过军部,有没有在珠日河的军演。

  徐鸿徐参谋长的回应是有,不过一直没给消息。

  不会是金城61师要过来吧?

  如今的61师可不是以前的那个摩步师了,有了信息化示范营在里面夹着,有雷达营,有电子战大队,有无人机大队的编制。

  正面对战,铁甲团可没多少优势。

  毕竟,兵力差距太大了。

  “大勇!!”陈默意识到不对,立刻朝着门外喊了一声。

  “诶,来了。”

  王建勇跑到办公室,看到他俩人肩并肩的坐一个沙发上,愣了一下。

  他心里有些犯嘀咕,乖乖,都这么明目张胆了?

  这么多地方不坐,非得凑一块?

  可陈默哪还有心情理会他在想什么,神情很是严肃道:“去,通知全营所有干部去会议室集合。”

  “新年战备提前拉响,通知各连,开始战备。”

  “是!”

  一直等王建勇离开。

  陈默才扭头看向满脸迷茫的王路一笑道:“没事,你爸来的话,我会好好招待,放心。”

  “你先回去工作吧。”

  “好吧,那你有事去喊我啊。”

  王路一起身离开,营里有正事她肯定不会耽误。

  但她也不会想到,这一次提前报信,会让整个61师遭遇多大的“毁灭”性打击。

  要知道。

  如今的珠日河,铁甲团已经全面熟悉。

  不再是三个月前初到此地。

  提前备战的话,哪怕61师来两万人,估计也得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最新章节,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