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50章 狼筅鸳鸯阵

小说:三国:王业不偏安 作者:狗脚朕. 更新时间:2025-08-31 00:53: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滟滪关前。

  在潘濬以身作饵,引军去下游阻止汉军登陆的同时,上游汉军利用早已准备好的泥袋沙包、干柴稻草等物资,在滩涂上迅速作业。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堆积在江畔的各种物资消耗过半,总共填出了三条直通吴军阵地的通路。

  汉军浩荡前逼。

  吴军奋力抵抗。

  与此同时。

  大江之上。

  既有舟船顺流而下。

  也有舟船不断靠岸。

  汉军将士、民夫,自运兵舟船源源不断登陆。

  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一个个前赴后继,没有作片刻停留,扛起江畔剩余的各种物资便向吴军阵地冲奔而去。

  奔不百步,前方已有汉军先锋结阵为墙,密不透风。

  抗物资之人却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在军官的命令下向左右散开,朝泥沼丢下所负物资,将原本只有百步宽的通道铺得更为宽阔。

  到了这时候,他们距吴军阵地前的壕沟、鹿角等工事已不过二十余步了。

  前面的人将泥袋沙包往泥潭丢,后面的人便将干柴稻草向前送,覆在了泥袋沙包之上。

  待干柴稻草铺上之后,最前面的汉军士卒、民夫便开始踩上去,在军官号令下缓慢前移。

  自江畔至前线,登陆汉军已将通路堵得近乎水泄不通。

  后人不断把泥沙柴草前送。

  前人不断接过泥沙柴草前铺。

  趁吴军将校反应不及,弓弩手难以调度的时机。

  汉军迅速将百余步宽的通道向左右拓宽了三十余步。

  当此之时,通道之中,在汉军弓弩手持续不断的火力压制下,已经有少部分汉军先登敢死填平了壕沟,推开了鹿角,逼至半人高的土壁前,与躲在土壁后的吴人开始了枪枪到肉的近身肉搏。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先登敢死的战心士气毫无疑问是一支军队里最强的,他们身上穿戴的甲胄、手上握持的戈矛,同样是一支军队里最好的,这也是先登敢死之所以勇于冲锋陷阵的重要缘由。

  而由双液淬火法、灌钢法打造出来的宿铁刀、宿铁枪、宿铁甲,在这个时代完全是断代领先。

  虽然吴人阵前也是敢死之士,虽然吴人敢死之士身上穿的,也都是跟汉军敢死一样的筒袖中铠。

  但吴军的铁枪戳在汉军的筒袖铠上,往往只能擦出一阵火花,留下几道划痕。

  而汉军敢死不过朝吴军捅个三五枪,便能将他身上铁铠甲页贯穿,戳出一个血窟窿来。

  一名唤作高昂的汉军敢死连杀三名吴人,体力将要不继,正欲割吴人首级退走之时,却是突然对上了一名个人武艺极佳的吴军部曲督。

  这唤作高昂的敢死没看出那部曲督有什么过人之处,大意之下,小臂竟被刺中一枪。

  其人吃痛,登时怒从心起,咆哮一声便丢下血淋淋的首级,提矛上前与那部曲督战在一起。

  在身侧袍泽的掩护下,高昂奋尽全身气力,与那武艺精湛的部曲督鏖战十几个回合。

  然而,很快便由于体力不支与技不如人,腋下、侧股、脚面等没有甲胄防护的部位,被那部曲督戳出四五个血窟窿来。

  那吴人部曲督一身武艺可谓精湛,战场厮杀的经验更是老到之至。

  察觉到身前蜀军已是欲战不能,欲退不得,脸上登时闪现狰狞弑杀之色。

  “蜀狗,死来!”其人已预判到身前蜀人会往左后躲避,喝罢便斜斜一枪朝那蜀人面门偏左刺去。

  这是从死人堆里杀出来的老兵,仅靠战斗本能,就能在瞬息之间察觉到敌人弱点,并在电光石火间使出弄死敌人的妙法。

  高昂眼见枪尖刺来,却已躲避不及,瞳孔大张之下,脑子一瞬间闪回自己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画面,美好的,不美好的。

  走马灯的记忆闪回到还于旧都,天子告天祭祖后,在长安城外大阅三军之日。

  一身赤袍银甲的天子驰马自他身前走过,被他振声大吼万岁的声音吸引,驻马,最后从所着银甲割下一枚甲片向他抛来的画面浮现。

  “蜀狗!死来!”就在此时,那吴人部曲督恼羞成怒的大吼,将高昂拉回到了现实当中。

  我怎么还没死?!

  高昂一个激灵,这才陡然惊觉自己已经不知道怎么回事,四仰八叉地倒在了泥泞的柴草上。

  而就在他念头刚刚闪现,还不及采取任何有效的动作之时,那吴人部曲督手中银枪便已以迅雷之势捅在了他的胸甲之上。

  “——崩!”

  一声巨响!

  火花四溅!

  那吴人部曲督手中长枪撞到高昂胸甲之上,最锋利的枪尖,竟是直接崩碎!

  吴人部曲督打了半辈子仗,从没遇到过这般场景,整个人由于惯性直直扑向倒地的高昂。

  高昂瞳孔大张。

  惊骇之余,根本来不及感受自己究竟有没有被捅穿,便已经本能地一手搂住那吴人脖梗,将其扯来。

  当那吴人被扯至身前时,高昂另一手已自腰间掏出了一把匕首。

  奋力一下,匕首插在了吴人部曲督的脖梗侧边。

  吴人登时毙命。

  高昂一把拔出匕首,复捅数刀,一边捅一边学那吴人大吼一声:“吴狗死来!”

  猩红湿热的血液,自那部曲督脖梗上的血窟窿喷射而出,糊得高昂满脸都是。

  阵前吴人不断向前探来戈矛,都被高昂身周的汉军袍泽挡了回去。

  当意识到他们部曲督竟然毙命,前排数十吴军敢死之士军心骤降,士气骤减。

  吴人阵形很快开始松动。

  “弟兄们,随我冲!”仿佛赤面之鬼的高昂大吼一声,旋即提枪向前冲杀而去。

  其人刚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此时浑身不住发抖,完全感受不到疲惫与痛感。

  汉军前突。

  吴军阵线转瞬便凹陷一块。

  望楼之上,孙韶迅速察觉到了这一段防线已经被汉军攻入,但却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环顾四周。

  只见汉军仍在不断以沙袋柴草在前线拓宽战场。

  潘濬参军邓玄之面有愁容:

  “镇西将军,数日前蜀军步卒连破我大吴两关。

  “西林关孙荡寇曾说,只因蜀军有坚甲利刃!

  “我彼时不信,但如今看来,孙荡寇所言非虚!

  “再任蜀军继续拓宽战线,恐怕于我军不利啊!”

  吴军把守此关的精锐劲卒,大约五分之二被潘濬带到了下游。

  剩下的五分之三,有一份在滟滪关内养精蓄锐,以备不测。

  剩余两份,都已经投入战场,此时已经与蜀军敢死对阵了。

  而蜀军究竟还有多少精锐没有投入战场,他们一无所知。

  蜀军来得实在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就已经开战了。

  倘若让蜀军把阵线全面铺开,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只需再有两千精锐上阵,寨外防线恐怕就要崩溃。

  而一旦寨外防线崩溃,那么防线后的滟滪关寨基本就只能等死了,困守孤关,外无强援,这是守方最绝望的情况。

  到时候,只能弃关而走。

  “本以为凭借这泥沼,至少能够抵挡蜀军十天半月。

  “如此一来,陛下之援已近。

  “可如今……”

  邓玄之悻悻出言。

  孙韶默不作声。

  再次观察战场片刻后道:

  “不必惊慌。

  “我军虽然分兵,但蜀军难道就不分兵了?

  “我料蜀军精锐之卒不会太多。

  “此刻将战线铺开,不过是为了继续摊薄我们的兵力,不必理会,任他们往前铺就是。

  “先集中力量,对付这群敢死先登!

  “只要这三段阵线能守住,其他地方不足为惧!”

  言语之时,孙韶忽然望见,大约一二百蜀军,正手持某种奇形怪状的武器向前逼来。

  “那是什么?能看清吗?”孙韶以手前指,看向邓玄之。

  邓玄之闻声,循孙韶之手望去。

  却见不少蜀军正手持一种仿佛树杈一样的东西,结阵向大吴阵地徐行而来。

  “树枝?”邓玄之仿佛自语。

  凝眸又望片刻,他突然出声:

  “不对…是竹竿!”

  “竹竿?”孙韶声色不解。

  然而数息过后便看清,确如邓玄之所言,蜀军当真手持竹竿而来,还是带着枝杈的竹竿。

  看着就像是蜀人刚刚从竹林里砍下来的毛竹。

  “又在故弄什么玄虚?”

  邓玄之亦是不解:“难道…又是什么破解泥潭的古怪法子?”

  而就在一众吴人皆为不解之时,那群手持竹竿的汉军,已经顺着铺出来的通道,结阵来到了吴军壕沟、鹿角之前。

  他们十几人为一小阵,总共二十余阵,阵阵类似,阵与阵之间站位并不密集,本阵亦然,都有不少空间可以用于斗转腾挪。

  当孙韶远远望见,蜀军正在用这些竹竿向吴军刺戳之时,整个人表情错愕不已。

  “哈…哈哈!”片刻后,孙韶忽然生出一种荒诞之感,好似被气笑了一般放声大笑。

  “正如我所料,蜀军水师难练,轻易不会投入战场!

  “上岸夺关的,必是步卒,精锐二千已不算少,不可能再有什么精锐了!

  “如今竟以竹竿为兵器…哈哈哈!”孙韶没忍住,再次大笑起来。

  少顷止笑,看向那段已被汉军精锐杀得内凹的阵线,喝道:

  “来人,为我缚甲!

  “随我一起把蜀犬打退!”

  亲兵闻言,很快将他铠甲携来。

  孙韶大张双臂,任几名亲兵为自己披甲。

  趁这时间,他先是看了眼下游潘濬的将纛。

  而后又将目光看向正朝下游徐徐而下的汉军楼船,那艘竖有『陈』字将纛的旗舰。

  “哼!”孙韶哼罢爽朗一笑,将指挥权下放到各偏将校尉手中,又让邓玄之在望楼继续观察,最后直接率亲军杀向汉卒高昂所在阵线。

  汉吴阵前。

  鸳鸯阵内。

  督巴郡郡兵而来的王冲,督巴东郡兵而来的永安令郑璞,在后阵从容不迫地指挥着身前这支并称不上精锐的步卒。

  确实如孙韶所言,汉军水师历练数年才能成军,都是宝贝,轻易不会拿来陷阵冲锋。

  他们二人在数月前得天子之命,专门打造了这种唤作『狼筅』的奇怪武器。

  这种武器长三四尺,重六七斤,头部尖锐如枪头,左右附铁枝九层到十一层不等。

  节密枝坚。

  同时以大量毛竹竹枝缠绕左右,以遮蔽敌人视线。

  前端,用铁打制而成。

  后端则就是毛竹的竹竿,长一丈二三尺有余,比马槊都长,更不要说普通的枪矛。

  这种武器还未打造多少,天子便又下诏。

  征巴郡、巴东两郡郡兵共四千余人,交由王冲、郑璞二人,命他们操练一种叫作『鸳鸯阵』的阵法。

  据天子所言,之所以作此狼筅,便是因为弱旅一旦临敌便会动怯,张皇失措之下,就会忘记平素练习的阵形与动作。

  而扛着又长又粗的狼筅在前,便能很大程度上克服弱旅新卒临敌生怯的心理。

  若是精兵使用,那么这种武器便是重赘之物了。

  至于鸳鸯阵,说来也简单。

  狼筅手用带枝毛竹横扫、缠住前敌兵器,阵中四名长枪手则从牌、筅空隙中向前突刺。

  短兵则负责补位、救护。

  鸳鸯阵以小队散开,遇狭路变为两仪阵,遇开阔变为三才阵,但始终保持正面火力和侧翼护卫。

  枪手只练突刺,牌手只练遮拦砍腿,狼筅手只练横扫,十天半月即可上阵,擂鼓进、鸣金止,阵中乱动者立斩,如此一来,就能确保混战也不乱了阵形。

  “左扫!”鸳鸯阵内,负责指挥的什长一声喝令。

  左侧狼筅手得令,随即将手中狼筅向吴兵奋力横扫而去。

  吴兵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武器,赶忙向后躲闪,而就在此时,一枚发自鸳鸯阵后阵的弩箭,径直贯穿了他的面额。

  另外一阵,有吴兵用长枪从高处刺向左侧盾牌兵,盾牌兵见状,迅速将盾牌抬高,让吴兵的枪从盾牌上方滑过。

  就在此时,阵中的长枪兵立刻从盾牌后方刺出,将那收枪不及的吴兵刺倒,其后这枪兵也不做任何多余的动作,迅速退回原位。

  敌人长枪又刺向盾牌兵脚下。

  盾牌兵立刻把盾牌压低挡住,阵中长枪兵趁机刺出杀敌,其后又迅速退回原位。

  战不多时,有一员吴兵寻到了鸳鸯阵汉兵破绽,奋力举起长枪便要从左侧刺入,企图刺伤左侧那名盾牌兵的臀部。

  结果左侧的狼筅兵眼疾手快,立刻用狼筅拨开敌人长枪。

  与此同时,专护左侧的长枪兵本能一般上前刺出一枪。

  负责补位救援的左侧刀手也立刻跟上,以防左侧长枪兵枪势已尽时无法回防。

  战场之上,鸳鸯阵内的汉军仿佛精密的机器。

  盾手只管低头持盾,正面推进。

  左侧狼筅兵只负责防守左侧。

  右侧狼筅兵只负责防守右侧;

  左侧长枪兵,跟随左侧狼筅兵出击杀敌,右侧长枪兵跟随右侧狼筅兵出击杀敌。

  左侧短兵负责支援左侧长枪兵。

  右侧短兵负责支援右侧长枪兵。

  持轻便藤盾的藤盾兵则在两侧狼筅的掩护下,不时从中翻滚而出,突击杀敌。

  远远称不上精锐的两巴郡卒,许多还是第一次上战场。

  但是却在此时表现出了精锐之师般的配合度,打得同样并非精锐的吴军叫苦不迭。

  不到两刻钟。

  孙韶身先士卒,浴血奋战。

  好不容易才将汉军敢死杀退,正兴奋之时,邓玄之突然自望楼疾奔而下,惊恐道:

  “不好了孙镇西!”

  “蜀人…那群拿竹竿的蜀人快要把我们阵线击穿了!”

  “你说什么?!”孙韶下意识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整个人错愕地举目四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王业不偏安,三国:王业不偏安最新章节,三国:王业不偏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