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潞王朱翊镠劝服一众宗藩代表,不是因潞王口才出众,而是因他的身份特殊。
十二岁的潞王朱翊镠虽还未曾就藩,但他作为小万历唯一的同母弟,日后将会是大明朝最尊贵的宗藩。
以后,天下宗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完全取决于潞王如何争取。
他们敢揍王锡爵,但绝对不敢揍潞王。
潞王代表小万历去与他们沟通,他们绝对不敢出言不逊。
至于潞王要用什么理由劝服他们,小万历、沈念、王锡爵三人都可出招。
宗藩代表们想与小万历亲自谈,明显是想用祖制与亲情裹挟小万历,逼迫小万历妥协。
但潞王出面,不能承诺什么,却能以同为宗藩的身份劝说他们。
令潞王出面,也是小万历展现皇家亲亲之恩的表现,若他们仍不识抬举,那可能就要在京师多待一段时日甚至终生待在京师了。
小万历看向一旁的传旨小宦官。
“即刻前往南会同馆传朕口谕,今日修订《宗藩条例》会议取消,所有宗藩禁止出馆。另外告知光禄寺,今日的午餐与晚餐,停止供应,饿他们两顿后,朕看他们还有没有力气打人!”
“是!”小宦官迅速朝外奔去。
小万历又看向另外一名小宦官,道:“传潞王觐见!”
沈念之所以认为潞王有能力劝服一众宗藩代表。
一方面是他的宗室身份,另一方面是沈念近日在潞王的课程中,讲述了当下宗藩的现状,潞王甚有感触。
潞王虽年幼,但已渐通事理,且因沈念的教诲,家国情怀甚浓。
前段日子,沈念为潞王讲述土地兼并,说到一句“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时,后者直接掉起了眼泪。
在小万历、沈念、王锡爵三人的教诲下,他很快就能学会如何与宗藩代表们对话。
……
片刻后,潞王来到了文华殿。
“臣弟参见陛下!”潞王非常有礼貌地向小万历行礼。
一旁的沈念与王锡爵都朝着潞王拱手,道:“参见潞王殿下!”
潞王微微点头,然后微微拱手还礼道:“先生好!王学士好!”
随即,沈念便将想令潞王说服一众宗藩代表的想法告知了潞王,至于说什么内容,小万历、沈念、王锡爵三人会逐字逐句地教潞王。
一向清闲的潞王,没想到自己也能有为朝廷分忧解难的时候,不由得大喜。
“陛下,臣弟愿意为朝廷分忧!”潞王一脸兴奋。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接下来,朕与沈卿、王学士,便教你明日如何劝服这些宗藩代表!”
……
而在此刻,众宗藩代表收到了今日会议取消的通知。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人都不由得大喜,他们觉得这是小万历妥协的征兆。
也有宗藩代表觉得殴打王锡爵有些过了,欲呈递致歉疏,但被庆王朱倪爋等五大亲王纷纷制止。
他们认为,殴打官员确实有错,但这个错必须等到见过小万历,确定《限宗藩岁禄三策》如何执行后,再认错。
提前认错,会使得朝廷觉得他们软弱可欺。
五大亲王成功说服了想要致歉的宗藩,但他们五人的表现也被一旁礼部文吏,一字不差地传到小万历的耳中。
很快,宗藩代表们便各回院落。
待到午时,他们方知小万历一怒之下竟停了他们今日的午餐和晚餐。
虽然在他们居住的院落中,还有诸多点心干果,但此举,无异于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此举,令一些胆小的宗藩心情忐忑起来。
……
翌日清晨。
宗藩代表们再次齐聚南会同馆议事厅。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都准备好了向小万历卖惨诉苦的说辞。
就在这时。
王锡爵大步走入议事厅,其环顾四周,面色严肃。
场面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今日他若只身来此,仍宣传《限宗藩岁禄三策》,搞不好还要打起来。
唰!
王锡爵大手一挥。
其身后的问吏便将一份份《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发放到众宗藩的面前。
脾气火爆的庆王朱倪爋看到此文书,有想将其撕掉的冲动,但还是强忍住冲动,想听一听接下来王锡爵会怎样说。
待文书发放完毕。
王锡爵缓了缓,开口道:“诸位亲王、郡王、将军,今日的修订《宗藩条例》会议,非吾主讲,而是另外一位亲王,陛下特命其为诸位讲一讲《限宗藩岁禄三策》的目的,希望诸位今日的火气能压一压。”
“另外,待这位亲王讲完,诸位需要在此《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上签字,同意便签附议,不同意便签反对,无须写任何理由!”
“还有一位亲王?”宗藩们都大惑不解。
周王朱在铤和庆王朱倪爋对视了一眼,眼神锋利。
他们虽不知是哪位亲王来到了京师,但其若敢挺举《限宗藩岁禄三策》,破坏天下宗藩的利益,他们便将其骂个狗血喷头。
就在众宗藩都面带疑惑之时,王锡爵高声道:“有请潞王殿下!”
听到“潞王殿下”四个字,众宗藩都不由得有些傻眼。
论辈分,他们都算得上潞王的叔伯。
但因潞王是小万历的同母弟,除了十大亲王对其点头示意即可,其他宗藩代表都要躬身唤一声:参见潞王殿下!
众宗藩代表不知这个十二岁的小潞王来此有何意义,他们不信自己还对付不了一个孩子。
很快。
身穿一袭衮龙袍的潞王大步走了进来,身后只跟了两名小宦官。
潞王环顾四周,然后朝着王锡爵摆了摆手。
王锡爵立即示意,当即带着议事厅内的一众文吏全部撤出,就连潞王身边的两个小宦官都退了出去。
眨眼间,议事厅内剩下的,全是朱家人。
王锡爵走出议事厅后,立即走进了隔壁的一间偏房内,在里面能清晰地听到里面议论的声音。
而此刻,沈念正在屋内。
虽然他们已为潞王安排好了说辞,但潞王毕竟年轻,若出现意外,他们方便随时参与进去。
议事厅内。
脸庞稚嫩,还有些婴儿肥的潞王朝着众宗藩代表拱手。
“诸位宗亲叔伯,咱们朱家的事还是要朱家人解决,所以,陛下派我来处理此事!”
听到此话。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不由得面露喜色。
他们最盼望的就是将此事当作家事处理而非国事处理,因家事重感情,而国事最无情。
小潞王微微摇头。
“昨晚陛下几乎是一夜未眠,陛下想不通,诸位殴打当朝翰林学士后,为何一丝歉意都没有,竟无一人撰写致歉奏疏。陛下是希望给大家体面的,没想到却无一人给陛下体面!”
“诸位宗亲叔伯可知,陛下为何要选在南会同馆修订《宗藩条例》会议?”
“因为若定在文华殿或奉先殿,此会议就变成了国事而非家事,诸位只有附议的可能,而无半分商量的余地,陛下从内心深处,还是想要将此事当作皇家家事来处理的,而最终成文的《限宗藩岁禄三策》已经是陛下的底限。”
“诸位宗亲叔伯可知,陛下为何没有选择亲自与你们商讨此事?”
“因为陛下知道你们会闹,但是你们若在陛下面前闹下去,字字都将入史,依照国法祖规,陛下就不得不惩罚你们!”
“陛下知晓诸位宗亲叔伯很难,但朝廷更难,陛下更难!”
……
小潞王声音清脆,娓娓道来,让诸多宗藩代表都陷入沉思之中。
潞王这番话语,从气口、动作到面部表情,全都是沈念昨日下午一个个调教出来的。
“诸位宗亲叔伯可知,朝廷施行《限宗藩岁禄三策》的最干脆方式是什么?”
“是抓住诸位的错漏,依照《皇明祖训》处置,如此,便能为朝廷省下甚多的钱财。”
“陛下知晓的事情远比诸位知晓的多,陛下也经常用这些事例告诫我,日后就藩万万不可如此。比如:一些宗藩收罗地痞无赖为家奴,侵扰商民,暗中做强买强卖的生意;一些宗藩违制滥娶,私收娼妓,聚众淫乱,甚至草菅人命;一些宗藩生活奢靡,服饰、车马、府邸等方面僭越礼制,甚至对抗地方官府……”
小潞王一口气说了十余例宗藩的负面案例,使得十余名宗藩代表脸色蜡白。
这些话术也是沈念教的。
朝廷并没有严查宗藩,因为一旦查,那就如同捅了马蜂窝,可能要一锅端许多宗室,而大明当下的情况并不允许这样做。
但是,这些情况即使不查,沈念也笃定会发生的。
潞王这番话,使得一众亲王的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
十二岁的潞王都知晓宗藩的这些丑事,说明小万历对他们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只是迫于他们的宗室身份,不愿翻脸而已。
“陛下此番召集诸位宗亲叔伯进京,除了要施行《限宗藩岁禄三策》,保大明江山长兴外,还想着让诸位获得“为朝廷分忧”的良名,还想给予底层宗室子弟更多的自由,可惜,你们却不要!”
“陛下,对诸位已经仁至义尽,没想到诸位还要砸陛下的锅!”潞王眼眶泛红,提高了声音说道。
他这一番话,将小万历形容成了一方面为社稷,一方面为宗室的仁孝贤君,在艰难抉择想出两全之法后,没想到却遭到了自家人的强烈反对。
潞王说完后,瞥了众宗藩代表面前的《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一眼。
“是附议还是反对,请诸位给个交待吧!陛下不愿再出面与诸位争论,陛下出面,有些宗藩的罪将更重,我也尽力劝说诸位了!”潞王最后说道。
说罢,小潞王朝着众宗藩深深拱手,然后直接离开了议事厅。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本来并未被潞王的话语劝服,但最后潞王一拱手,他们心里有些慌了。
刚才潞王的表情动作,明显是在说:此乃他最后一次好言相劝,若还有人但对此策,那接下来可能就是依照国事来处理了。
一众宗藩代表,没有一个干净的,要么上梁不正,要么下梁歪。
朝廷若真按照《皇明祖训》找他们的茬,大多数在这一代都可能要变成庶民了。
此刻,诸多宗藩代表顿时明白了潞王前来劝说的深意。
潞王劝说,此事便仍能当作家事来议,众宗藩若签附议,那接下来一定是厚赏而归,甚是荣耀。
但若小万历出面,不可能对他们说出如此交心的话语,而他们一旦忤逆,那便是大罪。
顿时,有宗藩代表拿起笔来。
他们本就是跟随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反抗,而今感觉到小万历可能要动真格的了,当即就没了反抗的勇气。
唰!唰!唰!
很快,便有十余名宗藩代表在文书上签上了附议。
在他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宗藩开始签“附议”二字。
就在这时。
反对最激烈的五大亲王中的韩王朱朗锜和赵王朱常清也都怂了,纷纷签上了附议。
韩王朱朗锜签完后,更是高喊了一句:为了大明!
此话一出。
直接令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和唐王朱硕熿这三个老顽固的意志也动摇了。
不到片刻,三人也选择了妥协。
……
大半个时辰后,文华殿内。
五十六名宗室代表签署附议的《限宗藩岁禄三策》出现在小万历的御案上。
沈念、王锡爵、潞王三人站在下方,皆面带笑容。
此事未经内阁,其实几乎是将其当作皇家家事解决了。
王锡爵笑着拱手道:“陛下,此策能成,潞王殿下当居首功!”
小万历认可地点了点头。
而潞王连忙拱手道:“陛下,此事全仗您、王学士与先生的教诲,臣弟只是动动嘴而已,还没动脑子呢!”
“还知谦逊了,潞王真是长大了!”小万历赞赏道。
两年前,潞王还是个不时上房揭瓦的调皮孩子,但在沈念的教诲下,当下已有一些宗室亲王的风度与担当了。
……
五月初七,清晨。
朝廷宣告《宗藩条例》修订结束,诸宗藩代表配合默契,提出了诸多为大局而舍私利的计策,更新后的《宗藩条例》(《限宗藩岁禄三策》为其中三条重要条例)将在六月初公告天下。
与此同时,小万历赐午宴于南会同馆,并亲自参与其中。
宴席上。
小万历重点表扬了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唐王朱硕熿、韩王朱朗锜和赵王朱常清,五大亲王,称他们乃是此次《宗藩条例》修订版成型的最大功臣。
五人皆知小万历说的是反话。
接下来,他们若不配合的话,恐怕不是被软禁就是被削籍为民了。
……
五月初八,小万历命礼部对众宗藩厚赏遣归。
每一位宗藩代表都至少拉着足足有三辆马车的礼物离京,甚是有排面。
这就是当下朝廷对宗藩的态度,有时宜用亲情,有时宜用国法。
配合朝廷便贯彻亲亲之恩,不配合那便是国法伺候,不讲任何私情。
三大阁老虽未曾参与此事,但却清楚所有细节。
他们对此事的结果甚是满意。
此事若让他们做,结果可能一样,但众宗藩代表的结局恐怕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十二岁的潞王朱翊镠虽还未曾就藩,但他作为小万历唯一的同母弟,日后将会是大明朝最尊贵的宗藩。
以后,天下宗藩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完全取决于潞王如何争取。
他们敢揍王锡爵,但绝对不敢揍潞王。
潞王代表小万历去与他们沟通,他们绝对不敢出言不逊。
至于潞王要用什么理由劝服他们,小万历、沈念、王锡爵三人都可出招。
宗藩代表们想与小万历亲自谈,明显是想用祖制与亲情裹挟小万历,逼迫小万历妥协。
但潞王出面,不能承诺什么,却能以同为宗藩的身份劝说他们。
令潞王出面,也是小万历展现皇家亲亲之恩的表现,若他们仍不识抬举,那可能就要在京师多待一段时日甚至终生待在京师了。
小万历看向一旁的传旨小宦官。
“即刻前往南会同馆传朕口谕,今日修订《宗藩条例》会议取消,所有宗藩禁止出馆。另外告知光禄寺,今日的午餐与晚餐,停止供应,饿他们两顿后,朕看他们还有没有力气打人!”
“是!”小宦官迅速朝外奔去。
小万历又看向另外一名小宦官,道:“传潞王觐见!”
沈念之所以认为潞王有能力劝服一众宗藩代表。
一方面是他的宗室身份,另一方面是沈念近日在潞王的课程中,讲述了当下宗藩的现状,潞王甚有感触。
潞王虽年幼,但已渐通事理,且因沈念的教诲,家国情怀甚浓。
前段日子,沈念为潞王讲述土地兼并,说到一句“惟余芳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时,后者直接掉起了眼泪。
在小万历、沈念、王锡爵三人的教诲下,他很快就能学会如何与宗藩代表们对话。
……
片刻后,潞王来到了文华殿。
“臣弟参见陛下!”潞王非常有礼貌地向小万历行礼。
一旁的沈念与王锡爵都朝着潞王拱手,道:“参见潞王殿下!”
潞王微微点头,然后微微拱手还礼道:“先生好!王学士好!”
随即,沈念便将想令潞王说服一众宗藩代表的想法告知了潞王,至于说什么内容,小万历、沈念、王锡爵三人会逐字逐句地教潞王。
一向清闲的潞王,没想到自己也能有为朝廷分忧解难的时候,不由得大喜。
“陛下,臣弟愿意为朝廷分忧!”潞王一脸兴奋。
小万历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接下来,朕与沈卿、王学士,便教你明日如何劝服这些宗藩代表!”
……
而在此刻,众宗藩代表收到了今日会议取消的通知。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人都不由得大喜,他们觉得这是小万历妥协的征兆。
也有宗藩代表觉得殴打王锡爵有些过了,欲呈递致歉疏,但被庆王朱倪爋等五大亲王纷纷制止。
他们认为,殴打官员确实有错,但这个错必须等到见过小万历,确定《限宗藩岁禄三策》如何执行后,再认错。
提前认错,会使得朝廷觉得他们软弱可欺。
五大亲王成功说服了想要致歉的宗藩,但他们五人的表现也被一旁礼部文吏,一字不差地传到小万历的耳中。
很快,宗藩代表们便各回院落。
待到午时,他们方知小万历一怒之下竟停了他们今日的午餐和晚餐。
虽然在他们居住的院落中,还有诸多点心干果,但此举,无异于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此举,令一些胆小的宗藩心情忐忑起来。
……
翌日清晨。
宗藩代表们再次齐聚南会同馆议事厅。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都准备好了向小万历卖惨诉苦的说辞。
就在这时。
王锡爵大步走入议事厅,其环顾四周,面色严肃。
场面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今日他若只身来此,仍宣传《限宗藩岁禄三策》,搞不好还要打起来。
唰!
王锡爵大手一挥。
其身后的问吏便将一份份《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发放到众宗藩的面前。
脾气火爆的庆王朱倪爋看到此文书,有想将其撕掉的冲动,但还是强忍住冲动,想听一听接下来王锡爵会怎样说。
待文书发放完毕。
王锡爵缓了缓,开口道:“诸位亲王、郡王、将军,今日的修订《宗藩条例》会议,非吾主讲,而是另外一位亲王,陛下特命其为诸位讲一讲《限宗藩岁禄三策》的目的,希望诸位今日的火气能压一压。”
“另外,待这位亲王讲完,诸位需要在此《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上签字,同意便签附议,不同意便签反对,无须写任何理由!”
“还有一位亲王?”宗藩们都大惑不解。
周王朱在铤和庆王朱倪爋对视了一眼,眼神锋利。
他们虽不知是哪位亲王来到了京师,但其若敢挺举《限宗藩岁禄三策》,破坏天下宗藩的利益,他们便将其骂个狗血喷头。
就在众宗藩都面带疑惑之时,王锡爵高声道:“有请潞王殿下!”
听到“潞王殿下”四个字,众宗藩都不由得有些傻眼。
论辈分,他们都算得上潞王的叔伯。
但因潞王是小万历的同母弟,除了十大亲王对其点头示意即可,其他宗藩代表都要躬身唤一声:参见潞王殿下!
众宗藩代表不知这个十二岁的小潞王来此有何意义,他们不信自己还对付不了一个孩子。
很快。
身穿一袭衮龙袍的潞王大步走了进来,身后只跟了两名小宦官。
潞王环顾四周,然后朝着王锡爵摆了摆手。
王锡爵立即示意,当即带着议事厅内的一众文吏全部撤出,就连潞王身边的两个小宦官都退了出去。
眨眼间,议事厅内剩下的,全是朱家人。
王锡爵走出议事厅后,立即走进了隔壁的一间偏房内,在里面能清晰地听到里面议论的声音。
而此刻,沈念正在屋内。
虽然他们已为潞王安排好了说辞,但潞王毕竟年轻,若出现意外,他们方便随时参与进去。
议事厅内。
脸庞稚嫩,还有些婴儿肥的潞王朝着众宗藩代表拱手。
“诸位宗亲叔伯,咱们朱家的事还是要朱家人解决,所以,陛下派我来处理此事!”
听到此话。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不由得面露喜色。
他们最盼望的就是将此事当作家事处理而非国事处理,因家事重感情,而国事最无情。
小潞王微微摇头。
“昨晚陛下几乎是一夜未眠,陛下想不通,诸位殴打当朝翰林学士后,为何一丝歉意都没有,竟无一人撰写致歉奏疏。陛下是希望给大家体面的,没想到却无一人给陛下体面!”
“诸位宗亲叔伯可知,陛下为何要选在南会同馆修订《宗藩条例》会议?”
“因为若定在文华殿或奉先殿,此会议就变成了国事而非家事,诸位只有附议的可能,而无半分商量的余地,陛下从内心深处,还是想要将此事当作皇家家事来处理的,而最终成文的《限宗藩岁禄三策》已经是陛下的底限。”
“诸位宗亲叔伯可知,陛下为何没有选择亲自与你们商讨此事?”
“因为陛下知道你们会闹,但是你们若在陛下面前闹下去,字字都将入史,依照国法祖规,陛下就不得不惩罚你们!”
“陛下知晓诸位宗亲叔伯很难,但朝廷更难,陛下更难!”
……
小潞王声音清脆,娓娓道来,让诸多宗藩代表都陷入沉思之中。
潞王这番话语,从气口、动作到面部表情,全都是沈念昨日下午一个个调教出来的。
“诸位宗亲叔伯可知,朝廷施行《限宗藩岁禄三策》的最干脆方式是什么?”
“是抓住诸位的错漏,依照《皇明祖训》处置,如此,便能为朝廷省下甚多的钱财。”
“陛下知晓的事情远比诸位知晓的多,陛下也经常用这些事例告诫我,日后就藩万万不可如此。比如:一些宗藩收罗地痞无赖为家奴,侵扰商民,暗中做强买强卖的生意;一些宗藩违制滥娶,私收娼妓,聚众淫乱,甚至草菅人命;一些宗藩生活奢靡,服饰、车马、府邸等方面僭越礼制,甚至对抗地方官府……”
小潞王一口气说了十余例宗藩的负面案例,使得十余名宗藩代表脸色蜡白。
这些话术也是沈念教的。
朝廷并没有严查宗藩,因为一旦查,那就如同捅了马蜂窝,可能要一锅端许多宗室,而大明当下的情况并不允许这样做。
但是,这些情况即使不查,沈念也笃定会发生的。
潞王这番话,使得一众亲王的脸色也变得阴沉下来。
十二岁的潞王都知晓宗藩的这些丑事,说明小万历对他们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只是迫于他们的宗室身份,不愿翻脸而已。
“陛下此番召集诸位宗亲叔伯进京,除了要施行《限宗藩岁禄三策》,保大明江山长兴外,还想着让诸位获得“为朝廷分忧”的良名,还想给予底层宗室子弟更多的自由,可惜,你们却不要!”
“陛下,对诸位已经仁至义尽,没想到诸位还要砸陛下的锅!”潞王眼眶泛红,提高了声音说道。
他这一番话,将小万历形容成了一方面为社稷,一方面为宗室的仁孝贤君,在艰难抉择想出两全之法后,没想到却遭到了自家人的强烈反对。
潞王说完后,瞥了众宗藩代表面前的《限宗藩岁禄三策》文书一眼。
“是附议还是反对,请诸位给个交待吧!陛下不愿再出面与诸位争论,陛下出面,有些宗藩的罪将更重,我也尽力劝说诸位了!”潞王最后说道。
说罢,小潞王朝着众宗藩深深拱手,然后直接离开了议事厅。
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本来并未被潞王的话语劝服,但最后潞王一拱手,他们心里有些慌了。
刚才潞王的表情动作,明显是在说:此乃他最后一次好言相劝,若还有人但对此策,那接下来可能就是依照国事来处理了。
一众宗藩代表,没有一个干净的,要么上梁不正,要么下梁歪。
朝廷若真按照《皇明祖训》找他们的茬,大多数在这一代都可能要变成庶民了。
此刻,诸多宗藩代表顿时明白了潞王前来劝说的深意。
潞王劝说,此事便仍能当作家事来议,众宗藩若签附议,那接下来一定是厚赏而归,甚是荣耀。
但若小万历出面,不可能对他们说出如此交心的话语,而他们一旦忤逆,那便是大罪。
顿时,有宗藩代表拿起笔来。
他们本就是跟随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等亲王反抗,而今感觉到小万历可能要动真格的了,当即就没了反抗的勇气。
唰!唰!唰!
很快,便有十余名宗藩代表在文书上签上了附议。
在他们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宗藩开始签“附议”二字。
就在这时。
反对最激烈的五大亲王中的韩王朱朗锜和赵王朱常清也都怂了,纷纷签上了附议。
韩王朱朗锜签完后,更是高喊了一句:为了大明!
此话一出。
直接令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和唐王朱硕熿这三个老顽固的意志也动摇了。
不到片刻,三人也选择了妥协。
……
大半个时辰后,文华殿内。
五十六名宗室代表签署附议的《限宗藩岁禄三策》出现在小万历的御案上。
沈念、王锡爵、潞王三人站在下方,皆面带笑容。
此事未经内阁,其实几乎是将其当作皇家家事解决了。
王锡爵笑着拱手道:“陛下,此策能成,潞王殿下当居首功!”
小万历认可地点了点头。
而潞王连忙拱手道:“陛下,此事全仗您、王学士与先生的教诲,臣弟只是动动嘴而已,还没动脑子呢!”
“还知谦逊了,潞王真是长大了!”小万历赞赏道。
两年前,潞王还是个不时上房揭瓦的调皮孩子,但在沈念的教诲下,当下已有一些宗室亲王的风度与担当了。
……
五月初七,清晨。
朝廷宣告《宗藩条例》修订结束,诸宗藩代表配合默契,提出了诸多为大局而舍私利的计策,更新后的《宗藩条例》(《限宗藩岁禄三策》为其中三条重要条例)将在六月初公告天下。
与此同时,小万历赐午宴于南会同馆,并亲自参与其中。
宴席上。
小万历重点表扬了周王朱在铤、庆王朱倪爋、唐王朱硕熿、韩王朱朗锜和赵王朱常清,五大亲王,称他们乃是此次《宗藩条例》修订版成型的最大功臣。
五人皆知小万历说的是反话。
接下来,他们若不配合的话,恐怕不是被软禁就是被削籍为民了。
……
五月初八,小万历命礼部对众宗藩厚赏遣归。
每一位宗藩代表都至少拉着足足有三辆马车的礼物离京,甚是有排面。
这就是当下朝廷对宗藩的态度,有时宜用亲情,有时宜用国法。
配合朝廷便贯彻亲亲之恩,不配合那便是国法伺候,不讲任何私情。
三大阁老虽未曾参与此事,但却清楚所有细节。
他们对此事的结果甚是满意。
此事若让他们做,结果可能一样,但众宗藩代表的结局恐怕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我在万历修起居注最新章节,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