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之前只是听小五描述,大年三十这天,家里会有多么热闹,真的到了这一天,她才知道,自己想象出来的场面,还是差得远了。

  刚过中午,几家人就全都聚集到了隔壁小五大伯家的院子里,开始为晚上的那顿年夜饭做准备。

  天正这位大厨居中指挥,分派好任务,就开始洗菜、切菜、熬鱼、炖肉,平时不常见到的食材纷纷被拿了出来,光是海鲜就有十几种,其中很多徐帆都叫不上名字。

  啪!

  整整半扇猪被扔在了案板上,三叔李学工扎好了围裙,手上拎着把剔骨尖刀,轻轻松松地就将半头猪给肢解开来。

  徐帆也想帮忙,但根本插不上手,最后还是小五把她给拽了过去,跟着一起择菜。

  眼前的场面,感觉就好像……

  小时候回农村老家,去吃结婚大席。

  正忙活着,又有人到了,小五等人纷纷起身迎了上去。

  “这是我大伯家的三哥,他在……保密单位工作!”

  保密单位!

  徐帆站在一旁偷偷打量着那对年轻的夫妇,光是从对方的站姿,差不多就能判断出,这两位一定是军人。

  又是从事保密工作的,具体干什么,大概其已经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

  一瞬间,徐帆感觉肃然起敬。

  之前她就曾听小五说过,有一位堂兄因为工作,常年回不了家。

  想来应该就是眼前的这一位。

  “咋才回来啊?”

  李天明之前听天满说,天敬这个春节能回来团圆,昨天还惦记着呢。

  原以为回不来了,没想到人突然就到了。

  “工作上有点事给耽搁了,哥,这是我和小玲的孩子,妍妍,快叫大伯!”

  小姑娘搂着天敬的脖子,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李天明,怯生生的喊了一声:“大伯!”

  “欸!”

  天敬有了孩子这件事,李天明早就知道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小姑娘都已经三岁了!

  李学军和严巧珍闻讯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天敬和他怀中抱着的孩子,严巧珍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当初得知白小玲要生了,严巧珍还想着过去伺候月子呢,可是光等手续就等了好久,好不容易批下来,孩子都满月了。

  当时正赶上李学军生病,就给耽搁了。

  今天,同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心心念念的孙女。

  “快让奶奶抱抱!”

  把孩子从天敬手上接过去。

  “走,跟奶奶进屋暖和暖和!”

  说着,还一把拉住了白小玲的胳膊,带着儿媳妇一起进屋了。

  “就差天新没到了!”

  天新去年就回国了,成功拿到了国外的工科硕士学位,回来以后就被安排到了工业部。

  “天满,那小子是说了要回来过年吧?”

  “回来,肯定回来,可能路上耽搁了!”

  天满正忙着收拾鱼呢,家里有过油的鱼,等会儿天正要做汤,需要几条鲜鱼。

  这还是昨天祭完祖,李天明带着天洪、天青,去苇海砸了好几个冰眼儿,弄上来的。

  把晚上要用到的材料全都收拾了出来,接着又开始揉面和馅儿包饺子。

  从中午一直忙活到下午三点多钟,年夜饭的准备工作进入到了冲刺阶段。

  “吃这么早?”

  “大年三十这一顿,我们这边一直都是吃得早,散得晚,等到半夜还要煮素馅儿的饺子呢!”

  徐帆第一次在北方过年,很多习俗都是听小五说的。

  “把桌子都摆上,摆上!”

  李天明指挥着兄弟子侄们,家里人口多,照例还是开了五桌,堂屋一桌,东西屋炕上炕下各一桌。

  徐帆是客人,本来应该上正席的,但她说什么都不肯。

  冒冒失失地到人家里来过年,已经很失礼了,哪里还敢坐正席。

  最后还是小五帮着她解了围,跟着她的姐妹妯娌们坐了一桌。

  凉菜先上桌,接着是大柴锅里炖的鸡鸭鱼肉,当然年夜饭的餐桌上,永远少不了的是那碗鸡蛋糕子。

  剩下的就是天正炒的热菜了。

  李天明往自家院里去了一趟,在张翠娟的遗像前摆好了年夜饭。

  “妈!过年了,今年还和头几年一样,全家人都在大伯院里吃,您在那边也好好的,不用惦记我们,家里人……都好着呢!”

  说完,倒了一杯酒,摆在正当中,随后将用红头绳扎着的筷子横在了饭碗上。

  正要出门,宋晓雨和靳小琪一起走了进来。

  “你都摆好了?”

  宋晓雨进屋看了一眼。

  “这是儿媳妇应该干的,你咋还给抢先了!”

  “都一样,走,吃年夜饭去!”

  此刻,李家台子上空飘起了袅袅炊烟,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年夜饭。

  刚四点半,天就已经擦黑了。

  随着最后一道菜上桌,院子里又响起了鞭炮声。

  就好像发出的信号一般,安静了一天的村庄再次被鞭炮的轰鸣笼罩。

  “都坐,都坐,把酒都满上了!”

  李天明招呼着,每个人的酒杯都倒满了酒,徐帆也不例外。

  茅台啊!

  她早就知道小五的家境非常好,上学的时候,手里从来不差钱,平时穿的衣服,用的化妆品,都是高档货。

  这次来李家台子,她才知道,一起生活了四年的同窗,放在过去就是个资本家的大小姐。

  年夜饭的酒桌上喝茅台,好像也并不算出格。

  “给振华也倒上!”

  李学军突然说道。

  振华本来想去小辈那一桌的,却被李学军给留了下来。

  李家的下一代中,他是年纪最大的。

  “大爷爷,我……”

  “上了大学,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喝一杯!”

  李学军发了话,李天明也没反对,振华拿起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

  “老规矩,天明,还是你说两句!”

  学字辈的如今已经退居二线了,天字辈的,李天明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也是他们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人。

  “马上就是1990年了,大家共同举杯,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长辈们身体健康,小辈们学习进步,同辈的兄弟姐妹们,来年发大财!”

  文绉绉的话,李天明不会说,大过年的,要说就说吉利话。

  “对!孩子们都发大财,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学军也跟着说道。

  “行啦,天明都说了,大家一起举杯,过年啦!”

  酒杯碰在一起,第一杯酒下肚,气氛立刻变得热闹了起来。

  徐帆也不禁这种气氛所感染,她本就不是个内向的性子,虽然来自南方,但是在京城上了几年学,也学会了京城大妞儿的那股子飒。

  渐渐地也融入其中,跟着大家一起笑,一起闹,什么狗男人,早就被她扔到了九霄云外。

  夜渐渐深了,村里也变得越来越热闹,礼花升空,鞭炮齐鸣,这浓浓的年味儿,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八点钟,电视机准时打开。

  李天明还把自家刚买的那台21寸大彩电给搬了过来。

  自从哪年的春晚事故以后,春晚导演组没再昏了头,老老实实地把现场挪回到了演播大厅。

  赵老蔫儿今年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陈培斯和诸世茂的《主角与配角》为这个除夕夜贡献了最多的笑声。

  零点钟声敲响之前,春晚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嘉宾,全国老百姓看着出现在电视屏幕当中的那几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都不禁惊掉了下巴。

  “在这里,我谨代表……恭祝全国人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们,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除夕夜,收到国家领导人的新春祝福,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加暖心的?

  “下饺子喽!”

  随着一声吆喝,饺子纷纷落入翻滚的沸水之中。

  当……当……

  钟声敲响,80年代正式画上了句号,人们迎来了崭新的1990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最新章节,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