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李天明刚翻进院子,正借着月光摸索着往正房门口走。

  突然,西厢房的门开了,李天亮吼了一嗓子,径直朝他扑了过来。

  手上拎着的棍子,奔着他的脑袋就抡。

  好小子,姓姜的小娘们儿没把我送去大西北,你这是要把老哥送去阎王殿啊!

  千钧一发之际,李天明身子后仰,直接躺在了地上。

  哎呦!

  一不留神,脑袋磕在了圈着石榴树的砖围子上。

  李天亮一击不中,反手一棍子又砸了下来。

  “着家伙吧!”

  还来连击?

  李天明这下惊得亡魂大冒,智商重新上线。

  “我是你哥!”

  亲的!

  眼瞅着这一棍子就要砸中面门,李天明赶紧开了口。

  啪!

  听到声音,李天亮硬生生的将棍子往旁边偏了一点儿,擦着李天明的脑袋,砸在了地上。

  “哥?”

  呼……

  李天明长出了一口气,就差了一点点,这下子要是打实了,纵然不死,脑袋也得开花。

  “是我!”

  这时候,正房的灯也亮了。

  “天亮,怎么回事?”

  是宋晓雨的声音。

  紧接着房门打开,宋晓雨和小蓉一脸紧张地走了出来。

  “是……是我哥!”

  李天亮的声音透着尴尬,幸亏李天明及时出声,不然的话,可就出大事了。

  宋晓雨闻言赶紧打开手电筒,往李天明的脸上照了过来。

  看清真的是李天明,也松了口气。

  众人赶紧上前,把他扶起来。

  咝……

  李天明伸手摸了摸后脑勺,还好没破,只是磕了一个大疙瘩。

  “就算是小偷,你也不能往死里整啊!”

  宋晓雨扶着李天明:“你还说呢,回家不知道敲门,干嘛翻墙头,进了院子也不说句话,谁知道是不是坏人。”

  二狗子越狱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可人们并没放松警惕。

  尤其是李天明不在家,李天亮自然更要打起十二万分的小心。

  “哥,你怎么还半夜回来了?”

  “我……不放心,行了,你赶紧回屋睡觉吧!”

  李天亮答应了一声,拎着棍子回屋了,明天还得上工呢。

  到了正房里屋,小五还在睡觉,天气热,这丫头把被子蹬到一边,只穿了一条裤衩,四仰八叉的趴着。

  “我们都以为你不回来了。”

  李天明本来也计划在钢厂招待所住一宿,明天早上再赶回来。

  可那个姓姜的太危险,他只想躲得远远的。

  “留你们在家,我咋放心,行了,别管我了,都睡吧!”

  李蓉上前就要去抱小五。

  “哥,我把小五抱走。”

  “走啥走,都几点了,她明天还得上学呢,快别折腾了。”

  李天明说着去堂屋洗了把脸,拿着湿毛巾敷在了后脑勺上。

  幸亏磕得不重,不然今天晚上非得见血不可。

  过了一会儿,感觉没那么疼了,李天明也回屋上炕。

  “天明,养殖场的猪……”

  “有啥话明天再说吧!”

  李天明来回折腾了两趟,这会儿是真的累了。

  宋晓雨闻言,也没再说话,黑暗中朝着李天明这边靠近了一点儿,握着他的手,顿时觉得安心了。

  李天明不在家的时候,她总是睡不踏实。

  转天,李天明睡到快八点才起。

  一睁眼,家里连一个人都没有了,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

  厨房里给他留了饭,两个贴饼子,一大碗稀饭,就着酱菜,全都倒进了肚子里。

  将身上的钱拿出来,一份是卖鱼的钱,2012块6毛,还有一份是野鸭子和老鳖的,1437块5毛。

  把钱分好,揣进怀里,李天明锁好门,直接奔了村东头的坡地。

  今天是收红薯的日子。

  大家伙正干得热火朝天的,养殖场的猪出栏,就算是投钱最少的,也能分个百十来块,村里还经常往海城送鱼,到了年底又是一笔收入。

  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地里庄稼的长势也好。

  以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会不会有人眼红那些当初投钱多的?

  自然免不了。

  可眼红是一回事,对日子有了新的奔头又是另外一回事。

  有李天明这个新的带头人,还怕以后村里没有新的赚钱路子?

  “天明!”

  “天明来啦!”

  看到李天明,乡亲们热情的打着招呼。

  李天明一一回应着,走到宋晓雨边上,抡起锄头开干。

  “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醒了,还躺着干啥!”

  顺着红薯藤,一刨一提,一个完整的红薯就挖了出来,而且绝对不伤分毫。

  “你……咋弄的?”

  宋晓雨看着,感觉特神奇。

  她每挖一个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将红薯给弄破了。

  “还能咋弄,干多了呗!”

  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个熟练工,李天明六七岁就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14岁就能评上满工分,只要是地里的活,无论干什么,全都手拿把掐的。

  “天明!”

  李学庆这时候走了过来。

  “听小宋说,你昨天后半夜才到家,快别干了,回去好好歇着。”

  李天明现如今可是村里的大功臣,就算在家睡一天,队里给他记满工,也绝对没谁会说三道四的。

  “没事儿,我不累,真要是在家躺着,反倒浑身不自在。”

  这话可不是唱高调,有时候,李天明都怀疑自己是个天生的劳碌命。

  上辈子哪怕到后来身价亿万,却还是闲不住,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愣是在别墅的院子里,开出来一片地种菜。

  女儿劝了好几遍,一点儿作用都不起。

  闭眼的前一天,还给黄瓜搭架子呢。

  李学庆知道劝不住,干脆也就不说了。

  “等下午收工,你来村支部一趟,有话和你说。”

  肯定是钱的事,那么大一笔钱放在手里,李学庆心里不踏实。

  可要是存到大柳镇的信用社,恐怕李学庆从今往后都别想睡得着。

  钱永远是放在手里最安心。

  “行,您和金利叔打个招呼,让他也去。”

  李学庆点头应了一声,背着手走了。

  李天明闷头继续干,来的最晚,可他干得最快,等把这一垄地干到头,别人也只干到了四分之三。

  中午收工,这片坡地已经被收得七七八八。

  吃过午饭,又干了一个钟头收尾,然后一麻袋一麻袋的红薯被运到了场院的仓房。

  这下可以歇着了?

  老农民不到猫冬,就没有歇着的时候。

  各家自留地的菜,也到了罢园的时候,茄子、辣椒收回家,还要赶着季节把白菜、萝卜种上。

  等全都忙活完,李天明洗了把脸,和宋晓雨打过招呼,顺便把自己那一份钱交工。

  “拿着!”

  宋晓雨连忙接过,明明是在自家院子,看她那紧张的模样,好像还要防着谁。

  “多……多少?”

  “自己数!”

  李天明笑着离开了家,溜达着到了村支部。

  李学庆和李学工等人已经在等着了。

  照例还是先把卖鱼的钱入账,会计马长山现在也有着幸福的烦恼。

  以前村里的帐干净,就那么千八百块钱,闭着眼睛也能管好。

  可现在不一样了,村里每年的结余立了一本账,卖鱼的钱是一本账,如今卖生猪和鸡蛋的钱又是一本账。

  而且,这么多钱全都交到他的手里,马长山才是睡不着的那一个,真要是丢了,少了,怕是只有一根绳子挂树上了。

  等马长山出去,李天明又掏出了四份钱,放在了桌子上。

  每个人拿了自己那一份,又待了一会儿,各自回家吃饭。

  “叔!还是为了那笔钱?”

  李学庆愁眉苦脸的点点头。

  “不光我愁,马长山更愁,今天早上和我说,昨天一宿没睡。”

  财帛动人心,这么大的一笔钱,很难保证不会有人打歪主意。

  “您是咋想的?”

  “我要是有主意,还来问你?这个主任,我看干脆你来做,我也能省点儿心!”

  李天明笑了:“行啊!不过您得先发展我入党。”

  呃?

  李学庆一愣,倒不是因为李天明想做村主任,而是……

  “你不是党员?”

  他已经习惯了有事就找李天明商量,村里那几个支委都快被他给忘了,结果李天明连党员都不是。

  “回去写份申请书,我这边批准,考察期一年,让你学国叔做你的介绍人!”

  这么简单吗?

  李天明不过是随口一说,但仔细想想,还是得积极向组织靠拢,有了这一层身份,以后做事也能方便一些。

  “行!”

  啪!

  李学庆点上了一根烟:“现在说说吧,这钱……到底该咋弄。”

  “还能咋,分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最新章节,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