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你还是莫要为难国主了。”
眼见孙悟空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唐僧突然开口说道。
说罢。
他看向牛焱,面色和善,微笑道:“不知国主遇到的难题是哪三道难题,贫僧的这三个徒儿各个神通广大,法力高强,定然能解国主之疑难。”
话音落下。
莫说是孙悟空三人像是吃了苍蝇一样脸色难看了。
即便是红孩儿都不是一般的无语。
好家伙。
自己的三个徒弟神通广大,法力高强,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丝毫不提你自己是吧?
难怪自己父王觉得这唐三藏有些伪善,名不副实。
如今看来,果真是如此。
只不过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道难题,可不是针对你的三个徒儿,而是在针对你唐三藏,所以你想坐享其成,无疑是不可能的。
牛焱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是满面春风说道:“圣僧此言差矣,我之难题非降妖除魔,捉鬼拿怪,而是需要智慧来解决。”
“圣僧乃是佛门大德,定然是有着大学问,大智慧,所以此事还需以圣僧为主。”
“这……”
唐僧闻言,一脸为难,正准备推脱拒绝。
早就对唐僧有些不满的孙悟空便急忙道:“这事情当然难不住我师傅,莫说是三道难题,就算是三百道难题,以我师傅的学问智慧也是轻而易举。”
“不错,不错!”
一旁的猪八戒也是出言附和道:“我师父乃是东土大唐高僧,学问智慧自然是不缺,要不然也不会被唐主和观世音菩萨看重,委托往西天求取真经,所以国主的三道难题肯定没问题。”
“大师兄和二师兄说的对。”
三个徒弟的话,直接就将唐僧架在了那里,急的他满头大汗。
牛焱对此视而不见,直接讲述了自己遇到的难题。
“想来圣僧和三位叔叔也知晓,我乃是天庭万法天尊之子,为了不坠父王之威名,平日里也算是修行刻苦。”
“后来,我父王告诉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修行也不是闭门造车就能有成,于是就让我在这火云山之地建立一火云国,亲自担任国主,以此来入世修行。”
“最后还有告诉我说,等什么时候我将火云国治理好了,才能返回天庭。”
“为了不辜负父王的期望,我建立火云国后,几十年间勤勤恳恳,带领士卒驱逐妖魔建立城池村落,带领百姓修建渠道,重视农桑。”
“如此四十九年,方有了如今的火云国兴盛,百姓安居乐业。”
“我本以为自己将火云国治理好了,不曾想下面人有上书,指出了如今的三个问题,让我难以找到办法解决。”
“如今幸得遇到圣僧,还望圣僧能为我解决这三个难题,本君感激不尽。”
在讲述自己的三个难题之前。
牛焱先是讲明了前因后果,也算是为后面的难题做了个铺垫。
这也是特有的流程。
毕竟西游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可不仅仅是单纯的劫难,还需要有因有果才行,要不然就成了纯粹的刁难。
“不知国主遇到的三个难题是?”
唐僧看了眼无动于衷的三个弟子,有些不自信的硬着头皮问道。
牛焱嘴角含笑道:“圣僧莫要着急,我已经将这三道难题全都写下,交由了丞相王伦。”
“圣僧和三位叔叔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来到我火云国,不如先行用膳,好好休息一日,等到明日,我再让王丞相带圣僧师徒解决这三个难题,如何?”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唐僧师徒好歹是自己的熟人,跟自己一家关系匪浅。
所以牛焱就算再想要考验唐僧师徒,面子上也需做足功夫,不能受人把柄。
听到这话。
唐僧尚未说些什么。
一旁的猪八戒便欢天喜地的道谢说道:“国主英明,我等师徒四人长途跋涉,早就饿的不行,还是吃饭重要,难题什么的等明日再说也不迟。”
“好说,好说!”
牛焱笑呵呵的挥手,朝一旁的内侍吩咐道:“你下去让人准备好斋饭来,圣僧和我这三位叔叔长途跋涉来到我火云国,我作为火云国主,定然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小臣遵旨!”
那内侍闻言,领旨一声,就急忙下去让人准备饭菜了。
斋饭肯定是好斋饭。
火云国王宫里的斋饭虽然比不上天庭的仙神宴,放在地仙界中也是最顶级规格,所选食材哪怕不是仙珍神品,却也是顶级灵物,对凡人有着极大益处。
倒不是说牛焱不舍得仙珍,而是因为西游这事对唐僧这个主角也是有着极大要求,需要唐僧必须保持肉体凡胎。
真要给他整一席高规格的仙神宴,吃完后估计都能直接飞升成仙,凝聚出法则仙体了,所谓的西游也就没有了任何异议。
所以说。
真正阻止唐僧西游的最好办法,绝对不是在孙悟空三人等人的保护下强杀,而是一颗仙果直接送他成仙。
只要唐僧成仙,他的这一世就废了,这一次的西游之局也不攻自破。
当然,牛钧一家作为这一次西游的既得利者,有获得三难的参与功德,肯定不会做这损人不利己之事。
所以牛焱在招待唐僧方面,肯定不会动什么手脚。
……
一顿丰盛的斋饭过后。
众人饭食肚饱。
牛焱便让人给唐僧师徒安排了客舍,让他们休息去了。
等到唐僧的身影远去。
牛焱看向王宫大殿的一角,笑呵呵道:“七叔既然来了,不如现身一见,何必躲在暗处看侄儿的笑话。”
却是孙悟空随唐僧离开大殿后,很快就有分出一道法身再次折回。
“好你个圣婴,真的会倒打一耙。”
不等牛焱话音落下,孙悟空的身影便出现在大殿之中,看着牛焱笑骂道:“这一次明明是你想要看俺老孙的笑话,结果还倒打一耙,反倒成了俺老孙的不是。”
此时,大殿中没有外人。
牛焱说话也不再藏着掖着,直言道:“七叔却是误会小侄了,小侄哪敢看七叔的笑话。”
“我这三道难题可是专门为考验唐僧而设,七叔只需跟着走个过场就行,就算那唐僧解不出难题,我也不会为难于他。”
毕竟都是演戏。
考验是真,也是假。
如果那唐僧能自己通过考验,这考验便是真的。
而如果唐僧解不开难题,自有主考官亲自下场为他作弊,让他顺利过了这一劫难。
所以牛焱说不会为难唐僧,绝对是真真的大实话。
孙悟空闻言,却是忍不住摇头,告诫说道:“圣婴莫要看轻了这唐三藏,按照我等猜测,这老和尚的智慧绝对不容小觑,人也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所以圣婴的这三道难题,还是莫要玩的太过火了才好,否则以这老和尚的心机,绝非什么善事。”
说到这里,孙悟空也是神色郑重到极点。
追随在唐僧身边数年。
孙悟空自然有觉察到了诸多不对之处。
倘若是其他人,他肯定不会说这些,毕竟西天取经之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哪怕有发现取经四人组中其他的不对劲,也要难得糊涂,不能追根问底。
但是对牛焱就不一样了。
牛焱毕竟是他的长兄牛钧之子,真要论那亲疏远近,肯定要在唐僧等人之前,他肯定不能看着牛焱吃亏,给自己留下后患的。
“七叔为何这么说?”
牛焱见孙悟空面色凝重,当即收敛了玩闹之心,好奇问道。
犹记得,当初父亲牛钧也有说过唐三藏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如今七叔孙悟空又这么说,这让牛焱心中好奇到极点,很想知道这唐三藏不简单到哪里。
毕竟他真的没有看出这唐三藏有什么特殊之处。
哪怕其前世是世尊如来佛祖的亲传二弟子,如今多次转世之后,也只是一具肉体凡胎,尚未重新踏入修行。
在牛焱看来,这唐三藏抛开背景不提,就算不简单,又能不简单哪里。
孙悟空摇头道:“没有为什么,只是我心中的灵觉告诉我,这老和尚有问题,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相较于肉眼观测。
修行之人,更注重心中灵觉。
尤其是修行到了孙悟空这一境界,心中灵觉更是达到一种匪夷所思地步,可感应到因果命运,过去未来,较比武道的心血来潮,可以前知敏锐了千百倍不止。
孙悟空的心中直觉告诉他,肉体凡胎的唐三藏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其内心本性,也不像表现出的那般和善懦弱。
再想到唐三藏的前世,乃是世尊如来的亲传二弟子金蝉子。
甚至有传言说,这金蝉子为上古凶虫六翅天蚕化形,曾有屠戮无量生灵,后被如来收服后改名金蝉子并皈依佛门。
所以孙悟空十分怀疑,此时的唐三藏已经不再是凡人唐三藏,而是金蝉子历劫归来。
所谓的西游路,也是金蝉子历劫归来的一条路。一旦西游圆满,金蝉子便会彻底历劫归来,并会更上一层楼。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孙悟空的个人猜测,真假尚且不得而知,肯定不能告诉牛焱,只能隐晦的提醒他唐三藏不是普通人,就算是考验,也不要太过,免得结下不必要因果。
“七叔放心,此事父王早就有过提醒。”
“按照父王的说法,那唐三藏乃是佛门金蝉子转世,而金蝉子虽常年追随在世尊如来身侧修行,虽有修行佛法,却难斩心中凶戾。”
“如今转世为唐三藏,哪怕有经历十世轮回磨砺,依旧未能磨灭心中的戾气,只是凭借天赋神通隐藏罢了。”
“父王怀疑,灵山佛门的某个大谋划,唐三藏便是这谋划的核心,所以才会借西游将其推到混元境界,要不然西游之事根本就轮不到那金蝉子。”
牛焱淡淡开口,言语间对灵山佛门和金蝉子充满不屑。
正所谓:久居幽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
牛钧自己对灵山佛门和金蝉子看不上眼,受其影响,牛焱自然对灵山佛门和金蝉子感官不好,不屑到极点。
尤其是在梦游上古,知晓了灵山佛门很多隐秘之事后。
他对灵山佛门众人更加不感冒。
“既然长兄有提前嘱咐过,俺老孙就放心了。”
孙悟空闻言,也是龇牙咧嘴笑道:“有长兄在,想来那老和尚不足为惧,就算是有些隐私手段,也不敢施加在圣婴身上。”
别看孙悟空平日里对唐僧左一个师傅,右一个师傅,毕恭毕敬的。
事实上。
这些都是表象。
他就连花果山的猴子都不怎么在意,又怎么会在意一个对自己施展手段,想要用紧箍咒控制自己的老和尚。
所谓的毕恭毕敬,师徒情深。
不过是褪去天真狂妄,懂得利益城府之后的伪装罢了。
当年的齐天大圣早就死在了五行山下,如今活着的孙悟空,已然跟漫天神佛没有了太大区别。
曾经的年少轻狂,如今已经岁月沧桑,回首往昔,是是非非,说不尽人间酸甜苦辣,道不尽人生悲与欢。
再天真的猴子,也会长大。
……
翌日!
唐僧师徒刚吃过早膳,便有火云国丞相王伦前来拜访。
双方见礼之后。
王伦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说道:“不瞒圣僧,我火云国乃是开明之国,并不限制百姓信仰。”
“八百里国土,百万臣民,有的供奉玉皇和天庭众神,有的供奉灵山佛祖菩萨,还有的供奉道门三清护法神等,甚至还有的供奉山神土地等正神。”
“然而,这信仰自由之后,有关奉神的问题也就多了。”
“如今国主遇到的第一道难题,便跟一宗神道信仰有关。”
丞相王伦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然后叹息说道:“数日前,有炎火城一位百姓,状告城隍庙祝和城隍神。”
“那百姓说自己受城隍庙祝引诱,信了那城隍神,诚信诚意供奉三十载,日日拜神祈祷。”
“不曾想,自家遇到危难,却不见城隍神显灵救助,于是便心中一狠,将那城隍庙祝和城隍神直接告到了官府。”
“官府众人了解前因后果后,觉得案情复杂,还有涉及到神灵,于是就将此事禀明了国主。”
“国主了解案情后,也是觉得这案子比较复杂,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知道该如何裁决,以至于愁眉不展数日,却始终不能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如今圣僧来了,我火云国的青天就有了,还望圣僧能帮助国主解决这一难题,还我火云国一个郎朗太平。”
说罢。
丞相王伦朝唐僧重重一礼,然后满是期待的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大救星。
眼见孙悟空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唐僧突然开口说道。
说罢。
他看向牛焱,面色和善,微笑道:“不知国主遇到的难题是哪三道难题,贫僧的这三个徒儿各个神通广大,法力高强,定然能解国主之疑难。”
话音落下。
莫说是孙悟空三人像是吃了苍蝇一样脸色难看了。
即便是红孩儿都不是一般的无语。
好家伙。
自己的三个徒弟神通广大,法力高强,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丝毫不提你自己是吧?
难怪自己父王觉得这唐三藏有些伪善,名不副实。
如今看来,果真是如此。
只不过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道难题,可不是针对你的三个徒儿,而是在针对你唐三藏,所以你想坐享其成,无疑是不可能的。
牛焱心中冷笑一声,脸上却是满面春风说道:“圣僧此言差矣,我之难题非降妖除魔,捉鬼拿怪,而是需要智慧来解决。”
“圣僧乃是佛门大德,定然是有着大学问,大智慧,所以此事还需以圣僧为主。”
“这……”
唐僧闻言,一脸为难,正准备推脱拒绝。
早就对唐僧有些不满的孙悟空便急忙道:“这事情当然难不住我师傅,莫说是三道难题,就算是三百道难题,以我师傅的学问智慧也是轻而易举。”
“不错,不错!”
一旁的猪八戒也是出言附和道:“我师父乃是东土大唐高僧,学问智慧自然是不缺,要不然也不会被唐主和观世音菩萨看重,委托往西天求取真经,所以国主的三道难题肯定没问题。”
“大师兄和二师兄说的对。”
三个徒弟的话,直接就将唐僧架在了那里,急的他满头大汗。
牛焱对此视而不见,直接讲述了自己遇到的难题。
“想来圣僧和三位叔叔也知晓,我乃是天庭万法天尊之子,为了不坠父王之威名,平日里也算是修行刻苦。”
“后来,我父王告诉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修行也不是闭门造车就能有成,于是就让我在这火云山之地建立一火云国,亲自担任国主,以此来入世修行。”
“最后还有告诉我说,等什么时候我将火云国治理好了,才能返回天庭。”
“为了不辜负父王的期望,我建立火云国后,几十年间勤勤恳恳,带领士卒驱逐妖魔建立城池村落,带领百姓修建渠道,重视农桑。”
“如此四十九年,方有了如今的火云国兴盛,百姓安居乐业。”
“我本以为自己将火云国治理好了,不曾想下面人有上书,指出了如今的三个问题,让我难以找到办法解决。”
“如今幸得遇到圣僧,还望圣僧能为我解决这三个难题,本君感激不尽。”
在讲述自己的三个难题之前。
牛焱先是讲明了前因后果,也算是为后面的难题做了个铺垫。
这也是特有的流程。
毕竟西游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可不仅仅是单纯的劫难,还需要有因有果才行,要不然就成了纯粹的刁难。
“不知国主遇到的三个难题是?”
唐僧看了眼无动于衷的三个弟子,有些不自信的硬着头皮问道。
牛焱嘴角含笑道:“圣僧莫要着急,我已经将这三道难题全都写下,交由了丞相王伦。”
“圣僧和三位叔叔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来到我火云国,不如先行用膳,好好休息一日,等到明日,我再让王丞相带圣僧师徒解决这三个难题,如何?”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唐僧师徒好歹是自己的熟人,跟自己一家关系匪浅。
所以牛焱就算再想要考验唐僧师徒,面子上也需做足功夫,不能受人把柄。
听到这话。
唐僧尚未说些什么。
一旁的猪八戒便欢天喜地的道谢说道:“国主英明,我等师徒四人长途跋涉,早就饿的不行,还是吃饭重要,难题什么的等明日再说也不迟。”
“好说,好说!”
牛焱笑呵呵的挥手,朝一旁的内侍吩咐道:“你下去让人准备好斋饭来,圣僧和我这三位叔叔长途跋涉来到我火云国,我作为火云国主,定然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小臣遵旨!”
那内侍闻言,领旨一声,就急忙下去让人准备饭菜了。
斋饭肯定是好斋饭。
火云国王宫里的斋饭虽然比不上天庭的仙神宴,放在地仙界中也是最顶级规格,所选食材哪怕不是仙珍神品,却也是顶级灵物,对凡人有着极大益处。
倒不是说牛焱不舍得仙珍,而是因为西游这事对唐僧这个主角也是有着极大要求,需要唐僧必须保持肉体凡胎。
真要给他整一席高规格的仙神宴,吃完后估计都能直接飞升成仙,凝聚出法则仙体了,所谓的西游也就没有了任何异议。
所以说。
真正阻止唐僧西游的最好办法,绝对不是在孙悟空三人等人的保护下强杀,而是一颗仙果直接送他成仙。
只要唐僧成仙,他的这一世就废了,这一次的西游之局也不攻自破。
当然,牛钧一家作为这一次西游的既得利者,有获得三难的参与功德,肯定不会做这损人不利己之事。
所以牛焱在招待唐僧方面,肯定不会动什么手脚。
……
一顿丰盛的斋饭过后。
众人饭食肚饱。
牛焱便让人给唐僧师徒安排了客舍,让他们休息去了。
等到唐僧的身影远去。
牛焱看向王宫大殿的一角,笑呵呵道:“七叔既然来了,不如现身一见,何必躲在暗处看侄儿的笑话。”
却是孙悟空随唐僧离开大殿后,很快就有分出一道法身再次折回。
“好你个圣婴,真的会倒打一耙。”
不等牛焱话音落下,孙悟空的身影便出现在大殿之中,看着牛焱笑骂道:“这一次明明是你想要看俺老孙的笑话,结果还倒打一耙,反倒成了俺老孙的不是。”
此时,大殿中没有外人。
牛焱说话也不再藏着掖着,直言道:“七叔却是误会小侄了,小侄哪敢看七叔的笑话。”
“我这三道难题可是专门为考验唐僧而设,七叔只需跟着走个过场就行,就算那唐僧解不出难题,我也不会为难于他。”
毕竟都是演戏。
考验是真,也是假。
如果那唐僧能自己通过考验,这考验便是真的。
而如果唐僧解不开难题,自有主考官亲自下场为他作弊,让他顺利过了这一劫难。
所以牛焱说不会为难唐僧,绝对是真真的大实话。
孙悟空闻言,却是忍不住摇头,告诫说道:“圣婴莫要看轻了这唐三藏,按照我等猜测,这老和尚的智慧绝对不容小觑,人也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所以圣婴的这三道难题,还是莫要玩的太过火了才好,否则以这老和尚的心机,绝非什么善事。”
说到这里,孙悟空也是神色郑重到极点。
追随在唐僧身边数年。
孙悟空自然有觉察到了诸多不对之处。
倘若是其他人,他肯定不会说这些,毕竟西天取经之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哪怕有发现取经四人组中其他的不对劲,也要难得糊涂,不能追根问底。
但是对牛焱就不一样了。
牛焱毕竟是他的长兄牛钧之子,真要论那亲疏远近,肯定要在唐僧等人之前,他肯定不能看着牛焱吃亏,给自己留下后患的。
“七叔为何这么说?”
牛焱见孙悟空面色凝重,当即收敛了玩闹之心,好奇问道。
犹记得,当初父亲牛钧也有说过唐三藏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如今七叔孙悟空又这么说,这让牛焱心中好奇到极点,很想知道这唐三藏不简单到哪里。
毕竟他真的没有看出这唐三藏有什么特殊之处。
哪怕其前世是世尊如来佛祖的亲传二弟子,如今多次转世之后,也只是一具肉体凡胎,尚未重新踏入修行。
在牛焱看来,这唐三藏抛开背景不提,就算不简单,又能不简单哪里。
孙悟空摇头道:“没有为什么,只是我心中的灵觉告诉我,这老和尚有问题,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相较于肉眼观测。
修行之人,更注重心中灵觉。
尤其是修行到了孙悟空这一境界,心中灵觉更是达到一种匪夷所思地步,可感应到因果命运,过去未来,较比武道的心血来潮,可以前知敏锐了千百倍不止。
孙悟空的心中直觉告诉他,肉体凡胎的唐三藏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其内心本性,也不像表现出的那般和善懦弱。
再想到唐三藏的前世,乃是世尊如来的亲传二弟子金蝉子。
甚至有传言说,这金蝉子为上古凶虫六翅天蚕化形,曾有屠戮无量生灵,后被如来收服后改名金蝉子并皈依佛门。
所以孙悟空十分怀疑,此时的唐三藏已经不再是凡人唐三藏,而是金蝉子历劫归来。
所谓的西游路,也是金蝉子历劫归来的一条路。一旦西游圆满,金蝉子便会彻底历劫归来,并会更上一层楼。
只不过这些都只是孙悟空的个人猜测,真假尚且不得而知,肯定不能告诉牛焱,只能隐晦的提醒他唐三藏不是普通人,就算是考验,也不要太过,免得结下不必要因果。
“七叔放心,此事父王早就有过提醒。”
“按照父王的说法,那唐三藏乃是佛门金蝉子转世,而金蝉子虽常年追随在世尊如来身侧修行,虽有修行佛法,却难斩心中凶戾。”
“如今转世为唐三藏,哪怕有经历十世轮回磨砺,依旧未能磨灭心中的戾气,只是凭借天赋神通隐藏罢了。”
“父王怀疑,灵山佛门的某个大谋划,唐三藏便是这谋划的核心,所以才会借西游将其推到混元境界,要不然西游之事根本就轮不到那金蝉子。”
牛焱淡淡开口,言语间对灵山佛门和金蝉子充满不屑。
正所谓:久居幽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室,而不闻其臭。
牛钧自己对灵山佛门和金蝉子看不上眼,受其影响,牛焱自然对灵山佛门和金蝉子感官不好,不屑到极点。
尤其是在梦游上古,知晓了灵山佛门很多隐秘之事后。
他对灵山佛门众人更加不感冒。
“既然长兄有提前嘱咐过,俺老孙就放心了。”
孙悟空闻言,也是龇牙咧嘴笑道:“有长兄在,想来那老和尚不足为惧,就算是有些隐私手段,也不敢施加在圣婴身上。”
别看孙悟空平日里对唐僧左一个师傅,右一个师傅,毕恭毕敬的。
事实上。
这些都是表象。
他就连花果山的猴子都不怎么在意,又怎么会在意一个对自己施展手段,想要用紧箍咒控制自己的老和尚。
所谓的毕恭毕敬,师徒情深。
不过是褪去天真狂妄,懂得利益城府之后的伪装罢了。
当年的齐天大圣早就死在了五行山下,如今活着的孙悟空,已然跟漫天神佛没有了太大区别。
曾经的年少轻狂,如今已经岁月沧桑,回首往昔,是是非非,说不尽人间酸甜苦辣,道不尽人生悲与欢。
再天真的猴子,也会长大。
……
翌日!
唐僧师徒刚吃过早膳,便有火云国丞相王伦前来拜访。
双方见礼之后。
王伦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说道:“不瞒圣僧,我火云国乃是开明之国,并不限制百姓信仰。”
“八百里国土,百万臣民,有的供奉玉皇和天庭众神,有的供奉灵山佛祖菩萨,还有的供奉道门三清护法神等,甚至还有的供奉山神土地等正神。”
“然而,这信仰自由之后,有关奉神的问题也就多了。”
“如今国主遇到的第一道难题,便跟一宗神道信仰有关。”
丞相王伦说到这里微微一顿,然后叹息说道:“数日前,有炎火城一位百姓,状告城隍庙祝和城隍神。”
“那百姓说自己受城隍庙祝引诱,信了那城隍神,诚信诚意供奉三十载,日日拜神祈祷。”
“不曾想,自家遇到危难,却不见城隍神显灵救助,于是便心中一狠,将那城隍庙祝和城隍神直接告到了官府。”
“官府众人了解前因后果后,觉得案情复杂,还有涉及到神灵,于是就将此事禀明了国主。”
“国主了解案情后,也是觉得这案子比较复杂,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知道该如何裁决,以至于愁眉不展数日,却始终不能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如今圣僧来了,我火云国的青天就有了,还望圣僧能帮助国主解决这一难题,还我火云国一个郎朗太平。”
说罢。
丞相王伦朝唐僧重重一礼,然后满是期待的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大救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最新章节,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最新章节,聊天群:人在诸天,我是牛魔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