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月癸酉日,无云而雷。
官道上北风呼啸,烟尘弥漫,只见一路看不见头尾的大军正快速行进着。
黑山军已经出山数日,即将到达耿乡,向下曲阳挺进。
然而正当耿乡在望时,不远处忽然冲来数骑斥候匆匆来报:
“将军,有魏骑在漳水北岸列阵,阻击我军过河。”
张燕闻言连忙问道:“来者何人?兵马多少?”
“其军中打着‘张’字将旗,似是魏将张辽,所率兵马约八百余骑。”
闻听此言张燕这才松了口气,而后不由大骂道:
“彼其娘兮!区区无名之辈也敢阻我?”
他这次可是足足带了两万黑山军精锐,对面只派八百骑阻击也太瞧不起人了。
若来的是赵云、阎柔等魏军名将还好,只派一个张辽过来算什么?
张燕虽然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观其以往战绩都乏善可陈。
不过也不怪张燕孤陋寡闻。
主要张辽一直以来确实颇为低调,在草原时虽表现亮眼可奈何魏哲才是主帅。
有魏哲这个北疆名帅在前,张辽自然也就默默无闻了。
也正因为这一点,本来还有些忧虑的张燕顿时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欺人太甚!”
只见张燕在怒骂一声后当即决定率军击之,给魏军一个下马威。
当然,主要还是为了鼓舞士气。
很快,奔行五里之后张燕率黑山军一众首领赶到漳水岸边。
作为漳水支流,耿乡周边的这条水道其实并不险要,宽不过五十步,河道最深处也不过八尺左右,骑马涉水可过。当前又正值夏日,这点障碍真不算什么。
当作为向导的真定县吏告知此处水利情况后,张燕气势越发雄壮,当场就要动手。
不过一旁的郭大贤见状眼珠一转便主动出列道:
“大帅乃黑山之主,此等小贼何必亲自动手?”
“兄长稍候,我这就将这厮擒来给你出气!”
郭大贤倒不是对张燕有多忠心,只是觉得这种软柿子不捏白不捏,现在捡便宜总比待会啃硬骨头好。
张燕也不在乎他那点小心思,当即颔首应允,令他率本部三千兵出战。
并且他还叮嘱道:“无需强求,能击退这支贼骑接引大军渡河即可。”
见此情形,一旁的李大目不由嘀咕道:“娘的,又让这厮赚到了。”
身后深目黄须的于氐根闻言亦是忍不住面露遗憾之色。
但也没办法,谁让郭大贤脑袋转得比他们快一步呢。
与此同时,只见郭大贤寻了一处浅滩之后当即便率兵一涌而出,顿时乌泱泱的河道中皆是黑山贼兵,一个个也毫无章法,各使手段的向着对岸冲去。
出自黄巾的黑山贼就在这样,最擅长的就是乱战。
看似乱七八糟,但是由于目标散乱反而让对面没有集中的攻击点。
对面的张辽见状也只是面无表情的纵马来回奔走,不时令麾下开弓放箭。
刹那间便见矢如飞蝗,河中惨叫不断,当场将这段河水染得一片暗红。
然而正当岸上的魏军骑兵来回奔走,气焰嚣张的痛打落水狗时,对岸的张燕也没有干看着,直接下令弓箭手还击,遮护郭大贤上岸。
于是刚刚还不可一世的魏骑转眼便狼狈的连连后撤,躲至射程之外。
漳水中的郭大贤见状顿时便咧着大嘴狰狞一笑:
“好机会!二三子,且随我杀个人头滚滚!”
说罢这厮竟然凶性大发,直接猛冲数米率先爬上北岸。
毕竟能在贼窝里混出头来的,手上没点本事儿也压不住下面的匪兵。
而随着郭大贤与身边心腹率先登岸,很快对面的黑山贼也越来越多。
虽然张辽率领骑兵冲了几次,杀了不少贼兵,可依旧于事无补。
在对岸黑山贼箭阵的遮护下,郭大贤所部很快便在北岸站稳了脚跟。
这便是为什么郭大贤会主动请缨的缘故。
看似这个先锋危险的很,可实际上这个任务再轻松不过。
至少和后面的攻城相比,眼下这个抢滩渡河绝对算是软柿子。
事实也正是如此。
随着黑山贼前锋在北岸站稳张辽也没有强求,他收到的命令是迟滞黑山军。
此刻见事不可为,他便毫不犹豫率领八百魏骑抽身而去。
南岸的张燕看到这一幕,这才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
“哈哈哈~如此魏军又有何惧?”
小胜一场也是胜利嘛,反正他不嫌弃。
说罢张燕便豪气万千的大手一挥道:“过河!”
……
与此同时,下曲阳县临平乡。
淳于琼刚率西路军抵达此地,斥候便匆匆来报。
“启禀将军,魏军来袭,内有魏字帅旗,当是贼首亲临。”
淳于琼当即脸色分外难看的问道:“兵马多少?”
斥候闻言连忙回禀道:“约有二万之众,俱为骑兵。”
闻听此言,淳于琼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距此还有多远?”
“……此刻约莫不足十里!”
听到这里,淳于琼心里那叫一个惊怒交加。
“如此玩忽职守,要你何用?来人,给我拖出去斩了!”
他明明下令斥候前出二十里,这厮竟然十里才来禀报,简直罪不可恕。
那帐下斥候听罢顿时面色惨白的辩解道:“将军,我无罪呀,他们俱是骑兵……”
然而不等他把话说完,就被淳于琼的亲兵不由分说的堵上嘴,拖出帐外一刀砍了。
说白了,淳于琼杀他不过是为了泄愤罢了。
果然,在砍了一个斥候之后淳于琼稍稍平复了心情。
于是他当即派人向耿乡方向传信,向黑山军求援。
毕竟魏哲都来了,那黑山军也用不着去下曲阳了,还不如直接来临平这边。
他自认为也是一个将才,但和魏哲这种注定名留青史的名将还是不能比的。
对于他来说,此战不败就是胜利。
只要撑到黑山军来援,那么这一战他们就算赢了。
不得不说,淳于琼十分有自知之明。
只是魏哲来的实在太快了,淳于琼眼下甚至连营垒都没建,于是只能草草用辎重车辆当做营墙围在外面,再匆匆布置一些鹿角、拒马之类便结束了。
不是淳于琼不想继续布置,而是魏军已经到他眼皮子底下了。
说实在的,没有见识过万马奔腾场景的人永远无法想象这个场面。
排山倒海,地动山摇,用来形容此刻再恰当不过。
看着天边无边无际的骑兵迎面冲来,耳边不断响起一阵阵闷雷声。
即便淳于琼也是经历过公孙瓒南下的人了,但看到这幅场景依旧忍不住心惊。
没办法,谁让北疆一线几乎全在魏哲治下呢。
幽州纵然有万般不足,但有了充足的马匹来源便足以抹平一切。
……
一炷香后。
看着眼前袁军一副固守待援的模样,魏哲不由笑着勒马驻足。
不枉他示敌以弱,等了这么多天终于把淳于琼钓出来了。
话说此战魏哲的首要目标,自然是拿下冀州。
但在此基础之上,魏哲还是希望能尽量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换句话说,就是尽量调动袁军,找机会在野战中取胜,避免攻城。
虽然魏军的攻城能力也挺不错的,但谁让魏军更擅长野战呢。
如此一来,他就能降低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占据冀州。
为此这次他特地将步卒都留在了下曲阳,只率骑兵奔袭临平乡。
等他弄死了淳于琼之后,再回头收拾黑山军也不迟。
要知道他可是给张辽足足留下了五千骑兵,拖住黑山军应该是足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眼下魏哲麾下这两万人也不全都是骑兵。
除了那一万府兵比较全能之外,另外一万人不过是骑马步兵而已,甚至他们胯下的也只是军中驮马,并非精心饲养的战马。
毕竟会骑马和通晓骑战是两码事,后者也是需要日复一日操练的。
人要练,马也要练!
也就是幽州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否则魏哲也凑不出这么多骑马步兵。
张辽那五千骑也大多都是这种情况,符合标准的骑兵不到一千人,剩下大多都是骑着马匹的机动步卒。
……
午后,阴沉的乌云下仿佛空气都要凝固起来。
比天色更加阴沉的是淳于琼的脸色。
当看见来袭的魏骑一分为二,前者在营前驻马休憩,后者则快速的从驮马身上取下盔甲互相披挂时,淳于琼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
开什么玩笑,步卒还能这么用?
别说淳于琼了,此刻袁军大营中的将校有一个算一个都哑然无语。
不是他们想象力匮乏,而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当然,这里说的“贫穷”不是指财货方面,而是指马匹资源。
即便冀州乃是有名的膏腴之地,他们也想象不出如此奢侈的行为。
毕竟马匹可比人要值钱多了。
至少在袁军之中,一万匹马绝对要比一万步卒要值钱。
给步卒提供马匹当做脚力?
别开玩笑了,区区匹夫而已,让他们多跑几步不就行了。
反正都是骡马,累一点又怎么了?
只是无论他们心里如何作想,战场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旷野上,只见在魏军骑兵的掩护下,一万步卒飞快着甲列阵。
在他们恢复战斗力的同时,随行的饲官则快速收拢马匹,驱赶着退往远处。
而披挂完整的步卒则全副武装,有的拿出了弩机弓箭,有的身披重甲,显然分工各有不同,整个过程耗时极短,看得出来是久经操练的。
实际上这种在战阵上想要玩灵机一动的花活确实不太可能。
战场不是过家家,差一点可能都会输掉战争。
就比如这个骑马步兵模式,府兵虽然用不着操练,但却是屯兵的必练科目。
魏哲不要求屯兵也精通骑战,但他们至少能做到骑马机动。
既然明白自家优势在哪里,魏哲自然会将优势发挥到极点。
而淳于琼不过是一晃神的功夫,对面的魏军便已经准备完毕了。
大战,一触即发!
……
与此同时,袁军大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淳于琼只觉得手脚冰凉。
本来他还想着魏军俱是骑兵,只要自己据营而守胜败犹未可知。
但现在魏哲玩了这么一手,淳于琼便知道是他失算了。
此时此刻淳于琼无比后悔,他痛恨自己为什么要离开阜城。
毕竟若是留在阜城大营他还有城池为屏障,即便遇到眼前的情况也有抵抗力。
不像现在,除了薄薄的一道障碍外就没有其他防御了。
念及此处,心情坏到极点的淳于琼反而冷静下来。
“诸位,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只见他拔出佩剑在地上划出一道痕迹,眼神决然道:
“若我退过此线众将士皆可斩我,若诸位退缩避战也莫要怪我绝情了!”
“今日,唯死战而已!”
此言一出,四下的袁军将校顿时不由心中一寒。
甭管他们刚才在想什么,此刻都只能咬牙高呼死战了。
还真别说,淳于琼这么一刺激倒是真让袁军士气一振。
须臾,只见听得“嗖!嗖!”一阵嗡响,一片密集的弩矢便如雨点一般朝着淳于琼大营落下,早有准备的袁军士卒立刻躲在大盾后面,只有少许人不幸被射翻在地,发出一阵阵痛呼。
不过淳于琼此刻反而镇定下来,当即下令弓箭手还击。
你来我往之间,很快魏军前阵也不断有士卒倒下。
魏哲见状面色却面无表情,只是有条不紊的调兵谴将着。
随着金、鼓之声次第响起,高坡上令旗也随之舞动。
得此信号,便见一千府兵纵马绕着袁军大营掠过,而后便见一条条套索落在袁军营地外的鹿角、拒马之上,转眼便将这些粗笨巨物拖拽到远处。
与此同时,前阵的五千屯兵则举着盾牌,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逼近。
双方就这样冒着箭雨,很快便在袁军营地外开辟出一条通道。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魏军与袁军竟然就已经短兵相接,贴身肉搏了。
……
“杀贼!”
辽阔的旷野中,只见无数士兵好似蚂蚁一般在平原上相互厮杀。
随着一轮箭雨从魏军阵前升起,袁军阵中顿时便又不少士卒闷声倒下。但不等他们咽气,在淳于琼的驱使下后面的士卒便立刻怒吼着冲上来。在端着长矛狠狠的刺向前方魏军的同时,也带走了脚下袍泽最后一丝生机。
人命如草芥,不过如此而已。
也有些袁军士卒实在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厮杀,在恐惧的驱使下昏头昏脑的便朝后方跑去,但往往还没有乱窜几步就被淳于琼的亲卫射杀在原地。
在战时,主帅的亲卫本就是最好的督战队。
然而即便淳于琼已经用尽浑身解数,可局势还是在不断的恶化。
本来方方正正的袁军的大营,此刻已然被破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
毕竟哪边的杀人技艺更熟练,上场比试一下就知道了。
赢了站着,输了躺着,就是这么简单。
从这个角度来说,眼下战场上的悍卒其实与后世工厂的技术工没什么区别。
谁说杀人的技术不是技术了?
而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魏军中军大纛下再次响起了一阵金鼓之声。
魏军前阵早就等候许久的毛坤闻声大喜,立刻身披重甲手持长剑大吼道:
“随我杀!”
话音未落,他便身先士卒的率领三千重甲步兵朝着袁军营地内冲去。
可即便求战心切,但毛坤依旧保持着理智,步伐并不快。
在维持着体力的同时,他还率领着这支重甲步兵保持着一定的节奏。
直到最后距离袁军阵地数十步的时候,他方才狰狞一笑的开始加速,率领这支浑身盔甲的虎狼之兵猛然向前扑去。
虽然他们杀人的场面看似残忍无比,不是斩断敌人的头颅,就是劈开半个身子,亦或者是直接将对面的敌军撞得口喷鲜血的倒飞出去,但他们偏偏给人一种气定神闲之感,甚至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对,就是优雅。
至少在中军大纛下的魏哲看来,他们高超的杀人技巧是如此赏心悦目。
于是不过两炷香的功夫,毛坤等人面前的袁军就被斩的七零八落,袁军的防御阵线再次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见此情形,大营中心的淳于琼只能面色铁青的将战线再次收缩。
淳于琼知道这样僵持下去必死无疑,但他却又不敢向后撤军。
因为只要他敢率军且战且退,魏军骑兵必然会一拥而上。
淳于琼可没有在一万魏骑的围攻下行军的信心,要知道这可不是塞外胡骑,而是货真价实的汉人突骑。
况且魏哲在骑战方面的造诣天下皆知,没有谁敢保证能扛得住他的进攻。
此时此刻,淳于琼只希望张燕那厮能及时赶到了。
只要他能坚持到黑山军来援,那么一切都还有希望!
相比之下,魏哲的想法就截然相反。
他只想尽快解决眼前的袁军,然后率兵和张辽会师,继续弄死张燕那厮。
在这种情况下,魏哲此战的指挥风格就可想而知了。
就是一个猛打猛攻,不给袁军一点喘息之机。
在发现袁军气势渐颓之后,魏哲果断甩出杀手锏。
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率领休憩已久的玄甲营从山坡上冲下,沿着前锋留下的道路慢慢加速,速度越来越快,直到最后好似滚落的巨石一般出现在袁军阵前。
实际上玄甲营给袁军的印象确实如此。
当看见上下都包裹在幽黑盔甲的具装甲骑时,淳于琼嘴唇下意识便颤抖起来。
即便玄甲营望之不过千骑,但在淳于琼眼中却比上万魏骑还要恐怖。
别看他是第一次见具装甲骑,可淳于琼立刻便意识到这种玄甲重骑的危险。
简单来说,就相当于把上万骑兵的冲击力浓缩在一千重骑身上释放出来。
力量或许还是那个力量,但瞬间的冲击力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了。
果不其然,随着人马具甲的玄甲骑轰然撞来,顿时好似巨锤一般砸在袁军士卒身上,一时间只见众多士卒远远的倒飞出去。
人还在半空之中,便已经七窍流血,五脏俱碎而亡了。
转眼之间,淳于琼再次组织的防线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破碎不堪。
并且和先前不同,玄甲营直接好似一柄巨斧一般劈开了整个袁军大营。
在魏哲的指挥下,只见玄甲营好似乘风破浪一般直冲大营正中的淳于琼而来。
与此同时,两旁的魏军步卒则沿着玄甲营破开的缝隙迅速冲入袁军大营,不断将这个裂口撕大,反过来护住了玄甲营的后背。
步坦协同魏哲不会,但是步骑配合魏军还是能做到的。
不得不承认,步骑配合的杀伤力比单一兵种强太多了。
此时此刻,袁军大营已经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上至将校,下至走卒,一个个都满脸惶然。
前一刻还能勉强支撑的阵势,转眼就一触即溃,溃败就像瘟疫一般,瞬间便传遍了袁军上下,连袁军将领自己都开始四散而逃了。
就连督战队也顾不上杀人了,而是一窝蜂的凑到淳于琼的身边。
“将军,快撤吧!”
“是呀将军,我等纵然是死也会护着您杀出去!”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将军!”
淳于琼身边,只见一个个亲卫焦急的劝说着。
这些人与其他袁兵不同,他们乃是淳于琼的家兵,甚至是族人。
故此在这个时候,他们也顾不上袁绍了,只想着护着淳于琼活下来。
可淳于琼却面色灰白的缓缓摇了摇头。
“本初以诚待我,我焉能临阵脱逃?”
看着不远处好似一道道波浪一般向自家涌来的魏军,淳于琼没有再多言。
只见他忽然释然一笑道:
“告诉魏公威,此战我淳于琼输得心服口服!”
说罢,他便毫不犹豫的横刀自刎,坚决的没有给别人丝毫阻拦的机会。
见此情形,一旁的亲兵顿时跪了一地,满脸悲戚之色。
淳于琼都死了,他们也没有逃走的想法了。
片刻之后,当魏哲勒马在袁军帅帐前停下时,看着淳于琼背后的横线不由轻叹一声,这厮倒是个言出必行的汉子,到死也没有后退一步。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轻叹道:“好生安葬,莫要折辱了!”
淳于琼的一干亲卫闻言倒是没有要报仇的,只是泪流满脸的拜倒在地。
“多谢左将军!”
毕竟两军交战死于战场本就正常,哪有私仇可言。
而在处理完这个插曲之后,魏军则快速的收拾战场,因为还有另一仗在等着他们……
官道上北风呼啸,烟尘弥漫,只见一路看不见头尾的大军正快速行进着。
黑山军已经出山数日,即将到达耿乡,向下曲阳挺进。
然而正当耿乡在望时,不远处忽然冲来数骑斥候匆匆来报:
“将军,有魏骑在漳水北岸列阵,阻击我军过河。”
张燕闻言连忙问道:“来者何人?兵马多少?”
“其军中打着‘张’字将旗,似是魏将张辽,所率兵马约八百余骑。”
闻听此言张燕这才松了口气,而后不由大骂道:
“彼其娘兮!区区无名之辈也敢阻我?”
他这次可是足足带了两万黑山军精锐,对面只派八百骑阻击也太瞧不起人了。
若来的是赵云、阎柔等魏军名将还好,只派一个张辽过来算什么?
张燕虽然听说过这个名字,但观其以往战绩都乏善可陈。
不过也不怪张燕孤陋寡闻。
主要张辽一直以来确实颇为低调,在草原时虽表现亮眼可奈何魏哲才是主帅。
有魏哲这个北疆名帅在前,张辽自然也就默默无闻了。
也正因为这一点,本来还有些忧虑的张燕顿时感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欺人太甚!”
只见张燕在怒骂一声后当即决定率军击之,给魏军一个下马威。
当然,主要还是为了鼓舞士气。
很快,奔行五里之后张燕率黑山军一众首领赶到漳水岸边。
作为漳水支流,耿乡周边的这条水道其实并不险要,宽不过五十步,河道最深处也不过八尺左右,骑马涉水可过。当前又正值夏日,这点障碍真不算什么。
当作为向导的真定县吏告知此处水利情况后,张燕气势越发雄壮,当场就要动手。
不过一旁的郭大贤见状眼珠一转便主动出列道:
“大帅乃黑山之主,此等小贼何必亲自动手?”
“兄长稍候,我这就将这厮擒来给你出气!”
郭大贤倒不是对张燕有多忠心,只是觉得这种软柿子不捏白不捏,现在捡便宜总比待会啃硬骨头好。
张燕也不在乎他那点小心思,当即颔首应允,令他率本部三千兵出战。
并且他还叮嘱道:“无需强求,能击退这支贼骑接引大军渡河即可。”
见此情形,一旁的李大目不由嘀咕道:“娘的,又让这厮赚到了。”
身后深目黄须的于氐根闻言亦是忍不住面露遗憾之色。
但也没办法,谁让郭大贤脑袋转得比他们快一步呢。
与此同时,只见郭大贤寻了一处浅滩之后当即便率兵一涌而出,顿时乌泱泱的河道中皆是黑山贼兵,一个个也毫无章法,各使手段的向着对岸冲去。
出自黄巾的黑山贼就在这样,最擅长的就是乱战。
看似乱七八糟,但是由于目标散乱反而让对面没有集中的攻击点。
对面的张辽见状也只是面无表情的纵马来回奔走,不时令麾下开弓放箭。
刹那间便见矢如飞蝗,河中惨叫不断,当场将这段河水染得一片暗红。
然而正当岸上的魏军骑兵来回奔走,气焰嚣张的痛打落水狗时,对岸的张燕也没有干看着,直接下令弓箭手还击,遮护郭大贤上岸。
于是刚刚还不可一世的魏骑转眼便狼狈的连连后撤,躲至射程之外。
漳水中的郭大贤见状顿时便咧着大嘴狰狞一笑:
“好机会!二三子,且随我杀个人头滚滚!”
说罢这厮竟然凶性大发,直接猛冲数米率先爬上北岸。
毕竟能在贼窝里混出头来的,手上没点本事儿也压不住下面的匪兵。
而随着郭大贤与身边心腹率先登岸,很快对面的黑山贼也越来越多。
虽然张辽率领骑兵冲了几次,杀了不少贼兵,可依旧于事无补。
在对岸黑山贼箭阵的遮护下,郭大贤所部很快便在北岸站稳了脚跟。
这便是为什么郭大贤会主动请缨的缘故。
看似这个先锋危险的很,可实际上这个任务再轻松不过。
至少和后面的攻城相比,眼下这个抢滩渡河绝对算是软柿子。
事实也正是如此。
随着黑山贼前锋在北岸站稳张辽也没有强求,他收到的命令是迟滞黑山军。
此刻见事不可为,他便毫不犹豫率领八百魏骑抽身而去。
南岸的张燕看到这一幕,这才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
“哈哈哈~如此魏军又有何惧?”
小胜一场也是胜利嘛,反正他不嫌弃。
说罢张燕便豪气万千的大手一挥道:“过河!”
……
与此同时,下曲阳县临平乡。
淳于琼刚率西路军抵达此地,斥候便匆匆来报。
“启禀将军,魏军来袭,内有魏字帅旗,当是贼首亲临。”
淳于琼当即脸色分外难看的问道:“兵马多少?”
斥候闻言连忙回禀道:“约有二万之众,俱为骑兵。”
闻听此言,淳于琼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距此还有多远?”
“……此刻约莫不足十里!”
听到这里,淳于琼心里那叫一个惊怒交加。
“如此玩忽职守,要你何用?来人,给我拖出去斩了!”
他明明下令斥候前出二十里,这厮竟然十里才来禀报,简直罪不可恕。
那帐下斥候听罢顿时面色惨白的辩解道:“将军,我无罪呀,他们俱是骑兵……”
然而不等他把话说完,就被淳于琼的亲兵不由分说的堵上嘴,拖出帐外一刀砍了。
说白了,淳于琼杀他不过是为了泄愤罢了。
果然,在砍了一个斥候之后淳于琼稍稍平复了心情。
于是他当即派人向耿乡方向传信,向黑山军求援。
毕竟魏哲都来了,那黑山军也用不着去下曲阳了,还不如直接来临平这边。
他自认为也是一个将才,但和魏哲这种注定名留青史的名将还是不能比的。
对于他来说,此战不败就是胜利。
只要撑到黑山军来援,那么这一战他们就算赢了。
不得不说,淳于琼十分有自知之明。
只是魏哲来的实在太快了,淳于琼眼下甚至连营垒都没建,于是只能草草用辎重车辆当做营墙围在外面,再匆匆布置一些鹿角、拒马之类便结束了。
不是淳于琼不想继续布置,而是魏军已经到他眼皮子底下了。
说实在的,没有见识过万马奔腾场景的人永远无法想象这个场面。
排山倒海,地动山摇,用来形容此刻再恰当不过。
看着天边无边无际的骑兵迎面冲来,耳边不断响起一阵阵闷雷声。
即便淳于琼也是经历过公孙瓒南下的人了,但看到这幅场景依旧忍不住心惊。
没办法,谁让北疆一线几乎全在魏哲治下呢。
幽州纵然有万般不足,但有了充足的马匹来源便足以抹平一切。
……
一炷香后。
看着眼前袁军一副固守待援的模样,魏哲不由笑着勒马驻足。
不枉他示敌以弱,等了这么多天终于把淳于琼钓出来了。
话说此战魏哲的首要目标,自然是拿下冀州。
但在此基础之上,魏哲还是希望能尽量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换句话说,就是尽量调动袁军,找机会在野战中取胜,避免攻城。
虽然魏军的攻城能力也挺不错的,但谁让魏军更擅长野战呢。
如此一来,他就能降低伤亡,以最小的代价占据冀州。
为此这次他特地将步卒都留在了下曲阳,只率骑兵奔袭临平乡。
等他弄死了淳于琼之后,再回头收拾黑山军也不迟。
要知道他可是给张辽足足留下了五千骑兵,拖住黑山军应该是足够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眼下魏哲麾下这两万人也不全都是骑兵。
除了那一万府兵比较全能之外,另外一万人不过是骑马步兵而已,甚至他们胯下的也只是军中驮马,并非精心饲养的战马。
毕竟会骑马和通晓骑战是两码事,后者也是需要日复一日操练的。
人要练,马也要练!
也就是幽州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否则魏哲也凑不出这么多骑马步兵。
张辽那五千骑也大多都是这种情况,符合标准的骑兵不到一千人,剩下大多都是骑着马匹的机动步卒。
……
午后,阴沉的乌云下仿佛空气都要凝固起来。
比天色更加阴沉的是淳于琼的脸色。
当看见来袭的魏骑一分为二,前者在营前驻马休憩,后者则快速的从驮马身上取下盔甲互相披挂时,淳于琼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
开什么玩笑,步卒还能这么用?
别说淳于琼了,此刻袁军大营中的将校有一个算一个都哑然无语。
不是他们想象力匮乏,而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当然,这里说的“贫穷”不是指财货方面,而是指马匹资源。
即便冀州乃是有名的膏腴之地,他们也想象不出如此奢侈的行为。
毕竟马匹可比人要值钱多了。
至少在袁军之中,一万匹马绝对要比一万步卒要值钱。
给步卒提供马匹当做脚力?
别开玩笑了,区区匹夫而已,让他们多跑几步不就行了。
反正都是骡马,累一点又怎么了?
只是无论他们心里如何作想,战场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了。
旷野上,只见在魏军骑兵的掩护下,一万步卒飞快着甲列阵。
在他们恢复战斗力的同时,随行的饲官则快速收拢马匹,驱赶着退往远处。
而披挂完整的步卒则全副武装,有的拿出了弩机弓箭,有的身披重甲,显然分工各有不同,整个过程耗时极短,看得出来是久经操练的。
实际上这种在战阵上想要玩灵机一动的花活确实不太可能。
战场不是过家家,差一点可能都会输掉战争。
就比如这个骑马步兵模式,府兵虽然用不着操练,但却是屯兵的必练科目。
魏哲不要求屯兵也精通骑战,但他们至少能做到骑马机动。
既然明白自家优势在哪里,魏哲自然会将优势发挥到极点。
而淳于琼不过是一晃神的功夫,对面的魏军便已经准备完毕了。
大战,一触即发!
……
与此同时,袁军大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淳于琼只觉得手脚冰凉。
本来他还想着魏军俱是骑兵,只要自己据营而守胜败犹未可知。
但现在魏哲玩了这么一手,淳于琼便知道是他失算了。
此时此刻淳于琼无比后悔,他痛恨自己为什么要离开阜城。
毕竟若是留在阜城大营他还有城池为屏障,即便遇到眼前的情况也有抵抗力。
不像现在,除了薄薄的一道障碍外就没有其他防御了。
念及此处,心情坏到极点的淳于琼反而冷静下来。
“诸位,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只见他拔出佩剑在地上划出一道痕迹,眼神决然道:
“若我退过此线众将士皆可斩我,若诸位退缩避战也莫要怪我绝情了!”
“今日,唯死战而已!”
此言一出,四下的袁军将校顿时不由心中一寒。
甭管他们刚才在想什么,此刻都只能咬牙高呼死战了。
还真别说,淳于琼这么一刺激倒是真让袁军士气一振。
须臾,只见听得“嗖!嗖!”一阵嗡响,一片密集的弩矢便如雨点一般朝着淳于琼大营落下,早有准备的袁军士卒立刻躲在大盾后面,只有少许人不幸被射翻在地,发出一阵阵痛呼。
不过淳于琼此刻反而镇定下来,当即下令弓箭手还击。
你来我往之间,很快魏军前阵也不断有士卒倒下。
魏哲见状面色却面无表情,只是有条不紊的调兵谴将着。
随着金、鼓之声次第响起,高坡上令旗也随之舞动。
得此信号,便见一千府兵纵马绕着袁军大营掠过,而后便见一条条套索落在袁军营地外的鹿角、拒马之上,转眼便将这些粗笨巨物拖拽到远处。
与此同时,前阵的五千屯兵则举着盾牌,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逼近。
双方就这样冒着箭雨,很快便在袁军营地外开辟出一条通道。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魏军与袁军竟然就已经短兵相接,贴身肉搏了。
……
“杀贼!”
辽阔的旷野中,只见无数士兵好似蚂蚁一般在平原上相互厮杀。
随着一轮箭雨从魏军阵前升起,袁军阵中顿时便又不少士卒闷声倒下。但不等他们咽气,在淳于琼的驱使下后面的士卒便立刻怒吼着冲上来。在端着长矛狠狠的刺向前方魏军的同时,也带走了脚下袍泽最后一丝生机。
人命如草芥,不过如此而已。
也有些袁军士卒实在受不了如此高强度的厮杀,在恐惧的驱使下昏头昏脑的便朝后方跑去,但往往还没有乱窜几步就被淳于琼的亲卫射杀在原地。
在战时,主帅的亲卫本就是最好的督战队。
然而即便淳于琼已经用尽浑身解数,可局势还是在不断的恶化。
本来方方正正的袁军的大营,此刻已然被破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
毕竟哪边的杀人技艺更熟练,上场比试一下就知道了。
赢了站着,输了躺着,就是这么简单。
从这个角度来说,眼下战场上的悍卒其实与后世工厂的技术工没什么区别。
谁说杀人的技术不是技术了?
而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魏军中军大纛下再次响起了一阵金鼓之声。
魏军前阵早就等候许久的毛坤闻声大喜,立刻身披重甲手持长剑大吼道:
“随我杀!”
话音未落,他便身先士卒的率领三千重甲步兵朝着袁军营地内冲去。
可即便求战心切,但毛坤依旧保持着理智,步伐并不快。
在维持着体力的同时,他还率领着这支重甲步兵保持着一定的节奏。
直到最后距离袁军阵地数十步的时候,他方才狰狞一笑的开始加速,率领这支浑身盔甲的虎狼之兵猛然向前扑去。
虽然他们杀人的场面看似残忍无比,不是斩断敌人的头颅,就是劈开半个身子,亦或者是直接将对面的敌军撞得口喷鲜血的倒飞出去,但他们偏偏给人一种气定神闲之感,甚至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对,就是优雅。
至少在中军大纛下的魏哲看来,他们高超的杀人技巧是如此赏心悦目。
于是不过两炷香的功夫,毛坤等人面前的袁军就被斩的七零八落,袁军的防御阵线再次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见此情形,大营中心的淳于琼只能面色铁青的将战线再次收缩。
淳于琼知道这样僵持下去必死无疑,但他却又不敢向后撤军。
因为只要他敢率军且战且退,魏军骑兵必然会一拥而上。
淳于琼可没有在一万魏骑的围攻下行军的信心,要知道这可不是塞外胡骑,而是货真价实的汉人突骑。
况且魏哲在骑战方面的造诣天下皆知,没有谁敢保证能扛得住他的进攻。
此时此刻,淳于琼只希望张燕那厮能及时赶到了。
只要他能坚持到黑山军来援,那么一切都还有希望!
相比之下,魏哲的想法就截然相反。
他只想尽快解决眼前的袁军,然后率兵和张辽会师,继续弄死张燕那厮。
在这种情况下,魏哲此战的指挥风格就可想而知了。
就是一个猛打猛攻,不给袁军一点喘息之机。
在发现袁军气势渐颓之后,魏哲果断甩出杀手锏。
只见他毫不犹豫的率领休憩已久的玄甲营从山坡上冲下,沿着前锋留下的道路慢慢加速,速度越来越快,直到最后好似滚落的巨石一般出现在袁军阵前。
实际上玄甲营给袁军的印象确实如此。
当看见上下都包裹在幽黑盔甲的具装甲骑时,淳于琼嘴唇下意识便颤抖起来。
即便玄甲营望之不过千骑,但在淳于琼眼中却比上万魏骑还要恐怖。
别看他是第一次见具装甲骑,可淳于琼立刻便意识到这种玄甲重骑的危险。
简单来说,就相当于把上万骑兵的冲击力浓缩在一千重骑身上释放出来。
力量或许还是那个力量,但瞬间的冲击力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了。
果不其然,随着人马具甲的玄甲骑轰然撞来,顿时好似巨锤一般砸在袁军士卒身上,一时间只见众多士卒远远的倒飞出去。
人还在半空之中,便已经七窍流血,五脏俱碎而亡了。
转眼之间,淳于琼再次组织的防线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破碎不堪。
并且和先前不同,玄甲营直接好似一柄巨斧一般劈开了整个袁军大营。
在魏哲的指挥下,只见玄甲营好似乘风破浪一般直冲大营正中的淳于琼而来。
与此同时,两旁的魏军步卒则沿着玄甲营破开的缝隙迅速冲入袁军大营,不断将这个裂口撕大,反过来护住了玄甲营的后背。
步坦协同魏哲不会,但是步骑配合魏军还是能做到的。
不得不承认,步骑配合的杀伤力比单一兵种强太多了。
此时此刻,袁军大营已经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上至将校,下至走卒,一个个都满脸惶然。
前一刻还能勉强支撑的阵势,转眼就一触即溃,溃败就像瘟疫一般,瞬间便传遍了袁军上下,连袁军将领自己都开始四散而逃了。
就连督战队也顾不上杀人了,而是一窝蜂的凑到淳于琼的身边。
“将军,快撤吧!”
“是呀将军,我等纵然是死也会护着您杀出去!”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将军!”
淳于琼身边,只见一个个亲卫焦急的劝说着。
这些人与其他袁兵不同,他们乃是淳于琼的家兵,甚至是族人。
故此在这个时候,他们也顾不上袁绍了,只想着护着淳于琼活下来。
可淳于琼却面色灰白的缓缓摇了摇头。
“本初以诚待我,我焉能临阵脱逃?”
看着不远处好似一道道波浪一般向自家涌来的魏军,淳于琼没有再多言。
只见他忽然释然一笑道:
“告诉魏公威,此战我淳于琼输得心服口服!”
说罢,他便毫不犹豫的横刀自刎,坚决的没有给别人丝毫阻拦的机会。
见此情形,一旁的亲兵顿时跪了一地,满脸悲戚之色。
淳于琼都死了,他们也没有逃走的想法了。
片刻之后,当魏哲勒马在袁军帅帐前停下时,看着淳于琼背后的横线不由轻叹一声,这厮倒是个言出必行的汉子,到死也没有后退一步。
念及此处,魏哲当即轻叹道:“好生安葬,莫要折辱了!”
淳于琼的一干亲卫闻言倒是没有要报仇的,只是泪流满脸的拜倒在地。
“多谢左将军!”
毕竟两军交战死于战场本就正常,哪有私仇可言。
而在处理完这个插曲之后,魏军则快速的收拾战场,因为还有另一仗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