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当老爷 第436章 打手

小说:我在印度当老爷 作者:炒腰果 更新时间:2025-08-10 08:08:5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中间人是印度工人阶层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对落后地区的农村人来说。

  去波斯湾、去当临时工、去买种子,都离不开中间人。

  他们不识字,不知道流程,只能依靠中间人帮忙。

  苏尔钢铁厂那上千名工人,有大半都是中间人介绍来的外地农民工。

  要论对工人的了解程度,没有谁比中间人更熟悉。

  萨卡就是和苏尔钢铁厂合作的中间人,他负责替工厂物色劳动力。

  德瓦拉姆约了萨卡在市场上的茶馆见面,很快对方就开着摩托车过来。

  他把摩托车停好之后走进了茶馆,他走路有些大摇大摆的样子,看起来和茶馆里的其他工人有些不同。

  他显得很聪明也很机警,德瓦拉姆依然记得当初在工人宿舍时,对方是怎么打量他的。

  萨卡来到他们坐的地方,当德瓦拉姆自我介绍时,他仔细地听着。

  “是的,我以前确实不知道你是谁,我看到你经常出现在工人们的住处感到很疑感,”他说,“但现在我知道了。”

  萨卡是孟加拉人,来自北班加罗尔山区的一个村庄。他年龄比莫汉大,身材矮胖,不如后者强壮。

  再加上他灰白的胡子、幽默的性格,看起来给人一种大叔的感觉。

  当然他身上那种冷峻,那种对德瓦拉姆出现在工厂里的谨慎态度,让德瓦拉姆微微别扭。

  经验丰富的德瓦拉姆很快就联想到那些冷血的工厂主,他们那种面对普通工人时、高高在上的眼神如出一辙。

  不过在得知德瓦拉姆背后站的是苏尔先生时,他的态度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您有什么需求尽管说,厂里的工人我都熟。”

  “莫汉说你是工人里的大人物。”

  “不,您才是。”萨卡笑道,“莫汉你要请我们喝杯茶吗?”

  “当然。”莫汉起身,让老板送了几杯茶。

  这里的茶价格很便宜,只要两卢比。本来德瓦拉姆以为那位劳务承包商会付钱,向他展示自己对工人是多么慷慨。

  但对方的态度却正好相反,这表明要么他这个人很吝啬,要么他只想表现一下他在管理莫汉。

  莫汉也不是正式工,他是保安公司的,通过中间人介绍过来的。

  喝了几口茶,萨卡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按萨卡自己的话来说,他也算是一个打工者,只是和其他打工者层次不一样罢了。

  他是一个中间人,一个承包商,负责为工厂雇用工人,并负责和工人们打交道。

  他自己也曾在印度的钢铁厂里工作,比如说在奥里萨、喀拉拉邦、马哈拉施特拉和特伦甘地邦。

  “我就是在海德拉巴转行做中间人的,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改变。”然后他变得有些奇怪,突然开始盯着德瓦拉姆的眼睛,用孟加拉语说话,也许这样莫汉就听不懂他的意思了。

  “我这一辈子干过许多坏事,我不会告诉你,尽管我知道你很想知道。我想说的是这些年来我走了歪路,但是我的生活并未因此有所改善,我并没有比以前更富有,所以我决定改过自新。”

  他突然间变得这么坦诚,让德瓦拉姆有点儿意外,但是他拒绝详细解释。

  行吧,这是私事,德瓦拉姆不打算深究。

  “工人里有谁比较厉害?”他问。

  “厉害?”

  “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狠角色,或者有威望,大家都怕他。”

  “噢,那当然是火钳工普拉迪普了。”萨卡不假思索的回答。

  “火钳工?”

  “嘿,那可是个技术活,能赚很多钱。如果加班的话,一个月差不多可以赚一万卢比。”

  “这么多?”德瓦拉姆有些意外。

  他不是没去过工厂,相反他和很多工人聊过。大多数人一个的薪水都在四千卢比上下,这还是因为钢铁厂工作比较特殊的原因。

  有些干杂活的才1200卢比一个月,以前的工厂主甚至拿等价的食物支付。

  火钳工能拿这么多,看来确实非同寻常。

  “这些工人可不一样,他们是宝贝,能干一辈子。莫汉,工厂里最大的火钳工多少岁来着?七十岁?”

  “我不知道。”莫汉笑着说。

  德瓦拉姆觉得萨卡纯粹是在扯淡,他在工厂里就没见到超过四十岁的工人。

  钢铁厂里的工作只适合年轻人,所以当他们老了之后,必然要被印度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大军所取代。

  “别说那么多了,我现在要去见见那个火钳工。”德瓦拉姆道。

  “没问题,我们这就走。”萨卡屁颠颠的带路。

  莫汉看了他一眼,估计心里正在调侃。往常如萨卡这样的中间人,哪正眼瞧过他们。

  现在呢,那摇尾乞怜的模样,和村里的哈巴狗如出一辙。

  他们沿着高速公路向下疾速驶往库瑟尔的工业区,在路上德瓦拉姆很惊讶地发现,这里人们的阶层和他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密切相关。

  像那些工厂主和管理者,他们开的是有空调的越野车或者马鲁蒂铃木。在一群买家参观钢铁厂的时候,他曾经见到过这种车。

  车里坐的都是戴着墨镜的商人,他们斜靠在座椅白色的皮套上,让德瓦拉姆想起了北方邦的那些富裕的农场主。

  像萨卡这样的中间人或者劳务承包商,他们的交通工具则是摩托车。而对火钳工或者其他工人来说,他们就只能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了。

  莫汉和他的伙伴们就在车库的角落里找到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们经常骑着它去市场。

  几人下了高速公路,直奔工厂的宿舍区。

  工人的生活非常单调,每天除了上班和睡觉之外,就是做饭和吃饭。

  当有人返回家乡或者有新工人加入的时候,生活才会改变一点点节奏。

  大多数时候,工人不在车间,那就必定在宿舍。

  萨卡把摩托车一停,就扭着肥胖的身躯直奔某间屋子。

  他站在门口飞快的说了几句,床上的人影才咕哝一声,慢慢爬起来穿衣服。

  他就是普拉迪普,来自比哈尔邦。他沉默寡言,身强力壮,看上去不太友好,和其他工人不太一样。

  他显得更自信,也许是因为身体好的原因吧。

  普拉迪普从黑糊糊的床上起身,来到屋外。

  德瓦拉姆细细打量他,身材匀称,胳膊强壮、高大的体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印度的武士阶层。

  “不错,这正是我想找的人。”

  “先生,普拉迪普就是工人中的大人物,说话很管用。”萨卡在一旁给他打眼色。

  “你好,先生。”普拉迪普合十双手,行礼。

  “火钳工是做什么的呀?”德瓦拉姆好奇的问。

  “呃就是把钢锭推进轧钢机的熔炉里。”普拉迪普小心翼翼的道。

  他很奇怪眼前的这位先生为什么会对“火钳工”感兴趣,但还是耐心解释起来。

  那是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常危险。

  因为环境温度高,生产线高速运转,推送铁锭需要很大力气,还有重型机械和熔化的钢铁所带来的危险等等。

  所以经理们都倾向于雇用,那些已经习惯了艰苦工作条件的工人。

  普拉迪普说自己今年二十五岁,但和工厂里的其他工人一样,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老十岁左右。

  他来自比哈尔邦的一个以种植甘蔗为生的农民家庭。因为土地太少无法养活家人,他就把土地留给了自己的大哥,自己出来到处打工。

  他的大部分打工生活都是在印度的西部度过的,一开始的时候,在古吉拉特邦潜口城市苏拉特的船上做电焊工。

  但是六个月之后他便辞掉了这份工作,在船舱里待的太久,让他的背很疼。

  接着他就开始在孟买、海德拉巴以及班加罗尔的钢铁厂打工,兜兜转转总计做了五年。

  后来认识萨卡后,才又来到了果阿邦。

  简单的聊了几句,气氛略微放松。

  “工厂里的兰巴达人,你了解吗?”德瓦拉姆问。

  “我不常和他们打交道,只听说他们很排外,其他人很少能掺和进去。”

  “我需要你对付他们。”德瓦拉姆开门见山。

  “为什么?”普拉迪普不解。

  德瓦拉姆把他们要组织罢工的事说了,几人骂骂咧咧,当即表示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尤其是中间人萨卡,十分积极。

  把这些本地佬赶走,他才有更多的中介名额,去外面拉工人。

  那都是抽成,都是钱。

  “自从改叫苏尔钢铁厂之后,我们的待遇好了很多。不仅工位做了防护,工厂还新开了医务室,小毛病都能解决,也不要钱。”

  “保安室还装了电风扇,两台。”莫汉点头认同。

  “苏尔先生还准备建新的宿舍楼,两人一间,有水、有电、有风扇。另外如果你们打算买些电器,比如电视机、收音机什么的,只要是苏尔牌,全部是半价。”

  普拉迪普和莫汉他们的面面相觑,就连萨卡都双目放光。

  “那些狗屎是谁?”普拉迪普拳头握的嘎吱响。

  德瓦拉姆把在餐馆遇到的那几个面相粗犷的工人,描述了一遍。

  萨卡立刻就报出了他们的名字,普拉迪普他们也点头赞同。

  “交给我吧,我知道在哪找他们,罢工这种事绝不会发生。”

  “莫汉,你去通知卡西克,明天多带几个保安。”

  “是。”

  就在德瓦拉姆他们商量要怎么解决工厂的兰巴达人时,对方也正准备搞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印度当老爷,我在印度当老爷最新章节,我在印度当老爷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