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保家老店后院浸在秋凉之中。
一株梧桐树筛下斑驳月影,蟋蟀在石缝里“唧唧”鸣叫。
景晴所居上房,一盏灯晕出暖黄光晕。
“笃笃”两声叩门响,惊到了房内的景晴、绿漪。
绿漪看了眼刚躺下准备入睡的景晴,景晴对她低声吩咐了一句,她便贴着门缝问道:“何人?”
“是我,姜念。”
绿漪再次看向景晴。
景晴咬了咬唇,轻声道:“请他稍候。”
说着忙拢起散开的青丝,随手挽个慵妆髻,又起身穿衣,绣鞋也来不及穿好,只趿拉着便站起身来。
绿漪开门时,带进一阵夜风,吹得灯焰忽闪。
姜念踏入房中,身上二等侍卫服色在灯下泛着暗纹。
景晴眼尖,发觉这侍卫官服与白日所见不同,却不知是何缘故。
“姑娘已睡下了?”
姜念目光在景晴身上一扫,但见这玉人儿云鬓半偏,衫子系得匆忙,展现一截雪白颈子,脚上的绣鞋也趿拉着。配上一张粉黛不施而自艳的玉容,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景晴被他看得耳根发热,低头盯着自己脚尖:“适才已睡下了……”话未说完,忽觉不妥,忙将衣襟拢紧些。
姜念“哦”了一声,径自坐在了椅子上。烛光映着他半边脸庞,显得轮廓锋利。景晴偷眼一瞥,正撞上他若有所思的目光,慌得忙垂下眼帘:“不知姜侍卫夜间来此所为何事?”
“我刚从监牢过来。”姜念指尖轻叩桌面,“今夜宿在这家老店。”
景晴的指尖不由揪紧了衣带。她本就怀疑姜念夜间找她,图谋不轨,眼下听到这话儿,更有此怀疑。
姜念看出景晴的紧张,轻笑一声:“姑娘别想岔了,只因我今日忙着审讯疑犯,不便回家,故宿在这家老店,已定下另一间上房。”
景晴这才稍松口气,仍站着不动。
姜念道:“我来你房中,只因有要事相告,你且坐下说话。”
景晴这才坐下,却见姜念不急说正事,只是默默打量着她。
景晴心内不安,便故意找了个话题,问道:“姜侍卫眼下所穿官服,似与白日所见有所差异。”
姜念道:“白日你所见的,乃是御前三等侍卫的官服,今日圣上已擢我为御前二等侍卫。”
景晴闻言惊奇,她虽认不出二等侍卫的官服,却知道二等侍卫乃正四品官职。心中暗忖:“他如此年轻,竟已是御前二等侍卫了,受圣上如此器重的。他莫非是豪门子弟?”
姜念忽道:“姑娘会说吴侬软语?”
这话问得突兀,倒叫景晴一怔。烛光映着她半边粉腮,睫毛在眼下投了弯弯的影。
姜念已发现,景晴会说苏州话。
苏州话以柔和细腻著称,发音轻柔,语调平缓。这个时代,苏州话被视作吴语“雅音”,被用于评弹、昆曲等雅文化形式,文人阶层以苏州话为荣,称“吴侬软语”。
景晴之所以唱曲很好听,原因之一便在于,她是用吴侬软语唱曲的。
景晴轻启朱唇:“我非苏州人士,因家父在苏州做了多年官,我倒是会吴侬软语的。”
姜念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道:“姑娘往后与我私聊时,可用吴侬软语,我爱听的。”
景晴羞赧:“姜侍卫听得懂吴侬软语?”
姜念道:“能听懂七八分。”
他前世很喜欢吴侬软语,而且,苏州话与属江淮官话的江宁话,有着大概二三成的相似。
景晴点了点头,心内琢磨着:“他说‘往后与他私聊’,难不成是要将我据为己有?”
烛花“啪”地爆了个双蕊,映得姜念、景晴皆眉目如画。
姜念这才切入正题,目光凝视着景晴,正色道:“今日我已将姑娘所言令尊亏空一案隐情,当面陈奏于圣上。”
景晴眸中霎时亮若晨星:“果真?”
姜念微微颔首。
景晴的神色似久旱盼甘霖,急急问道:“圣上如何圣裁?”
“圣谕道……”姜念顿了顿,“虽景昀端挪用库银非为一己之私,然亏空既成,国法难容,此事处置不可更张。”
这话宛如一盆雪水当头浇下,景晴身子一晃,面色一黯。
姜念继续道:“今日陈奏时,十三王爷在侧,王爷力陈令尊清廉爱民,恳请圣上免其死罪。圣上准奏,改斩监候为流放。”
“啊!”景晴轻呼一声,忙“扑通”跪下,连磕三个响头:“多谢姜侍卫再造之恩。”
绿漪也跟着跪下。
姜念不叫景晴起身,盯着跪着的景晴,忽沉声道:“尚有一事问你,姑娘须据实以告,不可说谎。”
景晴仰起头:“但问无妨。”
姜念坦然问道:“你可还是完璧之身?”
景晴不由面红耳热,低头盯着自己交迭的双手,然后点了点头:“是的。”
姜念心中暗喜,想着这女子命途多舛,先遭抄家,被赐给江宁节度使唐吉纳家里为婢,后被唐吉纳的夫人卖入绮梦院为清倌人,又被江湖匪类千里迢迢押送进京,这般境遇竟还能保全清白,实属难得。
景晴回答完,鼓起勇气抬头,一双秋水眸直直望着姜念,心里好奇——这位姜侍卫怎忽地问起这个问题?
姜念坦然道:“那赖尚荣勾结王隆、谭凤池,劫掠了我家三千两黄金,并用其中八百两买来了你。圣上有旨,令你与我为婢,念及你身世飘零,是个委屈之人,嘱我好生相待,而若你尚是完璧,则令我纳你为妾。”
景晴一听,既害臊,又诧异,也有失落。
害臊自不用说。
诧异的是,圣上竟让眼前这位姜侍卫纳她为妾,这是奉旨纳妾么?
黯淡则因,她在苏州时曾有过一个心上人。
“曾是南楼扫黛人,茜纱窗下理瑶文。
鲛绡暗绾相思字,素甲闲敲翡翠门。
星影碎,月痕新,流辉半落石榴裙。
心香未逐灯灰冷,半面胭脂印夜痕。”
这首她自己填词的《鹧鸪天》,便是表达了她对昔日心上人的相思之情。
但她也知道,事到如今,这份相思已是徒劳。眼前这位姜侍卫,帮她将父亲亏空隐情上达天听,让她父亲免于死罪,对她有恩。且圣上下旨,让姜侍卫纳她为妾,好生相待。对她而言,已是幸事。
姜念也不问景晴是否愿意,最后道:“明日申时,我来接你去我家。”
说完便起身离开。
景晴发怔,一时顾不上相送,待她回过神,只听得房门“吱呀”一声,那道挺拔的身影已出了门外。
景晴起身坐下,怔了半晌,忽命绿漪:“取我的妆奁来。”
绿漪忙捧来一个螺钿匣。
景晴打开底层,取出一迭诗词稿,皆是她写昔日心上人的。
她对着烛火看了良久,火光映着她的侧脸,脸上泪痕闪现。
窗外秋风忽紧,吹得梧桐叶簌簌作响。
窗内,一声叹息响起:“罢,罢,罢!”
一株梧桐树筛下斑驳月影,蟋蟀在石缝里“唧唧”鸣叫。
景晴所居上房,一盏灯晕出暖黄光晕。
“笃笃”两声叩门响,惊到了房内的景晴、绿漪。
绿漪看了眼刚躺下准备入睡的景晴,景晴对她低声吩咐了一句,她便贴着门缝问道:“何人?”
“是我,姜念。”
绿漪再次看向景晴。
景晴咬了咬唇,轻声道:“请他稍候。”
说着忙拢起散开的青丝,随手挽个慵妆髻,又起身穿衣,绣鞋也来不及穿好,只趿拉着便站起身来。
绿漪开门时,带进一阵夜风,吹得灯焰忽闪。
姜念踏入房中,身上二等侍卫服色在灯下泛着暗纹。
景晴眼尖,发觉这侍卫官服与白日所见不同,却不知是何缘故。
“姑娘已睡下了?”
姜念目光在景晴身上一扫,但见这玉人儿云鬓半偏,衫子系得匆忙,展现一截雪白颈子,脚上的绣鞋也趿拉着。配上一张粉黛不施而自艳的玉容,别有一番动人之处。
景晴被他看得耳根发热,低头盯着自己脚尖:“适才已睡下了……”话未说完,忽觉不妥,忙将衣襟拢紧些。
姜念“哦”了一声,径自坐在了椅子上。烛光映着他半边脸庞,显得轮廓锋利。景晴偷眼一瞥,正撞上他若有所思的目光,慌得忙垂下眼帘:“不知姜侍卫夜间来此所为何事?”
“我刚从监牢过来。”姜念指尖轻叩桌面,“今夜宿在这家老店。”
景晴的指尖不由揪紧了衣带。她本就怀疑姜念夜间找她,图谋不轨,眼下听到这话儿,更有此怀疑。
姜念看出景晴的紧张,轻笑一声:“姑娘别想岔了,只因我今日忙着审讯疑犯,不便回家,故宿在这家老店,已定下另一间上房。”
景晴这才稍松口气,仍站着不动。
姜念道:“我来你房中,只因有要事相告,你且坐下说话。”
景晴这才坐下,却见姜念不急说正事,只是默默打量着她。
景晴心内不安,便故意找了个话题,问道:“姜侍卫眼下所穿官服,似与白日所见有所差异。”
姜念道:“白日你所见的,乃是御前三等侍卫的官服,今日圣上已擢我为御前二等侍卫。”
景晴闻言惊奇,她虽认不出二等侍卫的官服,却知道二等侍卫乃正四品官职。心中暗忖:“他如此年轻,竟已是御前二等侍卫了,受圣上如此器重的。他莫非是豪门子弟?”
姜念忽道:“姑娘会说吴侬软语?”
这话问得突兀,倒叫景晴一怔。烛光映着她半边粉腮,睫毛在眼下投了弯弯的影。
姜念已发现,景晴会说苏州话。
苏州话以柔和细腻著称,发音轻柔,语调平缓。这个时代,苏州话被视作吴语“雅音”,被用于评弹、昆曲等雅文化形式,文人阶层以苏州话为荣,称“吴侬软语”。
景晴之所以唱曲很好听,原因之一便在于,她是用吴侬软语唱曲的。
景晴轻启朱唇:“我非苏州人士,因家父在苏州做了多年官,我倒是会吴侬软语的。”
姜念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道:“姑娘往后与我私聊时,可用吴侬软语,我爱听的。”
景晴羞赧:“姜侍卫听得懂吴侬软语?”
姜念道:“能听懂七八分。”
他前世很喜欢吴侬软语,而且,苏州话与属江淮官话的江宁话,有着大概二三成的相似。
景晴点了点头,心内琢磨着:“他说‘往后与他私聊’,难不成是要将我据为己有?”
烛花“啪”地爆了个双蕊,映得姜念、景晴皆眉目如画。
姜念这才切入正题,目光凝视着景晴,正色道:“今日我已将姑娘所言令尊亏空一案隐情,当面陈奏于圣上。”
景晴眸中霎时亮若晨星:“果真?”
姜念微微颔首。
景晴的神色似久旱盼甘霖,急急问道:“圣上如何圣裁?”
“圣谕道……”姜念顿了顿,“虽景昀端挪用库银非为一己之私,然亏空既成,国法难容,此事处置不可更张。”
这话宛如一盆雪水当头浇下,景晴身子一晃,面色一黯。
姜念继续道:“今日陈奏时,十三王爷在侧,王爷力陈令尊清廉爱民,恳请圣上免其死罪。圣上准奏,改斩监候为流放。”
“啊!”景晴轻呼一声,忙“扑通”跪下,连磕三个响头:“多谢姜侍卫再造之恩。”
绿漪也跟着跪下。
姜念不叫景晴起身,盯着跪着的景晴,忽沉声道:“尚有一事问你,姑娘须据实以告,不可说谎。”
景晴仰起头:“但问无妨。”
姜念坦然问道:“你可还是完璧之身?”
景晴不由面红耳热,低头盯着自己交迭的双手,然后点了点头:“是的。”
姜念心中暗喜,想着这女子命途多舛,先遭抄家,被赐给江宁节度使唐吉纳家里为婢,后被唐吉纳的夫人卖入绮梦院为清倌人,又被江湖匪类千里迢迢押送进京,这般境遇竟还能保全清白,实属难得。
景晴回答完,鼓起勇气抬头,一双秋水眸直直望着姜念,心里好奇——这位姜侍卫怎忽地问起这个问题?
姜念坦然道:“那赖尚荣勾结王隆、谭凤池,劫掠了我家三千两黄金,并用其中八百两买来了你。圣上有旨,令你与我为婢,念及你身世飘零,是个委屈之人,嘱我好生相待,而若你尚是完璧,则令我纳你为妾。”
景晴一听,既害臊,又诧异,也有失落。
害臊自不用说。
诧异的是,圣上竟让眼前这位姜侍卫纳她为妾,这是奉旨纳妾么?
黯淡则因,她在苏州时曾有过一个心上人。
“曾是南楼扫黛人,茜纱窗下理瑶文。
鲛绡暗绾相思字,素甲闲敲翡翠门。
星影碎,月痕新,流辉半落石榴裙。
心香未逐灯灰冷,半面胭脂印夜痕。”
这首她自己填词的《鹧鸪天》,便是表达了她对昔日心上人的相思之情。
但她也知道,事到如今,这份相思已是徒劳。眼前这位姜侍卫,帮她将父亲亏空隐情上达天听,让她父亲免于死罪,对她有恩。且圣上下旨,让姜侍卫纳她为妾,好生相待。对她而言,已是幸事。
姜念也不问景晴是否愿意,最后道:“明日申时,我来接你去我家。”
说完便起身离开。
景晴发怔,一时顾不上相送,待她回过神,只听得房门“吱呀”一声,那道挺拔的身影已出了门外。
景晴起身坐下,怔了半晌,忽命绿漪:“取我的妆奁来。”
绿漪忙捧来一个螺钿匣。
景晴打开底层,取出一迭诗词稿,皆是她写昔日心上人的。
她对着烛火看了良久,火光映着她的侧脸,脸上泪痕闪现。
窗外秋风忽紧,吹得梧桐叶簌簌作响。
窗内,一声叹息响起:“罢,罢,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