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206章 刀刀真实伤害

小说:科技入侵现代 作者:鸦的碎碎念 更新时间:2025-06-27 00:20:08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瓦连京?

  熟悉的名字,60年代科罗廖夫去世之后,他们新的火箭研发总设计师好像也叫这个名字。

  林燃思忖,这名字在俄国估计属于批发,类似国内的子涵。

  “教授,自2022年2月战争开始以来,星链作为SpaceX提供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冲突中充分展现了其战略重要性。

  在2022年4月至5月的阿佐夫斯塔尔围困期间,Ukraine部队利用星链发送照片和视频,保持与外界联系。

  这在马里乌波尔等被围困地区尤为重要,帮助部队在极端条件下维持通信。

  同时星链还支持了Ukraine军队的指挥和控制,包括火炮火力协调和实时数据传输。

  2022年5月,一个基于星链的应用程序成为新火炮协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指挥官与远距离观察员。

  这提高了作战效率,特别是在动态战场环境中。

  过去半年时间里,Ukraine士兵广泛使用星链控制无人机进行侦察和攻击。

  星链允许他们在任何地点使用无人机,快速发送数据至指挥中心,分析视频并计划对俄罗斯军事装备的打击,设置时间仅需约15分钟,这极大程度增强了Ukraine的战术灵活性。

  从通信保障、到军事协调再到无人机操作,星链无处不在。”

  叶琳娜在俄国,那绝对的二代。

  尤其对方在1991年之后,依然留在俄国。

  加加林作为太空第一人,那知名度是全球范围内的,作为他的女儿,叶琳娜想去西方世界,简直不要太容易。

  工作、待遇、社会地位,这些都不用担心,她只要愿意去,西方世界肯定乐于帮她解决。

  苏俄精英们前往自由阵营,还有比这更好证明自己胜利的象征吗?

  因此叶琳娜不仅是二代,那还是绝对的忠!诚!忠诚于俄国人。

  所以有叶琳娜在中间牵线搭桥的缘故,瓦连京非常坦诚。

  林燃听的很认真,如果说白宫里坐着的是冷战化石,那么林燃就是纯纯冷战遗孤了。

  这么说吧,一个从没出过象牙塔的年轻人,社会的第一课就是在60年代的阿美莉卡,在60年代的白宫和NASA上的,你和他谈什么人道主义有点招笑了。

  林燃亲眼看到过,麦克纳马拉对于阿美莉卡空军在百越村庄投放橙剂面不改色心不跳,百越前线造成的伤亡在林登·约翰逊口中只是一个数字。

  所以玛丽娜在菲尔兹奖颁奖仪式上谈什么如果林燃和俄国合作,会导致Ukraine平民过多伤亡,对林燃来说,没有任何感觉。

  冷战遗孤,会在乎这些,那还好意思说自己在60年代的白宫混了吗?

  “教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对贵公司的可回收火箭非常感兴趣。”瓦连京总结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贵司的可回收火箭来快速部署通信和侦察卫星,来应对战场需求,甚至是干扰类卫星。”

  林燃听完后,认真道:“我有几点要说的,首先是我们不排斥和俄国做生意,但前提是俄国,需要找到合适的中间方,我们倒不是说怕了阿美莉卡的ZC,只是暂时,我还不想让我们被国际货币计算组织ZC。”

  这招还是挺狠,如果被ZC,在国内还好,毕竟国内是发RMB,通过昆仑银行给员工发工资,缴社保就好了。

  本身昆仑银行的成立专门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但终归是不方便。

  这就是国际金融体系捏在别人手上的坏处。

  “当然,如果阿美莉卡那边封锁我们封锁的越严格,我们的合作空间就越大。

  暂时我们还是要找一个中间方。

  总之俄国在华的公司很多,随便找一个,然后让他们来和我们签合同,我们帮他们发射卫星,至于你们说是民用卫星,老美说是军用卫星,这就是罗生门。

  我们只负责打火箭上去,没有辨别能力。”

  瓦连京听明白了,对方需要的只是一个理由,一个明面上说的过去的理由罢了。

  “放心,教授,这绝对没有问题。”瓦连京不假思索道。

  林燃接着说:“第二点是我们的单次发射价格是2亿rmb,我们收rmb,不需要消耗你们的外汇储备。”

  瓦连京面露难色,因为猎鹰九号的单次发射价格是6200万美元,而燃烧一号改的运载能力是猎鹰九号的三分之一,要价折算成美元之后却是猎鹰九号的一半。

  当然,哪怕是2亿rmb也肯定比他们自己发射要便宜。

  “这个报价我需要回去商量一下。”瓦连京说道。

  林燃补充道:“一箭多星我们能搞定。”

  一箭多星的意思是,发射一枚火箭,一次性就能够完成多枚卫星的部署。

  因为8吨的运载能力,不代表卫星都有这么重。

  卫星按照重量分成了大型卫星、中型卫星、小型卫星等等。

  像星链早期0.9版本的卫星也就是227千克,属于小型卫星。

  而猎鹰九号在发射星链卫星,一次能把20颗到60颗不等的卫星给发射到近地轨道上。

  5月13日15时07分,猎鹰9号火箭在范登堡太空部队基地发射第45批53颗星链卫星;不到24小时,美东时间5月14日16时40分,猎鹰9号火箭又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发射第46批53颗星链卫星。

  如果燃烧一号改也能这样频繁发射,一次发射多枚卫星,那这意义要比单纯的火箭大得多。

  一箭多星,是对火箭有要求,需要火箭具备足够运载能力的同时,还能具备足够精确的轨道控制能力,确保每颗卫星都能部署在正确的轨道上。

  “教授,能不能把燃烧一号改技术卖给我们?”瓦连京语气有些干涩。

  他倒不是觉得这个理由过分,而是对于六十年沧海桑田的感慨。

  六十年前,1961年的时候,苏俄把自己身旁叶琳娜的父亲送上了太空,先有第一颗人造卫星,后有第一次载人航天,是不折不扣的航天第一强国。

  NASA,NASA那时候在舆论上是被嘲笑的对象,不仅真理报嘲笑他们,阿美利肯自己的报纸也嘲笑他们。

  华国?华国那时候连一颗卫星都没有,别说卫星,华国甚至农业为主的国家。

  六十年后,沧海桑田,俄国居然要找华国来买火箭技术。

  瓦连京有些羞愧,他和叶琳娜一样,是横跨了苏俄和俄国时代的毛子,作为经历过苏俄航天局最后辉煌的工程师,瓦连京内心感慨万千,有无数思绪在翻涌。

  “抱歉,技术不卖,合作的价格就是2亿rmb发射一次。”林燃坚持道。

  卖技术?下蛋的母鸡一次卖了?我还没有那么傻。

  如果只是卖给毛子,那倒不是不能卖。

  问题是,世界分成两块,一块是西方世界,这部分市场林燃不认为自己能拿到。

  另外一部分就是苏俄阴影下的国家,像中亚、中东、东欧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林燃也盯着呢。

  如果把燃烧一号改技术卖给毛子了,那这些地方的火箭发射市场就是毛子去开垦,而现在都是自己可以争夺的市场。

  哪怕毛子开个天价,他也不会卖。

  俄国跟着来的专家,又围绕着燃烧一号改的具体参数,以及如何实现一箭多星进行了讨论。

  现场气氛很是热烈,这帮俄国派来的专家都和学生一样听林燃讲课。

  不过也就是现在,放以前,俄国只有科罗廖夫这个级别的科学家才能听到林燃的现场授课。

  “叶琳娜,你觉得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毕竟你和他打交道过一年多时间。”回到酒店后,瓦连京问道。

  叶琳娜思考片刻后说道:“教授是我见过在航天领域最有造诣的专家,我想我们需要抓住和他合作的机会。”

  俄国这一行人没这么快走,他们回去简单商量之后由瓦连京和林燃达成了初步的口头协议。

  他们这次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参观燃烧一号改的月球发射任务。

  “教授,我还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你们会采取如此激进的策略,直接选择全自动发射的方式,让燃料舱采取自动驾驶的方式完成从轨道切换到着陆的全过程。”

  瓦连京在听完李瑞的介绍后,脸上写满了震惊。

  因为这次燃烧一号改发射的命名为吴刚0001的燃料舱目的是月球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

  9999个吴刚伐桂没见过吧?

  这个地方也是NASA为阿尔忒弥斯计划选定的13个最佳着陆点中,最好的那个。

  因为如果你想要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而且还想把该月球基地从小慢慢扩大,扩大到大型基地。

  那么水、阳光就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月球南极被认为是建造永久性、可扩展基地的理想地点,它同时包括了永久阴影区域,永久阴影区域包含水冰,水冰可以通过电解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同时水也是月壤改造成混凝土的必备资源了。

  而在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这里边上就是阴影,然后这个地方又有着近乎永久持续的阳光。

  简单来说,基地需要靠近有持续阳光的区域以维持电力,同时靠近阴影区域以获取水冰,这两者在沙克尔顿可以兼得。

  这个地方由来自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月球地质学家们、NASA南极场址分析和规划团队花了十多年时间才选出来的。

  (具体花了多少美元,这个没找到资料)

  现在老中要先上去了。

  在大众舆论里没有怎么样,但在专业人士看来,比复刻阿波罗登月还要更牛头人一点。

  毕竟阿波罗登月,你好歹自己上去了,沙克尔顿属于是你搞半天,选半天,信誓旦旦说自己2020年要登月,要在沙克尔顿陨石坑边上建小型基地,说这个地方怎么怎么好。

  在NASA月球选址团队给NASA的报告里,一共选了13个位置,吹的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哪哪都好,其中沙克尔顿是被吹的最狠的那个。

  (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左侧)和从左中部延伸至右上方的沙克尔顿-德杰拉许山脊的斜视图。

  南极位于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那个小巧、尖锐、明亮的陨石坑附近图片左侧,距底部约25%。

  山脊线长约14公里,NAC编号为M1348682369LR,图源自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就好像,你天天和你兄弟说隔壁班女孩多好看多好看,说高考完一定要追他,高考完带着鲜花和手写信,结果发现女孩坐在你兄弟自行车后座,能不破防才怪呢。

  现在老美那帮航天爱好者们就是这个心情,这回的航天器登月刀刀都是真实伤害。

  “其实从技术角度,我觉得只要自动驾驶的规则设置的好,自动驾驶比我们在地球进行操控要更加靠谱。”林燃说,“你别忘了,我同时还是人工智能专家,是数学精通的人工智能专家。”

  瓦连京默然,对方都不只是数学精通那么简单了。

  “可你们目前还不知道沙克尔顿陨石坑的情况,难道让吴刚自己判断吗?”瓦连京接着问道。

  发射无人航天器到月球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实现软着陆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

  这么说吧,之前没人成功过。

  沙克尔顿陨石坑就更难了,内部处于永久阴影中,外部边缘则有近乎持续的阳光,这导致光照条件极端,会影响导航。

  林燃解释道:“靠通信然后地面操作的方式更危险,你要考虑到阴影区的温度极低,会对航天器的电子设备构成影响。

  不如交给飞行器自己去判断。”

  林燃心想,其实第一次能不能成功,没那么重要。

  哪怕坠毁了都没事。

  只要吴刚0001能够到沙克尔顿陨石坑,那么我利用门上去,到废墟里面部署一套计算设备和通信设备,然后通过这套计算设备,和登月航天器连接后,由月球上的计算中心来提供计算能力,进行自动导航运算。

  简单来说,本来要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但门的存在,直接给你从虚空中抓一只鸡来,这不就解决了?

  自己作为阿波罗科技的创始人,能够抹去所有月球存在导航的痕迹。

  在自动导航稳定之后,再提出我们要运一套计算设备上去。

  其实是先有计算设备,但在外人眼中,是对登月导航技术的完善。

  所以,这次能不能软着陆不重要,硬着陆了也行,越靠近沙克尔顿陨石坑越好。

  发射依然在文昌。

  “所有系统正常,”李斌抬头,“火箭和着陆器已通过所有测试。”

  李瑞点头:“很好,准备发射。”

  倒计时归零,控制室的大屏幕上,燃烧一号改火箭点火,火箭缓缓升空,划破夜空。

  “轨迹正常!”控制中心内的工程师喊道,屏幕上的遥测数据显示火箭正按计划上升。

  几分钟后,首级分离,二级继续将吴刚0001推向低地球轨道。

  首级开始返回地球,准备在文昌发射场垂直着陆。

  “首级接近着陆区,”一名工程师报告。

  随着引擎点火,首级缓缓下降,最终精准着陆在文昌发射场。

  控制室响起礼貌的掌声,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燃烧一号改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定。

  李瑞露出宽慰的笑容,与李斌握手:“干得漂亮!现在我们需要专注着在吴刚身上。”

  吴刚进入低地球轨道。

  经过一系列自动检查程序,开始执行跨月注入烧燃,将其送往月球。

  着陆器引擎点火,成功脱离地球轨道,朝月球飞去。

  几天后,吴刚接近月球,需执行月球轨道插入烧燃。

  这回控制室里的气氛很紧张,大家都是第一次搞这种完全自动化的操作,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控制中心里的工程师,随时准备着对吴刚进行接管。

  烧燃顺利完成,着陆器进入月球轨道。

  控制室里响起一阵低声的欢呼,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最艰难的时刻到来:降落在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这个地点地形崎岖,布满岩石,且部分区域处于永久阴影,导航极具挑战。

  “地形复杂,坡度变化大,我们的导航系统必须精准无误。”工程师为吴刚内心捏了一把汗。

  吴刚开始下降。

  控制室一片寂静,所有人盯着屏幕。

  着陆器的摄像头传回月球表面的影像,越来越近。

  突然,警报响起:“检测到障碍物!”

  避险系统自动启动

  着陆器的AI系统接管,调整轨迹,避开一块巨石。

  最终,屏幕显示:“着陆确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技入侵现代,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科技入侵现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