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山兵马都被汤燕带出,防守极度空虚,很快被翟逊占领。

  横山同样如此,虽说守军比赤山多些,但其防守之人曾被翟逊释放,心怀感激,翟逊派人劝降,那人当即便选择了带兵投降。

  如此赤横二山尽被翟逊收复。

  另一边,赤横溧水大战,由于朱三身死,横山匪群龙无首,很快被汤燕打的大败。

  横山匪逃往横山。

  汤燕一路追击。

  然而等横山匪到了横山后看到的却是淮阴军的旗帜。

  横山匪此时已经是走投无路,后有汤燕追兵,前面山门又被占据,此时翟逊派人劝降,横山匪中许多人都受了翟逊恩情,此时又走投无路,遂都跪地投降。

  汤燕很快带人追来。

  翟逊依托横山而守,指挥有度,汤燕带人一日连攻三次,皆不能破。

  次日,汤燕后方传来噩耗,赤山被淮阴军占领。

  山寨被端,赤山匪士气大降。

  翟逊趁机出击,以一千五百名淮阴士卒为核心,又号令横山降兵万余人,以为朱三报仇为名,进攻赤山匪。

  汤燕士气低迷;翟逊士气高昂。

  汤燕征伐疲惫;翟逊以逸待劳。

  汤燕不识军阵;翟逊通读兵书。

  汤燕装备陈旧;翟逊武器精良。

  汤燕有四败,翟逊有四胜,汤燕如何能敌?

  两军一相接触,汤燕便立显劣势,战后不到一刻钟,汤燕军队直接开始溃败。

  翟逊乘胜追击,汤燕带兵溃逃六十八里,一路逃至白山镇,带领残兵千余人准备躲入小白山活命。

  这时亲信魏兴道:

  “自古成王败寇,大王兵败至此,若以血鉴天,仍不失一代英豪,何故做苟藏鼠窜之辈?”

  言罢,一刀斩下汤燕头颅,带兵投降。

  赤山横山两个最大的匪患一除,整片金陵地区的匪患都为之一清,翟逊遂收拢两山残兵,一路推进,以匪治匪,大多匪徒望风而降。

  月余时间,金陵匪患基本清除。

  在书信请示过方永之后,翟逊下令根除匪患。

  其中杀人、纵火、奸淫等罪大恶极者斩。

  偷盗、伤人等小罪者割鼻切耳,服劳役以示惩戒。

  此外有一些立功者,如魏兴等人,免去了责罚。

  最终,金陵匪患完全剿灭。

  翟逊此番共收拢骁勇善战之兵两万两千六百零一人。

  其将此事上报给方永后,方永大喜,为此两万两千多人单立一军,任命翟逊为将,亲笔提名“铸新军”三字,意为铸剑重生,改过自心之意。

  随后,方永令翟逊带领铸新军赶往滁州,支援接下来攻打合肥巢州的计划。

  也就有了之前的场景。

  翟逊赶到滁州了解了方永目前面临的困境后,其当即将此事揽下,并献出一计。

  偷天换日,改黎为军!

  方永详细听完后心中十分惊叹翟逊的大胆,又敬佩他的才华。

  方永扪心自问,论才智,他不如吴元、薛鳌、翟逊等人,甚至不一定比得过贾雨村。

  论兵法武艺,若没有系统,他也不是甘霸、张远、马老黑、牛金等人的对手。

  自己纵使可以依靠系统的力量夺取天下,可想要将其妥善治理,还是要依靠这些手下。

  随后,方永同意了让翟逊负责灾民一事。

  翟逊的计策需要对外保密,方永遂召开高层会议,只将手下亲信召来,商议配合翟逊的行动。

  很快,马老黑、牛金、李盛、吴元等人赶到。翟逊负责主持会议,门外是宝儿和李仇看守会议大门。

  如今不过一月多的时间,相比于之前,翟逊已是精神焕发,昂首挺胸,一身的精神面貌自信非常。

  年迈的吴元打量审视着这个年轻人,在此人身上,他隐隐的感受到了一股威胁,这让他心中有些不顺。

  面对众人,翟逊将自己的计策缓缓说出。

  竟是要携百姓行军!

  未等翟逊将计策说完,吴元便直接开口反驳道:

  “携民行军,断不可取!”

  “一者,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携民行军,必是拖累。”

  “二者,百姓未曾训练,不知军令,携民行军,若遇偷袭,军阵必大乱,致使我军大败!”

  “三者,携百姓行军,敌军若以百姓为要挟,袭击百姓,我军则进退两难,若进则中敌军奸计,若退则失将军名望,如何抉择?此乃大谬,实不可取!”

  翟逊闻言淡淡一笑,没有丝毫动摇,反问吴元道:

  “敢问军师,用兵之道,何为上?”

  吴元答曰:“攻心为上!”

  翟逊道: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徽州巡抚,逃亡之犬;巢州合肥之官吏,见滁州之围而不救,乃胆怯自守之徒;此等蝇苟之辈,闻我军百万雄狮挥师而进,何敢抵挡,岂不速速献城以降?”

  吴元反驳道:“何来百万……”

  话说到一半,愣住了。

  看了看翟逊,坐了回去,沉默半晌,似是不服输的说了一句,“此乃险招。”

  翟逊又道:“我军在前,百姓在后;官路行军,堂堂正正;募百姓为兵,其自愿参军,可不失将军名望也。”

  吴元默声许久,无力反驳,只道:“可行。”

  其余将领见吴元都服气了,自无二话。

  次日,翟逊持督军符印,登阶上任。

  剑指灾黎化甲胄,明主扶我入青云!

  军令下发,遍告百姓。

  征百姓入伍,愿者参军同往巢州合肥,虽无饷银,却可分地耕种,且每人分给少量军粮。不愿者自行处置。

  百姓一无所有,自然愿意。

  翟逊遂命人下发军服,淮阴军军服以黑为腰,加以红肩,头裹一截红布。

  军服不够,翟逊便命人用各种旧布旧衣染色代替。

  虽不能长久,但撑过一时无碍。

  几日之间,尽起三十万大军!

  翟逊以同乡者为一编,德高望重者为长。

  老幼妇孺居军阵中心,年轻力壮居军阵之外。

  外面青壮持旧刀旧枪,内里老幼持锹铲棍棒。

  又练兵三日,只练前进后退。

  闻鼓而进,鸣金而止,违令者斩,同乡皆受罚,如此三日后,三十万大军行走无碍。

  三日后,大军在城外演练行军,前进后退整齐有度。

  方永带着有些气性的吴元登城观看,吴元观后,震惊万分。

  感叹道:“此真乃主帅之才也!”

  方永心中暗笑,问道:“元皓不生气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最新章节,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