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水利工程之规划受阻
马蹄声惊醒了田野间的宁静,也打破了林诗雅心头那份丰收的喜悦。
来者是县衙的快马,急促的语气更是让她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
“林大人,出事了!”那衙役的嗓音带着一丝颤抖,单膝跪地的身躯仿佛也昭示着问题的棘手。
林诗雅眉头微蹙,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但她依旧保持着镇定,“慢慢说,究竟何事?”
“是……是水利工程的事……”衙役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王知府……王知府他……”
林诗雅不再多言,翻身上马,慕容复紧随其后。
两人快马加鞭,直奔水利工程的选址地。
一路上,林诗雅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
她知道,自己所推行的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她万万没想到,阻力来得如此之快。
当她抵达选址地时,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怒火中烧。
本该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却是一片冷清,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工人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王知府则腆着肚子,一脸不耐烦的站在一旁。
“林大人,您可算来了。”王知府见林诗雅到来,脸上挤出一个虚伪的笑容,那笑容在林诗雅看来,却像极了一只偷腥的猫。
他拱了拱手,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水利工程,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下官已命人停工,静候您的指示。”
林诗雅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她深知,与这种人理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她只是淡淡地说道:“王知府,我之前送去的规划,你可曾认真看过?”
王知府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林大人,您说笑了,下官事务繁忙,哪有时间细看啊?不过,您放心,这工程我一定尽心尽力。”他的眼神闪烁,语气敷衍,摆明了是要从中作梗。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
她知道,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
她转向工程选址地,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
随后,林诗雅来到了附近的村庄,她需要与当地的村长商议工程事宜,争取他们的支持。
她来到村长家,只见赵村长正坐在院子里,手捻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林诗雅上前行礼,说明来意。
赵村长一听水利工程要经过村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手上的佛珠也停止了转动。
他皱着眉头,厉声说道:“不行,绝对不行!这会破坏我们村子的风水!祖宗留下的基业,岂能轻易更改?”
林诗雅耐着性子解释道:“村长,这水利工程是为了灌溉农田,造福百姓,并非是要破坏什么风水。而且,我们也会尽量避开你们的祖坟地,不会惊扰到你们的祖先。”
赵村长却根本听不进去,他怒目圆睁,拍着桌子吼道:“什么灌溉农田?都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胡编乱造!我只知道,风水一旦被破坏,村子就会遭殃!我绝不会同意你们在这里动土!”
林诗雅的耐心也快要被磨光了,她试图用科学的原理来说服他,但赵村长根本不为所动。
他抱着手臂,一口咬定:“此事没得商量!你们休想在这里动工!”
两人争执不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周围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惹祸上身。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个固执己见的老人,心中感到一阵无力。
“村长,我看此事……”就在林诗雅感到棘手之时,一道清朗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布衣的年轻秀才,手执一卷书册,缓步走来。
正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李秀才。
“赵村长,”李秀才语气不卑不亢,先是向赵村长施了一礼,才接着说道,“您担忧风水,在下十分理解。但古人云,‘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利工程并非一定要破坏风水。昔年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引水灌溉,不仅解决了水患,还造福一方百姓,并未见有哪个村庄因此而衰败。反而因土地滋养,人丁兴旺,更加繁荣。”
赵村长被李秀才这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他捻着佛珠的手微微一顿,眉头紧锁,嘴唇嚅动了几下,最终却没能说出反驳的话来。
他心里也清楚,李秀才说的并非虚言,可让他就此妥协,心中又实在不甘。
林诗雅见状,心中不由得对李秀才生出几分敬佩,她赞赏地看了李秀才一眼,李秀才见林诗雅的目光,微微颔首回应。
围观的村民也开始窃窃私语,显然,李秀才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之前他们只是盲目地跟随赵村长的观点,但现在,他们开始动摇了。
一些年纪稍长的村民回忆起祖辈口中的治水故事,也觉得李秀才说的有道理。
就在林诗雅以为事情即将出现转机时,更大的难题却在等着她。
在水利部门的会议上,孙大人拿着林诗雅的工程方案,冷笑着提出了种种刁难的修改意见。
他一会儿说这处选址不妥,一会儿又说那里的管道设计不合理,甚至连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都要鸡蛋里挑骨头。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嘲讽,仿佛林诗雅的方案在他眼里一无是处。
林诗雅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耐心解释着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她做出这些选择的理由。
但孙大人却充耳不闻,他的脸上始终带着那副令人厌恶的笑容,不时地摇头,摆出一副“你说的都不对”的姿态。
会议室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众人都感受到了林诗雅承受的压力。
林诗雅感到一丝无力,她明白,孙大人这是在故意刁难,他可能受到了某些人的指使,想方设法地阻挠工程的进展。
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笔,指节微微泛白。
会议结束后,她独自一人走在回府的路上,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但她心中的怒火却久久无法平息。
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难。
“孙大人,你那些修改意见……”林诗雅的目光中充满了探究,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林诗雅并未在公开场合发难,而是私下找到了孙大人。
她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孙大人,您提出的修改意见,似乎有些前后矛盾之处。” 她纤长的手指点在图纸上,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此处您建议将河道拓宽三尺,却又在下一段建议缩窄两尺,这岂不是多此一举?还有这里,您说要改用糯米砂浆,却未考虑到此地气候潮湿,糯米砂浆易受潮霉变,反而不如石灰砂浆稳固。”
孙大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支支吾吾地解释:“下官……下官也是为了工程着想……”
林诗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为了工程着想,还是为了某些人的私囊着想?”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新的方案,摊在孙大人面前,“这是我重新修改的方案,不仅解决了您提出的问题,还进一步优化了水流走向,提高了灌溉效率。孙大人不妨看看,有何高见?”
新的方案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孙大人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脸色愈发难看。
他原本只是想借机刁难,从中渔利,却没想到林诗雅如此精明,竟将他的伎俩看得一清二楚。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反驳。
最终,他只能灰溜溜地告辞, 留下一份皱巴巴、被丢弃的草图。
林诗雅的智慧和果敢让下属们钦佩不已,他们纷纷感叹:“林大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解决了孙大人的阻挠,林诗雅马不停蹄地赶往工匠作坊。
作坊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弥漫着木屑和铁锈的气味。
林诗雅仔细观察着工匠们的技艺,眉头却越皱越紧。
她拿起一块刚刚打磨好的石块,指尖触摸到粗糙的表面,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张工匠,这石块的打磨也太粗糙了,这样的质量如何能用于水利工程?” 林诗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工匠身材矮胖,满脸油光,他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林诗雅手中的石块,不以为然地说道:“林大人,这已经很不错了,您就别挑剔了。”
林诗雅将石块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张工匠,水利工程关乎民生大计,岂能儿戏?这样的质量,我绝不接受!” 她当即决定更换工匠,另寻技艺精湛之人。
张工匠一听要被换掉,顿时急了,他梗着脖子,蛮横地说道:“林大人,您这是要过河拆桥啊!我们兄弟几个辛辛苦苦干了这么久,您说换就换,我们去哪儿吃饭?” 他身后的几个工匠也纷纷附和,叫嚣着不肯离开。
“我……”林诗雅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在桌上缓缓展开。
“这是我制定的工匠考核标准,”她指着上面的条条款款,语气凛然,“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达不到标准者,一律辞退,绝不姑息!” 她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位工匠,“我给你们一天时间,重新考核,合格者留下,不合格者,自行离开,工钱照付。”
张工匠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考核标准,脸上肥肉抖了抖,冷汗顺着额头流了下来。
他原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却没想到林诗雅早有准备。
他拿起工具,试着按照标准打磨石块,却怎么也达不到要求。
他粗糙的手颤抖着,额头上青筋暴起,最终颓然地放下工具,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作坊。
其他工匠见状,心中凛然,他们纷纷拿起工具,认真地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知道,林诗雅并非故意刁难,而是真心为了工程质量着想。
他们也明白,只有拿出真本事,才能保住这份工作。
作坊里的敲击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充满了秩序和力量。
林诗雅看着工匠们认真工作的场景,心中稍感安慰。
她知道,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她巡视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作坊。
夜幕降临,林诗雅回到府邸,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她刚坐下,侍女便匆匆来报:“大人,李秀才求见。”
林诗雅心中疑惑,这么晚了,李秀才为何前来?
她连忙让人将李秀才请进来。
李秀才神色凝重,拱手行礼后,便将一封信递给林诗雅:“大人,有人在暗中破坏工程筹备,这是我刚刚收到的消息。”
林诗雅接过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沉。
信上详细记录了有人故意散布谣言,煽动村民闹事,甚至还有人暗中破坏工具材料,企图阻挠工程进展。
“看来,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林诗雅喃喃自语,“大人,”李秀才担忧地看着林诗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信纸紧紧攥在手中,语气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 她起身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明日,我要亲自去一趟……”
马蹄声惊醒了田野间的宁静,也打破了林诗雅心头那份丰收的喜悦。
来者是县衙的快马,急促的语气更是让她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
“林大人,出事了!”那衙役的嗓音带着一丝颤抖,单膝跪地的身躯仿佛也昭示着问题的棘手。
林诗雅眉头微蹙,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但她依旧保持着镇定,“慢慢说,究竟何事?”
“是……是水利工程的事……”衙役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王知府……王知府他……”
林诗雅不再多言,翻身上马,慕容复紧随其后。
两人快马加鞭,直奔水利工程的选址地。
一路上,林诗雅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
她知道,自己所推行的改革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她万万没想到,阻力来得如此之快。
当她抵达选址地时,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怒火中烧。
本该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却是一片冷清,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工人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王知府则腆着肚子,一脸不耐烦的站在一旁。
“林大人,您可算来了。”王知府见林诗雅到来,脸上挤出一个虚伪的笑容,那笑容在林诗雅看来,却像极了一只偷腥的猫。
他拱了拱手,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水利工程,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下官已命人停工,静候您的指示。”
林诗雅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她深知,与这种人理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她只是淡淡地说道:“王知府,我之前送去的规划,你可曾认真看过?”
王知府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林大人,您说笑了,下官事务繁忙,哪有时间细看啊?不过,您放心,这工程我一定尽心尽力。”他的眼神闪烁,语气敷衍,摆明了是要从中作梗。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
她知道,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
她转向工程选址地,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
随后,林诗雅来到了附近的村庄,她需要与当地的村长商议工程事宜,争取他们的支持。
她来到村长家,只见赵村长正坐在院子里,手捻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林诗雅上前行礼,说明来意。
赵村长一听水利工程要经过村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手上的佛珠也停止了转动。
他皱着眉头,厉声说道:“不行,绝对不行!这会破坏我们村子的风水!祖宗留下的基业,岂能轻易更改?”
林诗雅耐着性子解释道:“村长,这水利工程是为了灌溉农田,造福百姓,并非是要破坏什么风水。而且,我们也会尽量避开你们的祖坟地,不会惊扰到你们的祖先。”
赵村长却根本听不进去,他怒目圆睁,拍着桌子吼道:“什么灌溉农田?都是你们这些读书人胡编乱造!我只知道,风水一旦被破坏,村子就会遭殃!我绝不会同意你们在这里动土!”
林诗雅的耐心也快要被磨光了,她试图用科学的原理来说服他,但赵村长根本不为所动。
他抱着手臂,一口咬定:“此事没得商量!你们休想在这里动工!”
两人争执不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周围的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惹祸上身。
林诗雅看着眼前这个固执己见的老人,心中感到一阵无力。
“村长,我看此事……”就在林诗雅感到棘手之时,一道清朗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布衣的年轻秀才,手执一卷书册,缓步走来。
正是当地颇有名望的李秀才。
“赵村长,”李秀才语气不卑不亢,先是向赵村长施了一礼,才接着说道,“您担忧风水,在下十分理解。但古人云,‘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利工程并非一定要破坏风水。昔年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引水灌溉,不仅解决了水患,还造福一方百姓,并未见有哪个村庄因此而衰败。反而因土地滋养,人丁兴旺,更加繁荣。”
赵村长被李秀才这一番话堵得哑口无言,他捻着佛珠的手微微一顿,眉头紧锁,嘴唇嚅动了几下,最终却没能说出反驳的话来。
他心里也清楚,李秀才说的并非虚言,可让他就此妥协,心中又实在不甘。
林诗雅见状,心中不由得对李秀才生出几分敬佩,她赞赏地看了李秀才一眼,李秀才见林诗雅的目光,微微颔首回应。
围观的村民也开始窃窃私语,显然,李秀才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之前他们只是盲目地跟随赵村长的观点,但现在,他们开始动摇了。
一些年纪稍长的村民回忆起祖辈口中的治水故事,也觉得李秀才说的有道理。
就在林诗雅以为事情即将出现转机时,更大的难题却在等着她。
在水利部门的会议上,孙大人拿着林诗雅的工程方案,冷笑着提出了种种刁难的修改意见。
他一会儿说这处选址不妥,一会儿又说那里的管道设计不合理,甚至连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都要鸡蛋里挑骨头。
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嘲讽,仿佛林诗雅的方案在他眼里一无是处。
林诗雅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耐心解释着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她做出这些选择的理由。
但孙大人却充耳不闻,他的脸上始终带着那副令人厌恶的笑容,不时地摇头,摆出一副“你说的都不对”的姿态。
会议室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众人都感受到了林诗雅承受的压力。
林诗雅感到一丝无力,她明白,孙大人这是在故意刁难,他可能受到了某些人的指使,想方设法地阻挠工程的进展。
她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笔,指节微微泛白。
会议结束后,她独自一人走在回府的路上,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但她心中的怒火却久久无法平息。
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难。
“孙大人,你那些修改意见……”林诗雅的目光中充满了探究,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林诗雅并未在公开场合发难,而是私下找到了孙大人。
她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孙大人,您提出的修改意见,似乎有些前后矛盾之处。” 她纤长的手指点在图纸上,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此处您建议将河道拓宽三尺,却又在下一段建议缩窄两尺,这岂不是多此一举?还有这里,您说要改用糯米砂浆,却未考虑到此地气候潮湿,糯米砂浆易受潮霉变,反而不如石灰砂浆稳固。”
孙大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支支吾吾地解释:“下官……下官也是为了工程着想……”
林诗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为了工程着想,还是为了某些人的私囊着想?”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新的方案,摊在孙大人面前,“这是我重新修改的方案,不仅解决了您提出的问题,还进一步优化了水流走向,提高了灌溉效率。孙大人不妨看看,有何高见?”
新的方案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孙大人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脸色愈发难看。
他原本只是想借机刁难,从中渔利,却没想到林诗雅如此精明,竟将他的伎俩看得一清二楚。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反驳。
最终,他只能灰溜溜地告辞, 留下一份皱巴巴、被丢弃的草图。
林诗雅的智慧和果敢让下属们钦佩不已,他们纷纷感叹:“林大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解决了孙大人的阻挠,林诗雅马不停蹄地赶往工匠作坊。
作坊里,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弥漫着木屑和铁锈的气味。
林诗雅仔细观察着工匠们的技艺,眉头却越皱越紧。
她拿起一块刚刚打磨好的石块,指尖触摸到粗糙的表面,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张工匠,这石块的打磨也太粗糙了,这样的质量如何能用于水利工程?” 林诗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工匠身材矮胖,满脸油光,他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林诗雅手中的石块,不以为然地说道:“林大人,这已经很不错了,您就别挑剔了。”
林诗雅将石块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张工匠,水利工程关乎民生大计,岂能儿戏?这样的质量,我绝不接受!” 她当即决定更换工匠,另寻技艺精湛之人。
张工匠一听要被换掉,顿时急了,他梗着脖子,蛮横地说道:“林大人,您这是要过河拆桥啊!我们兄弟几个辛辛苦苦干了这么久,您说换就换,我们去哪儿吃饭?” 他身后的几个工匠也纷纷附和,叫嚣着不肯离开。
“我……”林诗雅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在桌上缓缓展开。
“这是我制定的工匠考核标准,”她指着上面的条条款款,语气凛然,“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达不到标准者,一律辞退,绝不姑息!” 她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位工匠,“我给你们一天时间,重新考核,合格者留下,不合格者,自行离开,工钱照付。”
张工匠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考核标准,脸上肥肉抖了抖,冷汗顺着额头流了下来。
他原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却没想到林诗雅早有准备。
他拿起工具,试着按照标准打磨石块,却怎么也达不到要求。
他粗糙的手颤抖着,额头上青筋暴起,最终颓然地放下工具,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作坊。
其他工匠见状,心中凛然,他们纷纷拿起工具,认真地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知道,林诗雅并非故意刁难,而是真心为了工程质量着想。
他们也明白,只有拿出真本事,才能保住这份工作。
作坊里的敲击声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不再是杂乱无章,而是充满了秩序和力量。
林诗雅看着工匠们认真工作的场景,心中稍感安慰。
她知道,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才能真正造福百姓。
她巡视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作坊。
夜幕降临,林诗雅回到府邸,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她刚坐下,侍女便匆匆来报:“大人,李秀才求见。”
林诗雅心中疑惑,这么晚了,李秀才为何前来?
她连忙让人将李秀才请进来。
李秀才神色凝重,拱手行礼后,便将一封信递给林诗雅:“大人,有人在暗中破坏工程筹备,这是我刚刚收到的消息。”
林诗雅接过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沉。
信上详细记录了有人故意散布谣言,煽动村民闹事,甚至还有人暗中破坏工具材料,企图阻挠工程进展。
“看来,事情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林诗雅喃喃自语,“大人,”李秀才担忧地看着林诗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信纸紧紧攥在手中,语气坚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 她起身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明日,我要亲自去一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最新章节,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最新章节,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