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第392章 携手同游

小说: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作者:九命肥猫 更新时间:2025-08-21 03:54:3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中原腹地,云州首府。

  城门之外,车马如龙,人流如织。

  陈业与苏纯一此刻已乔装打扮,化作一对头发花白的寻常老夫妇。

  陈业佝偻着背,脸上带着几分旅途的疲惫;苏纯一则挽着他的手臂,步履虽缓,眼神却依旧清澈,好奇地打量着这座繁华的都城。

  两人随着人流,缓缓来到城门前,却被一名腰挎长刀的守城士兵拦了下来。

  那士兵眼神锐利,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目光在他们的衣衫上停留了片刻,而后语气粗鲁地伸出手:“入城税,每人十文!”

  苏纯一闻言,正准备掏钱,陈业却抓住她的手,然后问那士兵说:“这位官爷,别人怎么不用入城税?”

  陈业早就注意到,这门口车水马龙的,也不见几个人停下来交税,怕不是遇到了敲诈。那些衣着华丽的便大摇大摆进入城中,被拦下的人多半是衣着朴素,畏畏缩缩的平民。

  果不其然,这士兵冷笑道:“臭外地的来云州城要饭,老子管你要钱你还敢废话?”

  陈业顿时明白过来,这哪里是什么入城税,分明是守城士兵们看人下菜碟,专挑外地人老实人下手的敲诈勒索。

  这士兵作势要打,陈业便连忙拿出钱袋递过去。

  结果这士兵掂量了一下,直接就整个钱袋收起来,然后骂骂咧咧地将陈业与苏纯一赶了进去。

  陈业也并未在意,区区钱财,不过身外之物而已。这份因果已经种下,回头有空了劈他两道天雷。

  只不过这云州城看似繁华,看来也不是什么政通人和的好地方。

  等进了城,看着街道上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景象,苏纯一忍不住轻叹道:“世道如此,怪不得魔头杀之不尽。”

  清河剑派除魔卫道千年,深知世人苦难甚多。只需不幸一日,任何人都可能堕落成魔,能够历经苦难仍坚守本心者少之又少。

  陈业拍了拍苏纯一的手背,像是恩爱的老夫妻一般,安慰道:“黄泉宗正是因此而生,当这天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便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当魔头了。”

  苏纯一听了陈业的话,顿时满脸笑容。当初两人坐而论道,便听陈业说过这个宏愿,没想到短短两年时光,陈业就已经开始实现这个宏愿了,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两人挽着手,像一对真正的老夫老妻般,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慢慢走着,享受着这热闹非凡的烟火气。

  沿街的店铺鳞次栉比,各色旗幡招展。

  卖糖葫芦的小贩,嗓门洪亮,吆喝声穿透人群;捏面人的老匠人,指尖灵巧,三两下便能变出活灵活现的生肖;还有那杂耍班子,锣鼓喧天,引得孩童们拍手叫好。

  这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而是云州城本就如此繁华,中原第二大城比当初的崔县还要富庶许多。

  陈业不时停下脚步四处张望,像极了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只是这看什么都新鲜的模样倒是惹来不少人的鄙夷。

  陈业也不在意,不时从路边摊上买下一些热腾腾的糕点,或是雕刻精巧的小木偶,亦或是色彩斑斓的琉璃珠,然后像个孩子般,兴冲冲地拿到苏纯一面前“献宝”,像是丝毫也不着急去调查。

  两人边走边聊,陈业好奇问道:“苏姑娘之前一直闭关,修行上可有突破?”

  苏纯一点头道:“掌门指点了我修行之法,确实获益良多。之前只是初入化神境,如今已经稳住了境界,否则掌门也不会让我离开剑冢。”

  她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陈业知道清河剑派最凶险的修行之法就是在剑冢闭关,已经有不少门内弟子死在这剑气纵横的秘境之中。

  “先生你呢,我听盛师叔说,你修炼上出了岔子,他传授你的剑法练得如何?”

  苏纯一这问题让陈业相当尴尬,他真的很努力修炼那套剑法了,但时至今日第一招都练得磕磕绊绊。更令陈业无语的是,他去请教玉玑道长的时候,这位清河剑派掌门竟然说“我不懂剑术”。

  陈业感觉自己这辈子听过最离谱的话就是这句。

  清河剑派掌门不会剑术,说出去能被人当成傻子。

  但不管是真是假,结果都是陈业没得到任何指点,但他不想让苏纯一知道他大半个月连第一招都没学会,那未免太丢人了。

  因此陈业只能找借口说:“最近都没时间修炼,你知道的,有个叫叶辰的魔头在找麻烦。我便邀请各大门派的通玄境修士到黄泉宗,看能不能将这叶辰引到黄泉宗解决。对了,清河剑派怎么没人派人来?”

  其他门派都有回复,基本上都答应了陈业的邀请,估计现在已经到黄泉宗了。

  苏纯一疑惑道:“通玄境?自我突破化神之后,清河剑派就没有通玄境了。”

  “啊?”

  陈业还真不知道,但想想好像没什么不对,清河剑派的弟子太少了,千年加起来都不到一百人,这还是将陨落的那些都算上。结果苏纯一突破,直接就断层了一个境界。

  苏纯一笑道:“可惜我已是化神境,否则那魔头若想挑战先生,便要先过我这关。”

  陈业忍不住说:“若你还是通玄境,那便反过来了。你才是通玄境第一,是我帮你将那魔头拦在外面才对。”

  苏纯一相当认真地说:“那我就假装输给你,排在第二好了。”

  陈业也笑了,眼前这姑娘总是一句话就能让他心生暖意。

  陈业挽住苏纯一的手更用力了,脚步却更慢了。两人走走停停,大半天过去,都还在大街上闲逛。在又一次为路边的糕点驻足后,苏纯一忍不住问道:“先生,我们还不去楼外楼么?”

  楼外楼便是此行目的地。

  传闻是当朝宰相上京赶考前提笔留字的地方,因他高中状元,又平步青云当了宰相,所以这楼外楼便成了名胜。文人骚客最喜欢在此吟诗作对,泼墨挥毫;赶考的学生也喜欢在这里题字,讨个好彩头。

  此地总是宾客满盈,就连云州的官吏都喜欢到这楼外楼饮宴,所以不少人豪掷千金只求一个位置,可以跟那些达官贵人见上一面。魔门修士未必会在这种热闹地方动手脚,但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情报流通的地方。

  陈业也能在此地打探到不少云州官府的消息,然后才可以从蛛丝马迹中猜测魔门的计划。

  只是现在天都快黑了,两人还在路上呢。

  陈业解释说:“演戏就要演全套。说不定我们入城的时候就已经被盯上,不认真扮演,容易露出破绽。而且,市井之间总能看到许多细节,说不定这烟火气中,就藏着魔门的踪迹。”

  说完,他还拿起一块刚买的桂花糕,送到苏纯一嘴边,等苏纯一张嘴吃下,又仔细为她擦去嘴角沾上的碎屑,俨然就是一对恩爱的老夫老妻。

  苏纯一只是微笑,眼中波光流转,只当陈业说的是真的。

  就这般又走了一段路,两人这才到了所谓的楼外楼。

  这楼外楼临河而建,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并非一座高楼,而是一片宫殿般的园林。

  此时天色已暗,楼外楼中已是灯火通明,流光溢彩。无数盏精巧的宫灯高悬,将整个园林映照得如同白昼。

  湖面上画舫穿梭,船头悬挂的灯笼与楼内的灯火交相辉映,如星河坠落人间。

  有丝竹声声,从画舫上传来,婉转悠扬;岸边垂柳依依,随风轻拂,确实是一派风雅热闹的景象。

  陈业却是叹息一声,这云州城也太小了些。

  不过来都来了,陈业便带着苏纯一来到那偌大的门楼前。

  正欲抬脚而入,却被两名守在门口的年轻人拦住。

  其中一人,身着青色短褂,腰间系着一条绣着“楼外楼”字样的布带,他上下打量这对“老夫妇”一番,然后略带轻蔑地说:“两位老人家是外地来的吧,这楼外楼可不能随便进,两位还是请回吧。”

  陈业佝偻着背,以苍老的声音问道:“怎么?我听说楼外楼是云州名胜,人人皆可登楼参观,你莫不是欺我年迈,故意刁难?!”

  那年轻人嗤笑一声,再次劝道:“哈哈,老人家说笑了。楼外楼每月初一十五,确实可以随意进出,但今日可是初二,两位还是请回吧。”

  陈业正要再说,却见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手持折扇,摇摇摆摆地走来。他对着那守门的年轻人随意点了点头,便径直走了进去,守门人丝毫未曾阻拦。

  “那他又怎么能进?”陈业指着那公子哥的背影问道:“若是担心老夫吃白食,那你且看看这个!”

  说着,陈业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里面有几块雪白的碎银,在灯火下闪着微光。这笔银子,对寻常百姓来说,已算是一笔不菲的巨款。

  然而,守门人只是随意瞥了一眼,脸上便露出了不屑一顾的表情。这几两银子,在楼外楼恐怕也只够泡一壶清茶,还是最普通那种。

  只是这种铜臭味的话不好直说,守门人便换了个说辞:“老人家,不是钱的问题。你可知道这楼外楼是什么地方?都是那些才子佳人,吟诗作对的地方。所谓往来无白丁,你想要登楼,得是个才子才行。刚才那位公子,可是身负功名的秀才,你一个老农,怎么比?”

  陈业闻言,连忙说:“我也识字啊,不信我给你写几个字瞧瞧?”

  守门人顿时有些不耐烦了,嫌弃地说:“光识字怎么算才子?你这老头真是纠缠不清!”

  “那怎么才算?”陈业不依不饶地追问,“非要我考个秀才,才能进去?”

  守门人看他年纪大,最终还是压着火气说道:“你至少会作诗吧。你若是能写一首好诗来,我便让你进了。”

  “作诗?”

  陈业转头望向苏纯一,她眨了眨眼睛,摇了摇头说:“我不会作诗。”

  她自幼修习剑道,对诗词歌赋,几乎是一窍不通。

  陈业哑然失笑,穿越这么久,万万没想到还有要抄诗的时候。

  他再次看向守门人,沉声问道:“要作什么诗?”

  守门人见他这副模样,更加不耐烦了,敷衍道:“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皆可,但别用打油诗来蒙混过关,别污了这文雅之地。我看老人家是务农之人,我也不刁难你,若是能以农为题作一首诗,只要符合平仄,便算你通过了。”

  “当真?”陈业问道。

  守门人傲然答道:“自然不会食言,这可是云州楼外楼,多少达官贵人就在里面,怎么可能骗你一个老头。”

  陈业又问:“你也懂诗?”

  守门人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挺了挺胸膛:“当然懂!不然凭什么在这楼外楼看门呢?”

  “那好,你听好了。”陈业清了清嗓子,那苍老的声音,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缓缓念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守门人脸上原本带着几分轻蔑,心想一个老农能写出什么诗来?但当这第一句入耳,他脸上的表情便凝固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陈业念完最后一句,守门人彻底愣住了。他脸上的轻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

  陈业语气玩味地问道:“怎么?这诗不够好么?”

  守门人猛地回过神来,连忙说:“不不,这诗……这诗当真不错!”

  这诗平仄没有任何问题,乍一听感觉简单直白,朴实无华,但仔细一琢磨,却感觉别有韵味。

  这守门人也不是吹牛,在楼外楼干活的人,平日里自然是听过不少诗词。

  虽然自己没那作诗的本事,但好坏还是能琢磨出味道来的。那些才子们写诗,动不动就这个典故那个暗喻,有时候非得是看过几百本书才能品出味道来。

  但这老农的诗词,却是连不识字的人听了都能懂,能直击人心。

  他不敢说这诗有多么惊艳绝伦,但绝对不差,在他看来,比那些晦涩难懂无病呻吟的所谓“佳作”要好得多。

  陈业哈哈一笑

  “那我们两人能进这楼外楼了?”

  守门人连忙躬身行礼,道歉说:“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老先生恕罪!先生这边请,小人这就为您引路!”

  陈业与苏纯一跟着这守门人身后,终于是踏进这楼外楼之中。

  苏纯一意外地对陈业说:“先生竟然还会作诗,刚才那首诗我听着也觉得极好,当真发人深省。”

  陈业虽然很享受苏纯一崇拜的目光,但还是解释道:“我哪会写诗,只是看的书多了,从别处抄来的。也就这人没看过几本书,不知道我抄了而已。”

  苏纯一感慨说:“竟是如此,那作诗之人应该也是仁人君子,若是他日得见,或许可以引他入门修行。”

  陈业无奈,估计这世上是找不到这人了。

  但这事着实不好解释,他只能搪塞说是古书上看到,想来作者早已作古,将话题转移了。

  两人在楼外楼中一路前行,

  一入楼内,喧嚣之声便扑面而来,却并非市井的嘈杂,而是雅致的喧闹。

  大堂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红木桌椅错落有致,座无虚席。身着华服的文人墨客,或摇扇轻吟,或抚掌大笑;赶考的学子们,则三五成群,高谈阔论,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空气中,弥漫着茶香、酒香与淡淡的墨香,混合着脂粉的芬芳,交织成一种独特的风雅气息。

  楼中央,一座小戏台上,正有妙龄女子轻抚琵琶,歌喉婉转,引得阵阵叫好。

  守门人殷勤地将两人引至二楼一个靠窗的雅座。这里视野开阔,既能俯瞰大堂的繁华,又能远眺窗外千灯湖的桨声灯影。

  “二位请坐,小人这就去奉上茶水点心!”

  守门人躬身退下,态度与之前判若两人。

  两人落座,陈业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却在楼内四处打量。

  既然已经到了楼外楼,陈业也收起结伴同游的心思,专心寻找魔门的蛛丝马迹。

  灵目流转,仔细辨认着四周灵气变化,但看了一圈都没发现有什么不对。

  这就是一个寻常至极的吟风弄月之地,那些所谓才子喝着酒念着些酸诗,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半壶茶喝下去,陈业与苏纯一都是毫无收获。

  苏纯一问道:“先生,这里饮宴之人似乎都没有官身,我们不如去那些达官贵人处看看?”

  陈业正要答应,突然听到一声惊呼。

  转头望向,是个年轻的妇人走路太急,差点摔了一跤,身旁之人连忙伸手去扶。

  这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对,只是陈业却听到那搀扶之人说了一句:“娘,你当心些。”

  声音不大,甚至是故意压低了声音,但陈业五感敏锐,听得清楚。

  这话也没什么不对,不就是母慈子孝么。

  但这两人的模样不对劲,那妇人看着怕是不到三十的年纪,而搀扶他的那男子反倒是看着年纪不小,至少是三十出头了。

  这怎么老男人反过来叫少妇做娘亲?

  莫不是这妇人是后娶的,所以才比这养子年纪还小些?

  这倒是有可能,只是陈业感觉不对,因为这对“母子”确实有几分相似,仿佛真有血缘关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君,该入万魂幡了,诸君,该入万魂幡了最新章节,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