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内,朱元璋听了刘英的汇报之后,面色瞬间阴沉下来,神情冷厉。

  刘英在边上躬身侍立,哪怕知道皇帝的这些情绪,不是冲着自己来的,他还是忍不住把头低的更低一些。

  上位此时的气势,着实太吓人了。

  “继续盯着,务必要小心,不能打草惊蛇。”

  沉默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方才对刘英说出来了新的吩咐。

  刘英领命而去。

  “砰!”

  等到刘英离开之后,心中怒火再难抑制的朱元璋,狠狠的一巴掌拍在御案之上。

  震的御案上的笔架,砚台这些,发出簌簌的声响。

  朱元璋的呼吸,都禁不住为之急促了。

  原因无他,实在是刘英汇报的这个消息,太让他上头了!

  吴良,吴祯这兄弟二人,居然在暗中倒卖两千料的大海船!

  这可是两千料的大海船啊!

  之前为了建造这些大海船,自己这里花费了多少的功夫。

  一艘两千料大海船,折合下来,造价在二十万贯往上。

  乃是自己为了攻打倭国准备的。

  结果现在,这两个狗东西,居然将其给倒卖了?

  而且,还倒卖给了海寇?

  吴祯这狗东西现在率领的水师,名叫叫做备倭水师,职位为备倭水师都督。

  爵位叫做靖海侯。

  整个海防,自己都交到了他的手中。

  对他的信任,不可谓不大。

  如今海上,对于大明而言,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倭寇,而是陈、方两部海寇。

  或者说,大明从建国一直到亡国,海上威胁最大,骚扰,荼毒沿海地区的,都不是倭寇。

  而是众多假借倭寇之名行事的本土倭寇。

  所以,这倭寇一直剿灭不干净。

  陈、方两部海寇,是陈友定和方国珍二人,逃亡到海上的残部。

  占据了一些海岛之后,迅速做大行成的。

  都属于自己的手下败将。

  吴祯负责海防,和这些时常骚扰沿海的海寇,本应该是生死仇敌。

  遇到了就眼红,想方设法的将对方给解决了的。

  结果现在,却给自己整了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居然一直和海寇眉来眼去!

  这就不说了,竟然还有更过分的!

  还私底下把两千料的大海船这等顶好的东西,卖给海寇!

  朱元璋的杀心与怒火,是真的难以抑制。

  上辈子时,因为种种原因,以及后面心态的变化,没有对倭国用兵。

  并把包含倭国在内的一些边缘小国,给弄成了不征之国。

  自己在龙江宝船厂,命令制造的那些大海船,可以说是一直闲置了。

  自己用不上,也就没有去在意。

  因此上,在现代时看到老四让郑和下西洋的记载,还以为自己造的那些存放在宝船场的大海船,被老四给用上了。

  而今重新来过,提前建立了锦衣卫,并让他们着重关照一下吴家兄弟。

  这才忽然惊觉,这些好东西,居然早就被这两个狼心狗肺,胆大包天的畜生,给倒卖了!

  这兄弟二人,可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

  乃是自己嫡系中的嫡系,心腹中的心腹。

  他们为什么能后来居上,压巢湖水师一头?

  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在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去立功。

  是因为之前巢湖水师一家独大,且巢湖水师地位超然,有着相对独立的编制,自己有些不太放心。

  专门把他们给扶起来的。

  一门双侯,这是何等大的荣耀。

  江防海防尽数交于他们兄弟之中,这是何等的信任!

  结果现在却突然发现,这两人竟然是这样报答自己的!

  依照朱元璋的脾气,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啊!

  当真是怒发冲冠,杀气四溢!

  上辈子的时候,他一直都没对这兄弟二人起过什么疑心。

  而今重新来过,组建了锦衣卫后,让刘英暗中多多关照一下这兄弟二人。

  也是因为在后世的时候,他得知了海外有多少财富。

  海外贸易有多赚钱。

  不说近现代时的海外贸易,单单是宋朝时的海外贸易,就足够令人艳羡了。

  平均下来,市舶司每年的收入,居然能达到两千万贯往上!

  差不多能稳定占据财政收入的两成。

  元朝时市舶司收入,也依旧惊人。

  最高的时候,能超过三千万贯!

  结果到了自己大明时倒好,直接就剩下一万贯左右的盈利了。

  要不是因为低到了这样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自己该有多傻,才会把市舶司这样一个会下金蛋的鸡给宰了?

  在现代仔细的了解了这方面的事情,以及世界发展史,朱元璋才明白,自己错过了多少好东西。

  而自己会下定决心,关闭市舶司,这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吴祯吴良这兄弟二人。

  是他们给自己上奏疏说,市舶司每年盈利少的可怜。

  还不够麻烦的钱。

  而且,市舶司的存在,还会容易引起海寇窥探大明虚实,方便沿海的一些人,和海寇相勾连。

  每年因此而多花费的钱财,都不止这么些了。

  自己听信了他们的话,下令关闭了市舶司,并施行了海禁。

  结果现在却发现,自己被他们给当成傻子糊弄了,骗惨了!

  嘴上说的大义,实际上都它娘的是利益。

  说什么防止沿海百姓和海寇相勾连,结果他们这些负责剿寇的,和那些海寇穿同一条裤子了。

  真他娘的令人火大!

  “把太子和燕王与咱叫来。”

  朱元璋压住满心怒火,出声吩咐。

  吴良,吴祯这兄弟二人,也该着手解决了!

  敢干出这等事情,那就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而他们,也正是重新设立市舶司路上的,最大的拦路虎!

  没过多久,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先后到来。

  “孩儿见过父皇,问圣躬安。”

  朱棣来到武英殿后,对着朱元璋恭敬行礼。

  而后又对朱标见礼:“大哥。”

  “四弟,坐。”

  朱标指了指身边的椅子,向朱棣招呼。

  朱棣看看朱标,又看看朱元璋,显得有些迟疑。

  “恁大哥让你坐,你就只管坐,恁大哥的话,和咱的话一样。

  你听恁大哥的准没错。

  忘了啥叫长兄如父了?”

  朱元璋看到了朱棣的小动作,多少显得有些没好气的说道。

  朱棣闻言,咧嘴嘿嘿一笑,走到朱标身边坐了下去。

  屁股还在椅子上来回扭了两下。

  还别说,这种感觉是挺舒服的。

  今后又可以到老三这贱人那里,好好的说道说道了。

  和徐妙云成亲之后,朱棣肉眼可见的瘦了,也变黑了……

  这是终日辛勤厮杀,操练所导致的。

  成亲之后,没一个月,朱棣就到军中去操练了。

  又一次化名吴健,从最底层的小卒开始干起。

  老二秦王也同样用起了吴天的名字,到了羽林卫,充当一小卒。

  每日操练武艺,十分刻苦。

  军营里最是能锻炼人,尤其是羽林卫这等天子近卫,精锐中的精锐。

  得益于朱老板对于军队的高要求,这些军队训练十分刻苦。

  朱棣进入了羽林卫,要是没有这些变化才是怪事。

  “咱今天把恁俩叫来,是有任务教给恁的。

  主要是交给老四。”

  面对自己儿子,朱元璋开门见山,没有做什么玩玩绕。

  “父皇,您只管说,孩儿保证完成任务!”

  朱棣闻言精神为之一振,立刻挺直了腰板。

  “你都没听咱要给你的任务是啥,就这样这样一口答应了?”

  “别管什么任务,只要是父皇交代的,孩儿就保证完成!”

  朱棣回答的是斩钉截铁。

  “好!要的就是这个精气神,不愧是咱的儿子!”

  朱元璋望着朱棣,大加赞赏。

  朱棣闻言,摇杆挺的更直了。

  一副无所畏惧,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都绝对不会皱一下眉头的架势。

  “那你就去国子监,把老三给替回来吧,你替他上学。”

  朱元璋淡淡的声音响起。

  啥?!

  朱棣瞬间懵了,火烧到屁股了一样,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蹿了起来。

  哪里还有半分方才的坚决?

  “父皇!”

  他喊了一声,又是着急,又是委屈。

  又忙看向太子朱标,满满的都是可怜巴巴。

  挺大一个人,都已经成亲了,瞬间就变成了小狗。

  弱小,可怜,又无助。

  “四弟,父皇逗你玩呢!”

  朱标心疼弟弟,连忙出声解释。

  “父皇!”

  安抚过弟弟后,朱标又忙扭头冲着朱元璋喊。

  带着着急和又好气又好笑。

  自己父皇不知道咋回事,如今逮到机会了,就会吓唬老四。

  “你大哥说的对,咱逗你玩呢,就你这性子,把你塞到学校里去,绝对是个气死先生的主。

  你就算是想要去,咱也不敢把你往里面送。”

  朱元璋心中暗笑,嘴上却略带一点嫌弃的说道。

  自己家标儿这个当大哥的,着实是太心软了,见不得这些当弟弟的受丝毫的苦。

  不然,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非得让的老四这家伙再提心吊胆一会儿才行。

  “父皇,您可吓死孩儿了。”

  得到了确切消息的朱棣,长松一口气,满满都是心有余悸。

  朱元璋看着朱棣这样子,忽然间就有些明白,历史上的老四当场皇帝后,为什么喜欢没事就把他的几个傻小子叫到一块儿,逗上一番了。

  还别说,这感觉挺不错的。

  “你觉得,这吴良,吴祯兄弟二人咋样?”

  朱元璋望着朱棣询问。

  朱棣微愣了一下。

  “自然是挺好的,跟着父皇一路杀过来的人。

  历代为父皇所重视。

  而他们也对得起父皇对他们的重视。

  取天下的时候,敢打敢拼,而今天下平定了,一个掌管江防,一个掌管海防。

  事情也做的很是妥帖。”

  朱棣望着的朱元璋,思索他对吴祯吴良二人印象,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他说的是实话,在他的印象里,吴祯吴良兄弟二人一直都挺尽职尽责的。

  为人做事上面,和廖永忠比起来,要老实和内敛的多。

  朱元璋听到朱棣的回答,不由的笑了笑。

  倒不是在笑朱棣说错了,而是在笑自己。

  上辈子的自己,对于他们兄弟两个,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看法?

  结果却是被瞒的死死的,被那那般欺骗。

  见到老四被自己给笑得有些慌,朱元璋便出声解释道:

  “老四,你说的对,咱也是这么看他们兄弟两个的。

  可它娘的,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就是这么两个人,而今正在和海上的海寇相勾结。

  要把咱们龙江船厂里的两千料大海船,卖给海寇!”

  什么?!

  朱棣闻言瞬间一惊,带着难以置信。

  “他们咋想的?怎么敢?!”

  哪怕这话是自己父皇说的,朱棣一时间,都觉得充满了荒谬之感。

  一向给人很靠谱感觉的吴祯,吴良兄弟,诸多人公认的自己父皇的绝对心腹,居然会干出这等事情?

  “谁知道他们咋想的?

  他们的胆子大的很,不仅敢,而且已经这么干了。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这么做了,在此之前,已经卖了六艘大船出去了!

  宝船厂里,建造好的大船,总共就只有十三艘而已。

  再让他们偷卖三艘,这宝船厂都它娘的被这些狗东西给搬空了!”

  朱元璋说这话时,双目都有些微微泛红。

  “父皇,孩儿请令,这就带人去抄了龙江船厂。

  控制住一应人等,进行查账。

  船少了就是少了,缺口这么大,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抵赖。

  在这明晃晃的证据下,这只有伏诛的份!”

  朱棣震惊之余,立刻出声请命。

  他已经明白,自己父皇喊自己前来是要做什么了。

  吴祯吴良兄弟该死。

  居然暗地里干出这等事!

  他们的身份地位在这里摆着,寻常人去料理他们,确实不太好。

  自己这个亲王带头做这事,刚刚好。

  “不着急,咱喊你来不是让你做这事的。”

  出人预料,朱元璋却拒绝了朱棣的请命。

  “捉贼拿赃,这事情不抓到他们的手腕,他们会拼死狡辩的。

  而且,他们既然敢干出这等事,暗地里必然安排了诸多的手段。

  必要的时刻,用出死士,来个断尾求生,是很可能会发生的。

  到了他们这个地位,不把罪证弄确凿了,终究有些不太好。”

  “父皇的意思是……让孩儿等到这些人和海寇进行做交易的时候,再突然出手,弄个人赃并获?”

  朱元璋点点头道:“确有此意。”

  “父皇,这……这二人终究是立下过大功的,一时间糊涂,干出这等事情来。

  父皇可以惩处他们。

  可要是就这样杀了,只怕有些太重了……

  最……最近一段儿时间,先诛廖永忠,又在中都城上,严惩李善长。

  又准备在淮西等人主要参与的互市生意里,收取十税六的商税。

  淮西的这群人,已经被父皇狠狠的敲打了。

  这要是紧接着,就把吴祯吴良兄弟两个再给处死了。

  只怕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动荡……”

  太子朱标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进行劝阻。

  今年父皇的动作实在是太多了。

  刀口向内,斩下来了一刀又一刀。

  每一刀都大的吓人。

  父皇太着急了,动作太过于频繁,不给人太多喘息的机会。

  朱标有些担心起了反效果,欲速则不达。

  虽然父皇说了,大不了就重回濠州城,再打一遍江山。

  但在朱标看来,这只是最后的手段。

  能不走这一步,还是不走这一步的好。

  “标儿,市舶司的收入,你知道有多少吗?”

  朱元璋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话,反而问出来了一个,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来。

  “不是一年一万贯左右吗?”

  朱标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的疑惑。

  “错了。

  宋朝时,哪怕是到了南宋,只剩下了半壁残破江山,市舶司一年盈利都在两千万贯往上。

  元朝继承宋朝的市舶司,盈利同样惊人,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三千多万贯!”

  嗯?!

  心里面正在琢磨着,让自己父皇稍稍的熄一下雷霆之怒的朱标,瞬间愣住。

  “这么多?”

  他禁不住询问出声。

  “那……为什么到了我大明时,就只剩下了这么点了?”

  说罢,忽地又想起什么:“父皇,孩儿记得,当初决定废除市舶司之前,不是还把元朝市舶司的那些档案,也给弄了出来吗?

  元朝的市舶司,盈利也十分低下,最多也不过几十万贯,大部分也就几万贯,乃至于几千贯。”

  老早的时候,朱元璋就把朱标带在身边观政了。

  今天朱元璋怎么一说,朱标想起来了一些旧事。

  “标儿,你没有记错。”

  朱元璋的肯定,让朱标疑惑更深。

  “莫非……他们给父皇看的都是假的?”

  “不是假的,都是真的。”

  这下子,朱标还有一边的朱棣,被彻底整不会了。

  既然都是真的,那为何父皇还说,元朝时市舶司一年收益最高时,居然能达到三千多万贯?

  这不合理啊!

  “他们当时拿出来给咱看的,是元朝后期,市舶司被整的废掉后的档案。

  并不是全部的档案。

  前期,中期那些市舶司大赚特赚的档案,没有拿与咱看。”

  朱元璋说这话时,都不自觉的在咬后槽牙了。

  这是多少钱啊!

  若不是机缘巧合下,有了这么一个神奇的经历,自己上辈子一直到死都不会明白,自己被人坑的有多惨!

  “父皇,吴祯吴良二人已有取死之道。

  孩儿请诛吴祯吴良,以正国法!”

  太子朱标惊愕半晌之后,忽地起身,对朱元璋躬身行礼,直接请斩吴祯吴良。

  态度异常的坚决。

  在这件事上,短短的时间里,朱标就走完了质疑父皇,理解父皇,再到坚定的支持自己父皇的心理路程。

  大明新立,可谓是方方面面都缺钱。

  父皇一直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结果以吴祯吴良为首的,自己父皇的心腹大臣,居然在这上面,狠狠的摆了父皇一道。

  怕父皇有一天发现了市舶司的秘密,从而大力整治市舶司。

  直接就通过欺骗等手段,利用父皇对他们的信任,让父皇把市舶司给关闭了。

  还顺势下达了海禁的命令。

  这些人,被杀了真不冤。

  “父皇,元朝的市舶司为什么突然间就不行了?”

  朱棣同仇敌忾之余,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元朝中前期那超高的市舶司收益,和后期那少的可怜的收益,相差实在是太大了,让人想不明白。

  朱元璋道:“事情也简单,无非就是元朝想要通过市舶司获得的更多,颁布了新的比较严苛的法令。

  但执行不到位,监管更是不行。

  于是众多原本给市舶司交税的那些海商,开始贿赂管理市舶司的人,开始搞走私了。

  尝到了甜头,且元朝那里又没有什么强力的手段加以制止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市舶司的收入,出现了一个雪崩式的垮塌。

  短短几年时间,就彻底不行了。”

  听了自己爹的这话后,朱标,朱棣知道了怎么回事了。

  且也更加明白,自己父皇为什么这般痛恨元朝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元朝的残酷统治,让底层百姓根本没办法活下去,诸多至亲因此而亡。

  还因为元朝的统治太过于粗放了,把许许多多的好制度,好东西,都给败坏了。

  留下了满地狼藉。

  父皇想要将之给收拾好,不知道要多花费多少的功夫。

  朱标倒是没有心生好奇,提出要看一下元朝市舶司的档案,是不是真的如同自己父皇所说的那样。

  这不仅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父皇,还因为怕打草惊蛇。

  让一些人通过这一举动,察觉到了什么不对。

  从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波折。

  “吴祯吴良二人,是为一体,同气连枝。

  要么不动手,要么就直接动手把他们兄弟二人一并拿下。

  吴良倒还好说,就在京师这里,很好对付。

  最麻烦的是吴祯。

  这家伙统领将近五万备倭水师,且备倭水师还在崇明那里驻扎。

  随时可以前往海上。

  而且,备倭水师里面有很多,都是当初收编的陈友定,方国珍二人的投降兵马。

  和海上的陈方两部海口之间,有着非常深的渊源。

  从吴祯他们,敢偷着把大海船卖给方部海寇的行径上来看。

  他们和海寇之间的联系,远比之前所想的还要紧密。

  一个弄不好,就极大可能会带着人前往海上当海寇。

  咱接下来是准备开海的,这些人真跑到海上当海寇,如此大规模的正规兵马叛变,影响极其恶劣不说。

  在接下来还会极大的影响开海,多上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朱元璋的声音,少有的严肃。

  “所以,父皇是准备用巢湖水师来对付这些人?”

  朱标想起昨日父皇当众所说的,让巢湖水师运送物资前往北面,参与北方互市的决定。

  “对,只巢湖水师咱还有些不放心,准备让老四跟随巢湖水师行动。

  等到后面,咱这里会去命令,把吴祯给调到京城来。

  让备倭水师那里,处于一个群龙无首的状态。

  老四和巢湖水师一起行动,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

  朱元璋开始给朱标朱棣讲述他的详细计划。

  “怎么样?敢不敢?”

  朱元璋说了自己详细的计划后,望着朱棣询问。

  朱棣没有丝毫害怕,有的都是振奋。

  “父皇,这事就该孩儿来做!孩儿定然不辱使命!”

  朱棣的回答铿锵有力。

  “好!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儿子!”

  朱元璋很是高兴,一巴掌拍在了朱棣的肩膀上。

  这一巴掌下来虽然疼,但朱棣心里却很美。

  这一次任务很重,自己必须要将其干好。

  越是重要的任务,自己完成的越好,越是能显示出自己的能耐来。

  如此,就能对得起父皇的夸赞和期望。

  也能好好的在老三那家伙面前,好好的得瑟一番。

  老三还在国子学里死读书,自己这里已经干出极大的成绩了!

  想想今后老三那贱人,被自己这真实的功绩,惊得说不出来话的样子,朱棣就对此行越发的期待起来……

  ……

  崇明岛,备倭水师衙门,吴祯拿着一封快船日夜兼程送来的信,眉毛皱到了一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最新章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