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

  李善长狠狠的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

  一张脸黑的如同锅底。

  哪里还有之前,那笑容满面,春风得意的样子?

  他很想将眼前的这封书信,给撕扯一个粉碎。

  不愿意接受上面所写的事实。

  不过,终究还是没真的动手,做这自欺欺人的事。

  只是烦躁的将其揉成团,狠狠的丢在了地上。

  在房间里来回转了几圈后,又走过去将之捡起,抻开,拿在手中仔细观看。

  前前后后,看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信上写的内容,他都能背下来了,方将之放下。

  坐在椅子上,阴沉着脸子,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一直到了日暮时分,李善长这才站起身来。

  没有再去看那张皱巴巴的纸,一步步走出了行工部衙门。

  显然已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

  “从明天开始,这些民夫,每人再多劳作一个时辰!”

  李善长找到薛祥,丁斌,李祐三人,向他们宣布了这个消息。

  薛祥闻言,神色一变。

  “相爷,这……每天已经做工八个时辰了,人都被压到顶点了,再加一个时辰的话。

  只怕……只怕伤亡的人数更多。

  闹事的人也会多。

  而且,陛下给的期限是到明年六月份。

  现在才正月。

  按照如今的进度,年底就能彻底完工。

  比陛下给的期限,足足提前了半年,已经很可以了。”

  他犹豫一下,还是对李善长开了口,进行劝阻。

  一方面是因为看到那么多百姓,因此而死于心不忍。

  另外一方面,他是行工部尚书,营造中都的诸多具体事务,是他负责的。

  一旦出了事,今后陛下追究起来,他弄不好就会被丢出来背锅。

  李善长摇了摇头道:“现在计划变了,得再往前提四个月。

  八月前就要彻底修好入住!”

  “是陛下那里的旨意?”

  薛祥询问。

  要是皇帝下的旨,那这事再离谱他都可以干。

  毕竟皇帝开了金口,亲自吩咐的事,自己做了总不至于会被怪罪。

  当今陛下别的不说,至少该有的担当是不缺的。

  “不是。”

  李善长再度摇头。

  “这……”

  薛祥被整的迷糊了,完全不明白,李善长是发了什么疯。

  “是刘伯温和上位之间,冰释前嫌,芥蒂全消了。

  刘伯温这家伙,可真让人意外!”

  他说这话时带着感慨,又带着一些别的复杂情感。

  “刘伯温在上位心里份量很重,他背后还站着浙党。

  历来和咱们淮西作对。

  而刘伯温又是反对迁都的,现在有了这变故,让我不得不小心!”

  “这……刘伯温不是在京中待死吗?

  怎么又翻身了?”

  这次开口的,是李善长的侄子李祐。

  李善长笑了笑,露出一些讥讽。

  “有些人自作聪明,想要弄死刘伯温,并顺便将我也永远按在乡野之间,不想让我再回到中书省当丞相。

  结果却搞砸了。

  刘伯温不仅没死,反而还活出了第二春。”

  薛祥神色一动,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李祐和丁斌却没反应过来是谁。

  “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弄死刘伯温,还想暗算伯父?”

  李祐带着一些震惊和愤怒询问。

  丁斌也竖起耳朵。

  “还能是谁?咱们的右丞相胡惟庸呗!”

  李善长脸上讥诮更浓。

  “好他个姓胡的!若无舅舅,他还当右丞相?他屁都不算!

  现在居然敢暗算舅舅!

  今后必然让其好看!”

  丁斌满是杀意。

  李善长摆了摆手道:“这些且不说,而今最重要的,是尽快把中都城修好,赶紧让陛下迁都。

  这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这事情,早一天完成,我心里这块大石头,才能早一点放下。”

  ‘是,早点修好,修的漂亮,你李善长才好凭借这功劳,再回中书省,成为中书省的左丞相!’

  薛祥在心里面吐槽。

  中都城都修建好这么多了,动用了这样多的人力物力,陛下怎么会升起不再迁都的念头?

  陛下最是抠门不过。

  这么多钱财被浪费,他岂能舍得?

  别说是刘伯温重新得宠,就算是皇帝的亲爹活过来,揭棺而起,告诉陛下说不让迁都了,陛下都绝对不会听!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你李善长的私心在作祟!

  当然,这些话,薛祥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不要觉得,我这么急迫,是为了回到中书省,去做左丞相。

  这也太小看我李善长了!

  我都当了十多年中枢一把手了,老早就跟着上位操持政务。

  早就位极人臣。

  该享受的,都享受过了。

  我现在,是为咱们整个淮西考虑。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宋朝一开始武将很可以,后面马上就被文官骑在脖子上?”

  “我知道,都是赵匡胤那家伙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非要弄什么杯酒释兵权,以文御武!”

  丁斌愤愤的出声。

  他作为武将出身,曾在常遇春麾下担任将领的人,对这件事最是看不惯。

  其余两人都点了点头,显然对此很认同。

  李善长摇了摇头:“说的也对,但没有说到根本的点子上。”

  还有根本的点子?

  几人为之疑惑,实在是想不到,还有什么比这更根本。

  “科举!”

  李善长握起了拳头。

  “武将们最辉煌的,就是开国时,战争大过一切。

  诸多敢打敢拼的大老粗,有用武之地,凭手中刀杀出一个荣华富贵!

  杀出一个地位显赫。

  可开国只有一次,只能制造出这么些的功勋之家。

  但是科考却不一样,经常取士,文官数量源源不断增加。

  而且,还是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可以说是把整个天下的人尖子都给覆盖进去了。

  让武将们后代,和整个天下选拔出来的人尖子去比?

  怎么能比的过?

  所以,越是到后来,文越贵,武越轻。

  咱们大明,也一样逃脱不了这样一个命运!”

  薛祥恍然,李善长的这个观点确实新颖。

  仔细想想,又觉得合情合理,好像还真的被他说到了点子上。

  “可是……伯父,咱们大明现在已经停了科考……”

  李善长看了李祐一眼,对这侄子很失望。

  若无自己在,他这中人之资的侄子,能不能顾住他自己的生活都难说,更不要说是当官了。

  “这只是暂时的,上位今后肯定还会开科举的!”

  “那……就算是开科举的话,咱们的子侄也一样可以读书参加……”

  李祐话还没说完,就被忍不住的李善长,投去了关爱智障的目光。

  “你觉得勋贵的子侄里,有几个是读书的料?

  就算是真的出现几个,又能比得过从全国各地汇集起来的人才?

  愚蠢!”

  李祐被李善长怼的不敢说话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淮西成为京师。

  淮西是我等的地盘,也就等于今后的京师,是咱们的地盘。

  来到这里,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

  李善长提高了音量。

  几人纷纷醒悟,并觉得李善长说的很有道理。

  “这事关系着我等淮西众人子孙的未来,所以,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

  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这么着急了吗?”

  “明白了!”

  三人齐齐应声。

  “那……相爷,是不是可以给这些民夫们再加一顿餐?

  这样干起来也有劲。”

  薛祥再次为民夫们谋福利。

  李善长断然拒绝:“不用,他们一天吃两餐就够了。

  再加一餐纯浪费。

  与其把粮食浪费到他们身上,不如把省下来的钱财,用到修建中都上。

  钱都要用到刀刃上才行!

  不用怕他们出现伤亡。

  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贱民的命!

  大明最不缺的,也是这些泥腿子!

  能为修建中都城而死,是他们烧高香了,家里祖坟都要冒青烟!

  明天开始,就从周围各处征召民夫来中都,最少再来二十万!

  必须在八月前,将中都城给我彻底修建好!”

  他下达了死命令。

  说罢,在薛祥的肩膀上拍了拍道:“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最新章节,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