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这一次展销会能做多少销售?”
谷维洁扭头看了走在她身边的李学武一眼,更远处是工业展览馆门前人头攒动的场景。
“看着是热火朝天呢。”李学武的语气里带着含糊,“展销会,销重要,展也很重要嘛。”
“嗯?”谷维洁有些惊讶地再次仔细看了看他,问:“听你这话的意思——你对这一次的展销会的销售成绩缺少信心啊?”
“呵呵,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她,道:“您这完全是在曲解我的意思。嗯,对了。”
他微微侧头,挑眉道:“您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起销售工作了?”
“就许你关心,我就不能问问了?”
谷维洁笑着转过头,看向了远处东方红广场上的雕塑,淡淡地说道:“销售工作很重要啊。”
“如果您都开始关注销售工作了。”李学武微微摇头,跟着她的脚步继续往前走,不免揶揄道:“那销售工作确实很重要。”
“呵呵呵——”
生活中的谷维洁性格如何李学武不了解,但她在日常工作中是个比较内敛含蓄的人。
就连这笑声都仔细收着三分,给人一种看不够,也琢磨不透的感受。
李学武还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她的任职会议上,她盯着自己的位置看得仔细。
再接触,便是在董文学的家里了,谷维洁还抽了他一根烟。
谷维洁抽烟吗?
反正在单位没见过,也没听说谷副主任抽烟,她的身上更闻不见什么烟味。
你要说李学武以前是烟民,闻不见别人身上的烟味,那他现在戒烟了啊。
两人走的不算近,可也不算远,真没闻见什么烟味。
倒是行走着的彼此的距离,更像是两人现在的关系和距离,不远不近。
机关里新来的可能不知道,现在也没人说,从红星厂机关一直到现在的“老同志”心里可能是有印象的。
谷副主任同秘书长没红过脸,几次工作配合的十分默契,都说两人的私交很好。
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没人说得准,就连李学武自己恐怕都说不好,同谷维洁之间的关系到底铁不铁。
你说不铁吧,他还给谷维洁家里送过冰箱呢,可你要说铁吧,两人私下里真没什么交集。
怎么说呢,颇有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样子。
两人没私下里单独吃过饭,除了那台冰箱更没有其他的往来,你能说这关系很好还是不好?
如果非要掰扯清楚,李学武觉得他和谷维洁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中年夫妻。
怎么说?
凑活过呗,还能离咋地。
“李主任跟你说了?”
谷维洁走了几步,这才看了他说道:“我跟李主任讲过,关于工宣队的工作还是你在行。”
“谢谢您的信任,不过我能理解李主任。”
李学武丝毫没有在意地看着前方说道:“都说无官一身轻,其实无债也是一身轻。”
他笑呵呵地,表情不似作伪,就算谷维洁仔细打量着他,也没看出是有情绪的样子。
“您甭这么看着我,我还不至于跟您装假。”李学武转头直视谷维洁的眼睛,认真道:“工宣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你我都知道,李主任也知道。”
“我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处理此事,也不可能遥控指挥,这不现实。”
他捏了捏手指,强调道:“我并不介意做搭架子的工作,我只在意这架子搭的对不对。”
“只有架子搭正了,搭对了,才能给秧苗做好榜样,才能开花结果,您说呢?”
“当然,你做过的事不用说,我们都看在眼里,集团上下也都很清楚。”
谷维洁点点头,走到汽车边看着李学武很是理解地说道:“既然你理解李主任的一片苦心,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他也是怕你在最后的关键问题上绊住手脚,脱不开身子。”
“嗯,我理解。”李学武微微一笑,道:“我已经跟何雨水同志谈过了,接下来她会直接向您汇报工作的进展和具体情况。”
谷维洁走到秘书打开的车门前,认真地看了李学武一眼,点点头,没说什么便上了汽车。
李学武站在原地,目送着黑色的魔都轿车离开,眼角微微眯了起来。
是啊,他得感谢李主任的关心,感谢谷维洁的支持,感谢班子同志的爱护。
委办主任交接出去了,协调和组织工作有了卜清芳的支持他可轻松了太多。
现在工宣队的工作走上正轨,便也要交接出去,他真正需要负直接责任的工作没有了。
好像大家都知道他在集团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也都在算计着他什么时候离开。
有的人作壁上观,有的人急不可耐,有的人虚张声势,更有人假仁假义。
当然了,李学武可没有说谷维洁刚刚的表现是假仁假义。
她若是真想负责工宣队的工作,也不用绕李学武这么一圈,那不等于脱裤子放屁嘛。
工宣队的架子是李学武搭起来的,她拆了重建也不是,完全信任使用也不是。
现在看工宣队的工作如火如荼,很得上面的重视和关注,但在他们这个层面,早看清楚一次次活动的实际本质了。
再火热的活动也有冷却的一天,到时候来不及上岸的人说不定要感冒的。
谷维洁缺工宣队这点功劳吗?
她同李学武说的那几句话里有话,尤其是走前深深看李学武的那一眼。
眼神里只有一个意思:好自为之。
京城的集团不是避风港,钢城的工业也不是根据地,哪里都有矛盾和复杂的状况。
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变动,京城这边集团内部人心已经有了活动的迹象,钢城那边恐怕也早就做好了迎接他的准备。
董文学回京是一道坎,李学武下钢城也是一道坎,谁过不去,谁往后都过不去。
-----------------
“还多亏了去年投资的那一百万,否则我们这里的货物都要堆积如山了。”
货站负责人老梁陪同来京城货运站调研的李学武,指了货场的方向感慨着介绍道:“我们也是没想到货站才刚刚运营了一年多,货物进出量有如此庞大。”
“刚开始我们还在想,红星厂有自己的调度,轻易不会有多少货运压力。”
老梁摇了摇头,苦笑道:“那一阵看着堆积如山的货物,我这头发差点愁白了。”
“呵呵,看得出来。”李学武笑着打量了老梁的头顶,点点头对京城火车站副站长高君同说道:“还是一线的同志压力更大啊。”
“是。”高君同惜字如金,听了李学武的话只笑着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本来嘛,老梁往自己脸上贴金,他听着都觉得有些过了,李学武“讽刺”两句也得忍着。
高端的讽刺往往是以夸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是有的人听不出来而已。
或许是李学武的语言艺术太过于刁钻,亦或者是老梁的机关工作经验不足。
更或者是他听出来了,只是脸皮足够厚,装作没听懂,反正这货站主任又不能因言换人。
“我们用去年红星厂和车站注资的一百万元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了货运装卸设备设施。”
老梁手指着不远处介绍道:“新的装卸台和机械设备,新的挂车和卡车车队。”
“现在车队的规模怎么样?”李学武没有继续听他胡扯,直白地问道:“各种车辆都有多少。”
“车队大小吨位车辆总计96台。”老梁倒也不是滥竽充数之辈,真能说得上来,“载重60吨重卡牵引挂车18台,45吨重卡26台,其他都为五吨载重卡车。”
“还是红星厂的关系,我们从红岩汽车直接采购了重型牵引挂车和重型载货卡车。”
老梁看向李学武介绍道:“这两种车型是目前我们货运车队的主力,每天都有货运任务。”
“二汽的轻卡呢?”李学武站在货运通道边上,看着一台台货车绕环岛进站、装货、出站。
确实如老梁所说,重型货车在这里的任务非常的重,以他的眼力看,基本上都超载了。
这年月公路管理对超载没有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且以工业建设为目的的货运,谁敢拦截。
所以45吨牵引车拉60吨,35吨载重卡车装45吨,5吨的解放车都敢拉10吨,就怕拉不了。
你都说重型载货卡车超载,散货车间那边的三轮车就不超载了吗?
李学武看着进进出出的三轮车,标准500公斤载重,车斗里全都装上尖的货。
这个时候可没有保险一说,更没有限高,他们想多挣钱,那就往死了装。
只要保证载重在三轮车的承受范围以内,他们都是直接透支轻型三轮车的承载能力。
大不了用赚的钱再买新的车呗!
敢说这话的一定都是赚了钱的,否则谁都舍不得那一千多块。
能用红牛载货三轮,就应该有二汽的130存在啊,李学武却是没见着几台。
按道理来说,二汽的130是四轮,比三轮车稳多了,也能超载更多的货物。
你要说价格,这个或许有可能。
不过二汽也在做汽车加工流水线,很多零部件都是走的供应链采购,成本下来不少。
成本都下来了,售价不也得跟着往下掉?
事实上还真没有,这不是二汽的领导想要赚黑心钱,而是他们没有定价权。
这特么上哪说理去。
用老梁的话来说,130的生产是在计划生产范围内,多出来的部分也是生产计划里的。
也就是说,二汽每生产超出计划一台汽车,明年的生产指标和计划都会跟着提升。
二汽的古力同正在骂娘呢。
老梁的脸上没有幸灾乐祸,可也看不出任何的同情,现在的货运站可不比以前。
要采购货运汽车,用不着看生产单位的脸色,更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关系。
跟红星厂合作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和便利,贸易管理中心算是工业发展最大的作弊手段了。
二汽不能自主定价和三产外销汽车的情况,在红星厂完全不存在,因为红星厂没有汽车生产计划,他们只有冶金和轧钢生产计划。
你要说二汽赚钱,那是真赚了,成本降了这么多,售价还跟以前一样,能不赚钱嘛。
反正上面是很欣喜这种情况出现的,负责销售和生产工作的领导都得到了成绩。
可二汽着急啊。
红星钢铁集团推广生产线和供应链生产标准是全方位的,全国的车企都在铆着劲地干工作。
二汽是较其他企业先一步开发出了轻型卡车,可这不是他们能垄断市场的时候了。
今年全国货运企业不得不捏着鼻子认投,购买130轻卡,或者不知道成本降低做了冤大头。
可冤大头一直有吗?
有了供应链,乡镇企业都特么敢攒汽车了,上面的领导还敢让他们赚这份“大钱”?
二汽现在是想降价,想把市场占住,同时也要把生产计划外的汽车自主销售出去。
现在他们倒是有渠道,贸易管理中心就可以做相关的贸易工作。
可定价权呢?
二汽跟京汽都在京城,论起来也都是一个系的,可亲疏远近不同,待遇也是不同的。
京汽就有相关的议价权限,更有自主销售的能力,二汽天生就缺了相关的配置。
所以货运站里能看见的130很少,大街上其实也不多。
老梁只是就着他了解的情况跟李学武说了一嘴,多的他也不知道。
不过在李学武想来,这件事古力同也不用着急,铆劲生产就是了。
等什么时候新车停车场装不下了,就跟上面说库存积压,损失惨重,看上面怎么处理。
不过有一点二汽得想清楚,产销倒挂伤的还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反正红星厂不会这么干。
-----------------
“李——李秘书长。”金牛重型载货三轮车旁,瘸腿的闫解放正在抽烟,却见李学武由着一群人陪同,往他这边走了过来。
他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急忙丢了手里的烟头,磕磕巴巴地打了声招呼。
真跟李学武在院里见着,或是私下里见面,他倒也不会如此模样。
实在是李学武今天这场面和架势,谁看见了都要紧张,这就是威。
李学武可没有想要来吓唬他,或者在街坊邻居面前卖弄露脸,他就是看见了闫解放了,想问问实际情况,看他说的跟老梁说的对不对得上。
“没耽误你干活吧。”他从兜里掏出烟散给了闫解放,又给了其他看热闹的货车司机。
司机们不知道李学武是谁,但能确定这是位大领导,没看车站的领导都陪同着呢嘛。
“没——没有。”闫解放尴尬地笑了笑,举了手里的火柴,示意道:“我这有火,自己点。”
李学武点点头,收起了手里的火柴,看了他们这些司机一眼,微笑着问道:“大热天的,都不躲着点中午的太阳啊。”
“哪里躲得起啊。”有粗汉嘿嘿笑着说道:“从早晨上班到夜里收工,一刻都不敢耽误。”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红色三轮车,“它都快要我命了,都给它挣呢。”
“哈哈哈——”粗汉的话引得一片笑声,大家感同身受,深知这种压力。
闫解放没敢接话,同时也瞥了众人一眼,心道是他们无知者无畏,不知道李学武是谁,自然不用怕李学武什么。
就算知道了也不怕,高高在上的人,跟他们这些大老粗还能一般见识?
李学武确实没有在意他们的玩闹,反而是笑着问道:“我看车多了不少,跟以前比,收入有没有减少?”
“还没到那个时候,不过我看也快了。”
依旧是那个爱表现的粗汉,坐在地上,脚里踩着一支布鞋,另一支不用想了,一定在他屁股下面。
经常干力气活的人都知道,时间长了腿脚酸痛,就喜欢坐下休息一会。
要是怕地上潮气,只把鞋脱下来,坐一支踩一支就完了,等起身干活的时候再穿上。
都是粗汉,没有那么多讲究。
他就这么看着散货装卸台的方向,话语不是很肯定,但语气却信誓旦旦地说道:“这一个月我看多了不止30台车吧?有没有?解放?”
他这话是问向闫解放的,因为李学武这些人始终站在闫解放的身边。
刚开始他们也都看得出来,闫解放是认识这位干部的,说不定有什么关系。
他也算小聪明,知道该说的话说完了,懂得把话头送回来,虽然显得有点僵硬,直白。
闫解放能说什么,他现在恨不得自己是个哑巴,真要是说错了话,得罪了货站领导,那……
那个屁,李学武明显是来调研的,听不得真话回头要说他,他说了真话货站领导要收拾他。
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说啊,你不是能说嘛,你多说点,省的我开口了。
闫解放此时就是这么个心理,破嘴老侯的破嘴他是烦的够够的了,嘴就像是特么租来的。
“看来散货出的也很快嘛。”
李学武并没有为难闫解放,看着散货通道进出的货车,对老梁问道:“在咱们货站干活的散运货车有多少,你们有没有统计过?”
“不用专门统计,看进出货数据就成了。”
老梁解释道:“一车是一车的,车牌号不同,统计的数据也不同,是要算运费的。”
李学武顺着他的话也看见了散运三轮车身上涂装的大号车牌号。
京城的三轮货车有车牌子吗?
答案是一定的,这年月连自行车都有车牌子,后来还有自行车驾驶证呢。
当你骑着你的二八大杠,带着女朋友徜徉在四九城的街头,很有可能会被交警拦下来查你的自行车“驾驶本”和“行驶本”。
没错,人车证件分离,出门你得带两本证件,否则要么是无证驾驶,要么是车辆来源不明。
货运三轮车的证照管理更偏向于运输服务功能,一般不会被检查证件。
那用油漆将车牌号放大涂装是为了什么?
你看后世那些货运卡车就知道了,这个传统是一直保留下来的。
最开始也不是应对运输检查的,而是为了让货运站记录员方便识别他们的车辆。
虽然李学武看着载满货物的三轮车会同记录员交接小票。
“货物运输都有折损吧?”
李学武转头看向了刚刚说话的那汉子,问道:“损耗怎么算,是货站负责,还是个人负责,实际工作中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损耗的话,我们……”
“让他们说。”
老梁见李学武问了这个问题,便想要主动回答,却被李学武摆手打断了。
本来就不是问他的,李学武依旧看着那几个汉子,面上只是从容和煦。
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尖锐,跟实际生产经营也没有多大关系。
但跟下面工作的工人,以及负责工人和货物运输管理的干部就很有关系了。
只要是搞运输的,没有不跟损耗打交道的。
你就说你运输啥吧,啥品类的商品都有损耗,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大了。
老梁被李学武的动作闹的脸腾地红了,好像真被冤枉了,或者犯了大错一般。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都是货运站一把了,在火车站也是很牛哔的人物了,竟然被这般对待。
现场的人不少,他强忍着没有发作,知道今天来的这位不好惹,看面相就知道了。
别看他以往对下面的干部或者运输工人颐指气使的,可见着这种横的,也有点畏惧。
老侯把这短短十几秒钟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
他是有点嘴大,但他不傻,这个时候再胡咧咧就要得罪人了。
就像他最开始说的,顶风冒雨,流血流汗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那台车嘛。
如果叫货运站把他钉上黑名单,那他跳河的心都有了,他的车可是用大哥的工资账户贷款买的呢。
没有了货运工作,他拿什么养车、养家,养不起车和家,就算联合储蓄银行不找他,他大哥也得跟他急眼。
扯叽霸蛋可以,动真格的不行。
跟他或站或坐在一起的几个汉子纷纷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悄悄地往车边溜达了。
这里的热闹不好看,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丢了饭碗。
只有经历过没钱的日子才懂得今天这份工作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即便这份工作需要挥洒汗水,出卖体力,可也是自力更生,养家糊口的出路不是。
倒是有一些红星厂的职工子弟没有走,笑嘻嘻地抱着胳膊站在原地,看着梁站长的笑话。
他们不怕,对比老侯这种拐弯欠人情的贷款,这些小年轻的多是啃了亲爹亲妈的工资账户贷的款买车。
亲爹亲妈在红星厂,这货运站也有红星厂的一半,他们怕个锤子。
老梁真敢给他们为难,他们也敢闹事,给老梁不痛快。
其实到哪都有这种关系群体,只要有利益牵扯,只要让他们抱团,一般人就动不了他们了。
当然了,正因为他们抱团,也会遭人防备,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只能干苦力活。
要不你看四合院里走出一个李学武,大院里那些人在外面表现的有多么的牛哔哄哄。
不为了别的,更不指望李学武能真给他们撑腰,遇着事了只要说一声我们邻居谁谁谁。
你就看,对方的气势至少短一半,事情扯吧扯吧也就那么地了,不会再有情绪纠纷。
所以你遇着四九城胡同子里的土着,深入一点接触,就会听见他们经常吹这种牛哔。
我们邻居谁谁谁,我们街坊谁谁谁,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能找到这么牛的关系呢。
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敢说认识这个局长那个副司的,反正你找他办事没有成的。
当然了,也有真认识人的,一般这种人都会兜着,轻易不会跟你吹牛哔。
因为他说的多了,这玩意儿就不值钱了,自己本身掉价,给他撑腰那人也含糊。
所以人还是要实际一点的好,就像这些红星厂的子弟,虽然干着苦力活,但他们真敢动手。
不哔哔,打了就打了,有事找爹妈兜着,人越多越没事,事儿大了自有红星厂来处理。
这年月就是这个事,厂保卫处同地方、同兄弟单位之间最大的交流活动就是互相领人和扯皮。
今天你们厂一伙人来打架了,明天他们厂一伙人惹祸了,尽是这个事。
周瑶当保卫科科长的时候就没少跟李学武反应,是要把来厂里闹事的,或者厂里出外闹事的都枪毙了。
她够狠,李学武却没这个胆子。
现在看那边抱着胳膊看热闹的小年轻,依稀就有周瑶讨厌的那些小痞子。
老梁气的不行了,他也烦这些混不吝,可没办法,谁让他端着红星厂的饭碗呢。
货运站给他开的工资里有一半是红星厂的,是人家爹妈挣来的,他还能说什么。
他是想一走了之的,李学武这位爷难伺候,他不伺候了,躲远点总成了吧。
可车站的副站长高君同悄悄扯了他一把,没让他耍脾气,瞪向他的目光里全是严肃。
老梁是车站的老人了,跟车站站站长或者领导可以耍耍小性子,跟红星厂这边可不好使。
别看李学武年轻,这特么是集团的领导,真说话要整顿货运站的纪律,谁都保不住他。
货运站是独立运营的,且规模越来越大,盈利情况就连车站也是庆幸,当初押对了宝。
你现在要给车站惹麻烦,那不是得罪了所有领导和职工了嘛。
这货运站的盈利直接关系到了火车站全体职工的福利待遇,货运站跑运输的可不仅仅是红星厂的子弟,也有火车站职工的子女呢。
话又说回来了,李学武只是问一问,还没有到深究的时候呢,一切都有缓和的余地。
不过李学武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老梁的工作出现纰漏了,高君同的眼神就是探究。
老梁的问题小,他还有心思保一保,真是大问题,那他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你说,闫解放。”李学武见那边几个汉子离开,转头看向了闫解放,“损耗吃得消吗?”
“损——损耗的话。”闫解放有些迟疑地看了眼老梁的方向,这才为难地对李学武解释道:“我们散货这边跟他们整货运输算法可能不一样,我不是很了解……”
“就说说你们散货的损耗处理情况。”李学武这一次要往下深问了,并没有放过闫解放。
闫解放也知道躲不过去了,避开了货运站那几个干部看过来的眼神,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其实很简单,既然都提到损耗了,就得有个计算标准。
一般来说,货运站在装货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上下浮动,过磅之后去皮去损,交够就行。
但在闫解放的介绍中,京城货运站在出散货的时候,会直接扣掉损耗。
什么意思呢?
例如今天他装100斤白菜送南城,按损耗标准,到货过磅有99斤就算完成任务。
丢的那1斤就是正常损耗,毕竟菜叶子风干流失水分,也是一种损耗。
白菜如此,其他青菜和水果也一样,没有见风增重的东西。
京城货运站是怎么骚操作的呢?
装货的时候就给你99斤白菜,然后正常出货单,货单上显示的还是100斤。
这就要求货运司机一定都不能马虎,要么自负损耗,要么歪门邪道。
都是给自己打工的,自负盈亏就得由着货运站扣运费,只能搞歪门邪道。
歪门邪道怎么搞?
国人在这方面是有着传统和基因的,总能找到一些你注意不到的地方平衡和中庸。
青菜洒水,大米掺石头子,冷肉挂冰……反正不送自己嘴里的东西随便糟践。
他们也心疼,可是没办法。
你说这么干能行吗?
刚开始也不行,闫解放说了,叫检查的发现,扣的钱更多,收货的也不愿意。
后来怎么又行了呢?
送来货运站的货物缺斤少两,掺沙掺假,多掺一些,把好处分给检查就行了。
送去单位的货物更省事,找好了关系,知道今天谁上班,头天晚上把钱送家去。
闫解放的话还没说完,刚刚还意气风发给李学武吹牛哔的老梁站不住了,要过来扯闫解放的脖领子。
“你特么胡咧咧啥!”
李学武没说话,只横了他一眼,又看向了高君同。
高君同的脸色也变了,不用他说话,车站跟来的干部便把老梁扯开了。
有机灵的,货运站的干部悄悄后退,想要离开,却是被红星厂来的干部顶在了后面。
李学武没搭理他们的小动作,而是看着闫解放问道:“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
“知——知道。”闫解放侵着脑袋,不敢直视李学武,他现在也后怕,怕李学武办了他。
李学武怎么可能办他这种小虾米,再说了,能这么准确地知道货站的情况,还得亏他呢。
别问,葛淑琴是位好同志。
“有损耗标准不执行,把损耗往下压,全给货运司机承担。”
李学武转过头,看向老梁讲道:“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您就信了?”
老梁气不过,瞪着眼睛说道:“他们这些无赖懒汉,要不是我们货站养着,早饿死了。”
“我就问你,知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李学武眼睛微微眯起,身上的气场陡然一变,像是即将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
高君同的脸色难看极了,可他这个时候不能说话,否则就是车站有问题了。
老梁吹牛哔有劲头,搞工作也有心思,但面对李学武的压力,这会儿也肝颤。
“您是不知道,这损耗要是不严管,都叫他们吃了去!”
他发疯了一般,指着周围看热闹的货运司机说道:“这些混蛋就是粮仓里的耗子!”
李学武也懒得再问了,转头看向其他变了脸色的车站干部说道:“下压损耗的直接结果是破坏了运输的整体完整性。”
“我们不能用人性和人心去保证货运的质量,保证货运质量的应该是制度。”
他言辞坚定地讲道:“做管理不能奢求所有人都清如水,但你要保证制度执行的彻底。”
“保质保量交付货物,这是司机的责任和义务,多出来的损耗是人家的能力。”
“换句话来讲。”他指了指那些看热闹的年轻人说道:“这损耗恰恰就是奖励给他们的。”
“奖励什么?奖励他们秉持本心,不对货物动手脚,尽心尽力,完成货运任务。”
“好——”
“秘书长说的好!”
周围小年轻最喜欢这种热闹,不少都是听过李学武的牛哔事迹,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红星厂里都讲李学武做人做事最是敞亮,在集团里也最得人心,让职工们信服。
李学武无意收买人心,更不为了这些职工子弟的一声好,他切切实实地在讲管理问题。
“我先不问你们压下来的损耗去了哪里。”他点了点老梁的方向,对货站的干部们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司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会把心思动在货物上?”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了让货物通过检查,会主动腐蚀检查干部?”
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看着他们严肃地讲道:“你们扪心自问,对这种情况是不知道,还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收了下面的黑钱了。”
“弄虚作假,沆瀣一气。”
他缓缓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现场的干部,看着他们纷纷低头躲避,嘴角抿的很紧。
“李秘书长。”高君同知道,自己不能不说话了,再让他说下去,车站的脸就丢尽了。
“这件事我一定给您个满意的答复。”
他诚恳地保证道:“我马上就让车站纪监下来,严查这件事,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对有些玩忽职守,收受贿赂的。”高君同皱眉看了眼不争气的老梁,这才对李学武继续讲道:“我们车站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我相信您。”李学武主动同高君同握了握手,点头说道:“今天不是来找麻烦的,是麻烦主动来找的我。”
“高副站长,不能真到了举报信满天飞,群众的怨言沸反盈天了才决定处理问题啊。”
“我知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高君同做事还算痛快,李学武也给了他面子,并没有提共同办案那一套。
其实高君同不得不低头,今天跟着李学武来的干部里,一定有纪监的。
因为两人握手过后,便见李学武摆了摆手,有个年轻人走过来,从文件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李学武接过又递给了他,认真地讲道:“这是群众们的来信,其中不少都有切实的证据。”
“里面还有一些我们已经掌握了的证据和情况,现在就交给你们了。”
“谢谢,实在抱歉。”高君同心里真是苦涩又难过,这一嘴巴子真扇到脸上了。
现场走访,现场调研,现场拿证据,直接当着货运司机的面把事情摊开了。
你能怪李学武做事不讲究吗?
但问题是,这份文件里有多少证据,他是说不好的,李学武也没有说。
可周围那些司机看见了,也听见了,他们只会相信,这些证据是全面的。
只要吃过的亏,只要是交了钱的,一定会跟风把举报信和证据提交上来。
到时候车站怎么办?
彻底清查?
真的严肃处理?
那整个货运站都得大清洗,怕不是不少人都得撤职调职。
就连他这个主管后勤的副站长都得担责任。
你要是不处理干净了,那这些司机可不会饶了他们,这钱可是他们送上来的。
李学武话说的很明白了,只要不在货物上动手脚,损耗标准给出的量就是他们的。
能拿多少是他们的本事,拿不着,亏了,也只能是他们没那个能耐。
这些粗汉子最认投什么?
凭本事赚钱,谁有本事谁赚钱。
李学武当着这些人的面把话讲开了,再有弄虚作假的,这屠刀斩下来谁都说不出冤枉。
恨不恨?厉害不厉害?
高君同只是恨,也很无奈,他早就提醒过老梁,这位真的不好惹,千万要当心。
现在好了,火车站的干部们撤职,下一步只能是红星厂的干部来补充了。
不然他怎么跟红星厂交代啊,一个老梁可不够,他总不能把自己砍了吧?
-----------------
PS:上午发一张,补昨晚的,今天晚上再发一张,就算正常的更新进度了。
(本章完)
谷维洁扭头看了走在她身边的李学武一眼,更远处是工业展览馆门前人头攒动的场景。
“看着是热火朝天呢。”李学武的语气里带着含糊,“展销会,销重要,展也很重要嘛。”
“嗯?”谷维洁有些惊讶地再次仔细看了看他,问:“听你这话的意思——你对这一次的展销会的销售成绩缺少信心啊?”
“呵呵,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她,道:“您这完全是在曲解我的意思。嗯,对了。”
他微微侧头,挑眉道:“您什么时候开始关心起销售工作了?”
“就许你关心,我就不能问问了?”
谷维洁笑着转过头,看向了远处东方红广场上的雕塑,淡淡地说道:“销售工作很重要啊。”
“如果您都开始关注销售工作了。”李学武微微摇头,跟着她的脚步继续往前走,不免揶揄道:“那销售工作确实很重要。”
“呵呵呵——”
生活中的谷维洁性格如何李学武不了解,但她在日常工作中是个比较内敛含蓄的人。
就连这笑声都仔细收着三分,给人一种看不够,也琢磨不透的感受。
李学武还记得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她的任职会议上,她盯着自己的位置看得仔细。
再接触,便是在董文学的家里了,谷维洁还抽了他一根烟。
谷维洁抽烟吗?
反正在单位没见过,也没听说谷副主任抽烟,她的身上更闻不见什么烟味。
你要说李学武以前是烟民,闻不见别人身上的烟味,那他现在戒烟了啊。
两人走的不算近,可也不算远,真没闻见什么烟味。
倒是行走着的彼此的距离,更像是两人现在的关系和距离,不远不近。
机关里新来的可能不知道,现在也没人说,从红星厂机关一直到现在的“老同志”心里可能是有印象的。
谷副主任同秘书长没红过脸,几次工作配合的十分默契,都说两人的私交很好。
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没人说得准,就连李学武自己恐怕都说不好,同谷维洁之间的关系到底铁不铁。
你说不铁吧,他还给谷维洁家里送过冰箱呢,可你要说铁吧,两人私下里真没什么交集。
怎么说呢,颇有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样子。
两人没私下里单独吃过饭,除了那台冰箱更没有其他的往来,你能说这关系很好还是不好?
如果非要掰扯清楚,李学武觉得他和谷维洁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中年夫妻。
怎么说?
凑活过呗,还能离咋地。
“李主任跟你说了?”
谷维洁走了几步,这才看了他说道:“我跟李主任讲过,关于工宣队的工作还是你在行。”
“谢谢您的信任,不过我能理解李主任。”
李学武丝毫没有在意地看着前方说道:“都说无官一身轻,其实无债也是一身轻。”
他笑呵呵地,表情不似作伪,就算谷维洁仔细打量着他,也没看出是有情绪的样子。
“您甭这么看着我,我还不至于跟您装假。”李学武转头直视谷维洁的眼睛,认真道:“工宣队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你我都知道,李主任也知道。”
“我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处理此事,也不可能遥控指挥,这不现实。”
他捏了捏手指,强调道:“我并不介意做搭架子的工作,我只在意这架子搭的对不对。”
“只有架子搭正了,搭对了,才能给秧苗做好榜样,才能开花结果,您说呢?”
“当然,你做过的事不用说,我们都看在眼里,集团上下也都很清楚。”
谷维洁点点头,走到汽车边看着李学武很是理解地说道:“既然你理解李主任的一片苦心,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他也是怕你在最后的关键问题上绊住手脚,脱不开身子。”
“嗯,我理解。”李学武微微一笑,道:“我已经跟何雨水同志谈过了,接下来她会直接向您汇报工作的进展和具体情况。”
谷维洁走到秘书打开的车门前,认真地看了李学武一眼,点点头,没说什么便上了汽车。
李学武站在原地,目送着黑色的魔都轿车离开,眼角微微眯了起来。
是啊,他得感谢李主任的关心,感谢谷维洁的支持,感谢班子同志的爱护。
委办主任交接出去了,协调和组织工作有了卜清芳的支持他可轻松了太多。
现在工宣队的工作走上正轨,便也要交接出去,他真正需要负直接责任的工作没有了。
好像大家都知道他在集团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也都在算计着他什么时候离开。
有的人作壁上观,有的人急不可耐,有的人虚张声势,更有人假仁假义。
当然了,李学武可没有说谷维洁刚刚的表现是假仁假义。
她若是真想负责工宣队的工作,也不用绕李学武这么一圈,那不等于脱裤子放屁嘛。
工宣队的架子是李学武搭起来的,她拆了重建也不是,完全信任使用也不是。
现在看工宣队的工作如火如荼,很得上面的重视和关注,但在他们这个层面,早看清楚一次次活动的实际本质了。
再火热的活动也有冷却的一天,到时候来不及上岸的人说不定要感冒的。
谷维洁缺工宣队这点功劳吗?
她同李学武说的那几句话里有话,尤其是走前深深看李学武的那一眼。
眼神里只有一个意思:好自为之。
京城的集团不是避风港,钢城的工业也不是根据地,哪里都有矛盾和复杂的状况。
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变动,京城这边集团内部人心已经有了活动的迹象,钢城那边恐怕也早就做好了迎接他的准备。
董文学回京是一道坎,李学武下钢城也是一道坎,谁过不去,谁往后都过不去。
-----------------
“还多亏了去年投资的那一百万,否则我们这里的货物都要堆积如山了。”
货站负责人老梁陪同来京城货运站调研的李学武,指了货场的方向感慨着介绍道:“我们也是没想到货站才刚刚运营了一年多,货物进出量有如此庞大。”
“刚开始我们还在想,红星厂有自己的调度,轻易不会有多少货运压力。”
老梁摇了摇头,苦笑道:“那一阵看着堆积如山的货物,我这头发差点愁白了。”
“呵呵,看得出来。”李学武笑着打量了老梁的头顶,点点头对京城火车站副站长高君同说道:“还是一线的同志压力更大啊。”
“是。”高君同惜字如金,听了李学武的话只笑着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本来嘛,老梁往自己脸上贴金,他听着都觉得有些过了,李学武“讽刺”两句也得忍着。
高端的讽刺往往是以夸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是有的人听不出来而已。
或许是李学武的语言艺术太过于刁钻,亦或者是老梁的机关工作经验不足。
更或者是他听出来了,只是脸皮足够厚,装作没听懂,反正这货站主任又不能因言换人。
“我们用去年红星厂和车站注资的一百万元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了货运装卸设备设施。”
老梁手指着不远处介绍道:“新的装卸台和机械设备,新的挂车和卡车车队。”
“现在车队的规模怎么样?”李学武没有继续听他胡扯,直白地问道:“各种车辆都有多少。”
“车队大小吨位车辆总计96台。”老梁倒也不是滥竽充数之辈,真能说得上来,“载重60吨重卡牵引挂车18台,45吨重卡26台,其他都为五吨载重卡车。”
“还是红星厂的关系,我们从红岩汽车直接采购了重型牵引挂车和重型载货卡车。”
老梁看向李学武介绍道:“这两种车型是目前我们货运车队的主力,每天都有货运任务。”
“二汽的轻卡呢?”李学武站在货运通道边上,看着一台台货车绕环岛进站、装货、出站。
确实如老梁所说,重型货车在这里的任务非常的重,以他的眼力看,基本上都超载了。
这年月公路管理对超载没有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且以工业建设为目的的货运,谁敢拦截。
所以45吨牵引车拉60吨,35吨载重卡车装45吨,5吨的解放车都敢拉10吨,就怕拉不了。
你都说重型载货卡车超载,散货车间那边的三轮车就不超载了吗?
李学武看着进进出出的三轮车,标准500公斤载重,车斗里全都装上尖的货。
这个时候可没有保险一说,更没有限高,他们想多挣钱,那就往死了装。
只要保证载重在三轮车的承受范围以内,他们都是直接透支轻型三轮车的承载能力。
大不了用赚的钱再买新的车呗!
敢说这话的一定都是赚了钱的,否则谁都舍不得那一千多块。
能用红牛载货三轮,就应该有二汽的130存在啊,李学武却是没见着几台。
按道理来说,二汽的130是四轮,比三轮车稳多了,也能超载更多的货物。
你要说价格,这个或许有可能。
不过二汽也在做汽车加工流水线,很多零部件都是走的供应链采购,成本下来不少。
成本都下来了,售价不也得跟着往下掉?
事实上还真没有,这不是二汽的领导想要赚黑心钱,而是他们没有定价权。
这特么上哪说理去。
用老梁的话来说,130的生产是在计划生产范围内,多出来的部分也是生产计划里的。
也就是说,二汽每生产超出计划一台汽车,明年的生产指标和计划都会跟着提升。
二汽的古力同正在骂娘呢。
老梁的脸上没有幸灾乐祸,可也看不出任何的同情,现在的货运站可不比以前。
要采购货运汽车,用不着看生产单位的脸色,更不用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关系。
跟红星厂合作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和便利,贸易管理中心算是工业发展最大的作弊手段了。
二汽不能自主定价和三产外销汽车的情况,在红星厂完全不存在,因为红星厂没有汽车生产计划,他们只有冶金和轧钢生产计划。
你要说二汽赚钱,那是真赚了,成本降了这么多,售价还跟以前一样,能不赚钱嘛。
反正上面是很欣喜这种情况出现的,负责销售和生产工作的领导都得到了成绩。
可二汽着急啊。
红星钢铁集团推广生产线和供应链生产标准是全方位的,全国的车企都在铆着劲地干工作。
二汽是较其他企业先一步开发出了轻型卡车,可这不是他们能垄断市场的时候了。
今年全国货运企业不得不捏着鼻子认投,购买130轻卡,或者不知道成本降低做了冤大头。
可冤大头一直有吗?
有了供应链,乡镇企业都特么敢攒汽车了,上面的领导还敢让他们赚这份“大钱”?
二汽现在是想降价,想把市场占住,同时也要把生产计划外的汽车自主销售出去。
现在他们倒是有渠道,贸易管理中心就可以做相关的贸易工作。
可定价权呢?
二汽跟京汽都在京城,论起来也都是一个系的,可亲疏远近不同,待遇也是不同的。
京汽就有相关的议价权限,更有自主销售的能力,二汽天生就缺了相关的配置。
所以货运站里能看见的130很少,大街上其实也不多。
老梁只是就着他了解的情况跟李学武说了一嘴,多的他也不知道。
不过在李学武想来,这件事古力同也不用着急,铆劲生产就是了。
等什么时候新车停车场装不下了,就跟上面说库存积压,损失惨重,看上面怎么处理。
不过有一点二汽得想清楚,产销倒挂伤的还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反正红星厂不会这么干。
-----------------
“李——李秘书长。”金牛重型载货三轮车旁,瘸腿的闫解放正在抽烟,却见李学武由着一群人陪同,往他这边走了过来。
他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急忙丢了手里的烟头,磕磕巴巴地打了声招呼。
真跟李学武在院里见着,或是私下里见面,他倒也不会如此模样。
实在是李学武今天这场面和架势,谁看见了都要紧张,这就是威。
李学武可没有想要来吓唬他,或者在街坊邻居面前卖弄露脸,他就是看见了闫解放了,想问问实际情况,看他说的跟老梁说的对不对得上。
“没耽误你干活吧。”他从兜里掏出烟散给了闫解放,又给了其他看热闹的货车司机。
司机们不知道李学武是谁,但能确定这是位大领导,没看车站的领导都陪同着呢嘛。
“没——没有。”闫解放尴尬地笑了笑,举了手里的火柴,示意道:“我这有火,自己点。”
李学武点点头,收起了手里的火柴,看了他们这些司机一眼,微笑着问道:“大热天的,都不躲着点中午的太阳啊。”
“哪里躲得起啊。”有粗汉嘿嘿笑着说道:“从早晨上班到夜里收工,一刻都不敢耽误。”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红色三轮车,“它都快要我命了,都给它挣呢。”
“哈哈哈——”粗汉的话引得一片笑声,大家感同身受,深知这种压力。
闫解放没敢接话,同时也瞥了众人一眼,心道是他们无知者无畏,不知道李学武是谁,自然不用怕李学武什么。
就算知道了也不怕,高高在上的人,跟他们这些大老粗还能一般见识?
李学武确实没有在意他们的玩闹,反而是笑着问道:“我看车多了不少,跟以前比,收入有没有减少?”
“还没到那个时候,不过我看也快了。”
依旧是那个爱表现的粗汉,坐在地上,脚里踩着一支布鞋,另一支不用想了,一定在他屁股下面。
经常干力气活的人都知道,时间长了腿脚酸痛,就喜欢坐下休息一会。
要是怕地上潮气,只把鞋脱下来,坐一支踩一支就完了,等起身干活的时候再穿上。
都是粗汉,没有那么多讲究。
他就这么看着散货装卸台的方向,话语不是很肯定,但语气却信誓旦旦地说道:“这一个月我看多了不止30台车吧?有没有?解放?”
他这话是问向闫解放的,因为李学武这些人始终站在闫解放的身边。
刚开始他们也都看得出来,闫解放是认识这位干部的,说不定有什么关系。
他也算小聪明,知道该说的话说完了,懂得把话头送回来,虽然显得有点僵硬,直白。
闫解放能说什么,他现在恨不得自己是个哑巴,真要是说错了话,得罪了货站领导,那……
那个屁,李学武明显是来调研的,听不得真话回头要说他,他说了真话货站领导要收拾他。
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说啊,你不是能说嘛,你多说点,省的我开口了。
闫解放此时就是这么个心理,破嘴老侯的破嘴他是烦的够够的了,嘴就像是特么租来的。
“看来散货出的也很快嘛。”
李学武并没有为难闫解放,看着散货通道进出的货车,对老梁问道:“在咱们货站干活的散运货车有多少,你们有没有统计过?”
“不用专门统计,看进出货数据就成了。”
老梁解释道:“一车是一车的,车牌号不同,统计的数据也不同,是要算运费的。”
李学武顺着他的话也看见了散运三轮车身上涂装的大号车牌号。
京城的三轮货车有车牌子吗?
答案是一定的,这年月连自行车都有车牌子,后来还有自行车驾驶证呢。
当你骑着你的二八大杠,带着女朋友徜徉在四九城的街头,很有可能会被交警拦下来查你的自行车“驾驶本”和“行驶本”。
没错,人车证件分离,出门你得带两本证件,否则要么是无证驾驶,要么是车辆来源不明。
货运三轮车的证照管理更偏向于运输服务功能,一般不会被检查证件。
那用油漆将车牌号放大涂装是为了什么?
你看后世那些货运卡车就知道了,这个传统是一直保留下来的。
最开始也不是应对运输检查的,而是为了让货运站记录员方便识别他们的车辆。
虽然李学武看着载满货物的三轮车会同记录员交接小票。
“货物运输都有折损吧?”
李学武转头看向了刚刚说话的那汉子,问道:“损耗怎么算,是货站负责,还是个人负责,实际工作中有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损耗的话,我们……”
“让他们说。”
老梁见李学武问了这个问题,便想要主动回答,却被李学武摆手打断了。
本来就不是问他的,李学武依旧看着那几个汉子,面上只是从容和煦。
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尖锐,跟实际生产经营也没有多大关系。
但跟下面工作的工人,以及负责工人和货物运输管理的干部就很有关系了。
只要是搞运输的,没有不跟损耗打交道的。
你就说你运输啥吧,啥品类的商品都有损耗,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大了。
老梁被李学武的动作闹的脸腾地红了,好像真被冤枉了,或者犯了大错一般。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都是货运站一把了,在火车站也是很牛哔的人物了,竟然被这般对待。
现场的人不少,他强忍着没有发作,知道今天来的这位不好惹,看面相就知道了。
别看他以往对下面的干部或者运输工人颐指气使的,可见着这种横的,也有点畏惧。
老侯把这短短十几秒钟的变化都看在了眼里,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
他是有点嘴大,但他不傻,这个时候再胡咧咧就要得罪人了。
就像他最开始说的,顶风冒雨,流血流汗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那台车嘛。
如果叫货运站把他钉上黑名单,那他跳河的心都有了,他的车可是用大哥的工资账户贷款买的呢。
没有了货运工作,他拿什么养车、养家,养不起车和家,就算联合储蓄银行不找他,他大哥也得跟他急眼。
扯叽霸蛋可以,动真格的不行。
跟他或站或坐在一起的几个汉子纷纷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悄悄地往车边溜达了。
这里的热闹不好看,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丢了饭碗。
只有经历过没钱的日子才懂得今天这份工作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即便这份工作需要挥洒汗水,出卖体力,可也是自力更生,养家糊口的出路不是。
倒是有一些红星厂的职工子弟没有走,笑嘻嘻地抱着胳膊站在原地,看着梁站长的笑话。
他们不怕,对比老侯这种拐弯欠人情的贷款,这些小年轻的多是啃了亲爹亲妈的工资账户贷的款买车。
亲爹亲妈在红星厂,这货运站也有红星厂的一半,他们怕个锤子。
老梁真敢给他们为难,他们也敢闹事,给老梁不痛快。
其实到哪都有这种关系群体,只要有利益牵扯,只要让他们抱团,一般人就动不了他们了。
当然了,正因为他们抱团,也会遭人防备,基本上没有出头之日,只能干苦力活。
要不你看四合院里走出一个李学武,大院里那些人在外面表现的有多么的牛哔哄哄。
不为了别的,更不指望李学武能真给他们撑腰,遇着事了只要说一声我们邻居谁谁谁。
你就看,对方的气势至少短一半,事情扯吧扯吧也就那么地了,不会再有情绪纠纷。
所以你遇着四九城胡同子里的土着,深入一点接触,就会听见他们经常吹这种牛哔。
我们邻居谁谁谁,我们街坊谁谁谁,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能找到这么牛的关系呢。
一个出租车司机都敢说认识这个局长那个副司的,反正你找他办事没有成的。
当然了,也有真认识人的,一般这种人都会兜着,轻易不会跟你吹牛哔。
因为他说的多了,这玩意儿就不值钱了,自己本身掉价,给他撑腰那人也含糊。
所以人还是要实际一点的好,就像这些红星厂的子弟,虽然干着苦力活,但他们真敢动手。
不哔哔,打了就打了,有事找爹妈兜着,人越多越没事,事儿大了自有红星厂来处理。
这年月就是这个事,厂保卫处同地方、同兄弟单位之间最大的交流活动就是互相领人和扯皮。
今天你们厂一伙人来打架了,明天他们厂一伙人惹祸了,尽是这个事。
周瑶当保卫科科长的时候就没少跟李学武反应,是要把来厂里闹事的,或者厂里出外闹事的都枪毙了。
她够狠,李学武却没这个胆子。
现在看那边抱着胳膊看热闹的小年轻,依稀就有周瑶讨厌的那些小痞子。
老梁气的不行了,他也烦这些混不吝,可没办法,谁让他端着红星厂的饭碗呢。
货运站给他开的工资里有一半是红星厂的,是人家爹妈挣来的,他还能说什么。
他是想一走了之的,李学武这位爷难伺候,他不伺候了,躲远点总成了吧。
可车站的副站长高君同悄悄扯了他一把,没让他耍脾气,瞪向他的目光里全是严肃。
老梁是车站的老人了,跟车站站站长或者领导可以耍耍小性子,跟红星厂这边可不好使。
别看李学武年轻,这特么是集团的领导,真说话要整顿货运站的纪律,谁都保不住他。
货运站是独立运营的,且规模越来越大,盈利情况就连车站也是庆幸,当初押对了宝。
你现在要给车站惹麻烦,那不是得罪了所有领导和职工了嘛。
这货运站的盈利直接关系到了火车站全体职工的福利待遇,货运站跑运输的可不仅仅是红星厂的子弟,也有火车站职工的子女呢。
话又说回来了,李学武只是问一问,还没有到深究的时候呢,一切都有缓和的余地。
不过李学武能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老梁的工作出现纰漏了,高君同的眼神就是探究。
老梁的问题小,他还有心思保一保,真是大问题,那他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你说,闫解放。”李学武见那边几个汉子离开,转头看向了闫解放,“损耗吃得消吗?”
“损——损耗的话。”闫解放有些迟疑地看了眼老梁的方向,这才为难地对李学武解释道:“我们散货这边跟他们整货运输算法可能不一样,我不是很了解……”
“就说说你们散货的损耗处理情况。”李学武这一次要往下深问了,并没有放过闫解放。
闫解放也知道躲不过去了,避开了货运站那几个干部看过来的眼神,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
其实很简单,既然都提到损耗了,就得有个计算标准。
一般来说,货运站在装货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上下浮动,过磅之后去皮去损,交够就行。
但在闫解放的介绍中,京城货运站在出散货的时候,会直接扣掉损耗。
什么意思呢?
例如今天他装100斤白菜送南城,按损耗标准,到货过磅有99斤就算完成任务。
丢的那1斤就是正常损耗,毕竟菜叶子风干流失水分,也是一种损耗。
白菜如此,其他青菜和水果也一样,没有见风增重的东西。
京城货运站是怎么骚操作的呢?
装货的时候就给你99斤白菜,然后正常出货单,货单上显示的还是100斤。
这就要求货运司机一定都不能马虎,要么自负损耗,要么歪门邪道。
都是给自己打工的,自负盈亏就得由着货运站扣运费,只能搞歪门邪道。
歪门邪道怎么搞?
国人在这方面是有着传统和基因的,总能找到一些你注意不到的地方平衡和中庸。
青菜洒水,大米掺石头子,冷肉挂冰……反正不送自己嘴里的东西随便糟践。
他们也心疼,可是没办法。
你说这么干能行吗?
刚开始也不行,闫解放说了,叫检查的发现,扣的钱更多,收货的也不愿意。
后来怎么又行了呢?
送来货运站的货物缺斤少两,掺沙掺假,多掺一些,把好处分给检查就行了。
送去单位的货物更省事,找好了关系,知道今天谁上班,头天晚上把钱送家去。
闫解放的话还没说完,刚刚还意气风发给李学武吹牛哔的老梁站不住了,要过来扯闫解放的脖领子。
“你特么胡咧咧啥!”
李学武没说话,只横了他一眼,又看向了高君同。
高君同的脸色也变了,不用他说话,车站跟来的干部便把老梁扯开了。
有机灵的,货运站的干部悄悄后退,想要离开,却是被红星厂来的干部顶在了后面。
李学武没搭理他们的小动作,而是看着闫解放问道:“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
“知——知道。”闫解放侵着脑袋,不敢直视李学武,他现在也后怕,怕李学武办了他。
李学武怎么可能办他这种小虾米,再说了,能这么准确地知道货站的情况,还得亏他呢。
别问,葛淑琴是位好同志。
“有损耗标准不执行,把损耗往下压,全给货运司机承担。”
李学武转过头,看向老梁讲道:“你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您就信了?”
老梁气不过,瞪着眼睛说道:“他们这些无赖懒汉,要不是我们货站养着,早饿死了。”
“我就问你,知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李学武眼睛微微眯起,身上的气场陡然一变,像是即将出鞘的宝剑,锋芒毕露。
高君同的脸色难看极了,可他这个时候不能说话,否则就是车站有问题了。
老梁吹牛哔有劲头,搞工作也有心思,但面对李学武的压力,这会儿也肝颤。
“您是不知道,这损耗要是不严管,都叫他们吃了去!”
他发疯了一般,指着周围看热闹的货运司机说道:“这些混蛋就是粮仓里的耗子!”
李学武也懒得再问了,转头看向其他变了脸色的车站干部说道:“下压损耗的直接结果是破坏了运输的整体完整性。”
“我们不能用人性和人心去保证货运的质量,保证货运质量的应该是制度。”
他言辞坚定地讲道:“做管理不能奢求所有人都清如水,但你要保证制度执行的彻底。”
“保质保量交付货物,这是司机的责任和义务,多出来的损耗是人家的能力。”
“换句话来讲。”他指了指那些看热闹的年轻人说道:“这损耗恰恰就是奖励给他们的。”
“奖励什么?奖励他们秉持本心,不对货物动手脚,尽心尽力,完成货运任务。”
“好——”
“秘书长说的好!”
周围小年轻最喜欢这种热闹,不少都是听过李学武的牛哔事迹,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红星厂里都讲李学武做人做事最是敞亮,在集团里也最得人心,让职工们信服。
李学武无意收买人心,更不为了这些职工子弟的一声好,他切切实实地在讲管理问题。
“我先不问你们压下来的损耗去了哪里。”他点了点老梁的方向,对货站的干部们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司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会把心思动在货物上?”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了让货物通过检查,会主动腐蚀检查干部?”
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看着他们严肃地讲道:“你们扪心自问,对这种情况是不知道,还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收了下面的黑钱了。”
“弄虚作假,沆瀣一气。”
他缓缓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现场的干部,看着他们纷纷低头躲避,嘴角抿的很紧。
“李秘书长。”高君同知道,自己不能不说话了,再让他说下去,车站的脸就丢尽了。
“这件事我一定给您个满意的答复。”
他诚恳地保证道:“我马上就让车站纪监下来,严查这件事,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对有些玩忽职守,收受贿赂的。”高君同皱眉看了眼不争气的老梁,这才对李学武继续讲道:“我们车站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我相信您。”李学武主动同高君同握了握手,点头说道:“今天不是来找麻烦的,是麻烦主动来找的我。”
“高副站长,不能真到了举报信满天飞,群众的怨言沸反盈天了才决定处理问题啊。”
“我知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高君同做事还算痛快,李学武也给了他面子,并没有提共同办案那一套。
其实高君同不得不低头,今天跟着李学武来的干部里,一定有纪监的。
因为两人握手过后,便见李学武摆了摆手,有个年轻人走过来,从文件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李学武接过又递给了他,认真地讲道:“这是群众们的来信,其中不少都有切实的证据。”
“里面还有一些我们已经掌握了的证据和情况,现在就交给你们了。”
“谢谢,实在抱歉。”高君同心里真是苦涩又难过,这一嘴巴子真扇到脸上了。
现场走访,现场调研,现场拿证据,直接当着货运司机的面把事情摊开了。
你能怪李学武做事不讲究吗?
但问题是,这份文件里有多少证据,他是说不好的,李学武也没有说。
可周围那些司机看见了,也听见了,他们只会相信,这些证据是全面的。
只要吃过的亏,只要是交了钱的,一定会跟风把举报信和证据提交上来。
到时候车站怎么办?
彻底清查?
真的严肃处理?
那整个货运站都得大清洗,怕不是不少人都得撤职调职。
就连他这个主管后勤的副站长都得担责任。
你要是不处理干净了,那这些司机可不会饶了他们,这钱可是他们送上来的。
李学武话说的很明白了,只要不在货物上动手脚,损耗标准给出的量就是他们的。
能拿多少是他们的本事,拿不着,亏了,也只能是他们没那个能耐。
这些粗汉子最认投什么?
凭本事赚钱,谁有本事谁赚钱。
李学武当着这些人的面把话讲开了,再有弄虚作假的,这屠刀斩下来谁都说不出冤枉。
恨不恨?厉害不厉害?
高君同只是恨,也很无奈,他早就提醒过老梁,这位真的不好惹,千万要当心。
现在好了,火车站的干部们撤职,下一步只能是红星厂的干部来补充了。
不然他怎么跟红星厂交代啊,一个老梁可不够,他总不能把自己砍了吧?
-----------------
PS:上午发一张,补昨晚的,今天晚上再发一张,就算正常的更新进度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