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大惊失色。

  突然有个人冲进来,把骆宁牢牢护住,白氏的簪子扎入了她手臂。

  骆崇邺一脚把白氏踢开。

  他用了极大力气,白氏跌落一旁,闭过气去了。

  温氏挡在骆宁身前。

  “大嫂,你没事吧?”骆宁的眸光微颤,将香炉放下,扶稳了温氏。

  温氏疼得吸气。

  拔出簪子,刺入不深,应该没见骨,可疼痛剧烈。

  鲜血涌出来,将她淡紫色衣衫染得一片湿濡。

  她忍着疼痛,对镇南侯和老夫人说:“佛堂见血,都是我不好。”

  镇南侯一生薄凉,除了敬爱母亲,就是喜欢白氏。对妾室、儿女,兄弟等族人,他的感情都极淡。

  他可以牺牲除了他母亲之外的任何人。

  而此刻,他莫名动容。

  他倏然觉得,温氏挺可怜。

  老夫人眼中已经蓄泪:“傻孩子,你受了伤,哪里管见不见血!快,快派人去请大夫来。”

  骆宁重新捧起香炉,交给骆崇邺:“爹爹,此事由您做主吧。愿意查,还是盖住不提,我们都听您的。”

  骆崇邺:“……”

  好一番以退为进。

  他不查也得查了。

  骆宁交完香炉,而后吩咐丫鬟:“叫两个粗壮婆子进来,把夫人搀扶回去。”

  又道,“东正院内所有人,都要禁足。”

  丫鬟应是。

  温氏暂时留在了老夫人的西正院,请了一位医婆,来给她处理伤口;太晚,骆立钦犯困,乳娘带着他先在老夫人的暖阁里睡了。

  众人退下去,只余下骆宁和老夫人在屋子里,老夫人握住温氏的手。

  “好孩子,你怕什么?”

  温氏眼眸酸涩,没有垂泪,只是轻轻叹气。

  “祖母,我不知侯爷会如何安置阿钦。”温氏道。

  老夫人看一眼骆宁。

  骆宁对她说:“大嫂,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祖母。”

  “我想留在骆家。不过,不打算留在侯府。”温氏道。

  老夫人微讶:“你去哪里?”

  “阿宁不是去韶阳三年吗?那边的族人不错,宅子也好,我想带着阿钦去韶阳。”温氏说。

  老夫人和骆宁没接话,只是看着她。

  温氏便自己解释:“阿钦肯定不会要骆家的家产,更无心爵位。我这么想,可孩子的心思我做不了主,将来他长大了,有心人撺掇,他又甘心吗?

  哪怕他甘心,总有利益驱使,有人不服二弟,亦或者想图谋不轨,阿钦是否做糊涂事,我无法确定。

  我想带着他走。他现在还小,教导来得及。远离了侯府,身边哪怕有小人作祟,也天高路远,管不到侯府的事。

  这样,我仍是骆氏妇,有侯府依傍。陪嫁不受人觊觎,又可安心养大阿钦。”

  最重要的一点,她没有说:远离侯府,骆立钦就不碍镇南侯的眼了。

  旁人怎么想,温氏猜测不到,镇南侯眼睛里定然容不下沙子。他只是没有腾出手收拾。

  骆立钦是骆寅的儿子。

  将来,要是白氏或者邱氏余孽贼心不死,是否还要利用骆立钦?

  骆宥也许对侄儿没意见,将来他的妻儿又能否放心?

  危机重重。

  小梅姨娘登门,挑拨离间,温氏并不害怕。

  可她一瞬间想了很多。

  他们母子,不愿做任何人的长枪,去替别人冲锋陷阵。

  骆立钦需要安静的环境,念书识字、长大成人。

  他永远是镇南侯府的子孙。只要侯府不倒,骆立钦就有前途。

  老夫人静静听完,沉默片刻后,对温氏说:“此事,我同侯爷商议。你先安心住下。”

  又道,“哪怕想走,也要等过完年。”

  这句话,等于给温氏吃了定心丸。

  老夫人是愿意的。

  骆宁也道:“韶阳的确是好地方,大嫂和阿钦去了,肯定如鱼得水。族长是个很公道的人。”

  又道,“咱们是京城侯府去的,族人只有巴结的份儿。”

  温氏生出了向往。

  她就知道,自己这个主意靠谱。

  “……不过,京里的人脉都断了,阿钦往后的路,是从韶阳走到京城,恐怕比旁人难些。”骆宁又说。

  祖辈好不容易从韶阳迁入京畿,用了几代人的努力。

  回到原点,得从头开始。

  当然没有祖辈那么难,毕竟还占据一个“镇南侯府大少爷”的名声。

  “前途皆有定数,京里望族的纨绔多不胜数。”温氏道。

  也不是每个住在京城的人日子都好过。

  骆宁微微颔首。

  此事,在祖母和骆宁这里,算是定下了。

  骆崇邺没有吩咐二夫人请医,而是寻了个他相熟的大夫。

  “……侯夫人绝不能死,雍王妃大婚在即。”他对大夫说。

  大夫愿意巴结他,恭敬说:“夫人尚未到油尽灯枯,侯爷放心。”

  “可她也不能活蹦乱跳的,整日添堵。”骆崇邺声音很轻。

  大夫听了,微微颔首:“喝一些药,静养几年都不成问题。”

  骆崇邺点点头。

  白氏被圈在院子里,不得外出。

  骆宁去找骆崇邺,简单说了温氏的筹划。

  “……去韶阳?”

  “她不用咱们出钱供养。”骆宁说,“让她去吧。”

  白氏用簪子刺骆宁的时候,温氏毫不迟疑挡在面前,骆崇邺觉得此女忠诚。

  温家乃文官,将来未必没有发达机会。结亲,本就是为了结盟,温家可是骆崇邺当年精挑细选的门第。

  “她能这么想,挺好。可她娘家父兄要是知晓了,是否误会?”骆崇邺问。

  “大嫂到底只是内宅妇人,又年轻,想不到那么长远。据我估计,可能就是她娘家父兄出谋划策的。”骆宁道。

  又说,“大嫂去了韶阳,将来骆寅之事,也好解释。骆寅总不能一直‘失踪’。”

  这一步走对了,温氏和镇南侯府都有个退路。

  “你所言极是。”骆崇邺道,“叫她装病。久病不愈,再送她去韶阳。”

  骆宁:“多谢爹爹,大嫂和温家肯定会感激您的。”

  骆崇邺一笑。

  此事三天内落定。

  等镇南侯想起去内院歇息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两位姨娘失踪。

  姨娘院子里的下人,原本很想回禀。可听闻侯夫人发病,刺伤大少奶奶,不敢去触霉头。

  愣是瞒了下来。

  “她们去哪儿了?”骆崇邺意外,细想又震怒,“跑了?”

  他叫人去查。

  管后花园角门的婆子,战战兢兢说她夜里睡着了,角门的锁被砸。她不敢说,怕受责罚。

  骆崇邺大怒。

  “要不,还是报官吧?”骆宁说,“前两天二婶就想跟您说,后面角门被人开过。”

  骆崇邺只听到了前面一句,立马反对:“不可报官。家丑不外扬,慢慢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最新章节,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