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绝还是老太爷

小说:清妖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时间:2025-04-24 21:38:4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有点失算。

  原以为把钱家男人弄死,孤儿寡妇的闹不出啥事,没想钱家大儿媳还是个悍妇,竟然带着公婆、两个弟媳把这事给闹大了。

  由于钱家的案子没有对外详细公布,加上百姓天然同情弱者,因此钱家这帮戴孝的妇孺搞的动静很大,不少无知百姓由于正义感爆棚自发参与其中为钱家呐喊,殊不知已然“助纣为虐”。

  现场人数已经超过几百人,且看着越来越多,负责拦阻的十几个衙役有点搞不定局面,赵安知道不妙,赶紧拔腿闪人,一路小跑先进了甘泉县衙。

  原以为县衙已经一级戒备,老丁他们已经成立应对突发状况的指挥小组,谁想老丁和老宋在书房悠哉喝茶呢。

  书桌上放着户房和税课司临时赶制的一批价值远超二十万两的资产证明。

  全是娄老师的。

  纸张新,墨迹新,章印更新,红通通的看着十分刺眼。

  看到一头汗水的赵安冲进来,宋教谕不由疑惑:“何事让大人这么火急火了?”

  “你们不知道?”

  望着两位稳如老狗的伙伴,赵安有点哭笑不得。

  “知道什么?”

  老丁端起茶碗一脸奇怪。

  赵安急道:“钱家那帮人快要闹到衙门来了,你这县尊大人还有闲心喝茶?”

  县尊大人一脸不以为然:“我道什么事呢,一帮妇人能闹出什么,回头叫刑房的人吓唬她们一下,把尸体领回去就是。”

  宋教谕也点头道:“再让刑房跟牢里说一下,不要钱家交钱了,县里特意照顾。”

  赵安不知道这两位是真没意识到事情严重性,还是在这逗他玩,急道:“你们可别小看群众.别小看百姓的力量,外面不光是钱家那几个妇人,还有不少百姓呢,县里不把这事压下去,他们跑府里怎么办?”

  老丁依旧没当回事,因为府里对钱家的案子已经定了性,钱老大蓄意报复教授,钱老二、钱老三就是同党,要不是钱老二暴毙,相关案卷都弄好了。

  “赵大人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钱家那几个妇人翻不了天,她们就是闹到省里也没用。”

  宋教谕上前给教授大人倒了碗茶。

  接过茶碗,赵安脱口道:“省里没用,她们要进京告御状怎么办?”

  几乎是下意识说出告御状三个字,因为这是他前世上告者必为之事。

  “告御状?”

  老丁和老宋先是一愣,然后双双笑了起来,好像这事是天大笑话。

  “不是,火烧屁股了,有什么好笑的!钱家真要告御状,咱们就算没吃羊肉都得一身骚。”

  钱老大这事翻不了,铁证如山。

  但钱老二和钱老三却是有问题的,前者毕竟没有直接参与行凶,且无缘无故死在大牢,难免惹人遐想是不是因为知道什么给灭了口。

  那钱老三更是被两个兄长牵连的无辜之人,如果不是为了彻底杜绝后患,按赵安意思当把人放了的。

  所以真要叫钱家把案子闹大,上面肯定要派调查组下来,纵是影响不了案件走向,这不也是没事找事么!

  那调查组下来没个几千两能打发掉?

  钱多烧的慌。

  “放心,钱家告不了御状。”

  老丁将茶碗放下,慢条斯理道:“皇上十多年前就说了,凡聚众上告之案,皆因朝廷太过爱养黎元,体恤备至,这才使民渐生骄纵,是以稂莠不除,嘉禾不殖。”

  什么意思呢?

  告御状可以,老太爷也给你解决,但是解决完之后你们这帮上告的也得统统杀了。

  原因是老太爷认为上告无好人。

  最近的一起告御状事件发生在乾隆四十三年,当时直隶井陉有个叫梁绿野的秀才因为百姓请命,与叔叔梁进文、好友李望春、李馥等人联手上告知县周尚亲侵占民财。

  经历重重险阻后,梁绿野的状纸终是递到了老太爷手中,老太爷很重视该案,特派女婿福隆安前往井陉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梁绿野所言属实,知县周尚亲在任期间确实贪污欺压百姓,不仅如此,知府方立经和总督周元理在处理此事时也存在严重失职。

  证据充足,老太爷没二话便判了。

  井陉知县周尚亲因贪污受贿被判绞刑;

  正定府知府方立经颠倒是非被革职查办;

  直隶总督周元理因玩忽职守被降为三品候补官员,派往正定府修筑兴隆寺以赎罪。

  就在梁绿野等人为老太爷的英明神武拍掌叫好时,老太爷却以“奸民聚众告官,刑诛必加”为由判梁绿野等斩立决。

  不仅如此,所有上告者的家产一律抄没,男丁被贬为官奴,女眷则被贬为官妓。

  83岁的梁进文、年仅47岁的梁绿野,以及其他三十余名参与上告者,在老太爷判决令下来后全都在井陉县当街斩首示众。

  此案经邸报刊发全国后,大清再也无人敢告御状。

  这就彻底解决问题了。

  所以,老丁和老宋压根不怕钱家上告,因为告到最后她们是死路一条!

  “.”

  赵安彻底懵了,纵是他知道老太爷晚年糊涂的很,也没想到老太爷会糊涂到这地步。

  转念一想,老太爷这做法看着荒唐,实则不就是彻底打断汉人敢于反抗官府的“基因”,希望汉人能够逆来顺受么。

  这才是大清统治的基础。

  天天聚民抗官,动不动就上告的所谓义士,才是大清统治最大的威胁。

  “钱家纵是不敢上告,可她们这一闹惹得不少百姓跟到衙门,任由他们在外面胡说八道也不是个事。”

  赵安希望老丁赶紧把这事处理掉,免的让钱老大杀教授一事成为扬州舆论的焦点。

  上了热搜不知有多少吃瓜群众拿放大镜瞄他呢。

  他这教授经得起瞄么!

  老丁同意,给出的方案是命班房出动所有捕快、差役、丁壮把百姓强行驱散,顺便把钱家那几个女人拎回家去。

  “不妥!”

  赵安担心这么做会引起百姓的众怒,尤其当他们面把钱家女人提走,很容易引发万人围攻县衙的大戏。

  毕竟,这种事往往伴随大量谣言,而百姓天生就易为谣言蒙蔽,群情激愤之下难保不出大乱。

  何况真出了万人围攻县衙这种事,你老丁这县令还能当下去?

  老丁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了,不无紧张道:“那你说怎么办?”

  赵安想了想,道:“钱老三不是没死么,先放他出去让他劝家里人回去,另外县里再给他三百两银子。”

  “要是钱家拿了银子还要闹呢?”

  老丁当了这么多年县令,不认为涉及到人命的事三百两就能解决,而且这次给了三百两,钱家尝到好处知道一闹就有糖吃,下回再来这一出怎么办。

  “若钱家就此偃旗息鼓则罢,反之,不管钱家提什么要求县里都答应下来,回头找人把钱家送去府里的疠所去。”

  赵安说的“疠所”,就是这年头收容麻风病的地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清妖,清妖最新章节,清妖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