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珠看着这妇人,就知道妇人是猜到了什么。倒是个聪慧的。

  不过她今天来不是为了恐吓人,才只带着易青,穿着常服。

  她是真的要用这个叫兰雁声的中年汉子,想要用真心和道理打动他,而非是让他心不甘情不愿。

  当然,说是实在说不通,那就只有出此下策了,谁让兰雁声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大家子的牵累,实在是很轻易能威胁到。

  但能好好说,还是轻松愉快一些。

  “不必惊慌,哀家今日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哀家知道先生从前有过誓言,但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郑国朝廷,所以先生就算入朝为官,也不算食言。”

  “可我为何要入朝为官,祁国和郑国又有什么不同?!”

  兰雁声果然是脾气又臭又倔,到现在,哪怕知道姜明珠的身份,还是这样的口吻。

  “有什么不同你可以自己去体会。哀家说什么你都不会不相信,只执着你脑子里那点无谓的东西,不顾郑州的百姓,不顾父母妻儿子女,就为了赌一口气。若是这样,你确实不配为官,为官者不光要有学识能力,更要有一颗爱护百姓的心,若不是这样,便是为官也不是什么好官。哀家让人从大祁运了一批高产的良种过来,王大将军已经去接了,不日就会到郑州,要不要入朝你自己选!但哀家只给你这一次机会,好好想想吧。”

  姜明珠说完这话,带着人就走了。

  来之前,她确实做好了三顾茅庐的准备,为了人才,她这么做也不算什么。

  可到了这里,见了人。

  这样的犟脾气,你好好说是不会听的,别说三顾茅庐,就是四顾五顾茅庐,他也不会改变主意,只会越来越来劲。

  就不能给多了好脸。

  对付犟种有对付犟种的方法。

  兰雁声本来还想了许多话等着姜明珠,没想到人家就丢下这么几句话就走了,只留下他心痒痒的很。

  祁国有高产的良种他是听说过的,只是从来没有见过,从前身为司农寺卿,他还曾谏言,想要从祁国引进良种,只是上头不重视,只顾着享乐,原本他想凭着自己落实此事,但发生那件事情之后辞官,这事儿他就管不上了,但心里其实没少惦记,心里痒痒的很。

  现在太后说良种要运过来了,还让他继续回去当司农寺卿。

  说实话,从前说的话太绝,有些拉不下脸。

  当然,更多原因是担忧,有句话太后说错了,过去他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对朝廷太失望了,但凡能让他看到一点希望,也不会辞官而去。

  他何况不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事情,这又是他擅长和喜欢的,但……

  唉,其中的心酸和无奈就不说了。

  但现在郑国已经变成了郑州,这位祁国太后看起来并不是和从前的皇上一样的路数,尤其是那些话说的,虽然是骂他的话,却让他心里忍不住升起希望。

  祁国太后说,为官者不但要有学识能力,更要有一颗爱护百姓的心。

  妇人看自家男人在那儿纠结。

  “当家的,如今郑国变成郑州,咱们成了祁国人,一切都不一样了,你看看这位太后,虽然威势很足,可瞅着就像好人,心里装着有咱们老百姓。”

  “这你都看出来了。”

  “那当然,刚刚当家的你那般无礼,祁国太后也没有怪罪,还说了那样一番话,可见是个心胸宽广的。你就想想从前,莫说是太后,就是王公贵族,哪个不是鼻孔朝上,觑着眼睛看人,那态度,仿佛我们这些老百姓就是脏东西似的。但凡有人不小心冒犯了,一顿毒打还是轻的,可这位太后不一样。”

  “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些道理。”

  “不是有那么些道理,是很有道理。当家的,你也别倔了,如今改朝换代,你运气好,碰到这样的君主,还愿意让你继续回去当官,做你爱做的事情,有什么不知足的。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些个农书都快被你翻烂了,还有祁国的良种,那不是你满心惦记,想要研究的,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你还不赶紧应下。”

  “你这一天天的,倒是跟我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咱们一世夫妻,陪着你走过来这么多年,还能不了解你。这位太后看着就和过去的郑国皇族不同,若不是为了老百姓,谁稀罕来这破地方找你,还要忍受你这臭脾气。你不知道我当时有多害怕,就怕太后因着你的态度,气恼之下降罪。我倒是不怕,可却担心爹娘和孩子们跟着一起受牵连。”

  这话说的兰雁声很不好受,虽然他过去做的决定,是无奈之举,可说起来确实不是个好儿子好父亲。

  父母年纪大了,也没享过几天福,光为他担心了,还有妻儿。尤其是妻子,陪着他这么多年,有苦有难的时候,也没有因为这个就抱怨他,一直陪在他身边,替他孝敬老人,把孩子们也养的很好。

  见男人看着她不说话:“你到底怎么想的?太后那句话说得对,你要是为了赌那一口气,就不顾老百姓,就不配回去当官。”

  “既然夫人你都这么说了,我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妇道人家想的明白。过去那是没法子,若是继续当下去……,哎,不说了,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

  “所以你是答应了。”

  妇人脸上露出喜色

  谁不希望自己的男人出息,但最重要的是自家男人就爱好这个,哪怕辞了官,也没少在农事上钻研。

  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去当这个司农寺卿。

  她是听说过一些祁国天后的事情,尤其是这些天,外头风云变幻,各种传言都有,对这位祁国太后,许多王公贵族是怕的,但老百姓却竖起大拇指。

  祁国那样的好日子,也不是凭空捏造,去过祁国的客商,哪一个不说祁国百姓日子过得好。

  虽然有些话不知道真假,但心里有了盼头不是。

  那太后看起来是个说一不二的,她就怕自家男人犯倔,错过了机会,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后悔。

  “答应了,再怎么说也要去试试不是吗,就算不为了百姓,也得为了爹娘,为了你和孩子们。”

  “那你的那些赌咒和誓言呢?”

  妇人这么问,脸上却笑的开心。

  “人太后都说了,我当时发誓是不在郑国朝廷为官,现在都已经改朝换代,我可从没说过不在祁国朝堂上为官,既然太后这么给脸,亲自来请,我兰雁声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还能不给太后脸?真把自家当什么人了!”

  “你知道就好,既然想好了就赶紧去,家里都不用你操心,别让太后久等了。你看看眼下,这乱的,早日稳定下来才好呢。”

  姜明珠对兰雁声还是有些把握,兰雁声这样的人,心里是装着百姓的。

  可没想到兰雁声会这么快就想通。

  “太后,兰雁声这时候在宫门口候着,您可要见他?”

  “当然要见,哀家可稀罕这样的人才,都亲自去请了,怎么不见,用马车接进宫。”

  这是十分的礼遇了,就是朝臣们,也是走路进来,兰雁声现在还没恢复官身,只是一介草民,却有这样的待遇,可见太后的重视。

  兰雁声坐上马车,这时候心里是真的有些忐忑了。

  祁国太后如此待他,这般重视,他若是不能做出个名堂来,对不起的太后的信任。

  “兰爱卿平身,你不知道哀家这时候能看到你有多高兴,如今郑州这个情形,哀家都要愁死了,你这时候能来,说明心中是有老百姓的,皇帝的朝堂上,从今往后又多了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

  姜明珠好话不要钱的往外冒,给兰雁声戴高帽子,当然是要好好笼络住,好为她卖命做事。

  “当不得太后如此夸赞,臣惭愧。”

  “你当初的事情,哀家听说了,这也怪不得你,说来你当时心中很无奈吧,空有一颗为民的心,却什么也做不了,才更煎熬,选择辞官的吧?”

  “太后圣明。”

  “兰爱卿看着,我们祁国的朝廷不会让你失望的,农事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以后要倚重兰爱卿你了。”

  兰雁声又是深深一拜。

  “既然你来了,哀家今日就正式授你司农寺卿一职,掌管郑州所有农事,在农事上,有便宜行事之权。若是遇到有任何阻碍和需求,都能直接向哀家提出来,哀家亲自替你解决。”

  “另外,司农寺卿在我们祁国,是正三品,既然郑州已经并入祁国,兰爱卿你的官职也是一样的。”

  郑国国君对农事不在意,司农寺卿不过是个六品的官职,这就和祁国有天差地别了。

  兰雁声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惊喜,不但给了他便宜行事之权,还能连升几级,他这算是平步青云了?

  但让他高兴的不仅仅只是现在的官位,更是祁国对待农事的态度,和才是最紧要的,这一次,他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家中夫人总说祁国怎么样的好,以后的郑州,一定不会比祁国其他地方差。

  从现在起,他牢牢记住了,自己也是祁国人,他是祁国的臣子了。

  兰雁声是被宫中的马车送回家中的,没多久,立刻就有户部的官员把官印官府一应的文书都送过来。

  兰家人没想到还有今日,兰雁声的父母更是喜极而泣。

  “太好了!太好了!”

  “雁声你是有福气的,等来了一个好的朝廷,以后能够发挥你的长处,大有作为。”

  “儿啊,你一定要好好办事,这样才能报答太后的恩德。”

  “父亲母亲你们放心,儿子从前的志向不改,一定会让郑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报效国家,报答太后。”

  “好!好!好!”

  兰父连着说着三个好。

  大祁朝堂

  “皇上,太后要的粮食是不是太多了,这样一来,国库的粮食一下就掏空了一大半。”

  “皇上,郑州虽然现在已经是我们祁国的属地,但到底还是不一样,郑州百姓的死活不能不管,但和我们大祁百姓一个待遇,是不是没这个必要?”

  “是啊,郑州才收复,未必就是真心臣服,若是把他们喂的太饱,反而容易生事。”

  “这话不然!”

  魏丞相对于这些短时的说法不同意

  “皇上,郑州的情况,百姓民不聊生,正是这样的时候,让郑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让他们对祁国有归属感。百姓其实很简单,谁给他们饭吃,他们就愿意跟着谁。”

  “魏丞相说的不错,太后要的粮食,必须尽快送过去才好。臣问过那边的情况,因着郑州的情况太过糟糕,太后只留了一个月的军粮,咱们必须尽快把粮食送过去,不能断了大军的供给。”

  “大军的粮食自然要供应,这是必然的,但百姓那边是不是能够减半,国库的粮食,是为了我们大祁子民备着的,郑州……”

  “郑州子民,如今同样也是我大祁子民,太后说的不错不能区别对待。”

  莫说政治考量,南宫擎和姜明珠的想法是一样的。

  就算只是为了太后开口,南宫擎也会照办。

  “皇上!”

  “太后临行前,朕承诺过她,会是她最强硬的后盾,如今太后需要粮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郑州的百姓,为了朕的子民。粮食不但要给,还要再多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这一次太后一举拿下郑国国都,吞并了郑国,秦国和燕国又怎么会甘心,说不得要生事,所以粮草一定要备充足了,不能让太后在为祁国谋大事的时候,还为这种小事担忧。”

  国库留有一半的粮食足够了,南宫擎不是心中没数之人,这一次将郑国拿下,对其他几国是个巨大的震慑,三年之内,必然不会再有大的战争,最多是和燕国秦国闹些小场面。粮食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郑州百姓归心,迅速的发展强大起来,和祁国融为一体,太后这是为他以后的打算做准备了。

  “太后,不好了!”

  姜明珠好容易抽出时间午休一会,才闭上眼就被惊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恶毒太后被亲儿子捅死之后重生了,恶毒太后被亲儿子捅死之后重生了最新章节,恶毒太后被亲儿子捅死之后重生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