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是会对“预言”这种东西特别着迷。
就算人们知道“2025年7月5日的巨大地震将引发超百米海啸,导致日本三分之一的国土沉没”这种预言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
但还是有无数人期待着。
约翰.霍林格的王朝预言也一样。
人们知道,建立王朝难度巨大。
但还是想看看,这一切究竟会不会变成现实。
与此同时,ATT中心。
马刺球迷期待着纽约人在这里吞下新赛季的第一场败果。
上赛季常规赛,尼克斯在漫长的六个月时间里只输了8场比赛。
即使算上季后赛的考验,尼克斯上赛季一共也只输了11场球。
这是相当可怕的成就,堪称壮举。
也正是自这令人惊叹的赛季起,“击败纽约尼克斯”这项挑战,便已成为无数球迷心中的终极夙愿。
所有人都很好奇:下一支能击败纽约尼克斯的球队在哪儿?
就好像96年所有人都好奇下一支击溃公牛的球队是谁。
就好像01年人们都好奇到底有没有人能在季后赛击溃OK组合。
就好像25年人们都好奇哪支球队会脑子秀逗了接手LBJ。
每一次出现可能挑战尼克斯的球队,都会引发球迷和媒体的巨大关注。
约翰.霍林格的预言和“下一支击败尼克斯的球队”的悬念迭加,让今晚的比赛万众瞩目。
不仅仅在美国本土,海外市场对这场比赛的反应也相当强烈。
特别是亚洲市场。
比赛开始之前,林奇与马刺球员们打了招呼。
11号与20号在无数摄影机的包围下相拥。
你很难想象,曾经有一个时代,有两个中国球员是NBA联盟里最备受瞩目的巨星。
林奇很高兴这个历史中的姚明还在打球。
至少日后提起他的职业生涯,人们不会说“他因为生涯太短而留下太多遗憾”。
而且从现状看,姚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继续打球。
因为肉眼可见,他的体型明显精干了一些。
这一定是马刺教练组刻意安排的减重,就像他们曾经对剃姆.邓肯做的那样。
减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巨人的健康,并且随着沙奎尔.奥尼尔接近退役,现在全联盟已经没有强大的传统低位型中锋。
姚明即使减重,他的体重和力量依然足够碾压99%的对位。
保持健康的同时还保证统治力,这就是马刺能带给11号的东西。
两人相拥,姚明的臂膀与林奇交迭,并提到了林奇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回答:“这个赛季的宣传标语你是一个字都没记住。”
“什么?”
“大事发生,这个赛季什么都可能发生。
你们确实强得不可思议,但只要能保持健康,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机会在总决赛赢尼克斯的。”
林奇能看得出姚明很兴奋,对冠军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渴望。
这种焚心的热切,自他身披银黑战袍踏足圣安东尼奥后,便从未冷却过
他当选过NBA状元。
他成为过全明星票王。
他五次入选NBA最佳阵容。
他拿过奥运会冠军,两次。
对于一位来自亚洲的拓荒者而言,这已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传奇丰碑。
现在,唯有一道巨大的、无形的沟壑横亘在他生涯终点之前——一枚真正的NBA总冠军戒指。
加盟马刺,对他而言如同在迷雾航行的尽头骤然亮起灯塔。
那遥望了数年的终极幻影骤然清晰可触,近在咫尺。
所以,姚明干劲十足。
这或许是除却青涩懵懂的新秀赛季之外,他胸腔内最激越澎湃的一个年份。
作为一个竞争者,他当然希望自己也能拿到冠军,以此企及,或者说,尽可能接近林奇的高度。
林奇拍了拍11号的后背:“我很想说祝你一切顺利,但那太虚伪了,因为我就是那个让你不顺利的人。”
姚明依然挂着笑容:“谁让谁不顺利还不一定呢,是吧?要是这个赛季能击败你夺冠,我马上退役,以后再也不打篮球。因为那将是我运动生涯的顶峰,我不可能做得更好了,哈哈哈哈。”
“为了让你的球迷看你再打几年,我决定不让你赢。”
两人寒暄几句后,林奇冲剃姆.邓肯点头致意。
旋即,林奇转身离开了马刺队半场。
TD与姚明同时感到了空气的骤然绷紧。
他们都清楚,等他再回来时,他就不会再那么友好了。
比赛很快开始,姚明为马刺队拿到球权,托尼.帕克快速奔过半场。
林奇看了眼马刺队的首发,得分后卫位置上,他们派上的是基斯.博甘斯。
一个除了定点跳投外在进攻端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防守非常出色的老油条。
马努.吉诺比利依然担任第六人,暂时不会上场。
看来那颗杀死马刺的子弹还得再飞一会儿。
第一回合进攻,剃姆在高位给帕克挡拆,林奇的防守注意力也都在高位。
但挡出空间后,帕克并没有自己进攻。
而是利用这个空间将球给到了已经稳稳要到位置的姚明。
对上泰森.钱德勒,姚明向来有着绝对的把握。
毕竟这位老对手几乎是他“我能立足NBA”信念的奠基人。
林奇立刻收缩,准备夹击。
但姚明的要位已经太深了,他现在能不能进球纯看自己手感。
林奇回到篮下时,姚明的勾手已经擦板入网。
进球后的他不苟言笑,立刻回防。
圣安东尼奥马刺仍在高举着老派篮球的旗帜,双塔战术是他们在十年前统治联盟时使用的老办法。
但目前来看,这依然奏效。
双塔阵容看似是将这项巨人的游戏玩到极致,但实际上,整个NBA历史上强大的双塔组合屈指可数。
因为两个巨人之间想要相互兼容并不容易。
上世纪末,格雷格.波波维奇凭借着对剃姆和海军上将技术特点的精准把握,打造出了足以夺冠的双塔阵容。
进攻端,剃姆.邓肯自由度大,可以在罚球线以上的高位投策、面框试探步中投。
而海军上将的中距离也能让TD在低位发挥他的优势。
防守端,两人分工明确。一人主护筐,一人侧重协防,互补无间。
最关键的是,两人皆不计较个人地位,一心只追逐胜利。
现在,他将这一套复刻在了剃姆和姚明身上。
在这个被后卫旋风与锋线全能战士主宰的时代,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正凭借这最复古的双塔打法,坚定地向时代枷锁发起挑战。
但紧接着,尼克斯就让马刺看到了当下篮球的主要趋势。
林奇没有像前几场比赛那样疯狂得分,他负责牵制防线,然后由泰森.钱德勒上前给史蒂夫.纳什设立掩护。
在No HandCheck规则下,基斯.博甘斯这种出色但算不上顶级的防守悍将,可没法粗暴的用手阻止风之子绕桩的脚步。
面对挡拆,内线的协防好坏将决定这次防守挡拆的质量。
而姚明这样的重型中锋,无疑是防守挡拆的重灾区。
这座令人生畏的巨岳,此刻暴露出了血肉淋漓的软肋。
姚明不敢前扑,总体而言他的协防策略还是偏向沉退,赌对方的投篮手感。
于是,纳什挡拆后直接中距离急停跳。
“刷。”
史蒂夫.纳什依然在巅峰末尾,这是约翰.霍林格认为尼克斯能建立王朝的关键论点之一。
他惩罚这种错位的能力绝对足够强悍。
战火不熄,这一次,剃姆和帕克挡拆时,林奇并没有紧贴在剃姆身旁。
而是站在了高位和篮下中间的位置。
一道切割传球血脉的冰冷闸门,精准封锁了帕克-姚明的得分走廊。
这并不是菲利普.桑德斯布置的站位,而是林奇仅仅通过一个回合的观察,就抓住了马刺进攻端的命脉。
对大多数超级巨星而言,除了天赋,他们阅读比赛的能力也与普通球员有着天壤之别。
防守端,超级巨星往往能在最合适的位置辐射整个防守。
而普通球员只会在对方举起篮球的瞬间就往前跑,希望能多拿2分。
林奇的站位让托尼.帕克不得不选择急停跳投,但他现在的中距离水平和史蒂夫.纳什的差距无比巨大。
“咚!”
马刺队的进攻第二回合就失去了魔力,而史蒂夫.纳什则用同样的1-5挡拆又打了姚明一个,继续惩罚那座缓慢回沉的东方巨塔。
“TOMAHTO!!!”
熟悉的“西红柿”叫骂在ATT中心响起,仅仅两个回合,姚明就恨上了尼克斯的策略。
4比2。
比分落后让格雷格.波波维奇立刻起身,果断地朝场内打出几个战术手势。
接下来的进攻,马刺队出现了一些变化。
还是以挡拆起手,还是双塔在高低位相互为彼此牵制。
但去低位的那个人变成了剃姆.邓肯。
姚明则顶在了罚球线附近。
倚仗着他那恐怖的中距离稳定性,即使他策应能力远不如海军上将,也能有效为邓肯清空进攻空间
给帕克挡拆后,姚明留在了罚球线附近,泰森.钱德勒如影随形。
法国人再度把球传向低位,大基本功拿到篮球。
减重后的他并没有太大力量优势,所以他没有硬凿,而是强硬的转身,选择了一个稳妥的勾手。
可篮球刚刚出手,林奇就一巴掌将其拍到了篮板上。
篮球弹飞,邓肯伸出长臂再度拿下篮球,原地起跳放篮。
可林奇凭借恐怖的二次起跳能力,几乎在邓肯身体升空的瞬间,已如压缩到极限的弹簧般再度爆发跃起,巨掌迎向邓肯的投篮点,又是一记迎面劈落的封盖!
篮球又一次被狠狠扇落地面,帕克眼疾手快,俯身将球抄起。
他虚晃一枪佯装攻框,实则电光石火间手腕一抖,用一个迅捷的分球,将球塞回给退到禁区边缘重新站稳的邓肯。
剃姆.邓肯,这位历史级的大前锋此刻眼神凌厉,毫不犹豫地祭出招牌杀招——标志性的45度角打板投篮。
熟悉的起手姿势,熟悉的出手节奏.
“砰!”
雷吉.米勒嘶吼:“林奇,连续第三次终结了剃姆.邓肯的进攻!”
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前锋之一,在同一个回合里,面对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防守端的林奇,连攻三次竟无一幸免!
即使剃姆.邓肯是NBA历史上最喜欢吃火锅的球员,但看着他连续三次被封盖,ATT中心还是陷入一片死寂。
姚明也咽了咽口水。
当TD在高位时,林奇能精准的切断传球。
当TD打低位时,林奇在一对一中又全然不落下风。
在他看来,林奇近乎是一个完美的防守人。
在此之前,姚明就清楚的知道林奇的防守是什么级别。
他不是没有和林奇当过队友,毫不夸张的说,你把林奇丢到NBA任何一支球队,那支球队都能瞬间变成防守强队。
但姚明心底也曾怀有一丝侥幸,认为自己和剃姆这对联盟顶尖的双塔组合,或许能凭借巨大的体型优势和默契配合,在林奇面前撕开缺口。
然而,眼前这短短几个回合的残酷现实,像冰冷的铁锤,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面对马刺双塔,林奇的防守统治力依然巍然如山。
接下来几个回合,马刺打得非常不顺。
他们在攻防两端都举步维艰。
进攻端,姚明重新回到了低位,只要他接到球,泰森.钱德勒就会被摧毁。
可问题是,在林奇的防守下,帕克很难安全的将球送到姚明手里。
而一旦选择给邓肯传球让他中投,林奇又能立刻扑上去形成干扰。
林奇几乎凭一己之力就控制住了双塔组合!
另一端,史蒂夫.纳什用他匪夷所思的跳投手感挑战着格雷格.波波维奇的神经。
马刺队的防守精髓十几年来从未改变,不给三分,不给禁区,将敌人逼向那效率最低、难度最高的中距离坟场。
任何时期,马刺都不是一支魔球化的球队。
但在防守端,他们无疑是一支“反向魔球化”球队。
把进攻效率最高的两个区域全部封锁。
科比.布莱恩特是少数能用无解个人火力碾碎这防守的怪物。
今晚,史蒂夫.纳什也靠着更现代的挡拆和惩罚错位,让这套防守体系陷入麻烦。
四分钟后,马刺队落后8分。
格雷格.波波维奇暂停比赛。
在战术打不开的情况下,他会习惯性甩出那张底牌。
“马努!”银发老头冲替补席大喊。
替补席边缘,马努.吉诺比利几乎是从座位上弹起!,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焦灼火焰!
他渴望证明!
此时的他如此兴奋,不仅仅是因为球队有难。
更因为RC.布福德日益冰冷的审视目光,以及那句诛心的灵魂拷问。
他想得到续约合同,就必须此刻,立即,用滚烫的表现挽救自己。
是的,坊间传唱着圣安东尼奥那充满牺牲精神的童话乌托邦,仿佛GDP是一个永远不会解散的大家庭。
但那只是媒体叙事美化后的结果。
NBA是一个由成年男人组成的现实联盟,GDP也不止一次遭遇解散危机。
别的不说,就连就连那尊沉默的基石当年也有过离开圣城的念头。
同样,马刺对GDP的爱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现在,就是马刺考验马努.吉诺比利的时刻。
事实上,RC.布福德并非真的想放弃阿根廷人。
他说那句话,一方面是警告,一方面也想刺激出他的状态。
可很显然,这起到了反向效果。
马努.吉诺比利上场,心急如焚,巴不得立刻拿到球权证明自己。
但托尼.帕克却将篮球死死攥在手心,马努.吉诺比利焦灼的掌心一次次徒劳伸向虚空。
法国人对他的要球信号视若无睹,篮球固执地飞向内线巨塔,或径直化作他手中冰冷的中投子弹。
当然,这是马努.吉诺比利自己的视角。
帕克的视角是,拉加.贝尔不惜让纳什防守自己,也要去防守马努.吉诺比利。
如果遇见无球掩护,威尔森.钱德勒甚至不惜放掉自己的对位去补防。
有时候去补防的还有可能是林奇。
给阿根廷人传球变成了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情,而马刺又历来强调控制失误。
所以,帕克没有给他球。
法国人不明白,尼克斯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防守马努。
他也不想明白。
他只是聪明的开始利用尼克斯防守偏移后向自己敞开的突袭走廊。
由于尼克斯的防守资源朝着马努倾斜,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他轻易就能撕开史蒂夫.纳什的防守,突入内线上篮得分。
可是分差依然没有扳平。
帕克的进攻不是万金油,马刺的防守甚至比换人之前更差了。
马努.吉诺比利仿佛失了魂,屡次让拉加.贝尔获得大空位机会。
马努上场没多久,拉加.贝尔已经命中两记三分!
第一节第八分钟,姚明在低位接球,准备翻身跳投。
但这一次,林奇的协防更快,瞬间和泰森.钱德勒完成夹击。
姚明不得不勉强传球给切入的吉诺比利,这是吉诺比利第一节获得了第二次出手机会。
但林奇回身起跳,将阿根廷人直愣愣的上篮盖掉。
没人知道马努.吉诺比利在干什么,他明明有无数华丽的动作可以施展。
可他却像害怕得分会溜走一般急躁。
而林奇,他单节已经送出了可怕的4次封盖。
尼克斯反击,邓肯迅速退到篮下,史蒂夫.纳什也找到了切入的林奇。
面对TD分毫没有失位的防守,林奇毅然决然的强行挑战。
邓肯出色的站位和起跳时机,让他大手罩住篮球,即将完成封盖。
可空中的林奇却将球收回,手臂从TD腋下穿过,拉杆上篮得分!
林奇在攻防两端展示出了极致的个人能力,也将分差拉开到了11分!
马刺队暂停比赛,林奇微笑着与自己的队友们击掌。
姚明则喘息如牛,汗珠沿着眉骨滴落,脚步沉重迈向替补席。
刚下场,他就看见格雷格.波波维奇涨红着脸大骂:
“该死的,你的状态是被偷走了吗!?你都在干些什么?你居然让拉加.贝尔那样的混蛋投进了两记三分球!刚刚的进攻,你居然指望用那种方式挑战林奇!?你在干什么!?你他妈在发什么神经!?”
马努.吉诺比利也摊开双手:“我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就是接不到球!”
帕克很无辜:“马努,听着,那是因为尼克斯对你的防守太”
“我知道!我都知道!”阿根廷人既愤怒又自责,“问题就是我!所有的错误,所有源头都他妈在我这儿!我就是那个活该下地狱的万恶之源!”
这支信奉牺牲、团结和谦让的圣安东尼奥马刺,少见的陷入内部混乱。
这支球队,击败尼克斯?剑指王座?
姚明突然望向另一个半场的林奇,默默凝视着他。
个人能力、更衣室控制力、情绪稳定性、威慑力、统治力林奇都好得不可思议。
姚明想拿冠军,想击败尼克斯,想至少接近林奇。
但此时此刻,他突然觉得。
这不过是凡人仰望恒星滋生的虚妄奢望。
那高度,是他穷尽此生也难以企及的永恒绝壁。
就算人们知道“2025年7月5日的巨大地震将引发超百米海啸,导致日本三分之一的国土沉没”这种预言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
但还是有无数人期待着。
约翰.霍林格的王朝预言也一样。
人们知道,建立王朝难度巨大。
但还是想看看,这一切究竟会不会变成现实。
与此同时,ATT中心。
马刺球迷期待着纽约人在这里吞下新赛季的第一场败果。
上赛季常规赛,尼克斯在漫长的六个月时间里只输了8场比赛。
即使算上季后赛的考验,尼克斯上赛季一共也只输了11场球。
这是相当可怕的成就,堪称壮举。
也正是自这令人惊叹的赛季起,“击败纽约尼克斯”这项挑战,便已成为无数球迷心中的终极夙愿。
所有人都很好奇:下一支能击败纽约尼克斯的球队在哪儿?
就好像96年所有人都好奇下一支击溃公牛的球队是谁。
就好像01年人们都好奇到底有没有人能在季后赛击溃OK组合。
就好像25年人们都好奇哪支球队会脑子秀逗了接手LBJ。
每一次出现可能挑战尼克斯的球队,都会引发球迷和媒体的巨大关注。
约翰.霍林格的预言和“下一支击败尼克斯的球队”的悬念迭加,让今晚的比赛万众瞩目。
不仅仅在美国本土,海外市场对这场比赛的反应也相当强烈。
特别是亚洲市场。
比赛开始之前,林奇与马刺球员们打了招呼。
11号与20号在无数摄影机的包围下相拥。
你很难想象,曾经有一个时代,有两个中国球员是NBA联盟里最备受瞩目的巨星。
林奇很高兴这个历史中的姚明还在打球。
至少日后提起他的职业生涯,人们不会说“他因为生涯太短而留下太多遗憾”。
而且从现状看,姚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继续打球。
因为肉眼可见,他的体型明显精干了一些。
这一定是马刺教练组刻意安排的减重,就像他们曾经对剃姆.邓肯做的那样。
减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巨人的健康,并且随着沙奎尔.奥尼尔接近退役,现在全联盟已经没有强大的传统低位型中锋。
姚明即使减重,他的体重和力量依然足够碾压99%的对位。
保持健康的同时还保证统治力,这就是马刺能带给11号的东西。
两人相拥,姚明的臂膀与林奇交迭,并提到了林奇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回答:“这个赛季的宣传标语你是一个字都没记住。”
“什么?”
“大事发生,这个赛季什么都可能发生。
你们确实强得不可思议,但只要能保持健康,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机会在总决赛赢尼克斯的。”
林奇能看得出姚明很兴奋,对冠军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渴望。
这种焚心的热切,自他身披银黑战袍踏足圣安东尼奥后,便从未冷却过
他当选过NBA状元。
他成为过全明星票王。
他五次入选NBA最佳阵容。
他拿过奥运会冠军,两次。
对于一位来自亚洲的拓荒者而言,这已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传奇丰碑。
现在,唯有一道巨大的、无形的沟壑横亘在他生涯终点之前——一枚真正的NBA总冠军戒指。
加盟马刺,对他而言如同在迷雾航行的尽头骤然亮起灯塔。
那遥望了数年的终极幻影骤然清晰可触,近在咫尺。
所以,姚明干劲十足。
这或许是除却青涩懵懂的新秀赛季之外,他胸腔内最激越澎湃的一个年份。
作为一个竞争者,他当然希望自己也能拿到冠军,以此企及,或者说,尽可能接近林奇的高度。
林奇拍了拍11号的后背:“我很想说祝你一切顺利,但那太虚伪了,因为我就是那个让你不顺利的人。”
姚明依然挂着笑容:“谁让谁不顺利还不一定呢,是吧?要是这个赛季能击败你夺冠,我马上退役,以后再也不打篮球。因为那将是我运动生涯的顶峰,我不可能做得更好了,哈哈哈哈。”
“为了让你的球迷看你再打几年,我决定不让你赢。”
两人寒暄几句后,林奇冲剃姆.邓肯点头致意。
旋即,林奇转身离开了马刺队半场。
TD与姚明同时感到了空气的骤然绷紧。
他们都清楚,等他再回来时,他就不会再那么友好了。
比赛很快开始,姚明为马刺队拿到球权,托尼.帕克快速奔过半场。
林奇看了眼马刺队的首发,得分后卫位置上,他们派上的是基斯.博甘斯。
一个除了定点跳投外在进攻端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防守非常出色的老油条。
马努.吉诺比利依然担任第六人,暂时不会上场。
看来那颗杀死马刺的子弹还得再飞一会儿。
第一回合进攻,剃姆在高位给帕克挡拆,林奇的防守注意力也都在高位。
但挡出空间后,帕克并没有自己进攻。
而是利用这个空间将球给到了已经稳稳要到位置的姚明。
对上泰森.钱德勒,姚明向来有着绝对的把握。
毕竟这位老对手几乎是他“我能立足NBA”信念的奠基人。
林奇立刻收缩,准备夹击。
但姚明的要位已经太深了,他现在能不能进球纯看自己手感。
林奇回到篮下时,姚明的勾手已经擦板入网。
进球后的他不苟言笑,立刻回防。
圣安东尼奥马刺仍在高举着老派篮球的旗帜,双塔战术是他们在十年前统治联盟时使用的老办法。
但目前来看,这依然奏效。
双塔阵容看似是将这项巨人的游戏玩到极致,但实际上,整个NBA历史上强大的双塔组合屈指可数。
因为两个巨人之间想要相互兼容并不容易。
上世纪末,格雷格.波波维奇凭借着对剃姆和海军上将技术特点的精准把握,打造出了足以夺冠的双塔阵容。
进攻端,剃姆.邓肯自由度大,可以在罚球线以上的高位投策、面框试探步中投。
而海军上将的中距离也能让TD在低位发挥他的优势。
防守端,两人分工明确。一人主护筐,一人侧重协防,互补无间。
最关键的是,两人皆不计较个人地位,一心只追逐胜利。
现在,他将这一套复刻在了剃姆和姚明身上。
在这个被后卫旋风与锋线全能战士主宰的时代,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正凭借这最复古的双塔打法,坚定地向时代枷锁发起挑战。
但紧接着,尼克斯就让马刺看到了当下篮球的主要趋势。
林奇没有像前几场比赛那样疯狂得分,他负责牵制防线,然后由泰森.钱德勒上前给史蒂夫.纳什设立掩护。
在No HandCheck规则下,基斯.博甘斯这种出色但算不上顶级的防守悍将,可没法粗暴的用手阻止风之子绕桩的脚步。
面对挡拆,内线的协防好坏将决定这次防守挡拆的质量。
而姚明这样的重型中锋,无疑是防守挡拆的重灾区。
这座令人生畏的巨岳,此刻暴露出了血肉淋漓的软肋。
姚明不敢前扑,总体而言他的协防策略还是偏向沉退,赌对方的投篮手感。
于是,纳什挡拆后直接中距离急停跳。
“刷。”
史蒂夫.纳什依然在巅峰末尾,这是约翰.霍林格认为尼克斯能建立王朝的关键论点之一。
他惩罚这种错位的能力绝对足够强悍。
战火不熄,这一次,剃姆和帕克挡拆时,林奇并没有紧贴在剃姆身旁。
而是站在了高位和篮下中间的位置。
一道切割传球血脉的冰冷闸门,精准封锁了帕克-姚明的得分走廊。
这并不是菲利普.桑德斯布置的站位,而是林奇仅仅通过一个回合的观察,就抓住了马刺进攻端的命脉。
对大多数超级巨星而言,除了天赋,他们阅读比赛的能力也与普通球员有着天壤之别。
防守端,超级巨星往往能在最合适的位置辐射整个防守。
而普通球员只会在对方举起篮球的瞬间就往前跑,希望能多拿2分。
林奇的站位让托尼.帕克不得不选择急停跳投,但他现在的中距离水平和史蒂夫.纳什的差距无比巨大。
“咚!”
马刺队的进攻第二回合就失去了魔力,而史蒂夫.纳什则用同样的1-5挡拆又打了姚明一个,继续惩罚那座缓慢回沉的东方巨塔。
“TOMAHTO!!!”
熟悉的“西红柿”叫骂在ATT中心响起,仅仅两个回合,姚明就恨上了尼克斯的策略。
4比2。
比分落后让格雷格.波波维奇立刻起身,果断地朝场内打出几个战术手势。
接下来的进攻,马刺队出现了一些变化。
还是以挡拆起手,还是双塔在高低位相互为彼此牵制。
但去低位的那个人变成了剃姆.邓肯。
姚明则顶在了罚球线附近。
倚仗着他那恐怖的中距离稳定性,即使他策应能力远不如海军上将,也能有效为邓肯清空进攻空间
给帕克挡拆后,姚明留在了罚球线附近,泰森.钱德勒如影随形。
法国人再度把球传向低位,大基本功拿到篮球。
减重后的他并没有太大力量优势,所以他没有硬凿,而是强硬的转身,选择了一个稳妥的勾手。
可篮球刚刚出手,林奇就一巴掌将其拍到了篮板上。
篮球弹飞,邓肯伸出长臂再度拿下篮球,原地起跳放篮。
可林奇凭借恐怖的二次起跳能力,几乎在邓肯身体升空的瞬间,已如压缩到极限的弹簧般再度爆发跃起,巨掌迎向邓肯的投篮点,又是一记迎面劈落的封盖!
篮球又一次被狠狠扇落地面,帕克眼疾手快,俯身将球抄起。
他虚晃一枪佯装攻框,实则电光石火间手腕一抖,用一个迅捷的分球,将球塞回给退到禁区边缘重新站稳的邓肯。
剃姆.邓肯,这位历史级的大前锋此刻眼神凌厉,毫不犹豫地祭出招牌杀招——标志性的45度角打板投篮。
熟悉的起手姿势,熟悉的出手节奏.
“砰!”
雷吉.米勒嘶吼:“林奇,连续第三次终结了剃姆.邓肯的进攻!”
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大前锋之一,在同一个回合里,面对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防守端的林奇,连攻三次竟无一幸免!
即使剃姆.邓肯是NBA历史上最喜欢吃火锅的球员,但看着他连续三次被封盖,ATT中心还是陷入一片死寂。
姚明也咽了咽口水。
当TD在高位时,林奇能精准的切断传球。
当TD打低位时,林奇在一对一中又全然不落下风。
在他看来,林奇近乎是一个完美的防守人。
在此之前,姚明就清楚的知道林奇的防守是什么级别。
他不是没有和林奇当过队友,毫不夸张的说,你把林奇丢到NBA任何一支球队,那支球队都能瞬间变成防守强队。
但姚明心底也曾怀有一丝侥幸,认为自己和剃姆这对联盟顶尖的双塔组合,或许能凭借巨大的体型优势和默契配合,在林奇面前撕开缺口。
然而,眼前这短短几个回合的残酷现实,像冰冷的铁锤,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面对马刺双塔,林奇的防守统治力依然巍然如山。
接下来几个回合,马刺打得非常不顺。
他们在攻防两端都举步维艰。
进攻端,姚明重新回到了低位,只要他接到球,泰森.钱德勒就会被摧毁。
可问题是,在林奇的防守下,帕克很难安全的将球送到姚明手里。
而一旦选择给邓肯传球让他中投,林奇又能立刻扑上去形成干扰。
林奇几乎凭一己之力就控制住了双塔组合!
另一端,史蒂夫.纳什用他匪夷所思的跳投手感挑战着格雷格.波波维奇的神经。
马刺队的防守精髓十几年来从未改变,不给三分,不给禁区,将敌人逼向那效率最低、难度最高的中距离坟场。
任何时期,马刺都不是一支魔球化的球队。
但在防守端,他们无疑是一支“反向魔球化”球队。
把进攻效率最高的两个区域全部封锁。
科比.布莱恩特是少数能用无解个人火力碾碎这防守的怪物。
今晚,史蒂夫.纳什也靠着更现代的挡拆和惩罚错位,让这套防守体系陷入麻烦。
四分钟后,马刺队落后8分。
格雷格.波波维奇暂停比赛。
在战术打不开的情况下,他会习惯性甩出那张底牌。
“马努!”银发老头冲替补席大喊。
替补席边缘,马努.吉诺比利几乎是从座位上弹起!,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焦灼火焰!
他渴望证明!
此时的他如此兴奋,不仅仅是因为球队有难。
更因为RC.布福德日益冰冷的审视目光,以及那句诛心的灵魂拷问。
他想得到续约合同,就必须此刻,立即,用滚烫的表现挽救自己。
是的,坊间传唱着圣安东尼奥那充满牺牲精神的童话乌托邦,仿佛GDP是一个永远不会解散的大家庭。
但那只是媒体叙事美化后的结果。
NBA是一个由成年男人组成的现实联盟,GDP也不止一次遭遇解散危机。
别的不说,就连就连那尊沉默的基石当年也有过离开圣城的念头。
同样,马刺对GDP的爱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现在,就是马刺考验马努.吉诺比利的时刻。
事实上,RC.布福德并非真的想放弃阿根廷人。
他说那句话,一方面是警告,一方面也想刺激出他的状态。
可很显然,这起到了反向效果。
马努.吉诺比利上场,心急如焚,巴不得立刻拿到球权证明自己。
但托尼.帕克却将篮球死死攥在手心,马努.吉诺比利焦灼的掌心一次次徒劳伸向虚空。
法国人对他的要球信号视若无睹,篮球固执地飞向内线巨塔,或径直化作他手中冰冷的中投子弹。
当然,这是马努.吉诺比利自己的视角。
帕克的视角是,拉加.贝尔不惜让纳什防守自己,也要去防守马努.吉诺比利。
如果遇见无球掩护,威尔森.钱德勒甚至不惜放掉自己的对位去补防。
有时候去补防的还有可能是林奇。
给阿根廷人传球变成了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情,而马刺又历来强调控制失误。
所以,帕克没有给他球。
法国人不明白,尼克斯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防守马努。
他也不想明白。
他只是聪明的开始利用尼克斯防守偏移后向自己敞开的突袭走廊。
由于尼克斯的防守资源朝着马努倾斜,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他轻易就能撕开史蒂夫.纳什的防守,突入内线上篮得分。
可是分差依然没有扳平。
帕克的进攻不是万金油,马刺的防守甚至比换人之前更差了。
马努.吉诺比利仿佛失了魂,屡次让拉加.贝尔获得大空位机会。
马努上场没多久,拉加.贝尔已经命中两记三分!
第一节第八分钟,姚明在低位接球,准备翻身跳投。
但这一次,林奇的协防更快,瞬间和泰森.钱德勒完成夹击。
姚明不得不勉强传球给切入的吉诺比利,这是吉诺比利第一节获得了第二次出手机会。
但林奇回身起跳,将阿根廷人直愣愣的上篮盖掉。
没人知道马努.吉诺比利在干什么,他明明有无数华丽的动作可以施展。
可他却像害怕得分会溜走一般急躁。
而林奇,他单节已经送出了可怕的4次封盖。
尼克斯反击,邓肯迅速退到篮下,史蒂夫.纳什也找到了切入的林奇。
面对TD分毫没有失位的防守,林奇毅然决然的强行挑战。
邓肯出色的站位和起跳时机,让他大手罩住篮球,即将完成封盖。
可空中的林奇却将球收回,手臂从TD腋下穿过,拉杆上篮得分!
林奇在攻防两端展示出了极致的个人能力,也将分差拉开到了11分!
马刺队暂停比赛,林奇微笑着与自己的队友们击掌。
姚明则喘息如牛,汗珠沿着眉骨滴落,脚步沉重迈向替补席。
刚下场,他就看见格雷格.波波维奇涨红着脸大骂:
“该死的,你的状态是被偷走了吗!?你都在干些什么?你居然让拉加.贝尔那样的混蛋投进了两记三分球!刚刚的进攻,你居然指望用那种方式挑战林奇!?你在干什么!?你他妈在发什么神经!?”
马努.吉诺比利也摊开双手:“我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就是接不到球!”
帕克很无辜:“马努,听着,那是因为尼克斯对你的防守太”
“我知道!我都知道!”阿根廷人既愤怒又自责,“问题就是我!所有的错误,所有源头都他妈在我这儿!我就是那个活该下地狱的万恶之源!”
这支信奉牺牲、团结和谦让的圣安东尼奥马刺,少见的陷入内部混乱。
这支球队,击败尼克斯?剑指王座?
姚明突然望向另一个半场的林奇,默默凝视着他。
个人能力、更衣室控制力、情绪稳定性、威慑力、统治力林奇都好得不可思议。
姚明想拿冠军,想击败尼克斯,想至少接近林奇。
但此时此刻,他突然觉得。
这不过是凡人仰望恒星滋生的虚妄奢望。
那高度,是他穷尽此生也难以企及的永恒绝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