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江北,尊名天堑之地。
天都南国在这一线驻扎的北军与水师便将近十万,且都是入了士道,能力压尸鬼、横推虎豹的存在。
黎卿在这般守备森严的江北关隘之处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消失,自然瞒不过那军卒诸将。
不受控制的岭鬼宗子自由行走于这喉舌要隘,这实在是无时无刻都在刺激着南国金字塔顶那群公卿官宦的神经,黎卿消失这数日,江北道的巡察使连借由着各般由头频频催促北军出面,请走黎卿。
可明眼人都知晓,这般勾连天都阴世的故族宗子,销声匿迹于天都现世,他是去了哪里呢?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猜的问题……
北军诸将皆缄默,一时间寻不得人,也只是在各方关隘再添了一倍兵力,倒是那史老君丝毫没有捅娄子的觉悟,拍着胸脯担保这黎二郎身世清白,且有血胞嫡兄为南国知州,这才打消了诸将的杂念。
而此刻,黎卿却是已经在岐山域中接引天河星光完善了长生道途的最后一块拼图。
紫府者,长生之始。
道基初成,百脉俱通,法力液化若实质,举手抬足之间便有道韵流淌,自此寿逾六甲子,可坐观三百载王朝兴衰。
倘若紫府绛宫再进一步,将人体大藏的内周天炼作芥子一混元,此刻的道人便绝遗世、脱樊笼,再不受世间常理约束。
紫府上基者,吐气为风,声如雷震,浓重的道韵与法力道则已然能显化作细微的元素异像,视之可辨识。
而练气一道的紫府道基,更是不同。
符箓道托名为天神梦中相授,虽名仙箓,但实为神箓,与帝承权柄,九品晋升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炼神道沟通冥冥,借由大道权柄显化,作周天三百六十五诸神,诸窍三千辅神,将以道体作天宫,行诸世天神贵者-太一之权柄,尤倚仗天人之感应。
丹鼎则是糅杂诸道,外以丹法,形以元炁,修以炼神,自言内修第一法门……
此三者皆为今修道统。
唯有苍山服饵金丹道、天南一元炁道与前三者不同,这金丹道与练气道乃算是仙道之中最古老的两方道统,不求神,不拜鬼,而是绝对的唯物仙途。
金丹道摄来天地奇珍,拘来大道诸理,将万般变化聚于一丹之中,一丹入腹,虽时有丹道道人承受不住金丹铅华而横死,但偶有成者,定是仙道性命第一流!
炼气道同样是如此,观天文,俯地理,以一元祖气为凭,将寰宇变化尽衍于周天内世界。
三方内修道统,修得是天人一道,而金丹、练气古道统者,走的乃是自然天道一途!
“祖窍若星斗,百脉争江流,汇紫府绛宫,三宝齐聚,元神将诞……”
黎卿自修行中睁开眼来,右手一伸,便见有祖炁生而聚于掌心,化作磅礴的气道漩涡,此中一气化阴阳,两仪定道基,是为阴阳万化道基。
一元祖气之中,气分明晦,形以阴阳,阳明之气为风、为云、为火、为雷……幽晦之气乃若黑天魂压凛凛。
独以一口元始祖气,成本源阴阳之道基,此乃黎卿所证,亦为今后的阴神之路定下了基调。
“只可惜,黎某还是没有达到仙门中对那修道道种的定义,于紫府上基之时便悟透法意,将那法意道则铭刻于紫府道基之中的标准……”
这是黎卿的缺憾之一,他修行的年月太短了,魂道、气道、炎道、雷道多有涉猎,然而火法、雷法皆未大成,雷火法意还远远不到显化之时。
气道作为最本源的大道之一,太过晦涩,魂道亦是奥妙无穷,这二道,非是阴神上境都入不得小成门槛。
仙门道子常在紫府大成之日,也同为法意初成之时,如此二者皆证,称为圆满!
惜黎卿却是威能直接圆满,还需花上不少时间熬炼打磨。
法意乃是一身道法的具象化,以一人之力撬动寰宇道则,化为己用,有种种不可思议之能,如今的黎卿实在还差上了一筹。
“不过,倒也无妨,气道不同于其他,鱼与熊掌终究不可兼得。”
黎卿倒也不强求,以他气道、魂道之道行,二者立意太高,本就没那么容易成就。
至于次一等的雷、火法意,他却也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去仓促凝聚。
垂眸内视周天之内,祖窍若星斗转动,百脉之中元炁壮如江海,混如界外一天河。
紫府宫中有朦胧的身影盘膝,纳诸世万气入体,归磅礴神念于眉心,此元神雏形,黑白二气环绕流淌,半是诡谲、半是清灵,如此矛盾的气机将其衬托的若鬼仙圣灵一般。
道为本,法为其次,术再次之。
修行一途本就求得是道行精进,长生久视,诸道向来也不求所谓的同境无敌,诸道涉猎皆是杂而不乱,精而不极。
仙门道统的性命都是温养元神的温床,以精气神三宝孕育,叫那元神凝聚成灵质,先化阴神实态,再去阴蜕阳,得一点纯阳,直至脱得樊笼,长生于世间。
太极端的道躯与神识反而过犹不及,成了束缚元神的牢笼。
道家,向来求的是一个“万物平衡”。
环顾内周天之变化,黎卿唇齿微张,将那腹中炼化到只剩一缕神金的星珠吐出,悬于二指之间。
“山神的权柄与神力,对我已经无用,仅仅增进些法力可就过于浪费了,但对崔家姐姐来说,这可是阴灵之躯化作阴神实质的一味大药。”
黎卿所学不说博大,但也是涉猎甚广,气道、魂道、雷法、谶言、鬼咒、火法……越往下修行,这每一道都须得耗费大量的精力取舍,再去贪图那山神权柄实不值当。
便让自家充当药引,助那崔家姐姐成就府君之道亦是未尝不可。
即便黎卿还有些犹疑,不知鬼母入了阴神府君大道之后,这岐山机缘还是否属于自己,也不知“她”之心是否会有变化。
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鬼母自他懵懂入道以来,纠缠不止,生死相随,他也不能因那莫须有的可能性做出打压限制之举来。
眸间复杂之色转瞬便逝,黎卿长吐一口浊气,起身推开殿门便往东府而去。
出得大殿,便看到玲珑猖主百无聊赖的徘徊于院中守护。
黎卿见状,随手便将那袖中活剥下来的山神皮囊往那玲珑猖主怀中一丢,行走生风间,肃然警告道:
“眼下将诸杂务放下,以剥皮作纸之术好生吞了这张千年不朽的神皮,它足以令你拥有向往阴神的根基。”
“山鬼律足以侵吞山神遗骸,乃是能令你蜕变的的一道叩门砖。”
甲子群猖须得担起黎卿的护道之职来,只怕今后接触的皆得是紫府圆满乃至阴神,此刻他等的战力还远远不够,需屠戮百鬼诸怪以祭猖道。
这般机会,未来的天都怕是也不会少……
沉声嘱咐一道,黎卿脚步不停,径直入东苑而去。
此刻的鬼母正默然无声地端坐于月楼之间,孤魂野鬼无人祭祀,两百载来从来如此。
为岐山的意志所哺育,也受制于岐山域的规则,除开有现世气机引动岐山,否她亦是则终日禁足于冥府之中。
这是昔年天鬼设下的禁制,既是束缚,亦是一种保护。
好在,这方冥府有了黎卿,自此,宅邸勾连,横跨一坊,有了纸人徘徊,妖奴采药,有了那四时常亮的鬼灯笼,也多了几分生气。
“崔家姐姐!”
黎卿掌托一抹金光,缓步入得楼殿之中,愈发走近,不仅脚步慢了下来,却是连语气都温柔了下来。
鬼母清冷的面容转过来,静静地与黎卿对视,显然有了一缕动容。
“我给你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一定会喜欢的。”
偏过头来,温言将那献飨南斗高天后的山神祭珠抬至鬼母身前。
珠内这一缕包含了近半离山权柄的金光足以令一尊小妖、道徒直证紫府圆满,有调动群山之力。
但显然,它对鬼母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且看这清冷的女子偏头打量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作。
她不通南斗仪轨,怎得炼化?
思及此刻,黎卿拈起那枚只剩浅浅的星粹包裹着金光一缕的珠子,且含在唇齿间,以玉涎玄阴气彻底解开那表层中的星辰杂质。
待得那离山权柄之光正要解放之时,他却是再不顾鬼母的疑惑,俯首近前,以舌尖撬开她的唇齿,将那抹不可言述的上道权柄尽数渡入其中。
亦是此刻,那岐山自然意志的垂青之下,二者同契加持,神交之间再无丝毫的秘密,鬼母的一切尽皆向黎卿敞开,那是源于本能的绝对信任,乃是超越道侣之间寄托的关系。
母者,万物之始,玄黄之根称为玄黄母气,玄阴之根则呼名玄阴母气……
其本源便是与天而生的玄阴母气根源,黎卿神念探入她眉心祖窍之中,所见除开那一缕上接碧落、下通黄泉,若神树般的玄阴之根外,皆是一片空白。
鬼母的记忆中没有任何的过往,唯有那一闪而过的画面:一花袍云锦的世家女子,泪眼婆娑,心若死灰而气性凛然,身居烈火焦殿之内,以麻绳九尺,自缚梁上……
这是鬼母的原身,昔年崔府末后裔-崔曲儿悬梁而死的景象!
其中悲怆、哀伤、形如万物归墟的绝望之感涌上心头,然而,紧随着这道委屈而来得却是一更加扭曲暴戾的意志,那是要将一切都扭曲崩坏,永堕沉沦于幽世无边的“扭曲”法意。
这般法意上涌,冲击在黎卿魂念之上,险些令他都失了神智,不过黎卿却是依旧压下了那层悸动,以与鬼母同源的玄阴一炁为她梳理着体内无序而磅礴的玄阴母气,更是要助她一举炼化那缕离山权柄。
二者神交触念之时,黎卿整个将鬼母环抱而起,同时一道道鬼烛排列,鼎炉焚香,最后十数道魂瓶齐齐敞开,以缕缕魂丝香念相佐于其中,南斗仪轨同时而生,彻底为鬼母解构那一缕山神权柄。
玄阴一转昧双语,鸳鸯帐里述大道……
阴神一立而百术生,从此天道只由人!
黎卿与鬼母-崔曲儿于幽世中蜕变之时,那北面的帝朝,社稷祖庙中。
诸多红衣官服,锦绣禽纹的老天官齐齐昂首望向那面高达三十三丈的《社稷封神图》,只见那封神图中五十四仲神位之一的离山山神之相突然行销解散,祖庙中供奉的乌木神像亦是同时裂开。
离山权柄已散,再无此山之神,那山中灵气道韵瞬减七成,走兽惊惶,禽鸟奔亡,再也不负灵山之名。
神道便是如此,取之于天地,代价也将作用于这方天地,神祇陨落,一方山水地脉都要大受打击。
若是《社稷封神图》中诸神祇皆陨,那这浩瀚繁荣的北国立时便要灾殃四起!
诸天官神色大变,皆是怨道:“南人如此,不尊王道,损我国本,动我根基。”
“还请帝令,唤来诸侯先锋,天降神兵,南征不臣!”
“南征!”
“南征……”
先前南国鬼神宗子毙杀离山之神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但今日,那离山权柄的彻底消亡实在是令帝朝群臣激奋。
两军交战,你杀了人便杀了人,我等再“顺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入主神职也便罢了,可你却反将吾等神祇权柄都给扬了。这不是砸了别人的锅么?
谁不想承这神祇权柄,也得个无量威能?
黎卿此举可谓是动了帝朝所有天官尚书们的根!
然群臣暴怒之时,那负手于主位的帝影却是依旧无声直视着社稷神图。
帝不言语,群臣怨怼三两句后,亦是自觉地闭上了嘴巴,安稳地待帝令传谕。
数息之后,那威严浩瀚的帝影似是才收回了目光,瞥了那《社稷封神图》中空出的一角,肃穆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又何妨?”
“胜者通吃,败者失去一切,这便是战争的本质……诸卿,帝朝这些年的征伐太顺了,以至于令你等忘了兵者凶危也的本质了啊!”
那帝影背对诸臣,无谓地轻笑一声。
威严的神目瞥了社稷图中的那角空白一眼,帝穆然下令,曰:“邙山有大修,其名为苍,传令,征其为邙山之神,补录社稷封神榜,为四十三列,邙山神。”
“再唤西陵侯、止戈侯、陇南侯、四方侯,调令兵马八万南讨去罢!”
“余者莫动,静待西南变化……”
北朝大周祖帝,睥睨环宇,胸怀乾坤,本就是社稷封神图中第一神,怎会为此等小事烦扰,调来藩属诸侯,自会有人博了命去表现。
而那双若鎏金色的神眸圜首望南面的天空,也不知是图谋着一战碾灭巴国,还是想要看清楚那天上天的幽天之地?亦或者是在紧盯着那想要做出头鸟的十一曜天宫?
天都南国在这一线驻扎的北军与水师便将近十万,且都是入了士道,能力压尸鬼、横推虎豹的存在。
黎卿在这般守备森严的江北关隘之处没有任何征兆地突然消失,自然瞒不过那军卒诸将。
不受控制的岭鬼宗子自由行走于这喉舌要隘,这实在是无时无刻都在刺激着南国金字塔顶那群公卿官宦的神经,黎卿消失这数日,江北道的巡察使连借由着各般由头频频催促北军出面,请走黎卿。
可明眼人都知晓,这般勾连天都阴世的故族宗子,销声匿迹于天都现世,他是去了哪里呢?
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猜的问题……
北军诸将皆缄默,一时间寻不得人,也只是在各方关隘再添了一倍兵力,倒是那史老君丝毫没有捅娄子的觉悟,拍着胸脯担保这黎二郎身世清白,且有血胞嫡兄为南国知州,这才打消了诸将的杂念。
而此刻,黎卿却是已经在岐山域中接引天河星光完善了长生道途的最后一块拼图。
紫府者,长生之始。
道基初成,百脉俱通,法力液化若实质,举手抬足之间便有道韵流淌,自此寿逾六甲子,可坐观三百载王朝兴衰。
倘若紫府绛宫再进一步,将人体大藏的内周天炼作芥子一混元,此刻的道人便绝遗世、脱樊笼,再不受世间常理约束。
紫府上基者,吐气为风,声如雷震,浓重的道韵与法力道则已然能显化作细微的元素异像,视之可辨识。
而练气一道的紫府道基,更是不同。
符箓道托名为天神梦中相授,虽名仙箓,但实为神箓,与帝承权柄,九品晋升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炼神道沟通冥冥,借由大道权柄显化,作周天三百六十五诸神,诸窍三千辅神,将以道体作天宫,行诸世天神贵者-太一之权柄,尤倚仗天人之感应。
丹鼎则是糅杂诸道,外以丹法,形以元炁,修以炼神,自言内修第一法门……
此三者皆为今修道统。
唯有苍山服饵金丹道、天南一元炁道与前三者不同,这金丹道与练气道乃算是仙道之中最古老的两方道统,不求神,不拜鬼,而是绝对的唯物仙途。
金丹道摄来天地奇珍,拘来大道诸理,将万般变化聚于一丹之中,一丹入腹,虽时有丹道道人承受不住金丹铅华而横死,但偶有成者,定是仙道性命第一流!
炼气道同样是如此,观天文,俯地理,以一元祖气为凭,将寰宇变化尽衍于周天内世界。
三方内修道统,修得是天人一道,而金丹、练气古道统者,走的乃是自然天道一途!
“祖窍若星斗,百脉争江流,汇紫府绛宫,三宝齐聚,元神将诞……”
黎卿自修行中睁开眼来,右手一伸,便见有祖炁生而聚于掌心,化作磅礴的气道漩涡,此中一气化阴阳,两仪定道基,是为阴阳万化道基。
一元祖气之中,气分明晦,形以阴阳,阳明之气为风、为云、为火、为雷……幽晦之气乃若黑天魂压凛凛。
独以一口元始祖气,成本源阴阳之道基,此乃黎卿所证,亦为今后的阴神之路定下了基调。
“只可惜,黎某还是没有达到仙门中对那修道道种的定义,于紫府上基之时便悟透法意,将那法意道则铭刻于紫府道基之中的标准……”
这是黎卿的缺憾之一,他修行的年月太短了,魂道、气道、炎道、雷道多有涉猎,然而火法、雷法皆未大成,雷火法意还远远不到显化之时。
气道作为最本源的大道之一,太过晦涩,魂道亦是奥妙无穷,这二道,非是阴神上境都入不得小成门槛。
仙门道子常在紫府大成之日,也同为法意初成之时,如此二者皆证,称为圆满!
惜黎卿却是威能直接圆满,还需花上不少时间熬炼打磨。
法意乃是一身道法的具象化,以一人之力撬动寰宇道则,化为己用,有种种不可思议之能,如今的黎卿实在还差上了一筹。
“不过,倒也无妨,气道不同于其他,鱼与熊掌终究不可兼得。”
黎卿倒也不强求,以他气道、魂道之道行,二者立意太高,本就没那么容易成就。
至于次一等的雷、火法意,他却也不愿花费太多精力去仓促凝聚。
垂眸内视周天之内,祖窍若星斗转动,百脉之中元炁壮如江海,混如界外一天河。
紫府宫中有朦胧的身影盘膝,纳诸世万气入体,归磅礴神念于眉心,此元神雏形,黑白二气环绕流淌,半是诡谲、半是清灵,如此矛盾的气机将其衬托的若鬼仙圣灵一般。
道为本,法为其次,术再次之。
修行一途本就求得是道行精进,长生久视,诸道向来也不求所谓的同境无敌,诸道涉猎皆是杂而不乱,精而不极。
仙门道统的性命都是温养元神的温床,以精气神三宝孕育,叫那元神凝聚成灵质,先化阴神实态,再去阴蜕阳,得一点纯阳,直至脱得樊笼,长生于世间。
太极端的道躯与神识反而过犹不及,成了束缚元神的牢笼。
道家,向来求的是一个“万物平衡”。
环顾内周天之变化,黎卿唇齿微张,将那腹中炼化到只剩一缕神金的星珠吐出,悬于二指之间。
“山神的权柄与神力,对我已经无用,仅仅增进些法力可就过于浪费了,但对崔家姐姐来说,这可是阴灵之躯化作阴神实质的一味大药。”
黎卿所学不说博大,但也是涉猎甚广,气道、魂道、雷法、谶言、鬼咒、火法……越往下修行,这每一道都须得耗费大量的精力取舍,再去贪图那山神权柄实不值当。
便让自家充当药引,助那崔家姐姐成就府君之道亦是未尝不可。
即便黎卿还有些犹疑,不知鬼母入了阴神府君大道之后,这岐山机缘还是否属于自己,也不知“她”之心是否会有变化。
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鬼母自他懵懂入道以来,纠缠不止,生死相随,他也不能因那莫须有的可能性做出打压限制之举来。
眸间复杂之色转瞬便逝,黎卿长吐一口浊气,起身推开殿门便往东府而去。
出得大殿,便看到玲珑猖主百无聊赖的徘徊于院中守护。
黎卿见状,随手便将那袖中活剥下来的山神皮囊往那玲珑猖主怀中一丢,行走生风间,肃然警告道:
“眼下将诸杂务放下,以剥皮作纸之术好生吞了这张千年不朽的神皮,它足以令你拥有向往阴神的根基。”
“山鬼律足以侵吞山神遗骸,乃是能令你蜕变的的一道叩门砖。”
甲子群猖须得担起黎卿的护道之职来,只怕今后接触的皆得是紫府圆满乃至阴神,此刻他等的战力还远远不够,需屠戮百鬼诸怪以祭猖道。
这般机会,未来的天都怕是也不会少……
沉声嘱咐一道,黎卿脚步不停,径直入东苑而去。
此刻的鬼母正默然无声地端坐于月楼之间,孤魂野鬼无人祭祀,两百载来从来如此。
为岐山的意志所哺育,也受制于岐山域的规则,除开有现世气机引动岐山,否她亦是则终日禁足于冥府之中。
这是昔年天鬼设下的禁制,既是束缚,亦是一种保护。
好在,这方冥府有了黎卿,自此,宅邸勾连,横跨一坊,有了纸人徘徊,妖奴采药,有了那四时常亮的鬼灯笼,也多了几分生气。
“崔家姐姐!”
黎卿掌托一抹金光,缓步入得楼殿之中,愈发走近,不仅脚步慢了下来,却是连语气都温柔了下来。
鬼母清冷的面容转过来,静静地与黎卿对视,显然有了一缕动容。
“我给你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一定会喜欢的。”
偏过头来,温言将那献飨南斗高天后的山神祭珠抬至鬼母身前。
珠内这一缕包含了近半离山权柄的金光足以令一尊小妖、道徒直证紫府圆满,有调动群山之力。
但显然,它对鬼母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且看这清冷的女子偏头打量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作。
她不通南斗仪轨,怎得炼化?
思及此刻,黎卿拈起那枚只剩浅浅的星粹包裹着金光一缕的珠子,且含在唇齿间,以玉涎玄阴气彻底解开那表层中的星辰杂质。
待得那离山权柄之光正要解放之时,他却是再不顾鬼母的疑惑,俯首近前,以舌尖撬开她的唇齿,将那抹不可言述的上道权柄尽数渡入其中。
亦是此刻,那岐山自然意志的垂青之下,二者同契加持,神交之间再无丝毫的秘密,鬼母的一切尽皆向黎卿敞开,那是源于本能的绝对信任,乃是超越道侣之间寄托的关系。
母者,万物之始,玄黄之根称为玄黄母气,玄阴之根则呼名玄阴母气……
其本源便是与天而生的玄阴母气根源,黎卿神念探入她眉心祖窍之中,所见除开那一缕上接碧落、下通黄泉,若神树般的玄阴之根外,皆是一片空白。
鬼母的记忆中没有任何的过往,唯有那一闪而过的画面:一花袍云锦的世家女子,泪眼婆娑,心若死灰而气性凛然,身居烈火焦殿之内,以麻绳九尺,自缚梁上……
这是鬼母的原身,昔年崔府末后裔-崔曲儿悬梁而死的景象!
其中悲怆、哀伤、形如万物归墟的绝望之感涌上心头,然而,紧随着这道委屈而来得却是一更加扭曲暴戾的意志,那是要将一切都扭曲崩坏,永堕沉沦于幽世无边的“扭曲”法意。
这般法意上涌,冲击在黎卿魂念之上,险些令他都失了神智,不过黎卿却是依旧压下了那层悸动,以与鬼母同源的玄阴一炁为她梳理着体内无序而磅礴的玄阴母气,更是要助她一举炼化那缕离山权柄。
二者神交触念之时,黎卿整个将鬼母环抱而起,同时一道道鬼烛排列,鼎炉焚香,最后十数道魂瓶齐齐敞开,以缕缕魂丝香念相佐于其中,南斗仪轨同时而生,彻底为鬼母解构那一缕山神权柄。
玄阴一转昧双语,鸳鸯帐里述大道……
阴神一立而百术生,从此天道只由人!
黎卿与鬼母-崔曲儿于幽世中蜕变之时,那北面的帝朝,社稷祖庙中。
诸多红衣官服,锦绣禽纹的老天官齐齐昂首望向那面高达三十三丈的《社稷封神图》,只见那封神图中五十四仲神位之一的离山山神之相突然行销解散,祖庙中供奉的乌木神像亦是同时裂开。
离山权柄已散,再无此山之神,那山中灵气道韵瞬减七成,走兽惊惶,禽鸟奔亡,再也不负灵山之名。
神道便是如此,取之于天地,代价也将作用于这方天地,神祇陨落,一方山水地脉都要大受打击。
若是《社稷封神图》中诸神祇皆陨,那这浩瀚繁荣的北国立时便要灾殃四起!
诸天官神色大变,皆是怨道:“南人如此,不尊王道,损我国本,动我根基。”
“还请帝令,唤来诸侯先锋,天降神兵,南征不臣!”
“南征!”
“南征……”
先前南国鬼神宗子毙杀离山之神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但今日,那离山权柄的彻底消亡实在是令帝朝群臣激奋。
两军交战,你杀了人便杀了人,我等再“顺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大人入主神职也便罢了,可你却反将吾等神祇权柄都给扬了。这不是砸了别人的锅么?
谁不想承这神祇权柄,也得个无量威能?
黎卿此举可谓是动了帝朝所有天官尚书们的根!
然群臣暴怒之时,那负手于主位的帝影却是依旧无声直视着社稷神图。
帝不言语,群臣怨怼三两句后,亦是自觉地闭上了嘴巴,安稳地待帝令传谕。
数息之后,那威严浩瀚的帝影似是才收回了目光,瞥了那《社稷封神图》中空出的一角,肃穆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又何妨?”
“胜者通吃,败者失去一切,这便是战争的本质……诸卿,帝朝这些年的征伐太顺了,以至于令你等忘了兵者凶危也的本质了啊!”
那帝影背对诸臣,无谓地轻笑一声。
威严的神目瞥了社稷图中的那角空白一眼,帝穆然下令,曰:“邙山有大修,其名为苍,传令,征其为邙山之神,补录社稷封神榜,为四十三列,邙山神。”
“再唤西陵侯、止戈侯、陇南侯、四方侯,调令兵马八万南讨去罢!”
“余者莫动,静待西南变化……”
北朝大周祖帝,睥睨环宇,胸怀乾坤,本就是社稷封神图中第一神,怎会为此等小事烦扰,调来藩属诸侯,自会有人博了命去表现。
而那双若鎏金色的神眸圜首望南面的天空,也不知是图谋着一战碾灭巴国,还是想要看清楚那天上天的幽天之地?亦或者是在紧盯着那想要做出头鸟的十一曜天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最新章节,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最新章节,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