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多月以后。

  一国之都的天启城愈发的热闹,今年的稷下学堂大考,一开始就创历年之最,各大天启名门和各路江湖世家大派就已推举出四十名考生。”

  在报考截止时,人数已达到八十名。

  稷下学堂分为内外两院,外院乃大院,贵胄公子能进,寒庶子弟亦能进,除了拥有显赫家世的公子哥外,大多都是各个州府里百里挑一的人才。

  而想要考入内院,哪怕是天启皇子也没法靠背景混进去。

  这一日,学堂大考初试选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天启城第一赌坊千金台。

  不知有多少人前来围观今日盛事,以致将千金台围个水泄不通。

  千金台不远处的角落,青袍小道士不断打量面前的怪人:

  “二师兄,你若不会易容术,就去搞一张人皮面具,只凭兜帽和面具,又取了一个赵玉甲的假名,你便认为自己不会暴露出真实身份?”

  “今年的学堂初试考的是文武之外,只要不动武,天下谁人看出我是王一行。”

  “再者,我这身行头,刚好能应付初试的试题,至于后面的终试,暴露就暴露吧,反正只要动手的话,哪怕换了一张脸,也会被人猜到。”

  青袍小道士懒散的挥了挥袖袍:

  “你叫赵玉甲,我叫赵还真,我还穿着一身道袍,等会你若是不想在初试就被人发觉,便要离我远一些。”

  “还真师兄,你想让我离你远一些,其实是不想被我的血光之灾波及到吧。”

  王一行虽说戴着面具,让人看不见脸上的表情,但无奈又幽怨的眼神,已然说明一切。

  “看破不说破,我们还是亲师兄弟。”

  青袍小道士率先迈步,走进天启士卒所开辟的直通千金台的通道。

  王一行稍微等了一会儿,便也走进通道,就见此次学堂大考,不仅有军侯世子和尚书公子,又有江湖各大名门,还有小有名声的江湖客。

  进走千金台,便发现八十考生陆陆续续的来齐了,立在属于自己的考桌旁,周边还有监考官。

  其中除了百里东君之外,就属青袍小道士最吸人注目。

  一来年纪小,看着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二来似是不会武,三来则是长相过于出挑,俊颜至极,让人很难不多看几眼。

  高台上,体态臃肿的大汉,赫然是千金台的主人屠大爷,只见两边的侍妾为他不停挥着扇子。

  一旁则是学堂祭酒李长生的四弟子柳月,以其绝世容颜和超凡棋艺闻名,因不喜抛头露面,便戴一顶白色斗笠。

  “今年望城山的黄粱小神仙竟也来参加学堂大考,还好我把他的赌局赔率调的极低,听闻他虽未练武功,但最得吕天师真传,能掐会算,知人过去未来。”

  “近些年来,黄粱酒的名头之所以比秋露白还要更甚七分,便是这黄粱一梦醉千秋,还真一言悟三生。”

  “不知多少喝了黄粱酒的人,言醒后所得的提点,更胜大梦所悟。”

  屠大爷望着远处的青袍小道士,不禁赞叹:

  “懒懒散散的站着,就透着一股仙风道骨,不愧是传闻天生道体的神仙命。”

  柳月淡笑道:

  “这种能掐会算的存在,应是赌坊最怕的人,难怪你会不断的吹捧。”

  屠大爷一脸正色:

  “柳月公子说笑了,我这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此刻,百里东君也在打量站在对面的青袍小道士,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直咽口水。

  同样来参考的叶鼎之碰了碰他胳膊:

  “你该不会是想喝黄粱酒了吧?”

  百里东君沮丧道:

  “当初在名剑山庄我就碰到了这一位黄粱小神仙,当时只知道他是望城山道士,并未发现他的真正身份,后来得知,心中懊悔极了,竟错过天大的好机会,没去求得一杯黄粱酒。”

  “你还真是酒虫上脑,就不想一想若这位小真人也酿酒的话,你的初试怕是要悬了。”叶鼎之摇头提醒。

  “呃对啊!”

  百里东君猛地反应过来,他虽自诩酿酒之术不弱天下任何人,但要是对上神乎其技的黄粱酒还真没什么信心。

  少顷,高台之上,一名十岁上下,作童子扮相的女童朗声道:

  “学堂大考,开始!”

  她口齿伶俐的诉说:

  “所谓文武之外,便是请诸位在文和武之外,展露自己在其他方面令人惊艳的特长,时间为六个时辰,在这六个时辰之内,若觉得自己可以交卷。”

  “那便起身示意告知你要展露的是什么,我们便派出相应的考官来进行考验,若通过了考验,即可进入终试。”

  “每位考生都配有一位助考士,诸位可以让自己的助考士到千金台之外,取展示才艺所需要的物件。”

  说罢,有侍从点燃高台上一根巨大无比的香,名为灵素的女童大声道:

  “开考!”

  须臾间,众多考生纷纷喊自己的助考士去取自己所需要的物件,而青袍小道士则对自己身旁的助考士询问:

  “所以,凡考生所要之物,都是由学堂出资购买?”

  “没错,一切花费都不劳考生忧心。”

  庄不染若有其事的点了点头:

  “天启城的雕楼小筑秋露白最出名,按理说好酒怎能不配好菜,你就去帮小道弄一桌好菜,无需太多,十来道菜即可。”

  他末地又添了一句:

  “小道是出家人,不吃牛肉、乌鱼、鸿雁、狗肉。”

  这名二十来岁的助考士听后,有些惊疑不定的走出千金台。

  大半个时辰后。

  千金台里的氛围逐渐发生变化,便见九成以上的人忙的热火朝天,小部分人坐在座位上凝神静气,似是在调整状态,只有一位青袍小道士考桌变饭桌,悠闲惬意的吃着丰盛至极的佳肴。

  高台上的柳月见此一幕,心中微叹:

  “这位黄粱小神仙的确是一位极为有趣的妙人,若不是师父发现的晚,定会收他为徒。”

  距离青袍小道士相对较远的王一行哑然,暗暗自忖道:

  “还真师弟,不愧是你!”

  准备烤肉的叶鼎之抬头一看对面,便朝身旁开口说道:

  “百里东君,你可以放下心了,这位小真人看来不准备酿酒。”

  “我突然又希望这位小真人酿酒,那么我岂不是能喝到黄粱酒,如此就算输了也值了。”百里东君又开始馋酒。

  这一番话,听的叶鼎之一脸难言。

  随即,就有考生不断起身,以琴、棋、轻功和妙手空空之术做答卷。

  青袍小道士一边吃喝,一边兴致勃勃看诸考生大显身手。

  这个时候,一名无比貌美的女子起身,要以赌交卷,自言自己是尹落霞之际,惊的屠大爷眼皮一跳。

  开赌坊的人,必须知道的一件事,便是前些年有一个十岁小女孩,跟人对赌三局,连胜三局,帮她的赌王老爹赢回输掉的几十年身家,这个小女孩就叫尹落霞。

  台下慢条斯理用膳的青袍小道士,自是知道来者赌术虽不弱于尹落霞,但实际身份是玥风城之长女玥瑶。

  此番前来便是为接近百里东君,将他这个天生武脉带回天外天。

  之后也因与其相恋,未能完成此任务,以致天外天的人把主意打到叶鼎之的头上。

  不多时,玥瑶展露不逊色尹落霞的赌术,将千金台最精擅赌之一道的屠二爷赢的哑口无言后,吃饱喝足的青袍小道士缓缓起身。

  “赵还真,交卷。”

  登时,引得所有人注目。

  “比什么?”灵素沉声问道。

  青袍小道士笑吟吟的道:

  “小道自小运势极佳,索性比运气好了。”

  “运气?”灵素一脸狐疑:

  “难不成你也要以赌为答卷?”

  此话一出,台上的屠大爷和才赌完的屠二爷脸色极为精彩,没想到被人打完左边脸,立马还要笑呵呵的递上右边脸。

  “赌之一道,似是不太符合小道出家人的身份。”庄不染沉吟半响:

  “考戏法的话,如让千金台化作郁郁葱葱的密林,似是又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考卷。”

  他顿了顿,不急不缓的道:

  “世人只知求天时,占地利,聚人和,然此三者,不过是浮于表象的显化之相。”

  “真正贯穿天地之道是那隐于阴阳之外的神助,就如小道研习典籍时,文字自化甘露流入心窍,处世遇困时,忽有灵光乍现指明捷径。”

  “所行之路笔直且长,所言之事恰合时势流转,纵遇荆棘,亦有清风扫叶,纵逢迷雾,自有北斗引航。”

  “如此种种,以至于小道也不得不生出这般感慨,所行的每一步,皆暗合天机,所择的每一念,皆应和道韵。”

  “转念一想,如此顺遂,非是偶然,而是与道相契,与天同息的显化。”

  “当周身笼罩这般气象,便知万物皆为助缘,万境皆成道场。”

  “如此一来,小道运势堪称天势,此刻晴空万里,而今想要一场漂泊大雨,就看我的运气是不是真好,是否能在一百个呼吸后,心想事成。”

  话落,千金台鸦雀无声,皆有莫名眼神看向略显慵懒的青袍小道士。

  “好,今日就看黄粱小神仙是否如传闻一般料事如神,如有神助!”

  一向内敛喜欢保持风度的柳月语气高昂:

  “灵素,你来数一百下。”

  “是。”

  “三秦,你站在千金台门口随时播报天气状况。”

  一名青年领命,横空一掠,抵达千金台门口位置。

  灵素大声道:

  “一二.”

  数到三十下,三秦突然一脸吃惊喊道:

  “起起风了。”

  却见千金台外狂风大作,令外头不明情况的众多人一头雾水的站在原地,而千金台内的气氛愈发莫名。

  数到五十下,三秦瞠目结舌:

  “天色已变,乌云密布!”

  旋即,不少的考生按耐不住起身小跑到门口处伸头张望,便见乌云压顶之景,立马露出舌挢不下的神色。

  数到八十下,无需三秦播放,千金台里的人就听到雷声如千军万马般隆隆而来。

  数到一百下的刹那间,大雨如注,滂沱大雨倾盆而下,雨势如瀑布般汹涌狂烈。

  “真真下雨了!”

  这个时候,不仅三秦看青袍小道士犹如看神人降世,其余人同样如此,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炽热。

  突然生出一种感觉,这位比自诩谪仙人的李长生还来的缥缈虚幻,超凡入圣,似是一位真神仙亲临尘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最新章节,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