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一个穿越者来讲,如果你想搞事,原著的主角都是一个不能规避的角色,如果你想混吃等死,那就等主角远一点。
对待主角这种拥有光环的生物,最好的办法便是顺势而为,借力打力,而不是直接和他放对。
一开始便将自己摆在主角对立的位置上,那就是逆天而行了。
因为主角光环本质上来讲,是天道意志的一种体现。
每一个时代的主角,都是天道干涉的结果,需要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所以,在主角气运勃发之时,与主角做对,那就是逆天而行。
赵珣自然不会这么傻的逆天,他又不是中二少年。
他一向顺天应人,审时度势。
不会傻到在徐凤气气运勃发之找他的麻烦,不但不能找他的麻烦,还要帮助他,利用他。
正如他和徐凤年所说的那般,随着儒术的快速传播,现在已经完全失控了,他虽然是儒术道路的开辟者,被很多人尊为儒家新圣,但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控制了儒家,事实上,在很多儒家大佬的眼中,他只是一个幸运儿罢了,甚至因为他在上阴学宫对于张圣的无礼,导致儒家的一些老家伙对他颇有微词,至于那八百年的张圣世家对他更是极度的不满,认为他在抹黑张圣。
也就是说,他对于现在的儒家,并没任何的控制力。
这也是他在发觉情况不对之后,跑到青州来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青州是他的地盘,而且底子不错,在这里,他能够打造出自己的基本盘,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辐射出去。
但是时间不多了,他在发展,儒家也在发展,事实上他面临的窘境和道佛两家是一样的,儒家的发展不受控了,已经严重挤压了其他人的生存空间。
他又与道佛两家不同,道佛两家必须要做出回应,而他们的目标只有自己,而不是如今遍布天下的儒家中人。
儒家现在发展的极为迅猛,局面看似混乱,事实上已经形成四方势力,一方是占据着行政权的朝堂势力,以张巨鹿为首,拥有着巨大的权势,已然掌控了朝堂;一方是他首次传道的上阴学宫,那里人才济济,天才层出不穷;还有一方便是地方的世家权贵,他们家传经典无数,又拥有着常难以比拟的资源,借着这一次的儒术出现,开始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及在地方上的掌控力,他与青州,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强大的一股,最后一方便是遍布天下的寒门读书人,他们通过读书,凝聚才气,提升力量,或许实力不咋的,但也有了自保之力。
这四方势力相互依存、随时可以转换立场,但又互相戒备……
对于他这个开辟道路的儒家新圣的态度,也是各异的。
大部分人都很感激他,因为他开辟了儒术,让儒家的气运变的极盛,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算是承了他的情。
但感激这个东西是不能当饭吃的,一旦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这点感激之情也会放到一边。
最重要的是,他太年轻了,资历太浅了,如果仅仅是有一些名声也就罢了,是个少年才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你一个十几岁的娃娃要当儒家的圣人,还要让我们这些七老八十,早就在这个世界站稳了脚跟,甚至称宗做祖的人尊敬你、崇拜你,听你的指挥?
不存在的。
特别是朝堂上的那些家伙,掌握着行政权力,都是当老爷的,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必须要按自己领悟的道理来治理天下,你一个儒术的开创者,懂个屁的儒家啊!!
他们才不会听赵珣的呢!
而这对赵珣来讲,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既然难啃,那就不啃喽,让主角来啃。
一边是有主角光环的徐凤年,一边是实力大增的儒家朝臣,双方斗一斗,不说同归于尽,但互相削弱一下总是好的嘛。
至于说妥协!
不会的,如今的儒家可不是以前的儒家,在儒术的加持下,一个个的不但有了实力,信念也变的无比的坚定,即使为了掉落境界,他们也是不会退让的。
在原著中,徐骁是成功的从太安城拿到了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券,但那是原著中。
徐骁这个人,一直是朝臣中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是他掌握的北凉铁骑,还是他做的那些事情,以及,他这一次想要做的事情,在朝中的那些正直大臣的眼中,都是与他们的理论相悖的,是不对的。
征战天下时,屠杀了那么多人,杀性太重,功高震主,这样的人,不赐死留着做什么?
明明天下一统了,还拥兵自重,割藩自居,还想着世袭罔替,永远在北凉割据下去,这样的野心家,不赐死留着有什么用?
可以说,徐骁的存在,与儒家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是必须要除去的目标。
至于说除去徐骁之后,北凉铁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根本就不在那帮朝臣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实力大增,他们信心空前膨胀,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少人因为修炼儒术把脑子修炼坏了,一个个的都是现世的王阳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甚至想要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徐骁这一次入京最他出道以来最大的一步错子。
太安城外,下马嵬驿站
一身富家翁打扮的北凉王徐骁正与一名黑衣老僧对饮,这黑衣老僧,正是帝师,病虎杨太岁
只是今日,病虎的情绪似乎有些不对。
这种情绪,让徐骁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被他绊住喝酒叙旧,导致吴素被围攻的京城白衣案。
那个时候,他的情绪似乎与今天差不多。
顿时,他的心神警惕到了极点。
“你不该来的。”杨太岁似乎没有什么心思与他闲扯,端起绿蚁酒,喝了一口,心事重重的道,“如今的太安城,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安城了,你进了城,不可能活着出来,现在走,还来的及。”
徐骁端酒的手微微一颤,目露震惊之色,“他们真的敢吗?”
“为什么不敢,你以为还是以前吗?”杨太岁道,“现在的朝局与四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站在朝堂上,我都害怕啊!”
对待主角这种拥有光环的生物,最好的办法便是顺势而为,借力打力,而不是直接和他放对。
一开始便将自己摆在主角对立的位置上,那就是逆天而行了。
因为主角光环本质上来讲,是天道意志的一种体现。
每一个时代的主角,都是天道干涉的结果,需要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所以,在主角气运勃发之时,与主角做对,那就是逆天而行。
赵珣自然不会这么傻的逆天,他又不是中二少年。
他一向顺天应人,审时度势。
不会傻到在徐凤气气运勃发之找他的麻烦,不但不能找他的麻烦,还要帮助他,利用他。
正如他和徐凤年所说的那般,随着儒术的快速传播,现在已经完全失控了,他虽然是儒术道路的开辟者,被很多人尊为儒家新圣,但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控制了儒家,事实上,在很多儒家大佬的眼中,他只是一个幸运儿罢了,甚至因为他在上阴学宫对于张圣的无礼,导致儒家的一些老家伙对他颇有微词,至于那八百年的张圣世家对他更是极度的不满,认为他在抹黑张圣。
也就是说,他对于现在的儒家,并没任何的控制力。
这也是他在发觉情况不对之后,跑到青州来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青州是他的地盘,而且底子不错,在这里,他能够打造出自己的基本盘,然后再一步一步的辐射出去。
但是时间不多了,他在发展,儒家也在发展,事实上他面临的窘境和道佛两家是一样的,儒家的发展不受控了,已经严重挤压了其他人的生存空间。
他又与道佛两家不同,道佛两家必须要做出回应,而他们的目标只有自己,而不是如今遍布天下的儒家中人。
儒家现在发展的极为迅猛,局面看似混乱,事实上已经形成四方势力,一方是占据着行政权的朝堂势力,以张巨鹿为首,拥有着巨大的权势,已然掌控了朝堂;一方是他首次传道的上阴学宫,那里人才济济,天才层出不穷;还有一方便是地方的世家权贵,他们家传经典无数,又拥有着常难以比拟的资源,借着这一次的儒术出现,开始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及在地方上的掌控力,他与青州,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强大的一股,最后一方便是遍布天下的寒门读书人,他们通过读书,凝聚才气,提升力量,或许实力不咋的,但也有了自保之力。
这四方势力相互依存、随时可以转换立场,但又互相戒备……
对于他这个开辟道路的儒家新圣的态度,也是各异的。
大部分人都很感激他,因为他开辟了儒术,让儒家的气运变的极盛,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算是承了他的情。
但感激这个东西是不能当饭吃的,一旦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这点感激之情也会放到一边。
最重要的是,他太年轻了,资历太浅了,如果仅仅是有一些名声也就罢了,是个少年才子,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你一个十几岁的娃娃要当儒家的圣人,还要让我们这些七老八十,早就在这个世界站稳了脚跟,甚至称宗做祖的人尊敬你、崇拜你,听你的指挥?
不存在的。
特别是朝堂上的那些家伙,掌握着行政权力,都是当老爷的,都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必须要按自己领悟的道理来治理天下,你一个儒术的开创者,懂个屁的儒家啊!!
他们才不会听赵珣的呢!
而这对赵珣来讲,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既然难啃,那就不啃喽,让主角来啃。
一边是有主角光环的徐凤年,一边是实力大增的儒家朝臣,双方斗一斗,不说同归于尽,但互相削弱一下总是好的嘛。
至于说妥协!
不会的,如今的儒家可不是以前的儒家,在儒术的加持下,一个个的不但有了实力,信念也变的无比的坚定,即使为了掉落境界,他们也是不会退让的。
在原著中,徐骁是成功的从太安城拿到了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券,但那是原著中。
徐骁这个人,一直是朝臣中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是他掌握的北凉铁骑,还是他做的那些事情,以及,他这一次想要做的事情,在朝中的那些正直大臣的眼中,都是与他们的理论相悖的,是不对的。
征战天下时,屠杀了那么多人,杀性太重,功高震主,这样的人,不赐死留着做什么?
明明天下一统了,还拥兵自重,割藩自居,还想着世袭罔替,永远在北凉割据下去,这样的野心家,不赐死留着有什么用?
可以说,徐骁的存在,与儒家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是必须要除去的目标。
至于说除去徐骁之后,北凉铁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根本就不在那帮朝臣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实力大增,他们信心空前膨胀,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不少人因为修炼儒术把脑子修炼坏了,一个个的都是现世的王阳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甚至想要借此机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徐骁这一次入京最他出道以来最大的一步错子。
太安城外,下马嵬驿站
一身富家翁打扮的北凉王徐骁正与一名黑衣老僧对饮,这黑衣老僧,正是帝师,病虎杨太岁
只是今日,病虎的情绪似乎有些不对。
这种情绪,让徐骁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被他绊住喝酒叙旧,导致吴素被围攻的京城白衣案。
那个时候,他的情绪似乎与今天差不多。
顿时,他的心神警惕到了极点。
“你不该来的。”杨太岁似乎没有什么心思与他闲扯,端起绿蚁酒,喝了一口,心事重重的道,“如今的太安城,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安城了,你进了城,不可能活着出来,现在走,还来的及。”
徐骁端酒的手微微一颤,目露震惊之色,“他们真的敢吗?”
“为什么不敢,你以为还是以前吗?”杨太岁道,“现在的朝局与四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站在朝堂上,我都害怕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最新章节,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最新章节,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