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确实有少数宗族是很团结的,能集族内之力,尽量照顾族人,同荣同损。

  但这是少数。

  更多的情况,是嫡支将自家视为王侯,将旁支视为牛马,侵占旁支家产,乃至逼迫旁支为奴也是寻常之事。

  牵招也曾被牵氏族内欺压,简雍也曾被耿家欺凌,他们都是离族的独户。

  其实,与简雍和牵招一样,刘备家里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

  刘备的祖父叫刘雄,举过孝廉,做过东郡范县县令。

  在刘雄活着的时候,刘备的父亲刘弘也做了郡吏,那时其家中田产仆役颇多,也时常扶持族内人任职郡县,对族内大有贡献。

  但随着一场疾病,刘雄与刘弘先后去世,刘备家里只剩了孤儿寡母,当时刘备尚在襁褓中。

  自那以后,族里的态度立刻就变了。

  族里嫡支说,为了厚葬刘雄刘弘,需要将其田地作为族内开销……

  于是刘备家里的田地,全都变成了所谓的“族内公产”,刘雄与刘弘原本的仆役全都变成了“族内佃户”,竟没给孤儿寡母留下哪怕一亩薄田。

  随后,族内以“居丧”为由,让刘母搬出了大宅,让她迁到了楼桑里的一间茅屋。

  守孝居丧是只能住茅庐睡草席的,这确实是孝礼。

  这些事算错吗?

  如果站在宗族角度,或许也算不上错……按这年代的礼制,刘母必须带着刘备居丧三年,孤儿寡母又在丧期,很难管理好田地大宅,宗族收其田产,确实能避免田地流失或是别的损失。

  只不过,收了就不会还了……

  反正,旁支的遗孀,没人在乎的。

  刘母要抚养刘备,无力去争,也无处去争。

  她只能编织草席维生。

  也幸好刘母坚韧有识,还曾随刘弘读得些文字,能为刘备启蒙习文。

  否则,刘备恐怕真就只能卖一辈子草鞋了。

  简雍之所以能和刘备成为最亲的伙伴,就是因为两人命运相似,都是年幼丧父,都是孤儿寡母,也都曾被族内欺凌。

  刘元起心中有善念,帮了孤儿寡母一把,给了刘备去雒阳见世面的机会。

  这是恩,但这恩只代表刘元起这个人。

  其实刘备并没有将曾被吃绝户的往事视为仇恨,这世道便是如此,弱肉强食罢了,若是什么都记仇,只会使得满天下都是仇人。

  但刘备也不可能再与宗族产生什么牵绊,都是陌生人,不过同姓而已。

  若有刘氏族人愿意投靠刘备,刘备也不介意平等相待。

  但若是刘备主动去贴这个陌生的宗族……那特么叫犯贱。

  眼下,宗族有人行此无道之恶,刘备知道这必是嫡支所为——旁支根本就没能力搞出这么大的案子。

  所以这宗族必须分家。

  分成数十家,从此不再有嫡庶,各自靠本事过活吧,也免得蠢人一损俱损牵连良善。

  ……

  坞堡内。

  刘伯礼看起来倒也像是给了牵招一个交代,但这交代相当敷衍。

  他交出来的所谓凶手……竟全都是老弱佃户。

  “刘伯礼,你这是把牵某当傻子糊弄?”

  牵招冷冷的看着刘家宗主,眼里有了杀气。

  “牵从事,他们已经认罪了。”

  刘伯礼讪讪的说着:“令师乐县令也与吾有旧,牵从事莫要如此咄咄逼人……”

  “家师德昭海内,怎会与宗贼有旧?!”

  牵招缓缓的拔出了剑:“刘伯礼,你辱及家师,我饶不得你……”

  “牵从事息怒!”

  刘元起匆匆入内,把住牵招的手,言辞恳切:“牵从事且容等片刻……”

  随后,刘元起看向堡内族人:“宗内各家,若有不想族灭身死的,便与我同去宗祠……分家!”

  “元起!”

  刘伯礼大惊失色:“你是要毁了吾宗吗?!”

  “毁吾宗的是族兄你啊……你那不肖儿子见财起意做的恶事,凭什么要用全族的命为他承担?你挟持仆户妻儿逼其认罪替死,此行径与禽兽何异?!”

  刘元起指着跪在地上那些老弱仆从,朝刘伯礼怒骂道:“你家不肖子胡作非为,却为何要牵连别家!你儿子在哪儿?!”

  “在宗祠!刘元起,有本事你就去宗祠当着祖宗的面打杀嫡宗传代之子!吾看你敢不敢!”

  刘伯礼也不装了,咆哮的气焰还挺凶。

  “刘伯礼你个蠢货!此事是护乌桓校尉部追凶讨贼!你没看见外面的军旗吗?你儿子杀的是大汉军人!”

  刘元起气得浑身发抖:“宗祠?你以为宗祠挡得住谁?堡外数百甲士,你为何不去挡?!牵从事现在只追真凶不行连坐,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他们没证据!没证据!”

  刘伯礼咬牙切齿的看着牵招和刘元起:“有何证据说是吾子作恶?可有人证?可有物证?”

  “坞堡外,装满沟渠的钱,全都是物证。”

  刘元起冷冷的说道:“我……便是人证!”

  ……

  一天后。

  刘伯礼死了。

  他和他儿子都在宗祠内自尽而亡——没人知道祠堂内到底发生了什么,反正从祠堂出来的人全都是这么说的,那就当是自尽吧。

  刘家分成了数十户,嫡支的田产也全都分给了各家各户……这倒是使得每一家都成了富户。

  刘备没有参与此事,一切都是刘元起在办。

  但刘元起自己没有分族内任何田产,他甚至将自家部分土地分给了族内的贫户。

  参与谋害苏双的,确实都是刘伯礼的家丁仆役。

  但刘伯礼的儿子并不是首恶,苏家的内贼才是首恶。

  按照刘伯礼儿子的交代,苏双家里的内贼,是苏双的从弟,名叫苏游。

  但牵招派人赶往苏家的时候,苏家已经没有人了。

  为了追查苏游,刘备派出了大量人手四处查问,查了两三个月。

  最终,太行山那边给了消息,说中山望都最近来了个叫‘苏由’的人,应该就是那个苏游。

  望都是中山刘氏的地盘,两个月前中山刘氏保举苏由成为了望都贼曹掾,兼管马政。

  自从朝廷开始从各郡征调马匹,各县贼曹或县尉等便常兼管马政——其实就是武装追税。

  贼曹掾是微末小吏,但小吏也是吏。而且中山刘氏与涿县刘家不同,这是真正的豪门……这大概就是苏由谋夺苏双家产的原因。

  此时已是七月末,而八月……就该到太行贼下山的时节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最新章节,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