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不止是周洋。
崔胜平也相当意外。
这个大孙子给他的感觉很不一般,有一种成年人的从容,说话也相当得体,充满了自信,感觉根本不像是农村人。
不……甚至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其次,就是这孩子的生意,恐怕不小。
对方刻意隐瞒了生意规模,对生意避重就轻,不是做的大就是做的小,可对方话语中那种轻拿轻放的感觉不像装出来的。
真的是人比人得扔……想起自家那个不成器的孙子,他忍不住喊道:“远远,你姨外婆过来了!别闷在屋里!”
门很快打开了,一个头发有些乱,戴着厚重木质眼镜框的少年走了出来。
王蔓芝连忙介绍:“桂英,这也是你大孙子,崔志远。”
崔志远规规矩矩地点头问好:“姨外婆你好,初次见面,这位是……”
“叫堂哥。”
崔志远笑道:“不是,堂哥比我小啊!我都十九了!”
“混蛋!”崔胜平笑骂道:“哪有按年龄论的?按辈分你就得叫哥!”
周洋解围:“我叫周洋,叫名字就好。”
两人坐下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崔志远就有些愣了。
不是……
这堂哥明明年纪比自己小,可是怎么聊什么他都知道一些!
最开始两人聊的是学校,学习当然没什么好说,主要聊的就是课余生活。
可这一说不知道,周洋对现在流行趋势居然远不止是停留在农村!
什么连环画好看,流行什么歌曲,电影,他居然都知道!
现在的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城市——特别是省会流行的东西,一两年才能流传到农村。
别说崔志远聊得起劲了,旁边的崔胜平更是侧目。
对这些东西的了解,代表着对方经常来省城!
可他才多大?
“洋洋。”他终于忍不住问道:“你现在的成绩怎么样?”
又要来省城,又要学习,他很担心周洋因为做生意而耽误学习。
在他们这一辈看来,什么都是次要的,学习第一!以后进厂端上金饭碗才是最好的出路!
“七月高一,实验中学,算是县重点吧。特招。”
啊你这……
不按牌理出牌啊?
崔胜平被打闷了,崔志远却好奇了起来:“那你以后呢?想考哪个大学?”
周洋摇头:“应该就是川大,实验中学是川大的子弟学校,特招的条件之一就是以后第一志愿要报川大。”
“去国外啊!”崔志远兴奋道:“哈佛?麻省理工?哪个不比国内学校好?”
“就国内这应试教育,能教出什么人才来?”
周洋意外地看了对方一眼:“国外未必就比国内好。”
崔胜平也皱眉:“洋洋你好好说说他,我们说他听不进去,这小子一天到晚国外这儿好那儿好……”
“我说的是事实啊!”崔志远也不乐意了,打断道:“看看文章上说的,在日本马路上穿着白袜子跑一天都不带脏,你再看看芙蓉城这马路。”
“还有,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直接喝你知道吗?你再尝尝咱们这自来水?一股铁锈味儿!”
越说越激动,他不由得站了起来:“每次跟你们说外国有多先进你们又不听!电视上都说了,别故步自封!要开眼看世界!”
周洋真的没想到,看起来挺正常的崔志远还有这一面。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
这是八十年代中期,国家还不是日后那个巨无霸,民族自信心也没起来。
现在学生接触的基本都是毒鸡汤,公知横行的年代,被带歪是意料之中的。
王蔓芝却不惯着他:“国外多好跟你也没关系,咱家没钱送你去留学!你要有本事自己考出去!”
“我……”崔志远面红耳赤,却说不下去了。
周洋下意识看向崔胜平,对方淡淡道:“大学没考上,差几十分,现在还愁着以后干嘛呢。”
“我叔叔婶婶他们呢?”
“早离婚了。你婶婶二嫁去了南方,你叔叔守着个铁路工作,旱涝保收,但也赚不了钱。”
这是别人家的事,周洋也不好说什么,于是没有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聊。
一起吃了顿饭,等用餐完毕,已经晚上九点了。
本来王蔓芝是打算让崔志远睡沙发,把房间腾出来给王桂英他们住,可周洋拒绝了。
“不用麻烦了,姨外婆,我们来的时候就找好了旅馆的。”
王蔓芝还不答应,觉得这是没把自己当亲人看,可周洋实在不想麻烦别人,好说歹说才放行。
一家三代人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口,并且约好了明天再见,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王蔓芝没有走,就站在铁门旁边,直到看到两人消失,笑容都没有落下来过。
一路往回走,崔胜平终于开口了:“周洋,你怎么看?”
不等王蔓芝回答,崔胜平就继续说道:“省城人多,有钱人也多,高中生可不像县里那么罕见。”
“竞争激烈啊……志远一个高三毕业,又没有特长的学生,除非接父母内退的班,否则想直接进厂是不太现实的。”
问的是周洋,说的却是崔志远,王蔓芝好像明白了什么:“你觉得大孙子?”
“很厉害。”崔胜平坦言道:“根本不像个少年,他身上有股子闯劲,比志远强多了。”
两人都没有开口。
崔志远高考失败,而且……是去年就失败了!
今年继续读,但他们却发觉自己孙子明显更爱玩了。
这是家丑,他们没好意思说。
可以后怎么办?
王蔓芝叹了口气:“内退接班也没那么容易。”
“工龄工资算不了,只是有了个编制,啥都得从头做起。”
“志远都十八了,哪里都是用钱的地方,还要考虑娶媳妇的事情,哪儿敢内退啊?”
崔胜平点了点头,试探道:“要不……让他跟着洋洋做点儿事?”
王蔓芝白了他一眼:“别人是来省城打工的,你少给别人添麻烦。”
打工?
崔胜平笑了,他一百个不信!
打工舍得住旅馆?
“这事情你别管了,我明天问问他……再说,就志远这性子,你不怕他以后被打成反GM?”
王蔓芝也感觉头痛,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而与此同时,周洋也在询问:“外婆,姨外婆他们是干嘛的?”
王蔓芝应该在一个普通的岗位工作。
可是崔胜平给他的感觉不太一样。
怎么说呢……
待人接物相当自然,这是长期在协调多人岗位上才能锻炼出来的能力,就像当初他工地上那些小工头,个个都很“会来事”。
崔胜平也相当意外。
这个大孙子给他的感觉很不一般,有一种成年人的从容,说话也相当得体,充满了自信,感觉根本不像是农村人。
不……甚至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人!
其次,就是这孩子的生意,恐怕不小。
对方刻意隐瞒了生意规模,对生意避重就轻,不是做的大就是做的小,可对方话语中那种轻拿轻放的感觉不像装出来的。
真的是人比人得扔……想起自家那个不成器的孙子,他忍不住喊道:“远远,你姨外婆过来了!别闷在屋里!”
门很快打开了,一个头发有些乱,戴着厚重木质眼镜框的少年走了出来。
王蔓芝连忙介绍:“桂英,这也是你大孙子,崔志远。”
崔志远规规矩矩地点头问好:“姨外婆你好,初次见面,这位是……”
“叫堂哥。”
崔志远笑道:“不是,堂哥比我小啊!我都十九了!”
“混蛋!”崔胜平笑骂道:“哪有按年龄论的?按辈分你就得叫哥!”
周洋解围:“我叫周洋,叫名字就好。”
两人坐下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崔志远就有些愣了。
不是……
这堂哥明明年纪比自己小,可是怎么聊什么他都知道一些!
最开始两人聊的是学校,学习当然没什么好说,主要聊的就是课余生活。
可这一说不知道,周洋对现在流行趋势居然远不止是停留在农村!
什么连环画好看,流行什么歌曲,电影,他居然都知道!
现在的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城市——特别是省会流行的东西,一两年才能流传到农村。
别说崔志远聊得起劲了,旁边的崔胜平更是侧目。
对这些东西的了解,代表着对方经常来省城!
可他才多大?
“洋洋。”他终于忍不住问道:“你现在的成绩怎么样?”
又要来省城,又要学习,他很担心周洋因为做生意而耽误学习。
在他们这一辈看来,什么都是次要的,学习第一!以后进厂端上金饭碗才是最好的出路!
“七月高一,实验中学,算是县重点吧。特招。”
啊你这……
不按牌理出牌啊?
崔胜平被打闷了,崔志远却好奇了起来:“那你以后呢?想考哪个大学?”
周洋摇头:“应该就是川大,实验中学是川大的子弟学校,特招的条件之一就是以后第一志愿要报川大。”
“去国外啊!”崔志远兴奋道:“哈佛?麻省理工?哪个不比国内学校好?”
“就国内这应试教育,能教出什么人才来?”
周洋意外地看了对方一眼:“国外未必就比国内好。”
崔胜平也皱眉:“洋洋你好好说说他,我们说他听不进去,这小子一天到晚国外这儿好那儿好……”
“我说的是事实啊!”崔志远也不乐意了,打断道:“看看文章上说的,在日本马路上穿着白袜子跑一天都不带脏,你再看看芙蓉城这马路。”
“还有,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直接喝你知道吗?你再尝尝咱们这自来水?一股铁锈味儿!”
越说越激动,他不由得站了起来:“每次跟你们说外国有多先进你们又不听!电视上都说了,别故步自封!要开眼看世界!”
周洋真的没想到,看起来挺正常的崔志远还有这一面。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
这是八十年代中期,国家还不是日后那个巨无霸,民族自信心也没起来。
现在学生接触的基本都是毒鸡汤,公知横行的年代,被带歪是意料之中的。
王蔓芝却不惯着他:“国外多好跟你也没关系,咱家没钱送你去留学!你要有本事自己考出去!”
“我……”崔志远面红耳赤,却说不下去了。
周洋下意识看向崔胜平,对方淡淡道:“大学没考上,差几十分,现在还愁着以后干嘛呢。”
“我叔叔婶婶他们呢?”
“早离婚了。你婶婶二嫁去了南方,你叔叔守着个铁路工作,旱涝保收,但也赚不了钱。”
这是别人家的事,周洋也不好说什么,于是没有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聊。
一起吃了顿饭,等用餐完毕,已经晚上九点了。
本来王蔓芝是打算让崔志远睡沙发,把房间腾出来给王桂英他们住,可周洋拒绝了。
“不用麻烦了,姨外婆,我们来的时候就找好了旅馆的。”
王蔓芝还不答应,觉得这是没把自己当亲人看,可周洋实在不想麻烦别人,好说歹说才放行。
一家三代人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口,并且约好了明天再见,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王蔓芝没有走,就站在铁门旁边,直到看到两人消失,笑容都没有落下来过。
一路往回走,崔胜平终于开口了:“周洋,你怎么看?”
不等王蔓芝回答,崔胜平就继续说道:“省城人多,有钱人也多,高中生可不像县里那么罕见。”
“竞争激烈啊……志远一个高三毕业,又没有特长的学生,除非接父母内退的班,否则想直接进厂是不太现实的。”
问的是周洋,说的却是崔志远,王蔓芝好像明白了什么:“你觉得大孙子?”
“很厉害。”崔胜平坦言道:“根本不像个少年,他身上有股子闯劲,比志远强多了。”
两人都没有开口。
崔志远高考失败,而且……是去年就失败了!
今年继续读,但他们却发觉自己孙子明显更爱玩了。
这是家丑,他们没好意思说。
可以后怎么办?
王蔓芝叹了口气:“内退接班也没那么容易。”
“工龄工资算不了,只是有了个编制,啥都得从头做起。”
“志远都十八了,哪里都是用钱的地方,还要考虑娶媳妇的事情,哪儿敢内退啊?”
崔胜平点了点头,试探道:“要不……让他跟着洋洋做点儿事?”
王蔓芝白了他一眼:“别人是来省城打工的,你少给别人添麻烦。”
打工?
崔胜平笑了,他一百个不信!
打工舍得住旅馆?
“这事情你别管了,我明天问问他……再说,就志远这性子,你不怕他以后被打成反GM?”
王蔓芝也感觉头痛,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而与此同时,周洋也在询问:“外婆,姨外婆他们是干嘛的?”
王蔓芝应该在一个普通的岗位工作。
可是崔胜平给他的感觉不太一样。
怎么说呢……
待人接物相当自然,这是长期在协调多人岗位上才能锻炼出来的能力,就像当初他工地上那些小工头,个个都很“会来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86:人间清醒后,我成了高考状元,重生86:人间清醒后,我成了高考状元最新章节,重生86:人间清醒后,我成了高考状元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86:人间清醒后,我成了高考状元,重生86:人间清醒后,我成了高考状元最新章节,重生86:人间清醒后,我成了高考状元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