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丁税,是古代各大王朝最重要的税收之一。
朝廷按照人头数,从百姓身上抽取税银维持朝廷运转,发放官员俸禄,支付军队军饷等等,但对于百姓来说人头税绝对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还要借贷甚至是卖儿卖女交税的情况。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百姓为了逃避人头税,宁愿藏匿户口做一个流民。最夸张的时候,康熙五十年,整个清朝大概拥有人口一点二亿,实际全国登记人口两千五百万不到,隐匿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而乡绅,官员,权贵,皇室宗亲,则是趁机大量兼并土地,而这些人又拥有免税特权,导致朝廷根本收不上税银;至于摊丁入亩,的确是一种缓解土地兼并,同时增加国库收入的很有用处的手段,但是这项政策应该是雍正时期才正式施行的吧?刘义生这家伙居然直接将这政策提前了好几百年。
这样的人,若是能遇到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那绝对是能翻江倒海叱咤风云的存在。当然,作为变法的提出者和推行者,最后的下场肯定也不会好过就是了。
刘义生还在不断讲述摊丁入亩的各种利处,很显然这种想法已在他的脑海中存在了很长时间,说起来的时候口若悬河。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很久。
秋日的风,不冷,不热,扑打在脸上,甚是舒服。一些发黄的树叶从树枝上悄然飘落,落在刘义生的头上,可眼前这读书人显然有些入魔,完全没有注意到身上的落叶。就在刘义生感觉嗓子都有些发干,发疼的时候,这才终于停下,然后一双眼睛便炯炯有神的盯着宋言,满是血丝的眼球中满是期待,似是想要听听宋言对这项政策的评价。
抿了抿唇,宋言缓缓开口:“取消人丁税,将人丁税纳入地税,这的确是一项很大胆,或许也很有效果的政策。”
“归纳起来,大抵就是摊丁入亩。”
刘义生沉吟了一下这四个字,然后便点了点头,的确是相当契合。
“只是,刘先生,您是不是忘记了一个问题?”宋言笑语吟吟的问道。
刘义生面色微微一滞,眼神便显得有些黯淡和迷茫。
问题?
不可能有问题。
关于这项政策,八年前科考的时候已经在他的心里有了雏形,经过八年的思考,他自认为已经考虑到了每一个方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漏洞才是。
纵然说话之人是宋言,刘义生心里依旧有些不服气。
“还请爵爷明示!”刘义生正襟危坐,沉声问道。
“很简单,摊丁入亩想要真的抑制土地兼并,那就必须要增加一个前提。”宋言说道。
“什么前提?”
“士绅一体纳粮!”宋言吐了口气:“不仅是士绅,还有贵族和皇族。”
嘶!
刘义生倒吸一口凉气。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疯狂的了,可谁能想到宋爵爷比起自己还要夸张。士绅权贵皇室宗亲一体纳粮?这话若是传出去,宋爵爷怕不是会成为宁国甚至是整个中原所有上流阶层都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而且,还是那种不死不休的敌人。
他们对宋爵爷的仇恨,会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更加更加疯狂。
这一点也不夸张,在目前中原四国中,所谓上流阶层,主要是指皇室宗亲,勋贵,官员,乡绅。
皇室宗亲自不用多说,身为皇室成员自是一个国家最为尊贵的存在,他们身上拥有诸多特权,其中便包含名下田产,商铺不用缴纳赋税。
然后勋贵,这些可以算做军功集团,他们的祖辈曾经跟随太祖打天下,太祖成了皇帝,这些老兄弟自然也要得到封赏,国公,侯爵,伯爵……不仅仅只是荣耀,同样也代表着权力和地位,他们的特权虽比不得皇族,但不用纳税这一点也是有的。
然后是官员,这可以算做皇帝对官员的恩赐,也是官员身份高贵的象征,同样不用纳税。
最后便是绅……这个阶层有些复杂,在现在的中原,曾经的官员致仕还乡之后便称之为绅,虽然手中的权力没了,但免税特权还在。甚至说,为了表示对读书人的优待和重视,所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比如说秀才,举人之类也以绅士称之,纵然还没有入朝为官,但也能免除赋税。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就是这几类人掌控着整个宁国所有权力,而那些读书人则是控制着民间的舆论。
若是宋爵爷真将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提出,整个国家都将是他的敌人,便是宁和帝怕是也会站在对立面。
一时间,刘义生被震撼到了,满脸震惊,久久不能言语。
宋言却不在意那许多,甚至就连面上的笑容都没有太多改变:“刘兄是个聪明人,只要稍微想一想便能明白。”
“我们做个假设,倘若摊丁入亩的政策当真顺利执行下去会怎样?”
“假如,每一亩地的收成抽五成,那么只要那些秀才,举人,士绅表示,我只收三成,立马就会有大量的地主,农户选择将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
“这些人拥有免税特权。”
“这就等于是将原本属于朝廷的税银私自截留。”
“朝廷的税收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减少,甚至难以维持日常运转,整个国家灭亡的速度也会极具加快。”
刘义生的面色白了。
身子甚至都在不住的发抖,只觉一股股凉意顺着地面,疯狂的侵蚀着整个身子。
他瞪大的眼睛中满是不可思议,他无法相信自己辛苦八年想出来的政策,居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漏洞……但,宋言的话,却让他找不到半点可以反驳的地方。士绅一体纳粮……简简单单几个字,可每一个字都是那般振聋发聩。
渐渐的,刘义生的脸色变了。
如果说最初,他看向宋言的眼神更多的是敬畏,那么现在就是尊崇。
一直以来,刘义生都自诩聪慧,有着远超其他读书人的见识,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眼前的少年,虽然比自己小很多岁,可他的见识,他的认知,他的能力,远非自己能够比拟。
很难相信,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会有如此惊人的见解,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生而知之?这一瞬,刘义生的视线变的前所未有的灼热,疯狂,一个念头几乎是不受控制的在他的胸腔当中滋生:
莫非,这便是天生的王者?
他的眼皮直跳,拼命的压着心头的想法,却根本控制不住:
若是宋爵爷坐上那个位子……
朝廷按照人头数,从百姓身上抽取税银维持朝廷运转,发放官员俸禄,支付军队军饷等等,但对于百姓来说人头税绝对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很多时候甚至会出现老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还要借贷甚至是卖儿卖女交税的情况。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百姓为了逃避人头税,宁愿藏匿户口做一个流民。最夸张的时候,康熙五十年,整个清朝大概拥有人口一点二亿,实际全国登记人口两千五百万不到,隐匿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而乡绅,官员,权贵,皇室宗亲,则是趁机大量兼并土地,而这些人又拥有免税特权,导致朝廷根本收不上税银;至于摊丁入亩,的确是一种缓解土地兼并,同时增加国库收入的很有用处的手段,但是这项政策应该是雍正时期才正式施行的吧?刘义生这家伙居然直接将这政策提前了好几百年。
这样的人,若是能遇到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那绝对是能翻江倒海叱咤风云的存在。当然,作为变法的提出者和推行者,最后的下场肯定也不会好过就是了。
刘义生还在不断讲述摊丁入亩的各种利处,很显然这种想法已在他的脑海中存在了很长时间,说起来的时候口若悬河。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过去很久。
秋日的风,不冷,不热,扑打在脸上,甚是舒服。一些发黄的树叶从树枝上悄然飘落,落在刘义生的头上,可眼前这读书人显然有些入魔,完全没有注意到身上的落叶。就在刘义生感觉嗓子都有些发干,发疼的时候,这才终于停下,然后一双眼睛便炯炯有神的盯着宋言,满是血丝的眼球中满是期待,似是想要听听宋言对这项政策的评价。
抿了抿唇,宋言缓缓开口:“取消人丁税,将人丁税纳入地税,这的确是一项很大胆,或许也很有效果的政策。”
“归纳起来,大抵就是摊丁入亩。”
刘义生沉吟了一下这四个字,然后便点了点头,的确是相当契合。
“只是,刘先生,您是不是忘记了一个问题?”宋言笑语吟吟的问道。
刘义生面色微微一滞,眼神便显得有些黯淡和迷茫。
问题?
不可能有问题。
关于这项政策,八年前科考的时候已经在他的心里有了雏形,经过八年的思考,他自认为已经考虑到了每一个方面,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漏洞才是。
纵然说话之人是宋言,刘义生心里依旧有些不服气。
“还请爵爷明示!”刘义生正襟危坐,沉声问道。
“很简单,摊丁入亩想要真的抑制土地兼并,那就必须要增加一个前提。”宋言说道。
“什么前提?”
“士绅一体纳粮!”宋言吐了口气:“不仅是士绅,还有贵族和皇族。”
嘶!
刘义生倒吸一口凉气。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疯狂的了,可谁能想到宋爵爷比起自己还要夸张。士绅权贵皇室宗亲一体纳粮?这话若是传出去,宋爵爷怕不是会成为宁国甚至是整个中原所有上流阶层都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而且,还是那种不死不休的敌人。
他们对宋爵爷的仇恨,会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更加更加疯狂。
这一点也不夸张,在目前中原四国中,所谓上流阶层,主要是指皇室宗亲,勋贵,官员,乡绅。
皇室宗亲自不用多说,身为皇室成员自是一个国家最为尊贵的存在,他们身上拥有诸多特权,其中便包含名下田产,商铺不用缴纳赋税。
然后勋贵,这些可以算做军功集团,他们的祖辈曾经跟随太祖打天下,太祖成了皇帝,这些老兄弟自然也要得到封赏,国公,侯爵,伯爵……不仅仅只是荣耀,同样也代表着权力和地位,他们的特权虽比不得皇族,但不用纳税这一点也是有的。
然后是官员,这可以算做皇帝对官员的恩赐,也是官员身份高贵的象征,同样不用纳税。
最后便是绅……这个阶层有些复杂,在现在的中原,曾经的官员致仕还乡之后便称之为绅,虽然手中的权力没了,但免税特权还在。甚至说,为了表示对读书人的优待和重视,所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比如说秀才,举人之类也以绅士称之,纵然还没有入朝为官,但也能免除赋税。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就是这几类人掌控着整个宁国所有权力,而那些读书人则是控制着民间的舆论。
若是宋爵爷真将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提出,整个国家都将是他的敌人,便是宁和帝怕是也会站在对立面。
一时间,刘义生被震撼到了,满脸震惊,久久不能言语。
宋言却不在意那许多,甚至就连面上的笑容都没有太多改变:“刘兄是个聪明人,只要稍微想一想便能明白。”
“我们做个假设,倘若摊丁入亩的政策当真顺利执行下去会怎样?”
“假如,每一亩地的收成抽五成,那么只要那些秀才,举人,士绅表示,我只收三成,立马就会有大量的地主,农户选择将土地挂靠在他们名下。”
“这些人拥有免税特权。”
“这就等于是将原本属于朝廷的税银私自截留。”
“朝廷的税收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减少,甚至难以维持日常运转,整个国家灭亡的速度也会极具加快。”
刘义生的面色白了。
身子甚至都在不住的发抖,只觉一股股凉意顺着地面,疯狂的侵蚀着整个身子。
他瞪大的眼睛中满是不可思议,他无法相信自己辛苦八年想出来的政策,居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漏洞……但,宋言的话,却让他找不到半点可以反驳的地方。士绅一体纳粮……简简单单几个字,可每一个字都是那般振聋发聩。
渐渐的,刘义生的脸色变了。
如果说最初,他看向宋言的眼神更多的是敬畏,那么现在就是尊崇。
一直以来,刘义生都自诩聪慧,有着远超其他读书人的见识,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眼前的少年,虽然比自己小很多岁,可他的见识,他的认知,他的能力,远非自己能够比拟。
很难相信,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会有如此惊人的见解,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生而知之?这一瞬,刘义生的视线变的前所未有的灼热,疯狂,一个念头几乎是不受控制的在他的胸腔当中滋生:
莫非,这便是天生的王者?
他的眼皮直跳,拼命的压着心头的想法,却根本控制不住:
若是宋爵爷坐上那个位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娘子,别这样!,娘子,别这样!最新章节,娘子,别这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