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将军府内,众将围坐在地图前,萧少游指着地图沉声道:
“现已探明,西羌此次出兵十八万,领兵主帅是我们的老对手,耶律昭夜和百里天纵。其中包括赤鹿旗、赤鹰旗、镶鹿旗、镶鹰旗四旗十二万精锐,另有各部落征召的六万兵马。
除此之外,从凉州、幽州逃往朔州的奴军残部、强征的土匪山贼亦有数万之众,总兵力多达二十余万人,以朔州首府朔风城为后方大本营,前锋依托茂山山脉扎营,阻挡我军兵锋。”
萧少游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线,茂山山脉地处玉门关以北,东西连绵近百里,山势险峻、巍峨起伏,几乎横断整个朔州,也是陇军收复整个朔州的必经之路。
根据游弩手这两天的探查,羌兵前锋已经陆续占领了茂山山脉各险要山口,摆明了要以此为防线与己方对峙。
“这么说耶律昭夜手里有二十余万兵马啊。”
洛羽冷笑一声:
“这次他们还真是下了血本,如果能打掉这二十多万人,以西羌的国力也会伤筋动骨吧。”
众将面色凝重,二十余万大军啊,这二十万人和当初耶律昌图的二十万兵马可截然不同,当时有半数都是奴军,一群乌合之众,而现在几乎都是草原精锐!
“我们呢?有多少兵马可用?”
“现凉州、幽州两地境内的土匪山贼已经清扫一空,各地吏治基本稳定,两地投军的义军、新兵多达七八万人,其中青壮者陆续补入各野战主力,我军总兵力近十五万之众。
眼下玄武军、虎豹骑、定州卫、阙州卫、并州卫、凉霄军、先登营、玉山军及第二、三、四、五四支合成军尽数抵达玉门关一线集结,总计兵马十万。
血归军、风啸军以及以凉地青壮为班底新建的几支合成军留守两州境内,稳定局面,总计五万兵马。”
萧少游有条不紊地介绍着己方兵力情况,当初陇西挥师十万攻入奴庭,一连串的激战下来各军颇有伤亡,但正如当初预料的那样,奴庭民心可用、大军一至民间必揭竿而起、足以以战养战,征战半年有余,大军总兵力不减反增。
“敌军二十万,我军十万,是否差距过于悬殊?”
亢靖安轻声道:
“凉州、幽州两地的土匪山贼已经被末将清剿干净,驻守境内的五万兵马还可以再抽调两三万人至前线。”
一直以来剿匪、征兵、扩军事宜都是亢靖安在负责,这位陇西道副都护使对军中兵力情况最清楚。
“末将觉得,十万兵马足矣。”
燕凌霄盯着地图上的茂山山脉说道:
“现在的局势是我军攻、敌军守,敌军需要大量兵马稳固茂山防线,我军则只需要择其一点攻之即可,茂山的地形,人海战术起不到多大作用。
相反,凉州幽州刚刚光复,从陇西来的文官还在各城推行律法、恢复吏治,民间难免有宵小之徒想要趁机作祟,需要驻军帮助他们稳定局面。
况且留守境内的除了血归军和风啸军两支精锐外,其余几乎都是新兵,还是先操练一段时间再上战场吧。”
“凌霄说得没错。”
洛羽微微点头,目光微凝:
“还有一个原因,我军的粮草不足以维持十几万兵马长时间征战,兵力越多,负担越大。”
众将对视一眼,神色凝重。
普通军卒不知道,但他们这些心腹武将都清楚:粮草,粮草现在是军中一个大问题!
迄今为止,征战奴庭的所有军粮皆是陇西三州供应,朝廷没有出过一粒米、一两银。陇西本就贫瘠,供养自己尚且不容易,何况支援如此规模的战事?若不是官作司这两年赚了太多钱,根本不可能供应十几万兵马打这么久的仗。
虽说在奴庭缴获了不少军粮,但那些粮草都分给老百姓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吧?
凉地三州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不假,但你总得先种粮食才有机会收粮食,大半年来一直打仗,各地都打烂了,春耕大多荒废,再富饶的土地也不可能凭空长出粮食。
“军粮的事我来想办法。”
洛羽面朝地图,负手而立:
“各位回去整军备战,陆续往茂山一线进发,安营扎寨,与敌对峙。别管敌军是二十万还是三十万,我边军都不惧一战!
还是那句话,不复奴庭,誓不回转!”
“轰!”
众将齐齐抱拳,怒喝一声:
“不复奴庭,誓不回转!”
众将鱼贯而出,唯有萧少游和燕凌霄两人留了下来。
萧少游瞅见众将离去才轻声道:
“这一个月来我以大将军的名义往朝廷送了几道折子,请求户部兵部支援些许粮草,但得到的答复就只有八个字。
国库空虚,望自筹措。”
“意料之中。”
燕凌霄面无表情地说道:
“当初大乾朝堂连发六道金牌、禁止陇西出兵奴庭时我就看出来了,他们对奴庭百姓的生死根本不屑一顾。
后来大将军强行出兵,朝廷才勉为其难地下了一道奏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支持奴庭战事,但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罢了,根本没有支援战事的打算。
大将军,有句话有些大逆不道,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洛羽斜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酸的眼眶:
“都是自己人,但言无妨。”
燕凌霄这才开口:
“陇西兵强马壮,十五万铁骑胸甲天下,只怕早已引起了大乾皇室的忌惮。此次奴庭之战,朝廷不发一兵一卒增援,恐怕是想借羌人之手消耗陇西的实力,坐山观虎斗。
咱们还是应该多做防备。”
燕凌霄何其聪明,哪怕不是乾国朝堂的人也能将朝中局势看得一清二楚。
“我何尝不知朝廷的打算。”
洛羽目光微凝:
“奴庭一战若是输了,陇西兵马损失惨重,我在朝廷的话语权就会一落千丈,弄不好朝廷还会以抗旨不遵的罪名将我拿下。
所以奴庭一战我们只能赢,而且要赢得酣畅淋漓,决不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萧少游和燕凌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洛羽接着说道:
“百里天纵用兵如神、二十万羌兵骁勇善战,我军兵力处于劣势,想要赢,长卿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他有消息传过来吗?”
“没有。”
萧少游微微摇头:
“从他离开之后就再无一丝消息传回,有百里天纵盯着,恐怕往来传递消息很不容易,他只能静静地蛰伏在敌军内部,等待机会。”
“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我相信长卿不会让我失望。”
洛羽勾起一抹冷笑:
“让各部尽快开拔吧,全军至茂山一线集结。”
“朝廷不是想看我们两败俱伤吗?我就要让他们瞪大双眼看着,我们如何靠十万人正面击败西羌二十万大军!”
……
景丰十四年,秋
陇、羌双方三十万精锐云集朔州茂山山脉,奴庭归属,终将在此地决出!
“现已探明,西羌此次出兵十八万,领兵主帅是我们的老对手,耶律昭夜和百里天纵。其中包括赤鹿旗、赤鹰旗、镶鹿旗、镶鹰旗四旗十二万精锐,另有各部落征召的六万兵马。
除此之外,从凉州、幽州逃往朔州的奴军残部、强征的土匪山贼亦有数万之众,总兵力多达二十余万人,以朔州首府朔风城为后方大本营,前锋依托茂山山脉扎营,阻挡我军兵锋。”
萧少游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线,茂山山脉地处玉门关以北,东西连绵近百里,山势险峻、巍峨起伏,几乎横断整个朔州,也是陇军收复整个朔州的必经之路。
根据游弩手这两天的探查,羌兵前锋已经陆续占领了茂山山脉各险要山口,摆明了要以此为防线与己方对峙。
“这么说耶律昭夜手里有二十余万兵马啊。”
洛羽冷笑一声:
“这次他们还真是下了血本,如果能打掉这二十多万人,以西羌的国力也会伤筋动骨吧。”
众将面色凝重,二十余万大军啊,这二十万人和当初耶律昌图的二十万兵马可截然不同,当时有半数都是奴军,一群乌合之众,而现在几乎都是草原精锐!
“我们呢?有多少兵马可用?”
“现凉州、幽州两地境内的土匪山贼已经清扫一空,各地吏治基本稳定,两地投军的义军、新兵多达七八万人,其中青壮者陆续补入各野战主力,我军总兵力近十五万之众。
眼下玄武军、虎豹骑、定州卫、阙州卫、并州卫、凉霄军、先登营、玉山军及第二、三、四、五四支合成军尽数抵达玉门关一线集结,总计兵马十万。
血归军、风啸军以及以凉地青壮为班底新建的几支合成军留守两州境内,稳定局面,总计五万兵马。”
萧少游有条不紊地介绍着己方兵力情况,当初陇西挥师十万攻入奴庭,一连串的激战下来各军颇有伤亡,但正如当初预料的那样,奴庭民心可用、大军一至民间必揭竿而起、足以以战养战,征战半年有余,大军总兵力不减反增。
“敌军二十万,我军十万,是否差距过于悬殊?”
亢靖安轻声道:
“凉州、幽州两地的土匪山贼已经被末将清剿干净,驻守境内的五万兵马还可以再抽调两三万人至前线。”
一直以来剿匪、征兵、扩军事宜都是亢靖安在负责,这位陇西道副都护使对军中兵力情况最清楚。
“末将觉得,十万兵马足矣。”
燕凌霄盯着地图上的茂山山脉说道:
“现在的局势是我军攻、敌军守,敌军需要大量兵马稳固茂山防线,我军则只需要择其一点攻之即可,茂山的地形,人海战术起不到多大作用。
相反,凉州幽州刚刚光复,从陇西来的文官还在各城推行律法、恢复吏治,民间难免有宵小之徒想要趁机作祟,需要驻军帮助他们稳定局面。
况且留守境内的除了血归军和风啸军两支精锐外,其余几乎都是新兵,还是先操练一段时间再上战场吧。”
“凌霄说得没错。”
洛羽微微点头,目光微凝:
“还有一个原因,我军的粮草不足以维持十几万兵马长时间征战,兵力越多,负担越大。”
众将对视一眼,神色凝重。
普通军卒不知道,但他们这些心腹武将都清楚:粮草,粮草现在是军中一个大问题!
迄今为止,征战奴庭的所有军粮皆是陇西三州供应,朝廷没有出过一粒米、一两银。陇西本就贫瘠,供养自己尚且不容易,何况支援如此规模的战事?若不是官作司这两年赚了太多钱,根本不可能供应十几万兵马打这么久的仗。
虽说在奴庭缴获了不少军粮,但那些粮草都分给老百姓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吧?
凉地三州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不假,但你总得先种粮食才有机会收粮食,大半年来一直打仗,各地都打烂了,春耕大多荒废,再富饶的土地也不可能凭空长出粮食。
“军粮的事我来想办法。”
洛羽面朝地图,负手而立:
“各位回去整军备战,陆续往茂山一线进发,安营扎寨,与敌对峙。别管敌军是二十万还是三十万,我边军都不惧一战!
还是那句话,不复奴庭,誓不回转!”
“轰!”
众将齐齐抱拳,怒喝一声:
“不复奴庭,誓不回转!”
众将鱼贯而出,唯有萧少游和燕凌霄两人留了下来。
萧少游瞅见众将离去才轻声道:
“这一个月来我以大将军的名义往朝廷送了几道折子,请求户部兵部支援些许粮草,但得到的答复就只有八个字。
国库空虚,望自筹措。”
“意料之中。”
燕凌霄面无表情地说道:
“当初大乾朝堂连发六道金牌、禁止陇西出兵奴庭时我就看出来了,他们对奴庭百姓的生死根本不屑一顾。
后来大将军强行出兵,朝廷才勉为其难地下了一道奏折,冠冕堂皇的说什么支持奴庭战事,但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罢了,根本没有支援战事的打算。
大将军,有句话有些大逆不道,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洛羽斜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酸的眼眶:
“都是自己人,但言无妨。”
燕凌霄这才开口:
“陇西兵强马壮,十五万铁骑胸甲天下,只怕早已引起了大乾皇室的忌惮。此次奴庭之战,朝廷不发一兵一卒增援,恐怕是想借羌人之手消耗陇西的实力,坐山观虎斗。
咱们还是应该多做防备。”
燕凌霄何其聪明,哪怕不是乾国朝堂的人也能将朝中局势看得一清二楚。
“我何尝不知朝廷的打算。”
洛羽目光微凝:
“奴庭一战若是输了,陇西兵马损失惨重,我在朝廷的话语权就会一落千丈,弄不好朝廷还会以抗旨不遵的罪名将我拿下。
所以奴庭一战我们只能赢,而且要赢得酣畅淋漓,决不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
萧少游和燕凌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洛羽接着说道:
“百里天纵用兵如神、二十万羌兵骁勇善战,我军兵力处于劣势,想要赢,长卿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他有消息传过来吗?”
“没有。”
萧少游微微摇头:
“从他离开之后就再无一丝消息传回,有百里天纵盯着,恐怕往来传递消息很不容易,他只能静静地蛰伏在敌军内部,等待机会。”
“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我相信长卿不会让我失望。”
洛羽勾起一抹冷笑:
“让各部尽快开拔吧,全军至茂山一线集结。”
“朝廷不是想看我们两败俱伤吗?我就要让他们瞪大双眼看着,我们如何靠十万人正面击败西羌二十万大军!”
……
景丰十四年,秋
陇、羌双方三十万精锐云集朔州茂山山脉,奴庭归属,终将在此地决出!
